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前钙果采摘后的品质评价尚未确立。通过测定5种钙果果实的基本物性参数以及研究不同品种、穿刺方位对果实穿刺质构特性的影响,编辑力-时间穿刺分析方法,建立4个穿刺参数来表征果实质构特性,分析钙果品种、穿刺方位对各质构参数的影响。分析表明,不同品种间的基本物性参数差异显著(P﹤0.05);品种、穿刺方位对果皮硬度、果皮破裂深度、果皮韧性以及果肉平均硬度均有极显著性影响(P﹤0.01),影响的主要因子依次是穿刺方位,品种。该研究结果表明了钙果品种间存在质构特性差异,丰富了钙果品质评价,也为钙果的机械采收、加工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
质地是检测水果品质的重要标准,物性分析仪测得的力学指标可以准确地反映水果的品质特性。试验采用物性分析仪对苹果进行穿刺试验,测得不同测试形态、不同加载速率下试样的屈服力、破裂力、破裂深度、破裂能和果肉平均硬度等力学性质。结果表明:不同的测试形态对试样的力学特性有显著影响,对苹果整果试样纵向和轴向截面穿刺得到的力学指标较稳定。由整果纵向穿刺力学指标的相关性分析得出:除了果肉平均硬度,其他各力学指标间均有极强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1-MCP结合冰温贮藏对葡萄果实质地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探讨1-MCP处理结合冰温贮藏对采后葡萄果实质地的影响,以乍娜葡萄为试材,应用质构仪质地多面分析( TPA)方法对葡萄贮藏期间果肉质地参数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0μ.L/L 1-MCP处理结合冰温贮藏可以延缓葡萄果实的软化,果实的硬度、弹性、凝聚性和咀嚼性较之单纯的冷库和冰温贮藏均有所提高;果肉硬度与回复性呈较好的正相关性,果肉弹性与果肉回复性、咀嚼性、凝聚性均呈现较好的相关性;葡萄好果率与果肉硬度在一定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结果也表明,TPA测试能够较好地反映葡萄贮藏期间果实质地的变化,适用于葡萄贮藏品质的客观评价.  相似文献   

4.
采用高光谱成像技术(450~1 000 nm)对壶瓶枣的5种自然损伤(缩果病、裂纹、虫害、黑斑病、鸟啄伤)进行识别研究。利用高光谱成像系统采集了5种自然损伤及完好枣一共663个壶瓶枣样本的高光谱图像,并提取相应的感兴趣区域(ROI),得到了样本的光谱数据。应用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连续投影算法(SPA)从全波段中分别提取了9条、10条特征波长,利用Kennard-Stone算法将各类样本按照3∶1的比例随机分成训练集(500个)和测试集(163个),并对其建立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判别模型,结果表明使用SPA-LS-SVM建立的壶瓶枣自然损伤模型的整体判别正确识别率为93.2%。运用主成分分析(PCA)对由SPA提取出的10条特征波长(535、595、657、672、685、749、826、898、964、999 nm)所对应的单波段图像进行数据压缩,分别采用Sobel算子、区域生长算法Regiongrow并结合主成分图像识别出163个壶瓶枣样本的边缘与自然损伤特征区域,得出平均正确识别率达到90.8%。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高光谱成像技术可以对壶瓶枣的自然损伤进行光谱判别和图像识别。  相似文献   

5.
1-甲基环丙烯处理时间对苹果贮藏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富士苹果为试材,研究了1-MCP的不同处理时间对果实好果率、呼吸强度、乙烯释放速率、细胞膜透性、丙二醛含量以及果实质地品质(包括果皮强度、破裂深度、果皮脆性、果皮韧性、果肉平均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MCP处理显著地降低了果实的呼吸强度和乙烯释放速率,很好地保持了果实的贮藏品质;但1-MCP作用效果随着处理时间的延后而降低,在采后0 d、7 d、14 d处理的1-MCP作用效果明显好于21 d。因此,为了更好地明确1-MCP的处理效果,采后苹果在两周内进行1-MCP处理可以保持较好的贮藏效果。  相似文献   

