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大豆食心虫危害高峰期和最佳防治时期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从经济阈值和产量损失方面研究了大豆食心虫的防治指标,即田间出现l对成A/m^2即达到了防治指标。对大豆食心虫危害与虫荚率、虫食率、产量损失和商品大豆等级的关系研究表明:随着接虫量的增加,虫食率和虫荚率增加,单位面积产量和商品大豆的质量等级随之下降,大豆结荚盛期至始粒期是大豆食心虫易侵入豆荚的时期。豆荚太小或鼓粒太满,幼虫都不易入侵。只有大豆的结荚盛期至始粒期和大豆食心虫蛾盛期和产卵盛期相遇时,危害最重。  相似文献   

2.
王运杰 《中国种业》2011,(Z2):82-82
大豆食心虫在中国主要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和湖北、江苏、浙江、安徽、山东等地,以东北三省、河北、山东受害较重。食性较单一,主要为害大豆,也取食野生大豆和苦参。大豆食心虫1年发生1代,以末龄幼虫在土内作茧越冬。第2年7月中旬开始破茧而出,成虫盛期在8月中旬,8月中下旬为产卵盛期。常年虫食率为5%~20%,严重时达30%~40%,种植大豆由于食心虫危害,不仅会导致产量降低,而且会影响大豆的商品率,明显减少收入。因此,要及时做好预防工作,准确对大豆食心虫发生期预测,用以指导防治适宜时期。  相似文献   

3.
<正>近日,河南省植保站召开了全省2019年秋作物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会商会,会上对作物主要病虫发生趋势进行了分析。一、玉米主要病虫害发生趋势1.玉米螟二代偏轻发生,发生面积1400万亩左右,为害盛期在7月下旬至8月中旬;三代偏重发生,发生面积2500万亩左右,为害盛期在8月下旬至9月中旬。2.玉米蚜中度发生,局部偏重发生,发生面积950万亩左右,为害盛期在8月上旬至9月上旬。  相似文献   

4.
京郊近年随着种植制度的改革和早熟绿豆品种的出现,夏播绿豆的面积在逐年扩大。 一般于麦收后6月下旬播种,7月下旬至8月上旬开花,此时正值高温多雨,利于绿豆生长发育和花荚形成。8月下旬雨季末期,阳光充足,绿豆进入荚粒期,需水量减少。9月上旬气候逐渐凉爽,进入籽粒成熟期。  相似文献   

5.
一、秋大豆品种资源的主要性状和观察1979年以来共征得大豆地方品种489份(包括部分春、夏大豆)。经过鉴定、合并,属于本省的秋大豆品种共298份,由手缺乏中、长期贮藏手段,为免使资源得而复失,采用年年种植的保存方法。一般于7月底或8月初播种,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收获。现将有3—8年田间观察资料和室内考种数据的  相似文献   

6.
河北省注册梨园主要害虫种类及发生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利用黑光灯、性诱剂诱集及田间调查的方法对河北省两个注册梨园主要害虫及其消长规律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如下,两个注册梨园共计采集到主要害虫25种,隶属4目15科。对5种主要害虫成虫消长规律的研究表明,桃小食心虫 Carposina niponensis Walsingham全年消长呈现两个明显的高峰,表现出2代类型区的特征。梨小食心虫Grapholitha molesta (Busck) 消长全年呈现四个明显的高峰;铜绿丽金龟 Anomala corpulenta Motschulsky和暗黑鳃金龟 Holotrichia parallela Motschulsky一年一代,成虫发生期分别集中在6月下旬至7月下旬和7月上旬到8月中旬;茶翅蝽Halyomorpha picus Fabricius危害盛期发生在6月下旬至8月中旬。  相似文献   

7.
怎样提高大豆杂交成活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文来  金鑫 《种子》1994,(1):55-56
有性杂交是目前大豆育种的主要途径,成本低,选育效果高。但近年来,在大豆杂交技术上没有突破性的改进,仍然是采取人工去雄和授粉,这是一项艰苦而细致的工作,提高杂交成活率,缩短杂交时间,减轻育种者的劳动强度有着重要的意义。花荚脱落的原因:(1)在操作过程中没有使母本真正授上活的花粉粒,或是母本的柱头被损伤。(2)土壤缺磷少氮,大豆田过瘦,含全氮量低于of%,有效磷少,致使大豆前期营养生长不良,植株缺小,光合面积小,所制造的有机物也少,不能满足花荚生长的需要,造成落花荚。(:4)大豆栽种过密,在土壤肥水条件…  相似文献   

