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8 毫秒
1.
龚平 《长江大学学报》2013,(11):106-108
试验研究了骨料种类、粉煤灰掺量、硅灰掺量等因素对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表观密度、比强度的影响。研究表明,无论是碎石型陶粒混凝土还是卵石型陶粒混凝土其比强度均远高于普通混凝土,碎石型陶粒混凝土较同配比的卵石型陶粒混凝土的比强度要高;随着粉煤灰掺量的增加,陶粒混凝土的比强度逐渐降低,在粉煤灰掺量超过15%后,其比强度下降较快,故粉煤灰掺量不宜超过15%;掺入硅灰后,陶粒混凝土的强度和比强度均得到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2.
(一)砖墙、混凝土墙抹灰层空鼓、裂缝   1、产生原因(1)基层清理不于净、浇水不透.(2)抹灰砂浆原材料质量低劣,配合比不当.(3)基层偏差较大,一次抹灰层过厚.(4)砂浆配合比中水泥或石灰量少,造成和易性(即指混凝土是否易于施工操作和均匀密实的性能.主要表现为:是否易于搅拌和卸出;运输过程中是否分层、泌水;浇灌时是否离析;振捣时是否易于填满模型)、保水性差,粘结强度低.(5)砂粒过细,且含泥量大.(6)面层压光时间掌握不准.  相似文献   

3.
以河道疏浚底泥为主要原料制备高效除磷型底泥陶粒。通过单因素实验和L9(34)正交试验考察了造孔剂、水泥、烧结温度和保温时间对陶粒性能的影响,并研究了吸附饱和陶粒的再生方法。结果表明:高效除磷陶粒的最佳制备条件为造孔剂6.0 g,水泥6.0 g,烧结温度1 060℃,保温时间15 min。该条件下制得的陶粒空隙率60.20%,吸水率38.75%,破碎率与磨损率2.14%,盐酸可溶率1.60%,底泥质量分数0.77%,表观密度1 280 kg·m-3,堆积密度510 kg·m-3,满足CJ/T 299-2008《水处理用人工陶粒滤料》性能指标要求;处理10.0 mg·L-1含磷废水,磷去除率可达95.55%;吸附饱和陶粒可采用2.0 mol·L-1氢氧化钠进行再生。  相似文献   

4.
为降低蔬菜类废物机械破碎能耗,采用泔水浸泡工艺对其进行预处理。在初始pH=8.12的条件下,分别设置预水解时间为1、2、4 h和8 h共4个预处理工况,采用隔栅刀和万能试验机评价经预处理后蔬菜类废物的机械破碎能耗。结果表明,预水解时间1、2、4 h和8 h工况下蔬菜类废物单位能耗相比未经预水解的蔬菜类废物(破碎能耗0.322 J·g-1湿基)分别提高12.12%、下降19.56%、下降22.67%和下降20.19%。随着预水解时间的增加,水解液的pH从初始8.12下降至7.31(8 h后);总有机碳从初始984mg·L-1上升至2 h的1009 mg·L-1,随后再下降至600 mg·L-1(8 h后)。生物质组成分析表明,破碎能耗的降低主要是由于浸泡过程中纤维类有机物因吸胀作用吸水导致植物组织强度下降所致。  相似文献   

5.
包埋玻璃化法超低温保存灰杨休眠茎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包埋玻璃化法,对灰杨休眠茎尖进行了超低温保存研究。将灰杨休眠茎尖包埋在含3%褐藻酸钙的胶球中,研究了预培养中的蔗糖浓度、培养时间和不同玻璃化保护液处理时间对灰杨休眠茎尖存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含灰杨茎尖的胶球在0.8 mol/L的蔗糖溶液中培养24 h,可获得较高的存活率;胶球经玻璃化保护液[40%甘油+45%(0.4 mol/L)蔗糖+10%聚乙二醇(分子量4 000)+5%二甲基亚砜]在25℃处理20 m in,可以显著提高其存活率,在优化条件下存活率可高达58.3%。  相似文献   

