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新疆芜菁(Brassica rapaspp.rapa)为研究对象,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技术,对新疆芜菁营养生长期(肉质根生长)不同发育阶段(前期、盛期、成熟期)、不同生长部位(根、茎、叶)中硫甙葡萄糖苷质量分数进行分析鉴定。结果表明,营养生长期不同发育阶段、不同生长部位含有7种脂肪族硫苷、1种芳香族硫苷和4种吲哚族硫苷共12种硫苷,具有一定的差异。7种脂肪族硫苷分别为2-羟基-3-丁烯基硫苷、4-甲亚砜丁基硫苷、2-羟基-4-戊烯基硫苷、5-甲亚砜戊基硫苷、3-丁烯基硫苷、4-戊烯基硫苷、4-甲硫丁基硫苷;1种芳香族硫苷为苯乙基硫苷;4种吲哚族硫苷为4-羟基-3-吲哚甲基硫苷、3-吲哚甲基硫苷、4-甲氧-3-吲哚甲基硫苷、1-甲氧-3-吲哚甲基硫苷。其中,2-羟基-4-戊烯基硫苷与5-甲亚砜戊基硫苷在新疆芜菁根部未检测出,在肉质根生长前期,根、茎、叶部位未检测出。根、茎、叶中脂肪族硫苷质量分数在总硫苷中所占比例较大,根部主要硫苷成分有4-甲硫丁基硫苷、苯乙基硫苷、3-丁烯基硫苷,茎部主要硫苷成分有3-丁烯基硫苷、4-甲硫丁基硫苷、1-甲氧-3-吲哚甲基硫苷,叶部主要硫苷成分有3-丁烯基硫苷、2-羟基-3-丁烯基硫苷、4-戊稀基硫苷。  相似文献   

2.
采用HPLC分析法对‘滁州小五缨’、‘古岭夏萝卜’和‘云南白萝卜’3个萝卜品种叶片和肉质根的硫苷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3个地方品种叶片和肉质根硫苷组分相同,均含6种脂肪族硫苷和3种吲哚族硫苷,但品种及器官之间的硫苷含量存在显著差异。3个品种肉质根总硫苷含量分别为22.59,12.44和27.94 mg/g DM,其中95%以上是脂肪族硫苷。3个品种肉质根总硫苷与总脂肪族硫苷含量分别是叶片2.6~4.9倍与2.8~6.0倍;‘滁州小五缨’肉质根总吲哚族硫苷含量是叶片17倍,而‘古岭夏萝卜’和‘云南白萝卜’却只有0.37和0.77倍。4-甲基硫代-3-丁烯基硫苷是肉质根和叶片主要硫苷组分,相对含量分别为90.43%~93.92%和62.42%~74.05%。结果表明萝卜肉质根和叶片都含有丰富的硫苷,且不同品种以及器官之间的硫苷含量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3.
青花菜花球及叶片中硫代葡萄糖苷组分及含量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12个青花菜(Brassica oleracea L.var.botryti L.)品种的花球及叶片中的硫苷含量及组成进行了分析测定,结果表明,青花菜中含有9种硫代葡萄糖苷,分别为3-甲基硫氧烯丙基硫苷(IBE)、2-羟基-3-丁烯基硫苷(PRO)、2-丙烯基硫苷(SIN)、4-甲硫基-3-丁烯基硫苷(RAA)、3-丁烯基硫苷(NAP)、4-羟基吲哚基-3-甲基硫苷(4OH)、3-甲基吲哚基硫苷(GBC)、4-甲氧基吲哚基-3-甲基硫苷(4ME)、1-甲氧基吲哚基-3-甲基硫苷(NEO)。青花菜花球中的硫苷含量是叶片中的1~5倍不等,不同品种之间存在差异性。RAA是青花菜中含量最多的硫苷组分。  相似文献   

4.