6.
在干燥介质相对湿度其本不变和不同的温度条件下,考察了荔枝整果和果皮、果肉、果核各部分在常压和减压下的干燥特性及干燥过程中果内温度的变化特性。查明了果膜对果肉及果核中水分向果壳迁移的抑制力很强;减压干燥虽有利于果皮中的水分扩散,但并不能有效地促使荔枝果肉及果核中水分向外迁移;在整个干燥过程中,整果内的温度上升速度比较缓慢。  相似文献   

7.
黄金梨气调贮藏中CO2对果实组织褐变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O2体积分数为3%,CO2体积分数分别为0、0.5%、1.0%、2.0%、3.0%,温度为0℃,相对湿度为80%~85%条件下的气调贮藏对黄金梨贮藏后货架期间果实品质、采后生理以及组织褐变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5个气调处理对果实硬度下降均有一定的抑制效果,但体积分数为0的CO2气调处理能明显抑制果实呼吸强度,抑制果实的PG活性,贮藏180d时,未发生果皮和果肉褐变(包括CK),果实的硬度和风味保持较好,0.5% CO2气调处理发生轻微的果肉褐变,0~0.5% CO2和3% O2的组合是黄金梨适宜的气调贮藏条件。黄金梨对CO2极为敏感,当CO2体积分数为1.0%时,果肉发生褐变;CO2体积分数为2.0%和3.0%时,果皮和果肉均发生褐变,同时3.0% CO2果心褐变较严重。结果还表明,PPO活性和乙醇含量是黄金梨果心褐变的2个重要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8.
不同浓度1-MCP处理对采后油木奈果实的保鲜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不同浓度1-MCP处理对采后油木奈果实保鲜效应的影响。采后油木奈果实分别用0、0.3、0.6、0.9和1.2μL/L的1-MCP处理12h后,在(25±1)℃下贮藏。贮藏期间测定果实呼吸强度、细胞膜相对渗透率、果实表面色调角h°和果皮叶绿素含量、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果实好果率、失重率及感官品质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对照果实相比,1-MCP处理都可降低油木奈果实呼吸强度和呼吸峰值,延缓果实细胞膜相对渗透率升高,抑制果实表面色调角h°下降,保持较高的果实硬度、可滴定酸和果皮叶绿素含量,延迟果实外观颜色转变,减少果实失重和腐烂;其中1.2μL/L 1-MCP处理12h的保鲜效果最佳,在(25±1)℃下贮藏20d时,果实好果率达87%,果实仍保持鲜绿色、果肉质地脆硬、果实酸甜适口、香气浓郁。  相似文献   

9.
不同水肥处理对苹果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苹果树的最佳灌溉施肥模式.以7a生苹果树为研究对象,不同灌水下限和施氮量为控制变量[3个灌水下限处理:50%θc(W1)、60%θc(W2)、80%θc(W3);3个施氮量处理:50 kg/hm2(F1)、100 kg/hm2(F2)、200 kg/hm2(F3)],进行试验,对比分析了不同施肥灌溉模式下的果实品质差异.在此基础上,通过MATLAB软件,构建了GC-ITOPSIS果实评价模型,进而确定最佳灌溉施肥模式.①灌溉施肥模式为W2F2处理时,果肉硬度、固形物含量、果形指数、单果重最大;灌溉施肥模式为W3F1处理时,果皮硬度和果肉细度最大;灌溉施肥模式为W2F1处理时,果皮脆性最大;灌溉施肥模式为W1F1处理时,酸度最大.②经过GC-ITOPSIS模型的综合评价,发现灌溉施肥模式为W2F2处理时,综合贴近度越大,果实品质最优.③经过相关性分析,采用GC-ITOPSIS模型确定的苹果品质综合排序与大多数单一品质排序结果基本一致,即GC-ITOPSIS模型完全可以用于果实综合品质的评价.果园滴灌灌水下限为60%θc、施氮量为100 kg/hm2时,果实品质最佳,即中水中肥的灌溉施肥模式最为合理.  相似文献   

