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为实现链耙式残膜回收机作业过程中链耙捡拾机构双链传动同步性的实时监测,设计一种基于电涡流传感器的链耙式残膜回收机双链传动同步性监测系统。该监测系统以STC89C52单片机硬件系统为下位机,通过电涡流传感器和霍尔传感器分别获得链耙捡拾机构与动力轴转速信息,判断收膜机链耙捡拾机构运行状态,并通过HC-12无线模块将状态信息传输至SG121-BGCM型工控机人机界面实时显示。室内试验表明,在收膜链耙转速为168 r/min时,系统对链耙捡拾机构跳齿情况监测准确率为96%以上;田间试验表明,在收膜机前进速度取8 km/h,链耙捡拾机构转速取168 r/min 时,跳齿监测准确率为95%以上。该监测系统实现了对链耙式残膜回收机运行状态的实时高精度监测,有助于提高残膜回收机作业可靠性。  相似文献   

2.
针对链齿式残膜回收机捡拾效率不高、工作性能一般等问题,设计了一台链齿式残膜回收机。首先,介绍了工作原理和结构设计;然后,运用Design-Expert8. 060软件,采用Box-Behnken试验方法,以捡拾转速、入土深度、捡拾齿周向间距、捡拾齿轴向间距为影响因素,以捡拾率为响应值,进行了四因素四水平的响应面试验及回归方差分析,分析各因素对链齿式残膜回收机捡拾装置的捡拾率的影响程度,并对各个因素进行优化。试验结果表明:影响捡拾率程度的大小依次为捡拾转速>捡拾齿轴向间距> C捡拾齿周向间距>入土深度;当捡拾转速91. 41r/min、入土深度143. 48mm、捡拾齿周向间距91. 49mm、捡拾齿轴向间距32. 31mm时,残膜的捡拾率达到91. 02%,相对误差较小。  相似文献   

3.
针对现有残膜回收机捡拾率低且回收后的残膜中含有大量碎土块、秸杆等杂质的问题,通过增设割膜装置、吸膜除杂装置、集膜装置,研制了一种气吸式残膜回收除杂一体机。本文以前进速度、弹齿链转速和风机转速为试验因素,以残膜的捡拾率为试验指标进行实地试验,结果表明各试验因素对残膜捡拾率的影响由大到小为:弹齿链转速>前进速度>风机转速。通过正交试验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得出,当前进速度为5 km/h,弹齿链转速为225 r/min,风机转速为1900 r/min时,残膜的捡拾率为91.6%,残膜含杂率为10.5%。研究结果可为残膜回收设备研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通过选取制种玉米根茬地作为参试样本,选用11MFJG-125型双升运链卷轴自卸式废膜捡拾机、1FMJF-120型风机吹送式残膜回收机、1GCH-80型滚筒式残膜回收机作为试验研究对象,通过对3种残膜进行试验对比和数据分析,对残膜回收率及缠膜率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该试验参数的工作条件下能够有效降低样机残膜回收过程中的漏收废膜与缠绕,满足农田残留地膜机械化回收需求。  相似文献   

5.
选用1FMJSC-80型农田残膜捡拾机,对厚度分别为0.008mm和0.013mm的普通地膜进行田间残膜回收试验,测定残膜捡拾率及缠绕率,对比分析试验数据,得出不同厚度对残膜回收的影响程度。同时,进行了地膜田间监测,测定残膜自然风化率,了解不同时间段内0.008mm、0.013mm普通地膜和可降解地膜的可降解程度,分析得到3种厚度地膜降解程度随时间变化的趋势。通过田间试验,检验1FMJSC-80型农田残膜捡拾机、1FMJ-1000型耙齿式田间残膜捡拾机、横向搂齿式农田残膜回收机及指盘式农田残膜搂集机的田间残膜回收能力,并对比分析4种机型残膜回收效率及优缺点。  相似文献   