3个芜菁品种硫代葡萄糖苷含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硫代葡萄糖苷(硫苷)是一组具有广泛生物活性的植物次生代谢物,除与植物的气味、杀菌等特性有关外,还具有防御人体多种癌症的功能。采用HPLC-ESI-MS和HPLC联用的方法对我国芜菁3个地方品种肉质根硫苷组分及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3-丁烯基硫苷、苯乙基硫苷为主要硫苷组分,新疆恰麻古和温州盘菜中还分别含有较为丰富的4-戊烯基硫苷和顺-2-羟基-3-丁烯基硫苷。新疆恰麻古的总硫苷、总脂肪族硫苷和总吲哚族硫苷含量最高,温州红盘菜的芳香族硫苷含量最高。建议消费者以后多食用芜菁,补充苯乙基硫苷等有益人体健康的天然活性物质。  相似文献   

5.
以11份菜薹(Brassica campestris L.ssp.chinensis var.utilis Tsen et Lee)品种为材料,采用HPLC法研究了不同基因型菜薹叶片和薹中硫代葡萄糖苷(硫苷)的组分及含量。在11个菜薹品种叶片和薹中都检测到7种硫苷组分,其中3种为脂肪族硫苷,分别为2-羟基-3-丁烯基硫代葡萄糖苷(PRO)、3-丁烯基硫代葡萄糖苷(NAP)和4-戊烯基硫代葡萄糖苷(GBN);4种为吲哚族硫苷,分别为4-羟基-3-吲哚甲基硫代葡萄糖苷(4OH)、3-甲基吲哚基硫代葡萄糖苷(GBC)、4-甲氧基吲哚基-3-甲基硫代葡萄糖苷(4ME)和1-甲氧基-3-吲哚基甲基硫代葡萄糖苷(NEO)。不同基因型菜薹间硫苷总含量和单一硫苷含量均差异显著。薹中4号菜薹的硫苷含量最高,达50.09μmol/100 g FW;叶片中2号菜薹的硫苷含量最高,达34.17μmol/100 g FW。对于同一基因型菜薹,薹中的硫苷含量均显著高于叶片中的,脂肪族硫苷含量显著高于吲哚族硫苷的。NAP和PRO是菜薹中含量较高的硫苷组分。  相似文献   

6.
以11份菜薹(Brassica campestris L.ssp.chinensis var.utilis Tsen et Lee)品种为材料,采用HPLC法研究了不同基因型菜薹叶片和薹中硫代葡萄糖苷(硫苷)的组分及含量。在11个菜薹品种叶片和薹中都检测到7种硫苷组分,其中3种为脂肪族硫苷,分别为2-羟基-3-丁烯基硫代葡萄糖苷(PRO)、3-丁烯基硫代葡萄糖苷(NAP)和4-戊烯基硫代葡萄糖苷(GBN);4种为吲哚族硫苷,分别为4-羟基-3-吲哚甲基硫代葡萄糖苷(4OH)、3-甲基吲哚基硫代葡萄糖苷(GBC)、4-甲氧基吲哚基-3-甲基硫代葡萄糖苷(4ME)和1-甲氧基-3-吲哚基甲基硫代葡萄糖苷(NEO)。不同基因型菜薹间硫苷总含量和单一硫苷含量均差异显著。薹中4号菜薹的硫苷含量最高,达50.09μmol/100 g FW;叶片中2号菜薹的硫苷含量最高,达34.17μmol/100 g FW。对于同一基因型菜薹,薹中的硫苷含量均显著高于叶片中的,脂肪族硫苷含量显著高于吲哚族硫苷的。NAP和PRO是菜薹中含量较高的硫苷组分。  相似文献   

7.