6.
探讨了用陶粒处理含镍废水试验中陶粒用量、废水酸度、接触时间等因素对除镍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废水p H= 3 ~10 、Ni 2 + 浓度为0 ~200 mg/L 范围内,按镍/陶粒重量比为1/400 投加陶粒进行处理,镍的去除率达99 % 以上。处理后的废水可达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四川重点植烟区凉山州冕宁县长期种植烤烟的土壤在连作不同时间后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性。【方法】Le Bissonnais(LB)法和湿筛(Yoder)法。【结果】(1)在LB法不同处理下,不同粒径土壤团聚体所占比例存在明显差异。5 mm土壤团聚体含量所占比例表现为预湿后扰动处理(wet stirring,WS)慢速湿润处理(slow wetting,SW)快速湿润处理(fast wetting,FW),2~1 mm、0.5~0.25 mm和0.25 mm团聚体所占比例均表现为FWSWWS。(2)不同植烟年限土壤团聚体平均质量直径(MWD)和几何平均直径(GMD)具有相同的变化特点,均表现为WSSWFW。(3)FW处理和SW处理中,5 mm团聚体含量及MWD和GMD值均表现为随种植时间的延长而降低;WS处理则表现为先下降后升高,在连作6a时最低。【结论】(1)对土壤团聚体结构的破碎作用最大的是快速湿润处理(FW),其次是慢速湿润处理(SW)和预湿后扰动处理(WS)。(2)不同处理下土壤团聚体稳定性不同,一般在连作6a时稳定性最差。(3)LB法中WS处理的结果不仅与Yoder法结果相似,且可以较好的了解土壤团聚体的破碎机制,这种方法更适宜作为研究区植烟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的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8.
一、立模前的基础工程 1.土坑的处理。椭球形模具下部一定要垂直,上部要水平。池体浇注采用人工浇筑振捣或机械振捣。土壁须分两种情况进行处理:一是采用人工拍打,工作面可放在两半球的结合部位,以便人工操作;二是机械振捣,工作面可放在短半轴的二分之一处,下部垂直下挖到两半球的结合部位。利用外围土壁作浇注混凝土外模。 2.下半球浇至结合部位时,可向池内增厚30  相似文献   

9.
满天星切花贮藏保鲜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低温条件下,以小花开放率10%~15%的满天星切花为试材,采取湿藏和干藏2种方式,结合预冷和保鲜剂处理,对切花贮藏时间和方式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满天星切花提前采收是可靠的,其有效的贮藏保鲜措施应是低温条件下结合保鲜液处理的湿藏。15d内贮藏,可将切花置预处液中预冷后再于清水中贮藏;20d内贮藏,可将切花置预处液中预冷后再于保鲜液中贮藏。  相似文献   

