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烤烟杂交组合比较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杂交组合比较试验所用材料包括14个杂交组合和5个亲本,田间试验与抗性鉴定相结合。研究结果表明:各杂种F1代的生育期与亲本、对照相同或基本接近,无明显差异;各农艺性状各杂种F1代与亲本及对照无明显差异。温室人工诱发或室内接种鉴定表明:对TMV,有10个材料表现为抗病,3个高抗,7个抗病,2个中感,6个感病;对黑胫病,19个材料均为中抗。经济性状考察结果表明:各杂种F1代的产量与对照间无显著差异,但产值、上等烟比例等单一性状与对照间均存在5%或1%水平显著差异;产值超过K326的有10个,各杂种F1烟外观质量等方面表现优于对照品种K326,可推荐参加云南省区试或进行小面积示范;杂交组合1001,1011,1004可继续参加下阶段的组合比较试验,进一步观察鉴定。  相似文献   

2.
用“主基因+多基因”遗传模型分析水稻茎蘖成穗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丛生型籼稻品种HFA-1与少蘖型粳稻品种02428为亲本构建5个世代联合群体(P1、P2、F1、F2和F2∶3),运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模型对水稻茎蘖成穗率进行遗传模型判别和遗传参数估算.结果表明,水稻茎蘖成穗率既受1对主基因控制又受多个微效基因影响,符合“主基因+多基因”的D-4模型;分别在F2 和F2∶3 世代估算的主基因遗传率为55.51%和53.57%、多基因遗传率为33.13%和38.94%,表明水稻高茎蘖成穗率育种不仅要考虑主基因的作用,也不能忽视微效基因的影响,并可在低世代进行目标性状筛选;由各世代所估得的基因加性效应和显性效应分别为-19.92和-6.48,表明选育高茎蘖成穗率材料时应考虑选配不同基因型的亲本.  相似文献   

3.
 对共计18头子午岭野杂种猪F1横交后代(F1×F1)和八眉猪、约克夏猪的肉质特性和胴体品质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F1×F1肉色评分最高(3.67),八眉猪大理石纹(3.88)和肌内脂肪(7.27%)最高,二者具有良好的保水性能和酸度值,约克夏猪瘦肉率显著高于F1×F1,F1和B组(P<0.05), 且野杂种猪屠宰率偏低;各肉质性状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相关程度均较低;从各肉质性状与胴体品质间存在的相关程度分析发现,随瘦肉率的提高肉质有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4.
 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方法,在蛋白质水平上对多个亲本及其杂交获得的正反交F1代杂交籽粒进行小麦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HMW-GS)分析,研究其遗传规律。结果表明:小麦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具有品种特性,表达受遗传控制, 不受环境影响;小麦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在F1代有些组合呈共显性,有些组合呈倾母性的遗传特性。  相似文献   

5.
以雄性不育枣‘JMS2’和‘交城5号’及其140株F1代杂交群体为材料,对F1代花面积、花直径、蜜盘直径、花粉量以及花粉活力5个花性状进行调查分析,旨在探索杂交F1代花性状的分离特点和遗传变异规律。结果显示,F1代枣花直径、花面积、蜜盘直径以及花粉量、花粉活性均呈连续变异,符合正态分布,是由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两年间的F1代花大小性状分布趋势相似,表现出一定的性状分离,变异系数为 8.66%~17.84%,其花面积变异系数最高,且花直径、花面积两性状表现趋中遗传。F1代植株的花均有花粉,两年间花粉量和花粉活性性状均高于亲本,表现出明显的超亲遗传;花粉性状能广泛分离,变异系数为 19.39%~50.13%,其花粉量变异系数较高。通过相关性研究发现花直径、花面积、蜜盘直径3个性状间存在着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花粉量与花粉活力间并未存在显著关系。  相似文献   

6.
陆地棉抗黄萎病遗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陆地棉不同种质(品种)的各世代群体(P1,P2,F1,F2,BC2,BC1)的抗性遗传研究表明,以中等致病力黄萎病菌系川V8接种,中棉所12及Mo-3的黄萎病抗性表现为一对显性基因控制,而川2802的抗性则受2对显性基因控制:以强毒力落叶型菌系苏Vl3接种,川2802的抗性同样能有效遗传,且呈显性,其抗性表现明显异于中棉所12。  相似文献   

