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甘南州有牛89万头,年产牛皮12万张,是甘肃省主要的牛革产区。但由于牛皮蝇蚴对皮革造成的大量“虻眼”和“虻斑”位于牛皮的优质部位背脊两侧,在加工产品时虻害部分被废弃,或者不能用于皮革产品的主要部位,从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为了了解牛皮蝇蚴对皮革利用价值的影响,我们于1985年3、7月在夏河皮革制品厂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2.
海晏县的牛皮蝇幼虫未防治前的感染率为85.17%,感染强度为11.5个。从1983年起连续三年用倍硫磷肌肉注射防治,到1985年考核时,感染率为10.09%,感染强度为0.33个。1985年停止注射倍硫磷。现以1985和1986两年的3、5月份青海湖乡莫湘滩停_}上注射一年后牛皮蝇幼虫的感染情况调查材料(详见表1、2)进行对比分析,提  相似文献   

3.
我县现有牦牛19115头,年产牛皮5000张左右,由于牛皮蝇幼虫对牛皮造成大量虻眼和虻斑,收购时牛皮等级下降,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我们于1986年12月对来自达卡等7个乡上交屠宰的1322张鲜牛皮进行了调查,结果是:受皮蝇幼虫侵害形成虻眼、虻斑的1148张,占86.18%,受害强度为0—45个虻眼(或虻  相似文献   

4.
天峻县牛皮蝇蛆病防治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3年初调查,从收集的321只第三期皮蝇幼虫鉴定,我县牛皮蝇蛆病有纹皮蝇和牛皮蝇两种病原。按照全省牛皮蝇蛆病防治计划,我县于1983—1985年连续三年用兽药倍硫磷全面地进行了牛皮蝇蛆病的防治工作。每年9月下旬至10月底用倍硫磷作肌  相似文献   

5.
我县于1984年10月全面开展了牛皮蝇病的防治工作,用倍硫磷注射不同年龄牦牛190,735头,注射密度达80%。为了查清对牛皮蝇病的防治效果,我们于1985年3月在窝赛乡进行效果考核。该乡防治前牛皮蝇阳性数446头(调查数670头),感染  相似文献   

6.
自1983年以来,兴海县连续4年应用倍硫磷防治牛皮蝇病,共注射牛595 199头(次),并于1984、1986和1987三年做了防治效果调查,1985年做了防治后经济效益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防治前感染情况:全县有各类牛170474头,占全县牲畜的20.3%。1983年在桑当、大河坝、温泉、龙藏、中铁5乡进行防治前调查,调查牛1279头,感染率为70.37%,感染强度9.17个。其中1岁牛感染率100%,2岁牛为88.5%,3岁为  相似文献   

7.
根据各地对牛皮蝇生活史的调查,我省一致认为在九月下旬到十月底为注射倍硫磷,防治牛体内的Ⅰ、Ⅱ期牛皮蝇幼虫的最佳时间。但是治多县和曲麻莱县因某种原因,推迟到1985年元月份,注射了牦牛22万多头,并于3月份做了一次防治效果考核(详见表):  相似文献   

8.
牛皮蝇病停止防治二年后回升严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控制牛皮蝇病,80306部队牧场在1982—1984年用倍硫磷肌肉注射的方法连续防治三年,牛皮蝇的感染率和平均感染强度分别从1982年的85,43%和5.92个下降到1985年的0.97%和0.016个,为全省防治效果最好的一个单位。为了探索规律,给全省防治牛皮蝇病提供科学依据,1985年有意停止防治一年。1986年牛皮蝇防治效果考核结果与1985年同期相比,感染率由0.97%升高到22.73%,  相似文献   

9.
一、防治前的调查:我县防治牛皮蝇病已历时4年,防治前的1983年3月和5月两次对全县12个乡39个点进行了,45次调查,检查牛4519头,感染率为63.44%,感染强度6.8个,感染范围0—148个。二、防治效果的调查:每年10月10日到11月上旬用倍硫磷肌肉注射防治牛皮蝇,翌年的3—5月份进行防治效果考核。4年共抽查牛10391头(次),平均感染率为23.35%,感染强度0.99,范围0—68个,  相似文献   

10.
我们于1984年10月在果洛地区使用6.25mg/kg剂量的倍硫磷首次全面地进行了牛皮蝇病防治工作。1985年3月按不同类型区对其防治效果做了考核。考核结果,全地区牛皮蝇病首次防治的治愈率65.33%,杀虫率为82.69%。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1982年省畜牧兽医总站在西宁皮革制件厂对虻害做了调查,每张牛革损失面积达0.16平方米,折合当时2级绒面革价为3.11元。为了把皮革工业搞上去,发挥我省的经济优势,从1982年秋,对青海牛皮蝇病由局部防治开始,到1984年秋进行全  相似文献   

