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晒青毛茶和普洱茶降血脂作用比较试验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吴文华 《中国茶叶》2005,27(1):15-15
普洱茶属于黑茶类,为云南省主要茶类之一,由云南大叶种茶树鲜叶经杀青、揉捻、晒干工序制成晒青毛茶后,再经分级筛制或压制而成.近几十年大量临床及动物实验研究显示,茶具有抗脂质过氧化、预防高脂血症和减少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等作用.笔者通过试验比较了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和普洱茶的降血脂作用,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普洱茶,即以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经过后发酵加工而成的散茶和紧压茶。普洱茶历史悠久,陈韵独特,但很多人对普洱茶认识不够,创新普洱茶茶艺以助推普洱茶文化和产业发展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3.
云南普洱茶渥堆发酵过程关键控制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白文祥 《中国茶叶》2009,31(2):20-21
优质云南普洱茶是指以云南一定区域内种植的云南大叶种鲜叶制成的晒青毛茶及其压制茶在良好贮藏条件下长期贮存(10年以上)或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经人工渥堆发酵,使茶多酚、糖类等生化成分经氧化聚合水解等系列生化反应,最终形成具有条索肥壮紧实、色泽褐红(猪肝色)、陈香纯正、滋味醇厚回甘、汤色褐红透亮的品质特征,且质量卫生指标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要求的散状普洱茶产品或紧压茶产品。  相似文献   

4.
普洱茶中的没食子酸研究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6  
以普洱茶及其提取物的柱层析组分、以及晒青毛茶渥堆加工过程样等为试验对象,研究普洱茶中的没食子酸含量、晒青毛茶渥堆加工过程中没食子酸的变化规律以及没食子酸与普洱茶生物活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普洱茶中没食子酸的平均含量为9.01βmg/g,但不同样品间含量差异比较大;晒青毛茶渥堆加工过程中没食子酸的含量遵循着先上升而后下降的变化规律;没食子酸富集的柱层析组分表现出了比较强的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  相似文献   

5.
郑际雄 《茶叶》2018,(1):13-16
普洱紧压茶(生茶)是云南特有的地理标志产品,以符合普洱茶产地环境条件的云南大叶种晒青茶为原料,按特定的加工工艺生产,具有独特品质特征的茶叶。笔者经过30余年的云南普洱茶生产加工及产品研发实践,通过本文对普洱紧压茶(生茶))原料晒青毛茶的拼配过程控制因素的分析,可望为生产者在产品研发、产品力提升、品质管控方面提供经验和帮助。  相似文献   

6.
传统普洱茶其实没有"炒家"们炒出的那么多的"神秘色彩",远的不说,就拿新中国成立至1974年"生普"、"熟普"未出现之前这段时间来讲,云南主产的滇绿、滇青、滇红三大茶类中的"滇青茶",指的就是晒青茶。当时的晒青毛茶国家制定的质量标准分为5级10等。用晒青毛茶加工的成品茶有春蕊、春芽、春尖、春玉,用1~6等以上毛茶精制而成;  相似文献   

7.
广东普洱茶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成 《中国茶叶》2005,27(5):44-45
广东普洱茶按过去的传统,是以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通过润水、渥堆促使其后发酵加工而成.加工后的成品,无论其外形与内质的色香味都已与晒青毛茶截然不同.  相似文献   

8.
普洱茶中茶多糖与茶多酚降血脂功能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现代普洱茶属于黑茶类,是我国云南产特种茶,具有耐贮藏和陈香显著等特点。它是以云南大叶种鲜叶制成的晒青毛茶为原料,经过独特的"渥堆"和"陈化"工序加工而成。  相似文献   

9.
<正>云南是世界茶树原产地中心,至2016年茶园面积超过600万亩,采摘面积550万亩,产茶33.60万吨,其中普洱茶产量近13万吨。随着普洱茶市场不断扩大,已成为茶农脱贫致富重要途径和收入的重要来源。普洱茶的基础原料是晒青毛茶,云南大叶种晒青茶的加工工艺流程为鲜叶摊放、杀青、揉捻、解块、日光干燥5道工序。随着茶山、茶园分产到户,传统茶产业的改制、重组,非茶产业资本进入,各个经济体按自己对茶的认识及理解进行加工,工艺的差异导致晒青  相似文献   

10.
历史上的普洱茶,泛指原思茅区(今思茅地区、西双版纳自治州)生产的,集中于普洱府所在地(今普洱县)销售的,以云南大叶种茶为原料制成的晒青毛茶,以及用其压制成的紧压茶.其外形色泽褐红,汤色红浓明亮,香气独特陈香,滋味醇厚回甘,叶底褐红。  相似文献   