8.
岑巩思州柚园黑蚱蝉产卵危害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贵州省岑巩县注溪镇有代表性思州柚园,对黑蚱蝉Crytotympana atrata(Fabriciu)在柚树枝桠上产卵危害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发现:黑蚱蝉在岑巩思州柚园生活史为5年或以上。一年中,6月下旬为成虫始现期为,7月下旬至8月上旬为成虫羽化盛期,9月下旬为成虫终见期。2015-2017年3年平均株危害率约为36.11%,危害最严重为龙江河谷较近的老寨柚园,为40%。危害枝条数2015至2017年逐年增加。整体来看,岑巩县思州柚园黑蚱蝉产卵危害程度在逐年加剧,建议加强病虫害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9.
1“三虫”发生特点1.1棉铃虫精河棉区棉铃虫越冬代成虫4月下旬至5月初羽化;越冬代羽化高峰期和第1代卵高峰期在5月中旬至6月上旬;7月上中旬为棉铃虫幼虫高峰期,危害高峰为7月中旬至7月下旬。第1代成虫出现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8月上旬出现成虫高峰期;幼虫高峰期在8月上旬至8月下  相似文献   

10.
在农三师小海子垦区利用性诱剂监测桃潜叶蛾生活史及发生规律,结果发现,桃潜叶蛾越冬代成虫始见期在4月上旬,终见期在10月下旬,全年共发生6代,在4月上旬至10月下旬基本上都有成虫发生,约每月发生1代,有世代重叠现象。全年发生盛期在6月下旬至9月上旬,尤以7月、8月成虫发生量最多。  相似文献   

11.
对近年选育的津鲜豆3号、津鲜豆4号、2013-99、台75、95-1这5个鲜食大豆品种的农艺性状、理化指标进行测定分析和比较,并对鲜食大豆鲜荚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指标进行相关分析,为筛选出较好的鲜食大豆品种及其品质育种提供参考。结果表明,5个鲜食大豆品种的二粒荚数、一粒荚数、株高、节数、百粒鲜质量、百荚质量、单株荚重、蛋白质、葡萄糖、蒸煮损失率均存在显著差异,单株荚重与株高、节数、百粒鲜质量、百荚质量、单株荚数、一粒荚数、二粒荚数和三粒荚数呈极度正相关,与结荚高度呈负相关。鲜食大豆的鲜荚产量主要影响因素为二粒荚数、一粒荚数和株高,建立的相关产量预测模型的理论结果与实际结果有较好的拟合性,适合用于鲜食大豆的产量预测。综合比较认为,津鲜豆3号为最适宜天津地区种植的鲜食大豆品种。  相似文献   

12.
大豆源、库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文章通过对大豆不同部位的去叶、去荚的处理研究表明去下层叶片使中、上层叶片的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积累均出现了较强的补偿作用,大豆去叶减源后均使单株荚数、单株粒数、百粒重下降.去荚后大豆株高有所增加,百粒重也有所增加.去荚减库后对大豆的营养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去中层叶和中层荚处理的产量下降最大.可见,在亚有限大豆品种中,中层叶、荚是产量的主要贡献者.  相似文献   

