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贝壳礁构建和生态效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水产养殖贝类和捕捞贝类的副产物废弃贝壳建设人工鱼礁,既可为保护海洋环境开创新途径,又可解决陆地大量废弃贝壳堆积占地和废弃贝壳老化分解污染环境等问题。本研究中综述了国内外对贝壳的利用概况,从潮间带贝壳礁和浅海贝壳礁两方面概述了贝壳礁的发展现状和贝壳礁生态效应的研究进展,对利用现有废弃贝壳建设贝壳礁的海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了预测,展望了贝壳礁的发展前景,并提出中国应加大对贝壳礁利用开发的科研投入,推广和发展贝壳礁。  相似文献   

2.
我国贻贝养殖业迅速发展的同时产生了大量的废弃贻贝壳,如何对其资源化利用成为了研究者关注的热点.综述了贻贝壳的研究利用现状,介绍了其作为钙补充剂、土壤改良剂方面的研究现状,探讨了其在重金属、磷及染料去除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讨论了其作为建筑材料、功能材料以及催化剂等方面的利用进展,并对贻贝壳的再利用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及城市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生活垃圾数量越来越多,对城市环境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废弃玻璃在城市生活垃圾中占有很大比例,因此必须加强对废弃玻璃循环再生利用,特别是废弃玻璃建材化运用的研究,真正实现废弃玻璃处理无害化和资源化的目标。为此,对于废弃玻璃作为混凝土中骨料和掺合料、废弃玻璃在预制混凝土和彩色玻璃混凝土中的应用现状进行归纳总结,分析了废弃玻璃建材化运用过程中的研究现状,提出了废弃玻璃建材化研究中的存在问题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循环农业模式需遵循环境与生物求同存异,生物多样性,以及物竞天择和食物链等生态原理。循环农业这种经济形态是以生态经济学,生态学及基本规律为指导的农业模式,重要特征是物质再生循环和资源减量。通过把农业废弃物饲料化,燃料化,把农民的生活与农业相结合,从而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农业废弃资源循环利用。  相似文献   

5.
以废弃贝壳为研究对象,粤西砖红壤为供试土壤,采用室内土壤培养的方法,研究高(S3,5 g/kg)、中(S2,1.0 g/kg)、低(S1,0.5 g/kg) 3种用量的贝壳粉对酸性砖红壤的改良效果,探究贝壳粉改良酸性砖红壤的效果,以期为粤西滨海地区废弃贝壳利用及酸性砖红壤改良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不同用量的贝壳粉对土壤pH、EC、交换性酸和Al3+含量、酸碱缓冲性的影响显著。S3和S2用量的贝壳粉均可显著提高酸性砖红壤的pH,而S1与CK处理间的pH无差异;不同用量贝壳粉均可显著降低土壤的潜性酸含量。整个培养期,S3、S2、S1的土壤交换性酸平均含量较CK分别减少了70%、59%、54%;S1、S2、S3处理的土壤交换性铝平均含量较CK分别减少了66%、76%、78%;S3的土壤酸碱缓冲性显著大于其它处理的;相较CK,S3、S2和S1的平均土壤缓冲容量分别提高12.61、6.39和2.44 mmol/kg。针对粤西沿海砖红壤区,建议回收废弃贝壳,并施用5 g/kg的贝壳粉对酸性砖红壤进行改良,既为废弃贝壳污染环境问题提供了新的解决途径,又可有效降低土壤中的活性酸和潜性酸含量,补充酸性土壤中的钙镁等盐基离子,提高土壤的酸碱缓冲性能。  相似文献   

6.
海水养殖业循环经济是实现传统渔业向可持续发展转型的重要模式。以嵊泗列岛贻贝产业为例,运用能值理论方法从可持续发展和循环效率角度构建能值指标体系,详细分析了传统贻贝养殖系统、传统贻贝养殖加工系统、贻贝循环经济系统的发展状况。结果表明:贻贝循环经济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为1.42,具备一定的可持续性;贻贝的循环收益率为13.01,其废弃物有循环利用潜力,循环产出率为32.91,投入循环经济系统的能值收益较好。填埋/循环收益比为4.62,相比直接填埋,回收利用废弃的贻贝壳的效益更大。综合各指标,贻贝循环经济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兼顾经济发展和环境负载,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和发展前景,是值得推广的贻贝产业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7.
赵利平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2):53-54,103
广州番禺区建垃圾焚烧厂的规划被迫暂停,反应出目前我国计划大量实施的垃圾简单收集及其焚烧法无法真正实现"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再生产品"这种投入少、污染小的高效循环经济模式。垃圾处理应产业化,应该和其它产业的链接中实现对同类废弃资源的循环利用。实现这种高效循环经济发展新模式,这其中关键的是生产合适的垃圾分类箱,发挥个人作为垃圾分类回收的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解决果园修剪后废弃枝条的应用出发,开展果树枝条机械化技术循环利用试验,分析果枝循环利用机械化技术的适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提出了适合推广的技术模式。  相似文献   