6.
链齿式残膜回收输送方式对比分析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传统下输送链齿式残膜回收机存在的捡拾效果不佳与输膜不畅等现象,提出了上输送残膜回收方式,并对两种输送方式的残膜回收机在拾膜和脱膜阶段的机理进行了分析;从理论角度分析了两种输送方式的可行性,并对其特点进行了比较。分别设计了结构参数相同但输送方式不同的两台链齿式残膜回收机,一台采用下输送方式,而另一台采用上输送方式。在收获后的花生田进行收膜对比试验,对影响机具作业质量的输送方式、输送链转速和脱膜辊转速3个主要因素进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输送方式是影响机具捡拾率的主要因素,上输送方式的捡拾率达到91.9%,远高于下输送方式,综合作业质量上输送方式优于下输送方式。该对比试验可为链齿式残膜回收机输送方式的选择和未来的研发方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现有残膜捡拾机构捡拾效果不理想、单次捡拾率低、结构复杂和故障率高等问题,设计了挑膜齿做摆线运动的残膜捡拾机构。通过机构分析和田间试验,确定残膜回收机的作业速度为4~7km/h,捡拾机构转速为60r/min,挑膜齿的入土深度为100mm,周向挑膜齿数为4根,夹角呈90°,总共34齿,轴向齿距为150mm。当转动速度为60r/min时,工作部件工作状态最佳。研究结果可为今后残膜回收机捡拾机构的改进设计、性能提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弹齿式残膜回收机捡拾装置改进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弹齿式残膜回收机捡拾装置与地面接触不充分造成残膜回收率低的问题,通过增设起膜部件,重置拾膜弹齿排布,改进了残膜捡拾装置结构。通过对田间覆膜特点和残膜在起膜杆齿上移动条件进行分析,确定了起膜杆齿入土角范围及排布方式。对拾膜弹齿进行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确定了其在残膜捡拾过程中的运动方程和运动轨迹,并确定了残膜不漏挑的条件。依照Box-Benhnken试验设计原理,以机具前进速度、起膜杆齿入土角、输膜链耙转速为试验因素,以残膜回收率和残膜含杂率为响应值,通过回归分析和响应面分析,建立了机具前进速度、起膜杆齿入土角、输膜链耙转速与残膜回收率和残膜含杂率之间的数学模型,并对各因素及其交互作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因素对残膜回收率的影响由大到小为:起膜杆齿入土角、机具前进速度、输膜链耙转速;各因素对残膜含杂率的影响由大到小为:输膜链耙转速、起膜杆齿入土角、机具前进速度。应用Design-Expert软件的寻优功能对回归方程进行优化求解,结果表明:当机具前进速度为5.21km/h、起膜杆齿入土角为30.8°和输膜链耙转速为236r/min时,残膜回收率最大值为91.4%,残膜含杂率最小值为3.21%,田间验证试验表明该参数下残膜回收率为91.2%,残膜含杂率为3.1%,理论值和试验值误差小于3%。  相似文献   

9.
旱地全膜双垄沟残膜捡拾机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我国西北旱地全膜双垄沟残膜捡拾机仿形能力差、拾净率低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旱地全膜双垄沟滚筒式残膜捡拾机。同时,阐述了整机结构及工作原理,并通过机构分析和计算确定了关键部件工作参数,旨在为残膜回收提供一种新的机具。  相似文献   