10.
为实现鲜枣内部综合品质的在线无损快速检测,利用可见/近红外光谱漫反射技术,针对完熟期壶瓶枣的内部品质,包括含水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硬度、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维生素C含量5项指标,分别采用竞争性自适应重加权算法(CARS)提取特征波长并建立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预测模型,硬度预测模型的相关系数和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945 2和41.684 9,其余品质预测模型的相关系数均在0.923 0及以上、均方根误差均在3.779 2及以下。在此基础上,对5项品质指标进行了相关性分析,表明在0.01或0.05水平上两两指标间存在极显著或显著的相关性,故采用因子分析法构建了内部综合品质评价指标,建立了CARS-LS-SVM预测模型,结果表明该模型的相关系数和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924 1和6.063 5,预测精度较高。研究表明,所建立的CARS-LS-SVM模型可有效实现鲜枣内部综合品质的评价。  相似文献   

11.
对金冠、富士苹果果肉穿刺力学特性进行了分析,为果实质地评价提供参考。以金冠、富士苹果为研究对象,采用TA.XT plus型质构仪,选取0.5、1.0、1.5、2.0、5.0、9.0、13.0和17.0 mm/s共8个加载速度对苹果果肉进行穿刺力学试验,分析果实质地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对于金冠品种,Heidenreich指数CD、Ktenioudaki指数CD'敏感度较高,适用于评价果肉脆度;对于富士品种,曲线线性长度D、曲线长度比D/DS、Heidenreich指数CD、Ktenioudaki指数CD' 和Heidenreich指数Cn敏感度较高,适用于评价果肉脆度;加载速度及品种对果肉穿刺质地参数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对苹果果皮穿刺力学特性进行研究,旨在为果实品质评价提供参考,为改善采收、运输、贮藏手段,减轻果实损伤提供理论依据.以丹霞、富士、国光3个苹果品种为研究对象,采用TA.XT plus型质构仪,选取0.01、0.1、0.5、1、1.5、2、5、9、13、17mm/s等10个加载速度对苹果果皮阴阳面进行穿刺力学特性试验,分析...  相似文献   

13.
清选系统是气吸式红枣收获机的重要组成部分,降低清选含杂率、损失率和破损率是实现红枣收获机械化的关键技术。利用枣、杂惯性和流体力学特性差异,设计了一种惯性气流式红枣清选系统,并对其关键部件及结构参数进行设计和分析。采用Fluent软件探明了该清选系统内气流运动形成的“∞”形旋流有利于枣、杂的清选。为获得清选系统最佳工作参数,以气流速度、调节板开度为试验因素,以含杂率、损失率和破损率为评价指标,设计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试验。建立试验因素与指标间的回归模型,采用多目标优化算法进行参数优化,确定清选系统最优参数组合:气流速度为32.0m/s,调节板开度为3.4cm。在该条件下开展验证试验,得到含杂率、损失率和破损率分别为1.38%、3.37%和0.60%,与优化参数相比分别增加了0.06、0.12、0.03个百分点。该清选系统满足枣、杂清选作业要求。  相似文献   

14.
惯性气流式红枣清选系统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选系统是气吸式红枣收获机的重要组成部分,降低清选含杂率、损失率和破损率是实现红枣收获机械化的关键技术。利用枣、杂惯性和流体力学特性差异,设计了一种惯性气流式红枣清选系统,并对其关键部件及结构参数进行设计和分析。采用Fluent软件探明了该清选系统内气流运动形成的“∞”形旋流有利于枣、杂的清选。为获得清选系统最佳工作参数,以气流速度、调节板开度为试验因素,以含杂率、损失率和破损率为评价指标,设计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试验。建立试验因素与指标间的回归模型,采用多目标优化算法进行参数优化,确定清选系统最优参数组合:气流速度为32.0 m/s,调节板开度为3.4 cm。在该条件下开展验证试验,得到含杂率、损失率和破损率分别为1.38%、3.37%和0.60%,与优化参数相比分别增加了0.06、0.12、0.03个百分点。该清选系统满足枣、杂清选作业要求。  相似文献   