11.
有机茶与茶业产业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汪莘野 《茶叶》2000,26(4):188-189
有机茶系指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有机食品标志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茶叶.开发有机茶是以全程质量控制为核心,将农学、生态学、环境科学、营养学、卫生学等多学科的原理运用到有机茶的生产、加工、储运、销售以及相关的教育、科研等环节,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无公害、无污染的优质茶叶产供销与管理系统而茶业产业化是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对茶支柱产业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把产供销、贸工农、经科教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一条龙的经营体制.二者在区域化开发、产业链的结构、产供销、经科教等方面,可以互相促进,相得益彰.表现在:  相似文献   

12.
白云峰 《茶叶》2002,28(2):61-61
最近一、二年一些茶区开发"有机茶、无公害茶、生态茶"炒得很热乎,各地提法不尽相同,有的叫有机茶,有的叫无公害茶,有的叫生态茶,也有叫无公害(有机)茶,无公害(放心)茶,无公害生态茶,绿色食品茶等,"词儿"很多,弄也弄不灵清,可以肯定提倡开发这些产品的部门是清楚的,都有自己特定的要求和定义,但是,茶区基层干部和茶农不一定都很清楚,有茶农反映:到底听谁好?到底要我们开发什么茶,建立什么样的生产基地?有没有销路和效益,这是茶农最关心的问题.现在,这些新名称的成品茶已经陆续上市,反映在茶叶包装上、媒体广告上,可以这样说,这些有机茶,无公害茶,生态茶,绿色食品茶等,目前还没有可以用简单直观的办法去区别与常规茶的"不同"之处,只能凭"标志"的感觉去选购,有的消费者又不放心,怕上当受骗,无所适从.  相似文献   

13.
权启爱 《中国茶叶》2002,24(6):36-37
马来西亚系地处亚洲南部的半岛和岛屿国家,面积近33万km2,人口2270多万。  相似文献   

14.
南涧彝族自治县位于云南省西部,境内有保存完好的国家级无量山自然保护区。茶树大多生长在海拔1700~2200m范围之内,且多数处在天然森林的包围之中。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工栽培不但丰富了茶树的遗传多样性,而且也出现了罕见的多种变异。2010年笔者先后在海拔1960~2200米的公郎镇罗伯克茶场、县茶树良种场的地方群体品种、云抗10号和长叶白毫中发现了多种芽叶变异现象。现择几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谢继金  周继法 《茶叶》2000,26(Z1):314-315
经济较发达地区的茶叶生产成本居高难下,这将是继农残问题后茶叶出口面临的又一个难题,要从搞好大宗茶机采和提高茶机热效率等方面,尽快降低以采、制成本为主体的茶叶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6.
刘新玲 《中国茶叶》2007,29(1):26-27
“水西翠柏”、“南山寿眉”是江苏溧阳市20世纪80年代中期创制的风格各异的地方名茶,经过20年的努力,目前产量占全市名特茶产量的2/3左右,成为溧阳市名特茶的支柱产品。  相似文献   

17.
加快发展无公害茶生产实现茶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陈锦宇 《茶叶》2000,26(4):193-195
无公害茶是有机茶、绿色食品茶和低农残茶的统称。加快发展无公害茶生产是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巩固和开拓国际市场,实现茶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加快发展无公害茶生产必须转变一个观念,创新一个机制。健全行政支撑、技术服务和生产监督质量认证三大体系,采取环保、规划建立无公害茶生产基地,推广茶树良种,研究和推广茶树丰产栽培、病虫害综合治理技术,制订和推广无公害茶生产规程等措施。  相似文献   

18.
韩星海 《茶叶通讯》2006,33(3):45-46
茶叶是一个商品率很高的农产品,因而搞活茶叶流通对于拉动茶业经济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茶叶市场发生了很大变化,出现了“卖茶难”的现象。如何解决好这个突出的矛盾,成为广大茶农、茶商和茶叶企业普遍关注的话题。笔者以陕西省为例来说明这个问题。茶叶生产虽也是陕西经济发展的传统产业之一,但总产量和销售量与全国茶区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相似文献   

19.
曹绪勇  陈砚平 《茶叶》2014,40(3):169-171
宜都市农业(机)技术推广部门强化农机农艺融合,推行茶园生产机械化、标准化建设,助推了茶产业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20.
超微绿茶粉原料茶加工中的几个技术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飞虎  李中林  袁林颖  张玲  邓敏 《茶叶》2005,31(4):245-246
超微绿茶粉是一种能快速冲饮并可作为食品添加剂的纯天然粉末茶。它能最大限度的保持茶叶原有的各种营养成分、药理成分和原料的天然本色,具有良好的悬浮稳定性等有机特性,可直接应用于茶饮料加工或直接作为速溶型饮料,也可用于各种茶叶食品或添加于各类食品中,以强化其营养功效,并赋予食品天然鲜绿色泽和特有的茶叶风味。超微绿茶粉的原料茶加工和常规的茶叶加工有一定的区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