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某城区10 kV配电网采用闭环设计,开环运行的供电方式,由3所变电站的10 kV母线供电并接入2个分布式光伏电源.通过改变配电网络中开关的状态,对配电网络进行重构,从而达到降低网络损耗与改善电压质量的目的.建立以减少网络损耗与提高节点电压为目标的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重构模型,通过仿真分析分布式电源接入对某城区10 kV...  相似文献   

2.
配电网重构的微分进化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配电网重构是降低电力系统中网络损耗的主要途径.将微分进化算法应用于配电网重构中,通过改变开关的闭合状态来改变网络的拓扑结构,从而达到网损最小的目的.并通过两种不同的智能优化算法对IEEE33节点系统进行仿真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微分进化算法具有收敛速度快、鲁棒性好、计算精度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3.
农村配电网建设是农村电气化和电力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农村配电系统整体电压低,无功补偿不足,损耗大,使得供电质量低。为了优化农村低压配电网,本研究提出了1种电容器组与智能软开关(Soft openpoint,SOP)共存的双层优化模型,上层进行电容器组的选址定容,使得配电网节点电压偏差最小,下层利用上层优化得出的电容器位置与容量,规划出SOP的位置,使得网络有功损耗最小。采用改进狼群算法对所提模型进行求解,并在IEEE33节点系统中进行仿真,验证算法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将不同类型分布式发电的潮流计算模型划分为3种,即PQ型、PV型和PQ(V)型。基于恒功率负荷模型,采用以功率为变量的前推回代算法,研究不同类型DG在农村配电网中接入位置和容量不同对系统电压分布和网损影响的变化规律,通过IEEE 33节点系统对不同类型DG接入辐射状农村配电网前后的电压分布和网损进行详细的仿真计算。结果表明:优化配置分布式电源类型、接入位置和容量能够改善农村配电网电压分布和有效减少网损。  相似文献   

