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水稻冠层数字图像分析技术在水稻生长监测、氮营养诊断及产量预测上具有应用潜力,而水稻像元精确分割、提取是水稻冠层数字图像分析结果准确、稳定、可靠的前提。最大类间方差法(Otsu法)具备分割质量稳定、自适应强的特性,分割效果较好,是一种常用的阈值分割方法。通过提取计算水稻冠层图像9种图像色彩指标R、G、B、CIEL*a*b*色彩空间的L*、a*、b*分量、HSV色彩空间的H分量、绿度叶片指数(GLD)以及植被指数(VIGreen),并以各种图像色彩指标的Otsu法对水稻冠层图像进行分割,比较其图像分割效果。结果表明,水稻和土壤像元的a*、b*、GLD、VIGreen色彩指标双峰性明显,且重叠性小,可作为分割水稻与土壤背景的候选图像色彩指标;基于a*、GLD、VIGreen色彩指标的Otsu法的分割精度较高,且基于a*色彩指标的Otsu法对水稻冠层图像分割效果的信噪比最大、误差率最低,其次是基于VIGreen色彩指标的Otsu法;基于CIEL*a*b*色彩空间的a*色彩指标是Otsu法的水稻冠层图像分割中较优的图像色彩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本文旨在克服光照不均引起的低对比度、反光、阴影、光斑及遮挡等对大田复杂背景下小麦冠层图像分割的干扰。[方法]设计了一种结合脉冲耦合神经网络(pulse coupled neural network,PCNN)与同态滤波的自适应图像增强和基于L*a*b*颜色空间α角度模型的K均值聚类分割算法。首先,将小麦冠层图像转换到HSI颜色空间,采用自适应算法对HSI空间的I分量进行增强处理,适当调节饱和度S分量,补偿光照强度分布不均,去除阴影及拉大对比度;其次,将增强处理后的图像映射到L*a*b*颜色空间,提取a*、b*分量建立α角度模型;最后,基于α进行K均值聚类分割处理。[结果]拔节前后光照强度不一、光照不均的冬小麦冠层图像的分割试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一定程度避免基于L*a*b*颜色空间α角度分量K均值聚类的过分割现象;改善基于HSI空间H分量K均值聚类的欠分割缺陷,且对光斑、阴影遮挡、反光突出的图像分割更完整准确。[结论]本算法可为大田复杂背景下光照多变的作物冠层图像分割提供参考方法。  相似文献   

3.
基于无人机高清数码影像的水稻产量估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常用的水稻产量估算方法以卫星遥感估产为主,卫星遥感估产的分辨率较低、缺乏机理性、误差较大。为了能够快速灵活地获取水稻冠层信息、提高分辨率、准确地估测水稻产量,利用无人机平台搭载高清数码相机,拍摄从抽穗期到成熟期的水稻冠层影像,首先应用中值滤波算法对RGB颜色空间下水稻冠层图像进行去噪,然后针对彩色水稻图像的颜色特征,将图像由RGB颜色空间转换到L*a*b*颜色空间,运用K均值聚类算法对水稻冠层图像进行聚类分析、图像分割,提取出水稻穗、获得水稻穗数量、代入水稻产量估算公式进行估产。试验区域共有18块水稻小区(长8m,宽5m),在水稻抽穗期到成熟期之间拍摄4次。试验记录的数据包括拍摄的时间、高度以及分辨率,同时还要在田间实测水稻穗的数量和水稻的产量,为后期评价和判断K均值聚类算法提取水稻穗的精度以及水稻产量估测的精度提供依据。对水稻产量的实测值与估测值、田间实测的水稻穗数量与图像中提取水稻穗数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对8月18日无人机拍摄的水稻冠层影像进行图像分割,提取出水稻穗的效果较好,估产的精度较高,产量估计均方根误差和平均绝对百分误差分别为9.08和22.8%,水稻穗数估计均方根误差和平均绝对百分误差分别为19.86和5.8%。说明利用无人机搭载数码相机能够快速、无损地获取水稻冠层信息,运用K均值聚类算法能够较为准确地将水稻穗从水稻冠层图像中分割出来,利用数字图像对水稻产量进行估算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采用基于阈值技术的自动分割算法实现香蕉包装箱图像的分割。在手动分割的区域内离散选取香蕉和背景区域的像素点,并分别提取RGB,HSV和CIE L*a*b*3个色彩空间内共计9个颜色特征值,通过统计分析确定使用3个分别来自B,L*和b*分量的阈值进行自动分割算法的设计。采用直观对比的方法进行定性评价,其结果显示,手动和自动分割区域的轮廓基本相似;采用面积比作为指标进行定量评价,其结果显示,该算法对10个测试样本的平均面积比为80%以上。测试结果表明,该自动分割算法对香蕉包装箱图像的总体分割效果良好,可以为香蕉催熟房实时品质监控系统的实现提供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5.
水稻氮素状况是评价水稻长势、估测产量与品质的重要参考指标,对水稻氮素的精确诊断与高效管 理具有重要意义。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能够精准、简便、实时无损地检测水稻的营养信息,在精准农业中得到 广泛应用。其中,水稻冠层分割的准确度和速度直接影响了模型的性能和效率。分析了3 种典型田间背景下水稻 图像的RGB 颜色通道特点,并从图像边缘、颜色、区域等方面对水稻冠层部分进行分割,提出了基于G-R 颜色 通道的最大类间方差分割方法,并与其他方法进行了时间开销和分割效果的对比。结果表明,该方法的分割成功 率达92.5%,时间开销最小。  相似文献   