7.
 为了更深入了解冬小麦矮源开95016矮秆性状的遗传规律,在2004年度研究的基础上(“开95016”为隐性矮秆基因控制),2005~2006年对“开95016”的矮秆遗传规律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从“开95016”与7个高秆亲本“豫麦2号”、“郑麦9023”、“豫麦18”、“周麦17”、“小冰麦”、“豫麦49”、“周麦13”的杂交F2代分离表明,“开95016”株高受2对以上矮秆基因控制,对各组合回交世代BC1和BC2的株高分离结果进行x2检验,BC1的矮秆株数与半矮秆株数之比为3:1,BC2的半矮秆株数与高秆株数之比1:3。因此,“开95016”的矮秆性状受2对主效隐性矮秆基因控制。  相似文献   

8.
为探索甜柿重要性状及果实表型的遗传变异规律,以170个‘富有’ב赤柿’杂交F1代单株为材料,通过性状调查与测定,分析性别、果实甜涩类型及表型多样性,并运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聚类分析等统计学方法,分析各表型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及各单株之间的相似性。结果表明:1)杂交F1子代群体中,雌株、雄株与雌雄同株的分离比例接近4∶1∶2.5,完全涩柿(PCA)、不完全涩柿(PVA)与不完全甜柿(PVNA)的分离比例约为4∶1∶2.7;2)148个单株的果实样本中,5个表型数量性状的变异系数为12.36%~34.64%,其中单果重量的变异系数最大,果实表型多样性较高;3)果实形状的Shannon-weinner多样性指数为1.746,遗传多样性最丰富;4)单果重、果实纵径和果实横径的中亲优势值<0,杂种优势在F1代群体中呈现下降趋势。综上,甜柿杂交F1代雌雄性别类型和甜涩类型较丰富,果实表型的多样性较高,本研究为甜柿遗传变异规律的研究和遗传改良提供了理论和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9.
2个三系杂交稻保持系航天诱变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搭载“实践八号”农业育种卫星,研究了2个三系杂交稻保持系HT-B和Y华农B 航天搭载诱变后代的性状变异及保持力变异的情况.结果表明:诱变SP1代在发芽率、芽长、苗高上都有不同程度的损伤,其他农艺经济性状与对照差异不明显;SP2、SP3代的多个农艺经济性状发生了正、负向变异,不同材料不同性状诱变效果不同;直链淀粉质量分数变异幅度大,突变体中出现了直链淀粉质量分数(w)极低的糯性突变体(w=1.66%)和极高的突变体(w=38.03%%).以SP4代突变株系与对应不育系测交,考察测交F1代的花粉育性和套袋自交结实率,结果表明SP4代突变株系相对于对应不育系的保持力发生了较大改变,测交F1代中出现了完全可育的株系.结合农艺经济性状,可从中选育出优良的保持系新种质.  相似文献   

10.
 采用栽培稻核质互作雄性不育系(O.sativa, 2n=24=AA)为母本、阔叶野生稻(O.latifolia, 2n=4x=48=CCDD)为父本,不经幼胚组培挽救环节直接获得杂种一代种子和植株并在此基础上多次回交与自交选择的常规野栽交转育方法,已将阔叶野生稻的黎明开花基因转入栽培稻,育成的栽培稻早晨开花材料连续3代(F3~F5)均只分离出早晨与中午两次开花的新类型和只在中午开花的正常类型等两种类型,未见早晨开花而中午不开花的新类型,早晨开花类型为24%~37%,比例相对稳定。(1)本研究获得的早晨开花材料花时的特点: 早晨和中午两次开花,两次开花不重复、等量和集中,早晨开花盛期在上午9∶30左右,早晨开花的气候稳定性好于正常的中午开花和野生稻的黎明开花,而中午开花正常;(2)获得的早晨开花材料中早晨和中午均开花的新类型和只在中午开花的正常类型在穗长、着粒密度、结实率、千粒重、糙米色、闭颖状况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早晨开花的新类型生产性能明显不如只在中午开花的正常类型;(3)本研究染色体组间异源基因常规转育十分艰难, BC1F1和之前世代的回交结实极低,小于1%,BC1F2世代虽然回交结实达到1.0%~9.8%,且早晨开花性状也表现明显和集中,但早晨开花性状在继续选育过程中极易丢失,BC1F2之后世代早晨开花材料才稳定地分离出早晨开花和只在中午开花两种类型;(4)讨论了育种可用的早晨开花的标准,即在正常天气条件下早晨9∶00~10∶00自然盛花为育种可用的早晨开花特性;(5)远缘野栽交基因转育用不育系作母本容易获得F1种子, F0种子播种成苗率因组合而异,为1.5%~10%,说明获得F1植株仍然较难.  相似文献   