芸薹属蔬菜中硫代葡萄糖苷鉴定与含量分析   总被引:40,自引:0,他引:40  
 对芸薹属中白菜类、芥菜类和甘蓝类蔬菜的硫代葡萄糖苷 (简称硫苷 )组成与含量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 ,散叶甘蓝硫苷总含量最高 ,其次是包包青菜、包心芥菜、芥蓝 ,小白菜的含量最低。不同的品种硫苷的类型和含量不同。白菜类中 ,小白菜主要的硫苷为 3 丁烯基和 1 甲氧基 3 吲哚基甲基硫苷 ,菜心中为 3 丁烯基和 2 羟基 3 丁烯基硫苷 ,薹菜中为 1 甲氧基 3 吲哚基甲基和 4 戊烯基硫苷。在芥菜类中 ,发现了两种不同硫苷类型 ,烯丙基硫苷是包包青菜、包心芥菜主要的硫苷 ,约占总含量的 90 % ;而在小叶芥中 3 丁烯基为主要的硫苷 ,约占总含量的 70 %。甘蓝类中羽衣甘蓝主要含有 3 吲哚基甲基硫苷和 3 甲基硫氧丙基硫苷。 4 甲基硫氧丁基硫苷的含量以芥蓝中最高 ,此外 ,3 丁烯基硫苷的含量也比较高。在散叶甘蓝中 ,2 羟基 3 丁烯基硫苷是主要的组成 ,约占总含量的 4 3% ,烯丙基硫苷和3 吲哚甲基硫苷占总含量的 2 0 %左右。芥蓝中萝卜硫素前体 4 甲基硫氧丁基硫苷的含量可达 12 4 .1μmol/10 0gFW ,是很有抗癌价值的十字花科蔬菜  相似文献   

8.
采用HPLC法对60份甘蓝材料球叶中的硫甙组分和含量进行了研究,共检测到8种硫甙成分,包含5种脂肪族硫甙(3-甲基硫氧丙基硫甙、2-羟基-3-丁烯基硫甙、4-甲基亚磺酰丁基硫甙、2-丙烯基硫甙和3-丁烯基硫甙),3种吲哚族硫甙(4-羟基-3-吲哚-甲基硫甙、3-吲哚-甲基硫甙、4-甲氧基-3-吲哚-甲基硫甙).3-甲基硫氧丙基硫甙和3-吲哚-甲基硫甙是甘蓝硫甙的主要组分,约占总硫甙含量的59%.总硫甙含量在6.822~45.379μmol/g(DW)之间,总脂肪族硫甙含量在2.362-34.036μmol/g(DW)之间,总吲哚族硫甙含量在2.382~24.110μmol/g(DW)之间.  相似文献   

9.
 【目的】青花菜的抗癌功能主要与4-甲基亚磺酰丁基硫苷的降解产物萝卜硫素有关,通过测定不同青花菜材料花球、茎和叶片中两者的含量并分析两者含量间的相关性,为青花菜高营养品质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对24个不同青花菜材料花球、茎和叶片中4-甲基亚磺酰丁基硫苷含量,及其中的10份材料花球、茎和叶片中萝卜硫素含量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青花菜不同基因型间以及不同器官间4-甲基亚磺酰丁基硫苷和萝卜硫素含量差异均极显著,4-甲基亚磺酰丁基硫苷和萝卜硫素含量均为花球含量最高,其次为茎,叶片含量最低;不同材料花球中4-甲基亚磺酰丁基硫苷平均含量分别为茎和叶片的4.4和13.97倍,萝卜硫素平均含量分别为茎和叶片的4和8.7倍,而有的基因型材料茎和叶片中4-甲基亚磺酰丁基硫苷的含量较高,约为花球中的50%;参试的10个不同基因型材料的花球、茎和叶片中的萝卜硫素含量与其前体4-甲基亚磺酰丁基硫苷含量间相关系数分别为0.9886**,0.9994**,0.9935**。【结论】不同青花菜材料间不同器官中4-甲基亚磺酰丁基硫苷含量存在显著差异;在青花菜萝卜硫素开发应用中,可选择其前体4-甲基亚磺酰丁基硫苷作为筛选指标,并可筛选茎和叶中4-甲基亚磺酰丁基硫苷含量较高的材料作为提取萝卜硫素的原料。  相似文献   

10.
