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恶臭气体是影响禽舍内禽类个体健康和产蛋效率的重要因素。由于传统的监测设备具有较长的气体浓度响应时间,导致无法及时对污染物的排放做出检测,设计并实现可以预测氨气浓度变化的禽舍监测系统,选用低成本的电化学传感器和低功耗Wi-Fi微控制器设计终端监测器。为了克服电化学传感器易受其他环境因素影响的缺点,监测器还集成硫化氢浓度、二氧化碳浓度以及温湿度等传感器。由于禽舍生产经营属性对成本较敏感,选用性价比较高的边缘计算硬件作为服务器。在该服务器对监测器上传的采集数据进行预处理,最终通过提出的Bi-LSTM模型使用多传感器参数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氨气的浓度值。经过参数调优和对比训练,该系统对禽舍内氨气浓度的预测值与采集值均方误差仅为3.29%,以期为接下来的减排措施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2.
1引言所谓农业面源污染,是指农村地区在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过程中产生的、未经合理处置的污染物对水体、土壤和空气及农产品造成的污染,具有“面广、点多、源杂、分散隐蔽、不易监测、难以量化”的特点。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日益突出,被广为关注。与点源污染相比,面源污染不确定性更大,成分、过程更复杂,更难以控制,  相似文献   

3.
我国农业面源污染情况复杂,提高对污染物的监测手段和检测能力对污染防控至关重要。污染物的实验室检测是污染监测的重要一环,能科学的反应农业面源污染的总量和来源,从而调整监测和防治方案。本文从农业面源污染的特点出发,梳理了农业面源污染的监测情况及污染物指标,详细归纳了pH、总氮(TN)、可溶氮、氨态氮(NH4+-N)、硝态氮(NO3--N)、总磷(TP)、可溶磷、含水率、有机质、全钾、有效磷、有效钾、化学需氧量(COD)、重金属、农药残留、多环芳烃(苯并[a]芘)等污染物的实验室检测方法和注意事项,为实验室开展农业面源污染物检测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将结合多传感器应用,设计实现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型农业管理系统。该系统以多点布局的方式实时采集周边温度、土壤温湿度、土壤微量元素、二氧化碳浓度、太阳光量子等环境参数,利用多源数据信息,科学指导农业生产主体。研究网络中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数据信息处理方式、自动化调控效果及多尺度环境调控等内容,对农业综合生态信息实时监测,实现农作物精准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控制,有效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5.
畜舍因通风不良和热分布不均出现了许多问题。本文从建筑物的两个方面集中讨论这些问题。 一、健康通风 通风量应当保证维持动物健康的足够需求。通风目的是排除室内家畜产生的污染。相对来说,决定为排除特殊污染应提供的通风量简单。大家所知道的这种通风量是指在流通空气中,污染物、污染的程度及污染的产生率可以接受的水平或临界值水平。最引人注意的污染物是各种气体、灰尘和水分。 畜舍产生的最重要污染气体是氨气、硫化氢和二氧化碳。这些是已经监测到的最值得注意的气体。然而,在产生这些气体的同时,却无法预测氨气或硫化氢的产生率。对人类来说,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在3%~5%的范围可以令人呕吐或头痛,含……  相似文献   

6.
正农村面源污染是指农村地区在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过程中产生的、未经合理处置的污染物对水体、土壤和空气及农产品造成的污染。主要来源有:农村生产生活废物,包括农业生产过程中不合理使用而流失的农药、化肥、残留在农田中的农用薄膜和处置不当的农业畜禽粪便、恶臭气体以及不科学的水产养殖等产生的水体污染物。  相似文献   

7.
洱海流域种植业地表径流水监测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高原湖泊洱海流域种植业面源污染的现状,开展主要种植作物牧草、烤烟、玉米、水稻地表径流水监测试验研究,为种植业面源污染的控源、减排、循环、利用提供技术支撑。1项目背景在洱海流域实施主要农作物种植污染物排放量监测试验研究,对保护高原湖泊、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一是为测算洱海流域种植业地表径流污染物排放总量,保障测算数据的准确性和科学性提供技术支撑;二是掌握种植业污染特点和规律,为改变不合理的生产方式,减少农业生产过程中造成的环境污染提供参考;三是  相似文献   

8.
农业面源污染研究进展及其发展态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点源污染逐步得到控制后,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目前水环境污染控制的重点和难点。在广泛调研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农业面源污染的成因和特点、研究历程、面源污染物的迁移转化机制、污染负荷模型以及面源污染的防控机制进行论述,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的研究需要在几个方面进行加强,即多种同位素联合示踪农业面源污染源;污染物在沟渠系统的迁移模型;农业面源污染对地下水的影响研究;构建流域容量总量控制体系;健全农业面源污染监测和预警体系。  相似文献   