13.
露地辣椒无公害生产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露地种植的辣椒,一般于4月下旬至5月上旬定植,10月下旬拉秧,投资少。管理上比较粗放简单。但由于历经7-8月高温多雨季节,不利于辣椒正常生长.再加上此期为害虫繁育危害盛期,极易引起辣椒病虫害的发生,落花落叶严重,产量及效益下降。为此,露地辣椒进行无公害生产需抓好以下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4.
糯玉米田玉米螟发生危害特点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此项目在山西省糯玉米主产区开展糯玉米田亚洲玉米螟发生危害特点调查研究,旨在为开展糯玉米田亚洲玉米螟适期有效防治奠定基础。此研究采取成虫诱集、卵和幼虫定点和随机调查的方法进行。调查结果表明,糯玉米田亚洲玉米螟年发生两代,世代基本不重叠,两代间有较明显的间隔。糯玉米田亚洲玉米螟越冬代成虫盛发期为6月上中旬,一代成虫盛发期为8月上旬至下旬;一代卵盛期为6月上旬末至6月下旬初,二代卵盛期为8月上旬中期至8月下旬。亚洲玉米螟对不同生育时期糯玉米的产卵趋性表现为,在糯玉米抽雄之前,随着生育时期向后延续,糯玉米对亚洲玉米螟产卵的引诱力逐步增强;而在糯玉米抽雄之后,随着生育时期向后延续,糯玉米对亚洲玉米螟产卵的引诱力逐步减弱。生育时期基本相同、长势基本一致的糯玉米上的落卵量较普通玉米上为多。糯玉米田亚洲玉米螟一代发生危害轻二代发生危害重。一代幼虫对糯玉米的危害早播田重于中播田,而晚播田基本上不受一代幼虫的危害,由于一代幼虫发生轻,不论早播还是中播糯玉米虽然受害但一般较轻。二代幼虫对糯玉米的危害晚播田重于中播田,早播糯玉米在二代幼虫危害初期即采收,一般年份不受二代幼虫的危害或受害较轻,由于二代幼虫发生量大,因而对晚播和中播偏晚播种的糯玉米会造成严重的危害。糯玉米果穗穗腐病的发病率与果穗受亚洲玉米螟危害密切相关,果穗受亚洲玉米螟危害者,穗腐病发病率高。糯玉米产区应加强中、晚播糯玉米田二代亚洲玉米螟的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15.
糯玉米田亚洲玉米螟发生危害特点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此项目在山西省糯玉米主产区开展糯玉米田亚洲玉米螟发生危害特点调查研究,旨在为开展糯玉米田亚洲玉米螟适期有效防治奠定基础。此研究采取成虫诱集、卵和幼虫定点和随机调查的方法进行。调查结果表明,糯玉米田亚洲玉米螟年发生两代,世代基本不重叠,两代间有较明显的间隔。糯玉米田亚洲玉米螟越冬代成虫盛发期为6月上中旬,一代成虫盛发期为8月上旬至下旬;一代卵盛期为6月上旬末至6月下旬初,二代卵盛期为8月上旬中期至8月下旬。亚洲玉米螟对不同生育时期糯玉米的产卵趋性表现为,在糯玉米抽雄之前,随着生育时期向后延续,糯玉米对亚洲玉米螟产卵的引诱力逐步增强;而在糯玉米抽雄之后,随着生育时期向后延续,糯玉米对亚洲玉米螟产卵的引诱力逐步减弱。生育时期基本相同、长势基本一致的糯玉米上的落卵量较普通玉米上为多。糯玉米田亚洲玉米螟一代发生危害轻二代发生危害重。一代幼虫对糯玉米的危害早播田重于中播田,而晚播田基本上不受一代幼虫的危害,由于一代幼虫发生轻,不论早播还是中播糯玉米虽然受害但一般较轻。二代幼虫对糯玉米的危害晚播田重于中播田,早播糯玉米在二代幼虫危害初期即采收,一般年份不受二代幼虫的危害或受害较轻,由于二代幼虫发生量大,因而对晚播和中播偏晚播种的糯玉米会造成严重的危害。糯玉米果穗穗腐病的发病率与果穗受亚洲玉米螟危害密切相关,果穗受亚洲玉米螟危害者,穗腐病发病率高。糯玉米产区应加强中、晚播糯玉米田二代亚洲玉米螟的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16.
<正>豆天蛾属鳞翅目天蛾科,别名大豆天蛾,主要以幼虫取食叶片,低龄幼虫吃成网孔状和缺刻状,三龄以后幼虫可以把豆叶全部吃光,使植株不能结荚,严重影响大豆产量。该虫一年发生一代,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  相似文献   

17.
夏大豆秕荚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6—2007年商丘市夏播大豆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秕荚现象,有的单株秕荚数占单株荚数的一半,一般减产20%~60%,个别单株甚至无有效荚。针对上述问题我们组织技术人员深入田间进行了认真的调查分析.基本明确了造成大豆秕荚的主要原因及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8.
大豆抗大豆食心虫机制研究初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抗虫鉴定的基础上,对大豆抗食心虫品种(系)的抗性机制进行了研究。发现豆荚硅元素含量高是抗虫的主要原因之一;豆荚表皮细胞呈近圆形突起、直径小或表皮细胞下小细胞层数多、表皮下有特长形细胞者;豆荚隔离层细胞呈短椭圆形、直径小、排列紧密者均有较强抗性。抗性与荚皮厚度、隔离层厚度及隔离层细胞排列方向无关。  相似文献   

19.
二、有性繁殖授粉播种时机与方式的选择在武汉地区,星球属在一般养植条件下开花盛期是3月下旬至6月上旬和8月下旬至10月下旬。而暮春至初夏这段时期,气温稳定,阳光和煦,昼夜温差也较大,这时单朵花期也相对较其他时间长,便于有性繁殖授粉。授粉时较忌讳的是干燥的  相似文献   

20.
通过2009~2012年调查表明黑龙江黑河地区大豆食心虫始发期在7月中旬,终结期在8月中旬,持续时间约30d.大豆食心虫发生为单峰曲线,发生盛期一般出现在7月23日~7月29日.黑河地区大豆食心虫发生时期早于哈尔滨、牡丹江和吉林九站地区10d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