按照Griffing(Ⅱ)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对6个青花菜自交系育种材料的花球质量和花球中4-甲基亚磺酰丁基硫苷含量进行配合力和遗传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青花菜的花球质量和4-甲基亚磺酰丁基硫苷含量同时受加性和非加性效应控制,其中花球质量的特殊配合力大于一般配合力,主要受基因非加性效应控制,而4-甲基亚磺酰丁基硫苷的特殊配合力小于一般配合力,主要受基因加性效应控制。青花菜4-甲基亚磺酰丁基硫苷的狭义遗传力大于花球质量,花球质量与4-甲基亚磺酰丁基硫苷含量间无显著相关关系,说明这2个性状的选择可独立进行,从而实现同一组合或品种兼备这2个优质性状。在6个自交系中,P3和P2是高产育种的理想亲本;而P1和P4是提高后代4-甲基亚磺酰丁基硫苷含量的理想亲本。P4×P6和P2×P4是综合性状较好的杂交组合,其中P2×P4也是配制高含量4-甲基亚磺酰丁基硫苷的优良组合。  相似文献   

11.
研究外源细胞分裂素BA对小白菜硫代葡萄糖苷(硫苷)含量的影响,为提高小白菜硫苷含量提供参考。以不同浓度(0,0.2,5和20 mg·L-1) BA进行处理,分析其对小白菜生长和硫苷含量的影响。随BA浓度的增加,小白菜鲜重有增加的趋势,其中5~20 mg·L-1 BA处理显著增加了小白菜地上部鲜重。与对照相比,较高BA处理浓度(20 mg·L-1)显著诱导了5-甲基亚磺酰戊基硫苷、3-丁烯基硫苷、4-戊烯基硫苷和总硫苷的含量,但在0.2 mg·L-1 BA处理显著增加了4-戊烯基硫苷和2-苯乙基硫苷含量。5~20 mg·L-1 BA处理显著抑制了1-甲氧基吲哚-3-甲基硫苷的含量,但对其他吲哚族硫苷含量并没有引起显著的变化。不同种类硫苷对不同浓度的BA处理有不同的响应,其中20 mg·L-1 BA处理显著提高了小白菜总硫苷含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青花菜是硫代葡萄糖苷含量非常高的十字花科蔬菜,大量医学和营养学研究表明,青花菜具有防癌抗癌的显著功效,其防癌抗癌特性主要与硫代葡萄糖苷的多种降解产物有关,尤其是4-甲基硫氧丁基硫苷(RAA)和3-甲基吲哚基硫苷(GBC)的降解产物。本研究拟建立青花菜抗癌硫代葡萄糖苷的近红外光谱快速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青花菜中硫代葡萄糖苷RAA和GBC的含量,将近红外光谱仪扫描样品所获得的光谱文件与化学分析结果在偏最小二乘回归法(partial least squares,PLS)分析的基础上,采用不同的散射处理方式(SNV、Detrend、SNV+Detrend)和导数处理方式(FD、SD)对光谱数据进行预处理,从而得到定标方程,再进一步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 4-甲基硫氧丁基硫苷(RAA)和3-甲基吲哚基硫苷(GBC)是青花菜中存在的主要硫苷,占总含量的60%以上。90份青花菜的硫苷组分含量结果表明RAA平均含量最高,含量变化范围最大,平均含量为6.20 μmol?g-1,变化范围为0.66—14.54 μmol?g-1;GBC平均含量为4.43 μmol?g-1,变化范围为0.25—10.79 μmol?g-1。经过筛选,采用SNV+SD处理后RAA预测模型的校正集和预测集相关系数分别为0.867和0.912;采用SNV+SD处理后的GBC预测模型的校正集和预测集相关系数分别为0.918和0.960。【结论】 建立了RAA和GBC的近红外光谱快速检测模型,为青花菜营养品质的快速检测、优异抗癌青花菜种质资源的快速筛选与利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建立了青花菜和花椰菜中4-甲基亚磺酰丁基硫苷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样品采用甲醇-水(体积比70∶30)混合溶剂进行提取,通过醋酸型DEAE-Sephadex A-25阴离子交换柱进行纯化并加入硫酸酯酶脱硫,超纯水和乙腈为流动相进行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检测。