9.
王振旗  沈根祥  钱晓雍  朱江  朱英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5):20227-20229
以能够代表上海淀山湖流域农业生产特征和农业面源污染特征的大莲湖区域为研究对象,在区域农业面源污染特征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大莲湖及其主要入湖河段水质四季监测和分析,得出区域农业面源污染对水环境的季节性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大莲湖水系TN及COD季节变化与区域农业面源污染排放相关性不显著,而水系TP季节变化与面源污染TP季节排放相吻合,且与叶绿素a(Chl.a)值在四季均具有较好的相关性,说明区域TP污染物是影响大莲湖富营养化的限制性因素。由于区域TP在冬季、夏季和秋季80%以上来自于精养鱼塘排水,因此精养鱼塘TP污染物的排放控制应作为区域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0.
<正>种植业对环境的污染点多、面广,且污染物种类较多,但概括起来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农业投入品对环境的污染;二是农作物产出后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减少种植业生产中产生的面源污染,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一、科学使用农业投入品,减少面源污染粮食安全一直是我国的首要问题。过去的几十年,我们一直在为粮食的增产作努力,粮食产量不断增加,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化肥、农药、农膜等投入品的增加,但过量的投入品形成并加重了种植业的面源污染。  相似文献   

11.
农业面源污染对上海淀山湖流域水环境的季节性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能够代表上海淀山湖流域农业生产特征和面源污染特征的大莲湖区域为研究对象,在区域农业面源污染特征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大莲湖及其主要入湖河段水质四季监测和分析,得出区域农业面源污染对水环境的季节性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大莲湖水系TN及COD季节变化与区域农业面源污染排放相关性不显著,而水系TP季节变化与面源污染TP季节排放相吻合,且与叶绿素a(Chl.a)值在四季均具有较好的相关性,说明区域TP污染物是影响大莲湖富营养化的限制性因素。由于区域TP在冬季、夏季和秋季80%以上来自于精养鱼塘排水,因此精养鱼塘TP污染物的排放控制应作为区域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2.
农田养分流失已经成为农业面源污染和水体氮、磷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农田面源污染监测技术与方法在农业面源污染控制中十分重要。本文综述了农田面源污染的各种监测技术,包括径流产生污染物监测、淋溶产生污染物监测和在线监测。农田径流污染物的主要监测方法主要有人工模拟降雨产流法、流量计法、堰测法和容积法;农田淋溶污染物主要监测方法有淋溶盘法、淋溶集水槽法、渗漏池法、抽滤管法和模拟土柱法;农田养分流失在线监测虽然尚存在一定的技术瓶颈和经济局限性,是今后的主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随着生猪养殖标准化规模化比重的提高,生猪养殖过程中氨气(NH3)和硫化氢(H2S)等恶臭气体的产量也明显提高,养殖场恶臭气体不仅会污染空气,还会对养殖场周边的居民产生影响。养殖企业一度被恶臭气体所困扰,也正因如此,养殖场和研究单位越来越关注恶臭气体污染物的处理。为了减少猪场恶臭气体对环境和周边居民的影响,降低周边居民的投诉率,实现生猪养殖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猪场实施臭气处理是十分必要的。为了给猪场生产过程中恶臭气体污染物处理工艺的选择提供依据,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生产实际,对已有治理技术的优势和劣势展开分析。首先分析了猪场恶臭气体的来源及危害,而后针对恶臭气体的来源、恶臭气体污染物质及治理机理,依次从源头减量、过程控制和末端治理给出了猪场恶臭气体污染物的处理对策。  相似文献   

14.
堆体规模对牛粪堆肥氨气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堆体规模对牛粪堆肥过程中氨气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牛粪与锯末混合物进行堆肥,调节含水率约为66%,牛粪、锯末混合物的质量分别为109.24,217.52和429.53kg,每周翻堆2次。通过发酵棚+INNOVA 1412i多种气体分析仪+INNOVA 1409-24多点采样器测量系统,对3种规模堆肥过程中氨气和温室气体排放进行不间断测试,每小时测量1次进气口和排气口氨气、氧化亚氮、甲烷和二氧化碳的质量浓度,进而对堆肥过程中的温室气体排放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单位质量堆肥的氨气、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率随着堆体规模的增加而增大,CO_2排放率则随堆体规模增加而减小。NH_3-N和N_2O-N分别占堆体初始总氮的12.59%~17.44%和3.29%~4.62%,CH_4-C和CO_2-C分别占堆体初始总有机碳的0.31%~0.41%和20.70%~30.98%。各处理单位质量堆肥的总温室气体排放量(CO_2基础)为241.20~257.36g/kg。【结论】牛粪堆肥过程中,增加堆体规模能降低总温室气体排放量。  相似文献   