6.
复杂环境下的棉田冠层图像由于成像环境光照不均、冠层阴影部分与土壤背景对比度低等因素给棉田冠层图像的准确分割带来了困难.在对上述问题进行研究后,提出了一种基于支持向量机(SVM)的图像分割方法.该方法首先以图像目标和背景两类像素的分割特征值构建样本数据集;运用训练好的SVM分类器对棉田冠层图像进行分割处理,最后使用数学形态学滤波方法对分割结果进行优化,获得棉田冠层图像的精确分割结果.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分割出棉田冠层区域,分割误分程度以及分割准确程度均优于常用分割方法.  相似文献   

7.
快速有效地对农作物图像(特别是大田监控图像)进行绿色植被分割,在图像处理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小麦是我国一个重要的粮食作物,小麦田中植物呈现绿色,与土壤背景颜色有明显的差异,合适的选取颜色空间可进行有效分割,进而计算特定时段麦田的植被覆盖度,长势等信息。本研究首先通过对常见颜色模型各单通道图像进行初步对比分析,选取HSV的H分量、YCb Cr的Cr分量、L*a*b*的a*分量、RGB颜色空间的G与R减运算量,通过2013年11月至2014年3月的大量小麦监控图像,人工选取34幅图像进行植被分割,并从结果数据中统计分析每种彩色分量的分割准确度和标准差。最终得出了在对麦田监控图像进行植被分割中,L*a*b*颜色模型的a*通道具有最准确和最稳定的结果:34幅不同时点的麦田监控图像,图像分割平均准确度近90%,分割准确度标准差在0.08以下。  相似文献   

8.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水稻稻瘟病图像分割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稻稻瘟病图像的分割是水稻稻瘟病自动分析与识别的关键环节,其分割效果直接影响后续处理。提出一种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水稻稻瘟病病害彩色图像分割方法。首先选取叶子正常部分的像素点以及颜色相对复杂的病斑像素点作为负训练样本和正训练样本,提取像素R、G、B彩色分量作为特征向量,对支持向量机进行训练,然后在RGB空间利用训练好的支持向量机对待分割图像的所有像素点进行分类,实现水稻稻瘟病彩色图像的分割。为了获得最佳的分割效果,采用网格搜索法对径向基核函数下的不同核参数分割效果和性能进行比较与分析,确定最佳模型参数。利用此模型进行水稻稻瘟病图像分割实验,获得较好的分割精度,结果优于最大类间方差分割算法。  相似文献   

9.
针对复杂背景下马铃薯病虫害图像色彩复杂多样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G-R分量与K-means的图像分割方法。该方法首先提取G-R分量灰度化图像,然后对图像进行中值滤波和形态学变换操作以去除部分背景,最后将处理过后的图像转换到L*a*b*色彩空间并提取ab分量进行K-means聚类分割。本文利用该方法将暗头豆芫菁及芫菁、马铃薯重花叶病毒病及马铃薯黄痿病病斑从原彩色图像中准确提取了出来。该方法能够较为准确、完整地将目标病虫害从彩色图像中提取出来,在马铃薯病虫害治理方面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水果采摘机器人视觉系统的目标提取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在田间对作物的果实图像进行实时、准确地目标识别提取,是采摘机器人视觉系统的关键技术,而目标提取的实质是图像分割。大部分水(蔬)果处于采摘期时,表面颜色与背景颜色存在较大差异。而同一品种果实表面颜色相近,体现为在色彩空间果实表面颜色和背景颜色存在着不同的分布特性。根据这一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色彩空间参照表的适用于水果采摘机器人视觉系统果实目标提取的图像分割算法。该算法先由果实样本图像建立色彩空间参照表,再根据色彩空间参照表采用一种类似于“卷积”的方法进行图像分割。与现有其他方法比较,本方法基于彩色的信息处理,可将背景除去得更干净;对背景不做分割处理、无复杂运算,有利于机器人实时图像处理。采用该算法分别对草莓、橙子、西红柿的图像在L^*n^*6^*,Hsv,YCbCr色彩模型下进行了实验,结果显示该算法在这些色彩模型下均可取得理想的图像分割效果。  相似文献   