12.
据1983年调查得知,我县牛皮蝇感染率之高,强度之大,居于我州所属各县的首位,平均感染率达84.36%,个别地区高达95.93%,平均感染强度12.61个,严重地危害着牛只的健康、生产性能以及畜产品质量,甚至造成死亡,特别是幼畜的死亡,给养牛业带来巨大的威胁和损失。经过连续三年的防治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一、牛皮蝇幼虫的考核结果: 1.牛皮蝇感染情况:三年共调查牛  相似文献   

13.
玉树县牛皮蝇病防治简报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在1983—1984年调查的基础上,我县于1984—1985年用倍硫磷(每百公斤体重用0.5毫升原液肌肉注射)对全县9乡的牛只进行了牛皮蝇病的防治。1986年仅对幼年牛进行防治。为了考核防治效果,我们分别于注射后的次年3—5月用手摸牛颈、背、腰、臀  相似文献   

14.
为了及时掌握牦牛牛皮蝇幼虫感染情况,为今后防治提供科学依据,笔者在2006年对久治县达尕和扎依两个牧委会部分牧民放牧的牦牛牛皮蝇第三期幼虫感染情况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15.
牛皮蝇蚴病的幼虫主要寄生在牛的腰背部,使腰背部皮肤损伤,形成虻眼和虻虰,直接影响牛皮张的使用和经济价值。1989年我们分别在兰州皮革厂和甘肃永登秦川金牛皮革厂,对该病给皮张造成的损失进行了实地调查。词查结果表明,兰州皮革厂检查牛兰湿皮50张,虻眼、虻虰的感染率为100%,感染强度2—430个/张,平均141个/张。秦川金牛皮革厂检查牛兰湿皮100张,其中等外皮50张,以虻眼为主,感染率96%,感染强度10—830个/张,平均159.5个/张。一级皮50张,以虻虰为主,感染率为98%,感染强度9—924个/张,平均116个/张。  相似文献   

16.
对青海省牛皮蝇虫种的商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省牛皮蝇病的调查防治,从1982年大规模进行以来,已在全省展开,取得了可喜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在病原种的分类上意见尚未一致,现就我们的调查研究并参考国内外文献资料进行商讨,以便统一认识。一在我省各地的调查中,中华皮蝇(Hypoderma sinense Pleske)占80%左右(牛皮蝇、纹皮蝇各10%左右),是主要危害的优势虫种。此虫种是苏联学  相似文献   

17.
为掌握玉树州2011年牛皮蝇病防治效果,了解2012牛皮蝇感染情况,从对2012年3月份和5月份对玉树、治多、称多、曲麻莱四县组织开展了牛皮蝇防治效果考核及感染情况调查。结果显示,防治牛群的牛皮蝇感染率和感染强度均在控制范围内,通过对未防治牛群与防治牛群的比较,未防治牛的牛皮蝇感染率和感染强度明显高于防治牛,防治效果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8.
1973年以来开展辐射不育技术防治蚕蛆蝇之研究,对辐射适期、剂量及剂量率等条件进行了筛选,认为在蝇蛹历期66—77%的时间内,用280伦/分钟的剂量率,辐射总剂量达到5500—6000伦,可以达到90%以上的不育效果。1978年以来在顺德县勒流公社稔海大队东安生产队的翁花沙(半岛)进行释放不育蝇,以调查减少蝇害的效果及  相似文献   

19.
牛皮蝇幼虫的寄生及成蝇的骚扰,严重地影响牛只的生长发育及生产性能,对畜牧业生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为了进一步了解牛皮蝇对青海牦牛(包括犏牛)造成的危害及经济损失,我们于1982年在大通牛场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大通牛场现有各类牛14,510头,牛皮蝇幼虫的平均感染率为69.86%,各类牛的感染情况见下表:  相似文献   

20.
危害家畜的蝇蛆病是由马胃蝇、牛皮蝇、羊鼻蝇等幼虫引起的 ,在农村饲养的草食动物中感染率高 ,危害也非常普遍。因此 ,其防治受到普遍重视。1 发病情况经过对全区家畜寄生虫区系调查及在屠畜中采集的虫体分析 ,蝇蛆种类有马胃蝇蚴 4种、牛皮蝇蚴2种 ,羊鼻蝇蚴 1种 ,共 7种。即马肠胃蝇蚴、红尾胃蝇蚴、兽胃蝇蚴、烦扰胃蝇蚴 ,其第 2、3期蚴均寄生于马、骡、驴胃内 ,少数寄生于十二指肠 ,后两种幼虫在离开马体前在其直肠末端、肛门周围均寄生一段时间。牛皮蝇蚴 ,纹皮蝇蚴第 3期均寄生于牛体脊背两侧皮下。羊鼻蝇蚴寄生于羊鼻腔、鼻窦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