11.
为给杂交选育优良小麦品种提供基础,以普通小麦品种晋农190为父本,分别与9个普通小麦品种、7个六倍体小黑麦品种为母本配置杂交组合,对杂种F1代的农艺性状进行分析,发现除了无芒对有芒为显性之外,其余农艺性状均表现为数量遗传,F1代表现为超亲遗传或介于双亲之间.六倍体小黑麦的灰绿色叶片或茎秆、穗长长和红色不饱满的籽粒在杂种F1代显现,可作为鉴别真假杂种的典型性状.  相似文献   

12.
菊花花器性状杂种优势与混合遗传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花器是菊花观赏价值的最直观表现,了解花器性状的杂种优势和遗传基础以指导菊花育种实践。【方法】以单瓣型秋菊品种‘雨花落英’为母本和重瓣性高的夏菊品种‘奥运含笑’为父本配制F1杂种,调查F1世代6个花器性状在2008-2009两个年度的表型资料,运用单个分离世代的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对6个花器性状进行遗传分析。【结果】6个花器性状均存在一定的杂种优势,除管状花数外,花径、舌状花数、舌状花长、舌状花宽和心花直径5个花器性状的中亲优势值均达极显著水平,其中亲优势率分别为-3.19%,-25.17%,-4.46%,-12.81%和5.06%。舌状花长和舌状花宽2个性状无主基因控制;花径符合A-1模型,主基因加性效应(0.618)大于显性效应(0.168);舌状花数符合B-2模型,第一对主基因加性效应(24.575)大于第二对(13.120),显性效应均为0;管状花数符合A-4模型,主基因表现为负向完全显性;心花直径符合表现为加性效应的两对主基因控制的B-3模型。花径、舌状花数、管状花数和心花直径4个花器性状的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66.69%,80.99%,58.24%和56.49%,属于高度遗传力。【结论】杂种优势和超亲分离现象普遍存在,其中花径、舌状花数、舌状花长和舌状花宽4个性状的杂种优势存在显性效应;在花径、舌状花数、管状花数和心花直径4个性状上存在主基因控制且多表现为加性遗传效应,这些主基因存在的发现为菊花花器性状的QTL定位分析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的深入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以11个面团流变学特性差异较大的冬小麦品种按NCⅡ配置30个(6×5)杂交组合,对其品质性状(面粉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Zeleny沉淀值、降落数值和面团流变学特性)进行杂种优势和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1)F1代面粉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沉淀值、吸水率等性状在大多数组合中具有明显杂种优势。(2)F2代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多数有不同程度的增强。面粉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降落数值、稳定时间和评价值的杂种优势明显高于F1代,正向优势组合也明显多于F1代。(3)F2代不同组合类型中,高×高、高×中、中×中这三种组合类型在面团流变学特性上均具有较高的杂种优势和超亲优势,且不同组合类型间特殊配合力值差异较大。在强筋小麦品种的选育中选用高×高和高×中组合类型较好,弱筋品种小麦选育中选用低×低和高×低组合类型较好。  相似文献   

14.
转iaa M(色氨酸单加氧酶基因)高衣分棉花种质已经培育出来,但应用于育种研究较少。我们利用转iaa M高衣分棉花种质IF1-1做父本、16个陆地棉品种(系)做母本,分别配制杂交组合,检测了亲本及其F1和F2群体的iaa M遗传;田间调查了材料的抗病性及农艺性状,室内考查了产量构成因子,同时进行了产量统计分析;通过系统选育结合分子辅助选择对杂交后代进行定向培育,获得了新的高衣分种质,实现了该种质的育种应用。结果表明:(1)FBP7-iaa M是1对显性基因;(2)与高衣分亲本IF1-1相比,F1和F2代衣分不具备超中与超亲优势,但与16个母本品种(系)相比,却能明显提高现有品种(系)的衣分率;(3)F1代产量尤其是皮棉产量具备较明显的超亲优势,皮棉产量优势值为13.4%,这就意味着可以选择生产上产量较高的品种与IF1-1配制杂交组合,选择高优势杂交种直接利用;(4)F1和F2代抗病性明显好于IF1-1,但与母本相比较差,所以,在杂交后代的选择中应注意观察枯萎病和黄萎病的发病情况,选择抗病性好的后代;(5)子棉产量的提高主要是通过铃重和单株铃数的增加来实现,皮棉产量的增加则是通过子棉产量与衣分的共同提高来完成;(6)杂交后代具备选择出高衣分新品系的潜力。本研究实现了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获得的第2代转基因棉花种质应用于棉花育种,对提升我国生物育种水平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本文比较分析了水稻不同籼粳分化类型材料在抽穗期和成熟期的净光合速率、水分蒸腾速率、气孔导度等反映光合作用特性的性状指标.本研究基于分子聚类结果选出8个育成恢复系,与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的8个水稻不育系,按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8×8)组配成一套包括亲本和F1代在内的2个世代遗传材料,采用加性—显性遗传模型(AD模型)系统分析了不同类型材料光合特性表现的遗传效应及与产量性状间的遗传相关性.结果表明:(1)不同籼粳分化类型品种的光合生理特性存在差异,籼型品种在齐穗期光合速率较高,成熟期光合作用明显减弱;粳型品种在成熟期仍然保持一定的光合作用,光合功能期较长.(2)不同分化类型的恢复系亲本及所配组合F1产量和主要光合特性的性状指标的表型值存在较大差异,受基因加性和显性效应的影响.(3)主要光合特性的遗传率分析表明,除成熟期的水分利用率不显著外,其余光合特性指标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差异水平.  相似文献   