11.
选用扫描仪和无人机平台获取水稻叶片和冠层的数字图像,运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研究不同氮素营养水平水稻叶片和冠层的综合特征信息,从而应用于水稻的氮素营养诊断。结果表明:1)通过叶片叶绿素a含量和扫描叶片颜色参量之间的相关性分析,得到可用于诊断水稻氮素营养水平的叶片颜色特征参量B、b、b/(r+g)、b/r、b/g。通过叶片的颜色、形状综合特征信息与YIQ电视信号彩色坐标系统的参量建立氮素营养的识别模型,4个不同氮素水平的正确识别率分别为:N0(0 kg N.hm-2)74.9%,N1(60 kgN.hm-2)52%,N2(90 kg N.hm-2)84.7%,N3(120 kg N.hm-2)75%;2)无人机获取的田间冠层图像识别水稻氮素营养水平的综合特征参量是G、B、b、g、b/(r+g)、b/r、b/g、H、S、DGCI,选择相同的CB参量建立冠层氮素营养的识别模型,4个不同氮素水平的正确识别率为:N0(0 kg N.hm-2)91.6%,N1(60 kgN.hm-2)70.83%,N2(90 kg N.hm-2)86.7%,N3(120 kg N.hm-2)95%。初步研究表明基于综合特征的氮素诊断模型区分效果比较好,利用叶片扫描图像和无人机识别与诊断田间水稻氮素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针对机械手摘除苹果果袋时的图像识别问题,提出了一种通过转换颜色空间的分割算法:将RGB颜色空间的图像转换到L*a*b*颜色空间,进行自适应阈值分割、去噪、面积提取等处理后,获得果袋分割后的图像,并计算出果袋的重心坐标。实验结果表明,当果袋遮挡面积不大于果袋总面积的25%时,重心坐标水平方向误差≤10.5 mm,垂直方向误差≤8.8 mm,满足机械手进行果袋摘除的定位要求。利用该方法进行果袋图像分割可解决光照强度对图像检测影响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为了实现航拍大田油菜花的准确分割,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HSI颜色空间阈值和X均值自动聚类算法相结合的分割方法来有效提高分割精度。先将待分割的原始图像转换到HSI颜色空间,通过设定的颜色阈值对目标区域进行定位,实现初步分割,得到候选目标区域;然后将候选目标区域的像素转换至LAB颜色空间,计算候选区域的a、b通道的均值和方差;最后利用得到的均值和方差作为聚类的约束条件,利用X均值自动聚类算法对原图像的a、b通道进行聚类。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能够克服变化的背景的影响,准确提取油菜花区域;相对于传统的聚类方法,本方法不需要预先设定聚类数,从而实现完全自动的分割。  相似文献   

14.
图像分析法检测蔬菜色泽与叶绿素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蔬菜色泽和叶绿素含量对其保鲜及加工利用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蔬菜及其制品色泽的评定,较先进的方法是采用测色色差计测定,它采用CIE(国际照明委员会)表色系统,由一组滤色片和光电池组合而成,可在仪器上直接读得测量样品色的三刺激值X、Y、Z或由其计算而得的L*、a*、b*值,其中,X代表红原色,Y代表绿原色,Z代表蓝原色;L*a*b*色空间是目前最流行的用于测量物体颜色的色空间,在该空间中,L*为明度,+L*为白色方向,-L*为黑色方向,a*、b*为色度坐标,其中+a*为红色方向,-a*为绿色方向,+b*为黄色方向,-b*为蓝色方向,中心为无色.  相似文献   

15.
基于Otsu法对冠层图像临界处分割不准确的缺点,结合类间方差以及类内聚度对阈值选取及图像分割效果的影响,提出了一种改进阈值选取算法。利用银杏冠层图像分割实例进行比较,同时进一步拟合了图像信息与叶面积指数间模型,结果表明:(1)该改进法较传统Otsu法可得到更好的分割效果;(2)以分割得到的前景像素比值作为自变量,叶面积指数为因变量,拟合得到的模型能较好的描述冠层图像信息与叶面积指数间的关系;(3)提出了一种即时无损并快速可靠的叶面积指数估测方法。  相似文献   