结果表明,青花菜花球中4-甲基亚磺酰丁基硫苷含量明显高于花椰菜。花椰菜不同品种花球中4-甲基亚磺酰丁基硫苷含量无明显差异,而青花菜则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14.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分离、鉴定芥蓝中脱硫芥子油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芥蓝菜薹中提取芥子油苷,经阴离子交换柱DEAE-Sephadex A-25纯化和硫酸酯酶脱硫,得到脱硫芥子油苷提取液.比较了两种高效液相色谱的流动相体系(甲醇与水体系和乙腈与水体系)及两种长度(250 mm×4.6 mm和150 mm×4.6 mm)的C18色谱柱(Prontosil ODS2,粒径5μm)对芥蓝脱硫芥子油苷的分离效果,确定分离条件为乙腈与水流动相体系和250 mm×4.6 mm C18柱.采用质谱联用及紫外扫描,在芥蓝菜薹中检测出7种脂肪族芥子油苷和4种吲哚族芥子油苷,其中4-甲硫基丁基芥子油苷为第一次在芥蓝中检测到.芥蓝中主要以脂肪族芥子油苷为主,占总芥子油苷含量的91.6%,而吲哚组芥子油苷的含量仅占8.4%.其中,3-丁烯基芥子油苷和4-甲基亚硫酰丁基芥子油苷为主要芥子油苷组分,分别占总含量的47.9%和35.5%,而含量最低的为4-羟基-3-吲哚甲基芥子油苷,只占总芥子油苷含量的0.2%.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以萝卜品种‘鲁萝卜4号’为材料,采用固相微萃取(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测定其肉质根在生长发育过程的5个时间点和春秋两季所含挥发性风味物质的组成和含量。结果表明:肉质根所含挥发性风味物质包括异硫氰酸酯类、醇类、醛类、烷烯烃类、酮类、醚类和酯类,以异硫氰酸酯类、醇类、醛类和醚类物质为主,其中4-甲硫基-3-丁烯异硫氰酸酯含量最高;醇类物质含量在肉质根不同生长发育过程中表现为上下波动,异硫氰酸酯类、醇类、醛类物质含量均为先上升后下降; 4-甲硫基-3-丁烯异硫氰酸酯是春秋两季萝卜中含量差异最大的风味物质,其在春季含量为34. 929μg/g,是秋季含量的3. 9倍。  相似文献   

16.
为探索近红外光谱技术在快速检测硫苷组分质量摩尔浓度方面的可行性,该研究选取了甘蓝型油菜籽材料266份,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硫苷组分的质量摩尔浓度,并利用近红外分析仪和WinISIⅢ软件对数据进行判断与处理,建立了甘蓝型油菜籽硫苷组分的近红外检测模型.其中,2-羟基-3-丁烯基脱硫硫苷,3-丁烯基脱硫硫苷定标决定系数(RSQ)与交叉验证决定系数(1-VR)均超过了0.90(越接近1越理想),说明模型预测性能较好,可以用于油菜品种的快速筛选.但是,4-羟基-3-吲哚甲基脱硫硫苷,4-戊烯基脱硫硫苷,苯乙基脱硫硫苷模型的RSQ分别为0.470,0.219和0.147,1-VR分别为0.304,0.128,0.175,建模效果欠佳,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中国甘蓝型油菜硫苷含量及组份分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中国499份甘蓝型油菜籽硫苷组份与含量,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了不同硫苷含量水平下各硫苷组份标准差、变异系数及硫苷分量对总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高硫苷、中硫苷甘蓝型油菜籽中主要组份是脂肪族2-羟基-3-丁烯基硫苷和3-丁烯基硫苷,其含量在2种类型中分别为60.33、31.42和30.38 ?mol·g-1、20.18 ?mol·g-1,比例为81.16%和73.92%;低硫苷甘蓝型油菜籽中主要组份是吲哚族4-羟基-3-吲哚甲基硫苷和芳香族苯乙基硫苷,含量为7.36 ?mol·g-1和4.38 ?mol·g-1,占硫苷总量的51.52%。