10.
以湖北省宜昌市内恢复年限为1、3、5、18a的植被混凝土生态修复边坡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Le Bissonnais法分析快速湿润(FW)、慢速湿润(SW)和机械扰动(WS)等3种处理条件下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性和可蚀性。结果表明:SW处理下土壤团聚体以≥5.00 mm粒径为主,WS处理下土壤以≥5.00 mm粒径团聚体的占比最高,但其值低于SW处理的,FW处理下<0.25 mm的土壤团聚体粒径占比最高,说明土壤团聚体经FW处理后破碎程度大,SW处理后破碎程度小;土壤团聚体平均质量直径(MWD)和几何平均直径(GMD)值均表现为SW处理中的最高,FW处理中的最低,而土壤可蚀性值(K)则与其相反,同一恢复年限的边坡土壤的相对消散指数均大于其相对机械破碎指数,说明快速湿润引起的消散作用是土壤团聚体破碎的主要机制;SW和WS处理下已恢复18 a的边坡土壤的粒径≥2.00 mm的团聚体占比最高,<0.25 mm的占比最低,MWD和GMD值最大,K值最小。可见,大暴雨冲刷可能会导致植被混凝土边坡土壤结构不稳定并发生侵蚀,且随着恢复年限的增加植被混凝土边坡土壤结构逐渐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11.
自密实混凝土是指在自身重力作用下,能够流动、密实,即使存在致密钢筋也能完全填充模板,同时获得很好的均质性,并且不需要附加振动的混凝土。自密实混凝土与常规混凝土比较,其工作性具有高流动,高填充,高间隙通过性,抗离析性等优点。结合石门河水库自密实混凝土施工实践,探讨了自密实混凝土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12.
在低温条件下,以小花开放率10%~15%的满天星切花为试材,采取湿藏和干藏2种方式,结合预冷和保鲜剂处理,对切花贮藏时间和方式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满天星切花提前采收是可行的,其有效的贮藏保鲜措施应是低温条件下结合保鲜液处理的湿藏.15 d内贮藏,可将切花置预处液中预冷后再于清水中贮藏;20 d内贮藏,可将切花置预处液中预冷后再于保鲜液中贮藏.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提高滤池过滤效率和改善滤池过滤功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氯化铁为改性剂,采用高温制备法进行改性陶粒的制备。通过对改性陶粒和原陶粒的过滤对比试验对改性陶粒去除有机物的规律进行探讨,同时对改性陶粒去除有机物的影响因素(进水有机物浓度、流速和pH值)进行试验研究。[结果】pH值0.4,氯化铁浓度2mol/L,操作温度650℃,烘焙时间3h为陶粒的最佳改性条件。改性陶粒去除有机物效果明显优于原陶粒;进水有机物浓度越大、流速越小,处理效果越好;pH值略呈酸性时,去除有机物效果最好;用稀NaOH溶液可以对改性陶粒进行比较有效的再生。[结论]制备了能有效去除有机物的改性陶粒。  相似文献   

14.
月季切花贮藏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4个月季切花品种进行了贮藏前不同处理和不同贮藏方式的效果比较。结果表明:(1)月季切花的耐贮性与品种有关,4个品种中以红衣主教的耐贮性最好,金红最差。(2)不同的贮前处理对不同品种的贮藏效果不同。卡罗拉和红衣主教以“预冷 吸预处液 薄膜包装 乙烯吸收剂 CO2吸收剂”的贮藏效果最好;金红以“预冷 吸预处液 冷库中清水湿藏”的贮藏效果最好;白主教以“预冷 吸预处液 乙烯吸收剂”贮藏效果最好。(3)聚乙烯膜密封包装是月季切花干藏的关键措施。(4)月季切花的贮藏是一项综合技术,包括采收、整理分级、包装、预冷、保鲜剂处理、贮藏等环节,任何一个环节的错误都有可能给切花质量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  相似文献   

15.
在部分工程中可能会遇到淤泥软土地基,那么本文就淤泥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进行了简单地介绍,包括换填垫层法、堆载预压法、强夯法、水泥搅拌法、桩基法、灌浆法、加筋法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提高实木制品在油水共存环境下的尺寸稳定性,探索实木材料在公共餐饮服务区家具、食品与调料包装、厨卫家具和客餐厅木质用品等领域的应用潜力。【方法】将甲基三甲氧基硅烷(MTMS)与盐酸按体积比4︰1混合,在冰浴中进行超声水解后对思茅松Pinus kesiya var. langbianensis木材进行浸渍改性处理,对比研究MTMS不同预水解反应时间(0、30、60、120、180和240 min)对思茅松木材表面憎水憎油特性的影响,通过扫描电镜、接触角分析仪、红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热失重分析仪对改性前后木材结构组成和特性变化进行表征。【结果】经MTMS改性处理后,思茅松木材表面键合了Si—CH3、Si—O—Si、Si—OH等低表面能的基团,改性思茅松从对照样表面对水和油完全浸润转变为具有憎水憎油的双憎功能型木材,MTMS改性后思茅松木材表面水接触角的变化明显大于油接触角的。随着预水解时间从0延长至240 min,水接触角从73.60°升高至88.31°,而油接触角仅在50.50°附近有微小波动。MTMS改性处理后,木材热稳定性提升,质量残余率升高,最大热降解温度升高了6℃,整...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从现代工业与民用建筑实施工程中的主要建筑材料入手,将如何控制好混凝土的质量,按照原材料的质量控制、科学配制混凝土的先决条件、工地试验、混凝土的和易性、混凝土浇筑振捣过程作为控制混凝土质量的要件,并提出预防混凝土缺陷的发生是质量控制的重点的观点。以供从业者参考。  相似文献   