10.
弹齿链耙式播前残膜回收机的设计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随着地膜覆盖技术的推广应用,残膜带来的白色污染越来越严重。为了减轻污染,不影响播种、出苗,研究设计了新型弹齿链耙式播前残膜回收机。重点介绍了该机的总体结构、工作原理,以及捡拾链耙、弹齿、脱膜机构等关键部件的设计分析。田间试验表明:该机生产率为0.85hm2/h,残膜回收率为81%,满足残膜回收的技术要求,研究成果有利于解决残膜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11.
任萍  胡斌  罗昕 《农机化研究》2016,(9):136-140
针对秋后棉田的地膜回收率低、适应性差、人工卸膜效率低及强度大等技术问题,在整体仿形搂膜机基础上,设计研制了一种具有单体动态仿形搂膜、自动卸膜、起边膜和株间断膜等功能的1MSF-2立秆式地膜回收机。介绍了其总体结构和工作原理,分析确定了该机悬挂机架、双立轴四杆仿形机构、双排弹齿搂膜机构、液力式转轴卸膜机构、仿形护禾板,以及起膜边机构等关键部件的结构及参数,并进行了田间性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机在平均作业速度为7.4km/h的情况下,平均地膜回收率为88.1%,平均生产效率可达到5hm2/h,各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该机能实现单行独立仿形残膜回收作业,适应机采棉种植模式下秋后棉田立秆回收残膜的农艺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2.
垄作花生残膜回收技术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花生是我国优势油料作物,常采用垄作覆膜种植,但收获时遗留在地表的残膜尚无回收机具。为解决垄作区花生残膜污染严重问题,在系统分析了国内外残膜回收机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从花生残膜治理的种植模式和收获工艺出发,提出相应的垄作区花生残膜治理方案。同时,购置5款不同收膜、集膜结构的残膜回收机,通过田间残膜回收试验对垄作花生残膜回收机的收膜、传动、膜土分离、集膜等工序进行了装备筛选,制订了垄作花生残膜回收机技术指标,并对我国垄作花生残膜回收机械化发展提出相关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秋收后棉田的地膜回收率低、适应性差、人工卸膜效率低及强度大等技术问题,研制了一种具有自动对行、起膜边、动态仿形搂膜及自动卸膜等功能的立秆式地膜回收机。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该机搂膜齿入土角度在20°~30°、搂膜齿安装间距为70mm、作业平均作业速度为7.4km/h的情况下,地膜回收率为90.2%,生产效率可达到5hm~2/h,各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4.
残膜回收机拾膜机构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拾膜机构是残膜回收机的关键部件,其机构形式与作业质量对残膜回收率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但长期残留在农田里的残膜会给农业生产带来了严重的危害。为此,分析了国内外残膜回收机拾膜机构的发展现状,简要介绍了6种拾膜机构的结构形式及工作原理,并指出其在田间试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后续拾膜机构的优化与改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为了增强地膜回收机的通信能力,使其适应不同地膜密度的地块,提高地膜回收机的工作效率,实现多地膜回收机的协同控制,设计了一种新的基于多跳无线网络的地膜回收机和多回收机协同控制系统。改进后的地膜回收机在起膜铲的轴上装有起膜阻力传感器,可以实时测试起膜阻力,调整起膜机的速度,实现速度的自适应调节。为了适应不同的起膜机速度,在卷膜机上装有速度传感器,可以对卷膜速度进行控制,提高了起膜和卷膜的作业精度。同时,设计了5点的多跳通信网络,利用无线局域网络,实现了地膜机的协同控制。最后对地膜回收机的性能进行了测试,通过测试发现:残膜机作业的回收率达到了90%以上,其作业时间较短,满足高效残膜回收机的设计需求,可以在其他农业现代化机械控制系统的设计过程中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残膜回收机工作效率、减少卸膜次数、保证机具作业行程,部分机具配备了较大的集膜箱与残膜压实装置;但膜箱较大,存在卸膜困难费时和卸膜不彻底的情况,且残膜在经过压实之后容易卡住,更不易卸出,严重影响残膜回收机的作业效率.为此,针对当前带有较大集膜箱的残膜回收机卸膜繁琐且不彻底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剪叉式的卸膜装置.同时,介...  相似文献   

17.
链齿式耕层残膜回收机捡拾机构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膜覆盖技术不仅加快了农业科学的发展,而且改善了农业生产方式、提高了农业生产力,但在自然条件下土壤中残留的地膜极难降解,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巨大危害。为此,通过对国内外残膜回收机的研究和借鉴,设计了一种链齿式的残膜回收机,主要介绍了该机的整体结构与工作原理,并对捡拾装置进行了运动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动力由泰鸿-300、功率为22.06kW提供时,捡拾率约为88%,生产效率为0.6hm^2/h。  相似文献   

18.
针对机采棉中残地膜含量较高、清除效果不佳的现实问题,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电场极板电压、磁场电流、机采棉飞入速度对机采棉残地膜电磁作用下机采棉清杂率的影响,得到电场极板电压、磁场电流强度及机采棉飞入速度对清杂率影响显著及棉花与残地膜的分离规律。以清杂率为判定指标,利用三因素三水平的判定分新方法,得出了3个影响因素的最佳优化参数,并建立了棉花与残地膜分离规律模型。试验结果表明:最佳优化参数组合为电场极板电压为30k V、磁场电流强度为10A、机采棉飞入速度为12m/s,验证了棉花与残地膜分离规律模型的有效性,此时机采棉清杂率为95%,效果良好。本研究可为机采棉残地膜电磁清杂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