2-羟基-3-丁烯基硫苷和3-丁烯基硫苷在高硫苷油菜中含量最高,变异系数最小,分别为12.4和16.6,是高硫苷甘蓝型油菜的主要组份;二者在中硫苷油菜中表现同于高硫苷甘蓝型油菜;4-羟基-3-吲哚甲基硫苷在低硫苷甘蓝型油菜籽变异系数最小,在高、中、低不同硫苷含量油菜中平均含量变化范围为6.04~7.98 ?mol·g-1,在高硫苷油菜中仅占5.34%,低硫苷菜籽中为32.31%,是低硫苷油菜硫苷的主要组份。芳香族苯乙基硫苷在低硫苷油菜籽中含量明显高于在高硫苷油菜籽中含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幼虫取食对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 ssp. chinensis硫代葡萄糖苷质量摩尔浓度及组分的影响,初步明确硫苷介导的白菜抵御甜菜夜蛾幼虫取食胁迫的分子机制。【方法】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甜菜夜蛾幼虫取食对白菜硫苷质量摩尔浓度和组分的影响,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CR)分析硫苷代谢关键基因表达模式的变化,谷胱甘肽硫转移酶试剂盒检测取食白菜后甜菜夜蛾幼虫体内谷胱甘肽硫转移酶活性的变化。【结果】白菜中8种硫苷组分在甜菜夜蛾幼虫取食后显著增加(P<0.05),其中吲哚族的4-羟基吲哚-3-甲基硫苷(4OH)、1-甲氧基-3-吲哚基甲基硫苷(NEO)、3-吲哚基甲基(GBC)和脂肪族的4-戊烯基硫苷(GBN)对甜菜夜蛾幼虫取食反应最为强烈;RT-qPCR结果显示:甜菜夜蛾幼虫取食后,白菜脂肪族硫苷合成相关基因BcBCAT4、BcMAM1的显著上调可能与脂肪族硫苷的增加有关(P<0.05),而BcSOT16的上调与4OH、NEO、GBC呈正相关;取食后,甜菜夜蛾幼虫体内谷胱甘肽硫转移酶活性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对潍县萝卜茎叶和肉质根的主要营养成分(氨基酸组分、矿质元素、蛋白质、总糖、粗脂肪等)和功效成分(亚麻脑苷脂、黄酮等)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萝卜茎叶中蛋白质、总糖、粗脂肪、矿质元素以及多数氨基酸组分的含量均高于肉质根;茎叶中的钙、总黄酮、亚麻脑苷脂含量分别为肉质根的53.4倍、6.7倍和1.5倍。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不同肉质颜色萝卜ANS基因的表达量与萝卜色素含量的关系,以16份不同肉质颜色萝卜为材料,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cDNA样本中的ANS基因表达量,同时测定萝卜肉质根的色素含量,分析萝卜色素含量与ANS基因表达量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6份不同肉质颜色萝卜间色素含量存在极显著差异(F=114.294 0,P=0.000 1)。其中,红皮红心萝卜肉质根色素含量(23.80‰)显著高于白皮白心萝卜色素含量(0.10‰);16份不同肉质颜色萝卜ANS基因表达量也存在极显著差异(F=95.984 0,P=0.000 1),其中,红皮红心萝卜ANS基因表达量最高(6.439 0),白皮白心萝卜ANS基因表达量最低(0.126 8)。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萝卜ANS基因表达量与萝卜色素含量的相关系数为0.83,且达到极显著水平。ANS基因可能是萝卜色素合成的关键结构基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