15.
对云南曲靖市潇湘水库监测小区的土壤、地表径流水和径流泥沙中污染物含量的监测分析认定:该水库农业面源污染的构成主要由畜禽污染、径流水、径流泥沙及农村生活污水4类组成,尤其是农业生产活动及畜禽养殖对潇湘水库的氮、磷污染应引起高度重视.提出了该水库农业面源污染的防治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6.
对云南曲靖市潇湘水库监测小区的土壤、地表径流水和径流泥沙中污染物含量的监测分析认定:该水库农业面源污染的构成主要由畜禽污染、径流水、径流泥沙及农村生活污水4类组成,尤其是农业生产活动及畜禽养殖对潇湘水库的氮、磷污染应引起高度重视.提出了该水库农业面源污染的防治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7.
正农业面源污染主要是指农药、致病菌、肥料等污染物引起的水质破坏、大气破坏等问题。农业面源污染与人们的农业生产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其涉及的范围比较大,隐蔽性强,而且很难监测与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对农村生态环境有着较大的影响,如果不对农业面源污染进行有效的控制,会造成严重的结果,会威胁人类的健康生存。农业面源污染对生态环境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尤其对地表水和土壤的影响更为严重,已成为日益加剧的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18.
猪舍内空气中氨气、硫化氢和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的存在会严重影响猪的健康,降低其生产性能,诱发疾病。为探讨华北地区猪场封闭式分娩舍内冬季氨气、硫化氢和二氧化碳的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选择太谷县的一猪场,于2017年1月3日对封闭式分娩舍内的氨气、硫化氢和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进行了7 d的连续监测。结果表明,畜舍内气体一天内呈现周期性变化,白天各气体浓度均低于夜间;平面空间不同位置的气体浓度存在差异,四周浓度高于中间;不同气体垂直高度间的浓度变化不同,其中,氨气浓度地面处最高、屋顶处最低;舍内气体中氨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与圈舍温、湿度间均存在显著正相关(r=0.898,r=0.945,P0.05)。猪产房舍内空气质量的改善需要通过调控舍内的温度、湿度与优化通风设施布局来实现。  相似文献   

19.
参考《省级温室气体指南》中推荐的方法,估算了2009—2019年新疆农业源温室气体排放量,探究了新疆农业源温室气体排放的时序特征和空间差异,运用Tapio模型和LMDI分解法,分析了新疆农业源温室气体脱钩特征和影响因素,最后通过构建不同情景预测新疆农业源温室气体2030年和2050年的排放情况。结果表明,2009—2014年新疆农业源温室气体排放总体呈上升趋势,以2013—2014年为界,分为波动上升、平稳上升2个阶段;新疆农业源温室气体区域排放差异明显,属于双高地区的有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和阿勒泰地区;新疆农业源温室气体脱钩状态不理想,主要以弱脱钩为主;抑制新疆农业源温室气体排放的最主要因素是农业生产效率,其次是农业结构,推动农业源温室气体排放的最主要因素是农业经济水平,其次是农业人口规模;预测结果表明,2030年和2050年新疆农业源温室气体排放量没有达峰值,仍有持续上升的趋势。面对新疆严峻的减排形势,应当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调整优化产业结构,量化减排指标,落实减排任务。  相似文献   

20.
规模化猪场舍区空气污染及预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山西部分规模化猪场舍区空气主要污染物氨气(NH3)、二氧化碳(CO2)和总悬浮颗粒物(TSP)进行监测试验,并对其不同浓度变化与猪病发生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当猪舍空气环境中,氨气平均值为10mg/m3,TSP平均值为2 mg/m3,二氧化碳平均值为3 000 mg/m3时,猪群基本无疾病发生情况;当猪舍主要污染物浓度值区间氨气在10~20mg/m3之间、TSP在2~3mg/m3之间、二氧化碳在3 000~5000mg/m3之间时,猪群则会出现发病情况,发病率多在10%以下;当监测对象浓度值区间氨气在20~60mg/m3之间、TSP在3~6 mg/m3之间、二氧化碳在5 000~10 000mg/m3之间时,则猪群发病率多为10%~35%,甚至更高。在此基础上,初步制定出了山西规模化猪场舍区空气主要污染物预警级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