18.
几种高分子材料固土性能比较与评价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选用目前农业生产上应用较多的几种可用于地面成膜的高分子材料,模拟田间地表喷施处理,研究测试其在地表使用后对土壤结构有关的主要物理性质的影响。包括高分子材料对表土成膜性和抗破碎性的影响、对干湿土壤粒级分布变化的影响、对土壤团粒结构及土壤团粒水稳性的影响、以及对土壤水入渗性能的影响,分析比较高分子材料与固土有关性能关系。研究建议用SQ值(土壤水稳性结构商)、A%(>2 mm团粒%)、WMWD(湿筛土壤平均重量粒径)可作为衡量干土团聚性能和湿土团聚水稳性能的主要指标,或作为对不同高分子固土材料的改土性能评价重要指标。用SQ值、A%、WMWD对不同高分子材料固土性能综合比较,MPAM(M-聚丙烯酰胺)处理的SQ值、WMWD值和A%值均为最大,表明其对表土成膜性、抗破碎性和团粒水稳性影响均最强,可优先推荐配合在节水灌溉和旱地保护性耕作土壤上应用;EBT(乳化沥青)处理的A%值排序最后,但SQ值和湿筛WMWD排序提前,表明其与土壤的固结力相对较强,可用于护坡固沙抗水蚀;CLP(交联性丙烯酰胺)处理的A%值排序靠前,但SQ值和湿筛WMWD排序最后,说明其与土壤的固结力和对土壤团粒水稳性影响相对较弱,适用于季节性干旱地区土壤保水保肥,尤其可作为经济作物的节水栽培管理措施。该研究为新型高分子材料的农用开发及其生产应用可行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生活污泥焚烧灰的重金属含量及其浸出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生活污泥灰中的重金属种类、重金属含量及其浸出特征进行研究,并进一步探究该污泥处理处置的可行方法。研究表明:在生活污泥灰中主要含有Fe、Pb、Cu、Ni、Zn、Mn、Cr、Cd,其中Fe的含量最多。污泥灰中重金属在酸性条件下的浸出率明显高于碱性条件下的浸出率,Cr、Ni和Cd的最佳浸提剂pH值均为2,其中Cu和Zn随浸提剂pH变化的浸出特征不明显。  相似文献   

20.
在前期豆粉改性小桐子蛋白基胶黏剂的基础上,研究Na OH-尿素、Ca(OH)2/Na OH和Na HSO3处理对小桐子蛋白基胶黏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复合碱Ca(OH)2/Na OH处理小桐子蛋白制备的蛋白基胶黏剂性能未达预期效果;采用Na OH-尿素处理小桐子蛋白制备的蛋白基胶黏剂,仅加入交联剂CRO和p MDI制备的蛋白基胶黏剂胶合板干、湿强度满足GB/T 9846.3—2004《胶合板》中I类胶合板的性能要求;采用Na HSO3对小桐子蛋白进行处理,加入的交联剂(KF、CRO和p MDI)制备的蛋白基胶黏剂胶合板干、湿强度均能满足GB/T 9846.3—2004《胶合板》中I类胶合板的性能要求,尤其以加入交联剂CRO和p MDI制备的胶合板性能远超这一标准。3种方式处理小桐子蛋白均能与加入交联剂(KF、CRO和p MDI)的发生一定的交联反应,使小桐子蛋白基胶黏剂的干、湿强度有所提高,其中湿强度提高明显。Na HSO3对小桐子蛋白进行处理,尽可能地保留蛋白大分子结构,使得以其制备的小桐子蛋白基胶黏剂干、湿强度较另2种处理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