16.
利用加显模型研究高品质陆地棉品种(系)与转B t基因抗虫棉杂交纤维品质的遗传效应及优势表现。方差分析表明纤维品质的遗传变异以加性效应为主,显性效应对绒长也有较大的作用。比强度和麦克隆值的狭义遗传率分别为61.9%,61.4%,表明这两个性状的选择可在早代进行。杂种优势分析表明绒长和麦克隆值具有显著的正中亲优势,绒长还存在微小的正超亲优势,比强度具有负优势,杂种纤维品质具有比现有推广品种较强的竞争优势。对亲本纤维品质性状的配合力分析表明,赣棉12号、红鹤1号、MM-2、A9-1为配合力较好的优质亲本。  相似文献   

17.
选择5份辣椒亲本材料作为母本,6份辣椒亲本材料作为父本,按半双列杂交法配制出25个杂交组合,测定其杂种优势,运用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SRAP)标记分析辣椒亲本间遗传距离与产量杂种优势的关系.结果表明:亲本间遗传距离与8个农艺性状杂种优势指数的相关系数为-0.39-0.38,其中,与产量杂种优势指数的相关系数仅为-0.02,未达到极显著水平;通过对产量杂种优势做二维坐标散点图,发现当遗传距离小于0.4051时,产量杂种优势随着遗传距离的增大而增强,当遗传距离大于0.4051时,产量杂种优势随着遗传距离的增大而减小.因此,在进行辣椒新品种选育时,不能只以表现型和地理差异为依据,应当选择适当的遗传距离,以获得更大的杂种优势.  相似文献   

18.
分别以红花烟草(Nicvtiana tobaccum)杂种(亲本为K326×140)后代F5和F6系谱为材料,进行了田间试验。对三个不同时期的株高,叶宽,开花时间及总叶数等4个性状在F5世代128个家系和F6世代64个家系中的表现进行两个世代间的协方差分析,失代领教中性状的主要遗传参数并计算狭义遗传力。株高等4个性状基本符合加性显性模型,除移栽大田后的第5周株高性状的加性和显性效应同时存在外,其它  相似文献   

19.
以红花烟草(Nicotianatobaccum)杂交种(亲本为K326×G140)后代F5和F6系谱为材料,分别于1993年和1994年进行田间试验。对F5世代68个家系的第7周株高、开花时株高资料和F6世代128个家系的最后株高资料进行三级、四级巢式结构的方差分析,得到足够的参数估计方程,在二级统计量水平上迭代估计各性状的主要遗传参数并计算狭义遗传力。3个性状基本符合加性显性模型,第7周株高、开花时株高、最后株高三个性状单株狭义遗传力分别为0.278,0.415和0.553  相似文献   

20.
为直观地揭示苦荞品种(系)间的遗传差异和类群农艺性状特点、并发掘其中的良好资源、避免杂交育种过程中选配亲本的盲目性,对来自全国11个荞麦育种单位的45个苦荞品种(系)的6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主成分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应用主成分分析将6个性状简化为3个主成分,其累计贡献率为83%。采用聚类分析,将45个苦荞品种(系)在2.76水平上聚为4大类:髙秆、中产、小粒型;中秆、高产、大粒型;中秆、低产、小粒型和髙秆、中产、中粒型。其中第2类综合性状表现较好,是良好的品种或良好的育种材料。苦荞品种(系)间遗传差异与原产地和地理距离无任何必然的联系,杂交育种选配亲本时,除考虑性状互补、地理距离等因素外,还应考虑其遗传差异(不同类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