9.
钢管再生混凝土是一种新型的组合结构,一方面钢管的约束效应作用弥补了再生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耐久性能、变形性能较低的缺陷,另一方面再生混凝土可以增强钢管壁的稳定性。这种新型的组合结构形式为废弃混凝土的再利用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系统介绍了国内外关于钢管再生混凝土组合结构的研究成果:钢管再生混凝土的力学性能与普通钢管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形似,再生混凝土的取代率、再生混凝土强度、外加剂等因素对钢管再生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有较大影响,并通过对钢管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研究动态的分析,指出了目前相关研究的不足之处,提出了有待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我国是杏鲍菇生产大国,废弃菌糠逐年增加,如果随意丢弃或焚烧,不仅浪费资源,而且污染环境。因此,及时科学合理利用杏鲍菇菌糠,对促进生态良性循环和资源循环利用,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以及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杏鲍菇菌糠为研究对象,介绍了现阶段杏鲍菇废弃菌糠在种植业、畜牧业等领域的循环利用研究现状,以期为今后菌糠循环利用产业发展提供参考,促进我国食用菌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果蔬的储运保鲜及对贝壳等废弃资源的有效利用提供更多的技术支撑与理论依据。[方法]分别以海螺、扇贝、花蛤的贝壳粉为主要载体制备新型高效乙烯吸收剂,并以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腐烂指数、失重率为指标研究新型高效乙烯吸收剂对蜜桃的保鲜效果。[结果]制备的3种乙烯吸收剂较对照组保鲜效果显著,均可应用于桃等果蔬的保鲜;其中以扇贝壳粉为载体的乙烯吸收剂保鲜效果最佳。[结论]采用贝壳粉作为高锰酸钾的载体,可降低乙烯吸收剂的成本,适合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12.
为有效解决"废弃烟秆污染"问题,以兴国县祥兴烟叶专业合作社为例,全面探究了废弃烟秆回收循环利用促增收发展模式的可行性、运行机制、主要做法、运行成效、运行经验等.该合作社通过"政府+合作社+烟农+企业"模式,建立了循环农业产业园,烟农回收废弃烟秆意识逐步增强,废弃烟秆积制有机肥销售市场逐步扩大,有效实现了废弃烟秆资源化利用,带动烟农增收成效明显.  相似文献   

13.
以竹纤维以及竹制品的废弃粉末作为添加剂生产可降解竹塑复合材料,是一种可持续发展和循环利用的具有发展前景的方向。该文主要陈述近年国内外关于竹塑复合材料的研究内容与方法,并指出了未来研究竹塑复合材料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14.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建筑业飞速发展,环境危机日益严重,变废弃混凝土为再生骨料混凝土成为解决资源危机的有效途径.介绍了再生骨料混凝土的配制方法,探讨了再生骨料混凝土的抗压和抗冻性能.研究表明,在相同水灰比的条件下,当再生骨料取代率升高时,再生骨料混凝土的抗压性能减弱;随着水灰比的降低,再生骨料混凝土的抗压性能增强.另外,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再生骨料混凝土抗冻性能减弱.  相似文献   

15.
为探索水体养殖减排增产增效的新方法,提出采用水上养鸭、水中养鱼、水底养蚌、周边栽树的生态模式。通过鸭粪肥水、育珠净水、鱼食残饵达到空间与资源循环利用的目的。探索并总结了鸭-鱼-蚌-树生态种养模式的主要技术要点及模式运行成效。结果表明,处理出水基本满足《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 l8920—2002)标准,同时可产出肉鸭、鱼、珍珠、蚌肉和贝壳等副产品,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6.
以废弃杨木水泥模板纤维为原料制造纤维板, 实现杨木的循环利用。对水泥模板以及分离好的纤维性能进行测试分析, 并分别以废弃杨木水泥模板纤维、新鲜杨木纤维为原料制造不同密度的纤维板, 讨论原料特性和施胶量对板材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废弃杨木水泥模板表面碳元素含量高于杨木单板表面, 而水泥模板表面的氧元素含量较低; 废弃杨木水泥模板纤维的堆积密度与新鲜杨木纤维基本相同; 当用水泥模板制得的纤维板密度达到0.75 g·cm-3时, 板材的力学性能和吸水厚度膨胀率(TS)值均优于其他密度的板材, 当施胶量大于等于12.0%时, 板材的弹性模量(MOE), 静曲强度(MOR), 内结合强度(IB)性能均能满足国家标准值的要求。因此, 废弃杨木水泥模板完全可以替代普通杨木制造纤维板。  相似文献   

17.
董嘉梁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4):226-226,276
结合临安地区的多种废弃生物资源利用效率低的现状,从金针菇的栽培生产效率和废弃生物资源再利用的角度出发,以金针菇为研究目标,进行金针菇利用山核桃壳、竹粉以及农作物秸秆作为培养基质的探索,并进行条件优化,以期为今后的金针菇生产和废物利用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8.
废弃木质材料的循环利用技术及我国未来的研究重点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废弃木质材料是一种潜在可再生资源。我国木材资源紧缺,加强资源节约和回收利用是解决我国木材供需紧张矛盾的重要措施之一。本文介绍了废弃木质材料的种类,论述了充分利用废弃木质材料资源的重要性及其循环利用技术,指出了我国废弃木质材料未来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9.
牡蛎壳的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牡蛎是世界著名而常见的贝类,我国牡蛎产量占世界首位。目前我国对牡蛎的开发主要是加工其可食用部分,大量贝壳则作为垃圾被丢弃。这些废弃的贝壳中残留的有机物在长期堆放过程中腐败发臭,危害居民生活,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一、牡蛎壳的构造及物质组成1.牡蛎壳的构造牡蛎壳由有机质通过生物矿化调节形成。牡  相似文献   

20.
木质-橡胶多功能环保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和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采用MDI-UF为胶粘剂胶合木材刨花与废弃轮胎橡胶颗粒制备木质-橡胶多功能环保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生产工艺、性能优势、环保效果和应用和发展前景。该产品与人造板相比具有更多的功能,可应用领域非常广阔并可循环再利用,环保效果好,市场潜能非常巨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