15.
通过小区试验,以地表滴灌为对照,探究红枣间接地下滴灌模式下水分的分布特征及不同灌水量对枣树生理生态指标、产量、品质的影响。间接地下滴灌下,最大的含水率出现在15~30cm土层处;而地表滴灌下,最大的含水率出现0~10cm土层处。枣树各生理生态指标,随灌水次数的增加,各处理性状差异逐渐增大,间接滴灌下中供水和高等供水枣树长势较好,低供水处理下红枣的糖分含量高,中供水处理下红枣的有机酸和VC含量高;地表滴灌处理枣树的平均单株产量高,但水分利用率最低,中供水处理不明显降低红枣单果质量和平均单株产量的前提下可以提高水分利用率;综合考虑枣树长势、产量、果实品质及水分利用率,中供水是间接地下滴灌下最佳的灌水量。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鲜食葡萄采摘、收集和运输过程中的损伤问题,设计了鲜食葡萄袋中袋包装装置,采摘作业时与机械臂协同工作,通过袋中袋包装避免损伤,包装完成后葡萄可直接落入收集筐,提高鲜食葡萄机械采收效率。首先,基于葡萄表面硬度、质量损失率、表面破裂指数和穿刺破裂力等损伤指标,确定袋中袋包装装置最佳充气气压为4kPa,通过撑袋过程袋中袋受力分析与袋口形状分析,确定吸盘直径、撑袋距离和同侧吸盘距离为30、125、95mm;然后,建立葡萄果实图像大小与充气时间关系模型,自动调节充气时间,保证不同大小的葡萄在充气包装完毕后都能达到最优的保护效果。最后,以巨峰葡萄为试验对象,试验结果表明无损收集成功率为95%,平均包装时长为28.4s,最大气压偏差为0.2kPa,平均气压偏差率为1.1%,平均损伤破裂率为1.5%,平均脱粒率为0.2%,包装效率为126串/h。袋中袋包装装置作业性能稳定,鲜食葡萄无损包装成功率高,避免了损伤,确保了新鲜度,提高了采摘收集效率。  相似文献   

17.
针对鲜食梨枣成熟后贮藏期短,商品性会随贮藏期延长而降低等问题,试验以太谷梨枣为试材,采用低聚壳聚糖-电生功能水溶液、电生功能水溶液、低聚壳聚糖水溶液三种处理方式进行涂膜保鲜。通过对梨枣的呼吸强度、硬度、咀嚼性、失重率、细胞膜透性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维生素C含量、黄酮含量、丙二醛含量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的测试,以期探究三种处理对梨枣品质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贮藏50天后,与对照组相比,低聚壳聚糖-电生功能水溶液失重率降低40.5%,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出7%、过氧化氢酶峰值高出87.95%。三种处理均可不同程度地降低果实失重率,保持较高的果实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明显推迟呼吸高峰的到来并抑制丙二醛积累,活性细胞膜透性更低;同时抑制可滴定酸含量、维生素C含量、黄酮含量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的下降,差异显著(p<0.05),其中低聚壳聚糖-电生功能水溶液处理对保持果实贮藏品质、延缓果实衰老、延长货架期最有利。  相似文献   

18.
红枣热风干燥工艺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红枣热风干燥工艺主要依靠人们长期以来的经验积累,缺少系统的研究,干燥的品质有待提高。根据影响红枣干燥的温度、湿度和风速3个主要因素设计了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试验表明:温度对红枣的干燥速率和品质影响最大;热风温度越高,干燥速度就越快,红枣果皮红的程度越小,果皮的明度越小,红枣皱缩越严重,红枣糖分析出量越多;热风湿度对红枣糖分的析出量有显著的影响;热风风速对红枣果皮的明度有显著的影响。红枣干燥较优的工艺参数:温度为55℃,湿度为60%,风速为0.25m/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