16.
以谷子为研究对象,采集谷子阴天、背景复杂有阴影、光照不均、露水雨水反光4类环境条件下的冠层图像,分别采用超绿分割、Lab空间K均值聚类分割和基于H分量的K均值聚类分割3种算法进行冠层提取,探究不同条件下谷子冠层提取的最优方法。对于阴天和背景复杂有阴影的谷子冠层图像,3种算法均可以较完整地提取,分割准确率均达到93%以上;对于光照不均的图像,超绿分割效果最差,基于Lab空间和基于H分量下的K均值聚类分割效果相对优异,分割准确率分别为93%和96%;对于露水雨水反光的图像,基于H分量的K均值聚类分割准确率最高,达到97%。基于H分量的K均值聚类算法对4种不同环境条件下获取的谷子冠层图像分割效果均较理想,为后续谷子生长自动监测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水稻冠层的田间原位三维数字化及虚拟层切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旨在对水稻冠层空间结构精确定量化的方法进行探索。【方法】应用三维数字化技术在田间原位对灌浆期的水稻冠层结构进行测定,探讨该方法的可行性,并建立虚拟层切法以分析水稻的结构特征。【结果】使用三维数字化仪能够在田间原位精确的测定水稻各器官的空间位置和几何形态,从而获取田间水稻冠层的三维结构数据;应用虚拟层切法能够精确、多角度地分析冠层元素在三维空间的分布状况,但层切步长对计算结果有较明显的影响,需要根据具体对象进行合理的选择。【结论】三维数字化和虚拟层切法结合能够实现对水稻冠层结构的精确分析。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珍珠颜色分类的准确率,拟设计半球型珍珠图像获取装置,并提出基于Lab[L表示亮度(luminosity),a表示从洋红色至绿色的范围(+127,-128),b表示从黄色至蓝色的范围(+127,-128)]颜色空间的GA-SVM(基于遗传算法寻优的支持向量机)的珍珠颜色识别方法。结果表明,设计的图像获取装置能够有效地避免珍珠反光,获取了颜色信息较全面的珍珠图像;提出了适用于珍珠图像分割的全局自动阈值与K-means相结合的分割方法。根据GB/T 18781—2008《珍珠分级》进行珍珠颜色的分类,通过不同颜色特征值以及不同分类器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使用Lab颜色空间三通道均值作为GA-SVM的分类训练特征值,准确率最高,交叉验证准确率达到98.42%以上,测试分类准确率为100.00%。  相似文献   

19.
基于数码相机图像的水稻冠层识别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数码相机获取水稻冠层的图像,提取图像中红(R)、绿(G)、蓝(B)三通道的色值,依据水稻冠层在可见光范围内的光谱反射规律,设置3个简单的判断条件,以决策树的形式,逐步剔除图像中的非冠层部分,从而达到识别水稻冠层的目的。与人工目视解译的结果进行对比验证,该方法的冠层识别准确率为91.91%,分别比支持向量机方法、最大似然法和神经网络方法高1.56、5.56和15.65个百分点;合计准确率为90.58%,Kappa系数为0.79,其数值低于支持向量机方法(91.55%,0.81),但均高于最大似然法(89.35%,0.77)和神经网络方法(83.48%,0.66)。该方法识别精度较高,计算简便,显示出在水稻冠层识别上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基于冠层图像可见光颜色分量进行冬小麦叶片氮含量(leaf nitrogen concentration,LNC)估算的算法研究,旨在为构建LNC估算模型提供方法借鉴。[方法]用Olympus E-620单反相机采集不同种植条件(2个品种、2个种植密度、3个氮处理)下2年生育期(2013年和2014年)的小麦冠层图像。基于H颜色分量的K-means聚类分割冠层图像,分别提取3个颜色空间HSV、L~*a~*b~*和RGB的3种基础颜色分量值,作为输入参数;分别使用多元线性回归(multivariate linear regression,MLR)、支持向量回归(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SVR)、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构建LNC估算模型,以决定系数R~2和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RMSE)为评价指标;10×10嵌套交叉验证法分析3个颜色空间下各算法模型的拟合能力与泛化性能。[结果]单颜色空间下,3个算法模型的拟合与泛化性能以HSV空间下最优,L~*a~*b~*空间下其次,RGB空间下表现最弱;其中,RF拟合能力最强,但方差主导了泛化误差,模型过拟合;SVR拟合能力弱于RF,优于MLR,但该模型泛化性能最优;MLR拟合能力最弱,且偏差主导了泛化误差,模型欠拟合且受噪声干扰。融合3个颜色空间9种基础颜色分量的多颜色空间,3个模型拟合与泛化性能相对单颜色空间均更优,其中RF模型最优。与最优单色空间HSV相比,RF在训练集上R~2提高2.67%,RMSE降低11.59%;测试集上R~2提高7.57%,RMSE降低11.49%。多颜色空间下RF较SVR拟合更优,且泛化性能有效提升,提升比例高于SVR。[结论]基于3种算法构建的LNC估算模型,在融合3个颜色空间的9个基础颜色分量多颜色空间下,RF拟合与泛化性能最优,可为估算冬小麦LNC提供方法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