5.
李伟  杨勇 《农业网络信息》2010,(2):127-129,133
分析了分布式发电系统的特点和发展状态,重点研究了分布式发电系统接入电网的数学模型,并对常见的几种分布式电源的节点类型进行了划分,归结为PQ节点、PV节点、PI节点和P-Q(V)节点。分别针对这些类型的节点的各自特点,提出了基于前推回代法的配电网三相不平衡潮流计算方法,并根据分布式电源对电压的调节和无功补偿能力,研究了不同类型电源对配电网电压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针对风光储等分布式电源输出功率存在间歇性和随机性,无功的协调优化存在困难,运用概率场景分析的方法描述分布式电源这种不确定性,得到考虑随机特性的分布式电源有功出力及其相应的无功功率范围。采用拉丁超立方抽样和场景消减技术,得到全场景的时域概率,提出一种含源荷储协调的配电网无功优化模型。通过以风机和光伏出力调节储能系统的有功出力,并在此基础考虑网损,静态电压稳定裕度,无功补偿设备动作次数限制等多项指标为目标函数,建立多阶段的动态无功优化求解策略,采用引入禁忌表的精英保留策略的遗传算法对改进的IEEE33节点配电系统进行算例仿真,验证了所建立模型是合理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新能源的大规模并网,势必增加电力系统运行参数的诸多不确定性,实现新能源并网系统稳定运行的关键:建立光伏发电系统并网的合理优化模型;提供其稳定运行的电压极限区间和系统合理的"承载容量",因此,提出将区间优化算法应用于光伏并网系统运行参数的优化。以光伏发电并网节点电源容量为目标函数,配电网节点电压和支路功率特性作为约束条件,建立光伏发电并网系统区间优化的非线性模型;利用区间可能度和区间序关系实现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的确定性模型转化,实现光伏并网节点电压波动最小和全网有功损耗最小为两层嵌套的区间优化函数,以光伏发电并网注入有功容量和并网节点电压的区间边界函数作为约束条件,将光伏发电系统的有功功率不等式约束和光伏发电系统并网调节问题结合建立多节点光伏发电系统并网的优化模型,实现鲁棒性的最优求解。利用IEEE33节点配电系统算例仿真,光伏单点接入末端的分叉支路,对配电网末端节点电压提升效果最好;系统末端节点电压提升3.3%~11.8%,末端节点电压下边界优化区间[9.8277,9.8367],实现节点电压下边界由-5%精确至-1.72%;多节点光伏接入并网系统,其有功功率损耗优化区间[131.6576,143.4365],比较光伏接入前降低63.8%~66.8%;首端功率优化区间[30.446,354.59],实现首端有功功率最大调峰354.59k W,为光伏发电并网系统的可靠性运行提供保证。该方法具备高精度求解和快速收敛的特点,适用于改善农村配电网末端电压过低的状况,同时该光伏并网的区间优化方法提供了光伏并网配置方案,为未来电力系统配电网重构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探索适用于有源配电网的分布式储能系统优化调度控制策略,本文分析了分布式电源,储能系统的数学模型,建立了功率不平衡度、网损、最大供电负荷的多目标优化控制模型。通过该模型,优化分布式储能系统充放电控制策略,实现有源配电网优化调度控制,并通过具有光伏电源、分布式储能系统的IEEE13节点测试系统验证了所提方法应用于有源配电网综合调度控制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针对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故障恢复提出一种将孤岛划分作为网络重构子优化模块的方案。在重构过程中根据DG的类型和与主网的连通状态,将不能并网的分布式电源进行孤岛划分,最大程度恢复失电负荷,并用二进制粒子群算法和遗传算法的混合算法寻找最优恢复路径。算例结果证明了该策略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0.
分布式光伏大量接入配电网后对电网电压具有显著影响,电压越限成为限制分布式光伏大量接入的重要因素。目前配电网VQC装置调压具有调节离散化、调节速度慢、调节次数受限制、针对性差等问题。本文在分析光伏逆变器无功电压控制策略的基础上,提出了分布式光伏cosφ(U、P)控制模型,并基于并网点电压和光伏的实际有功出力,提出了分布式光伏就地自适应的多模型无功电压控制策略。通过该控制策略可以自动调节光伏自身无功出力,以抑制其对电网电压的不良影响,有效避免了光伏采取集中控制难度大、成本高的问题,并通过与配电网VQC控制相结合,实现有源配电网电压综合控制。经仿真验证,该控制策略可充分利用各位置、各时段的分布式光伏无功支撑能力,有效减少变压器分接头及无功补偿装置的动作次数,弥补了传统调压手段的不足,提高了系统的电压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针对人工蜂群算法在求解问题的最优值时,后期收敛速度慢、易于陷入局部极值的问题,利用数论中的佳点集和一致分布原理,结合其他仿生智能优化算法的机制对人工蜂群算法进行了深入的改进,提出了一种基于一致分布佳点集改进的交叉人工蜂群算法(CGABC).方法 首先,利用数论的一致分布佳点集原理建立算法的初始化模型,以保证种群在搜索空间的均匀分布;然后,通过交叉方式进行迭代更新位置,以维持种群的多样性,防止算法陷入局部最优;最后,通过实验选取了4个工程问题和7个标准测试函数进行实验仿真.结论 结果 表明,与ABC算法、GABC算法等其他算法相比,CGABC的收敛速度及精度均有明显提高,增强全局寻优能力,有效地避免种群个体陷入局部最优,解决了多模态的优化问题.  相似文献   

12.
【目的】针对城镇配电网的特点,研究辐射状配电网多目标经济性优化模型与算法,为农村中压配电网优化决策系统的建设提供技术支持。【方法】利用经济电流密度概念和多目标规划理论,提出计入导线截面策略因子的最小投资费用和年网损费用的多目标函数优化模型,研究并利用实数编码并行优化处理方法、引入退火动态罚因子设计动态罚函数处理约束条件、基于遗传算法的电网路径与潮流的自识别解码方法、遗传算子的自适应调整方法等,并提高遗传算法在辐射状配电网拓扑约束中的自动识别能力,确保可行解的搜索方向和遗传寻优的顺利进行。【结果】通过陕西杨凌示范区新桥变电站10 kV配电网待建区域实例验证表明,随着选取种群数目的增多,综合费用逐渐趋向于1 230万元。与单目标优化方案的投资费用相比,多目标优化方案的建设投资费用约增加72万元,而年网损费用约减少323万元,综合费用约降低250万元,获得了该配电网的最优建设方案。【结论】提出了配电网络多目标经济性优化模型及其算法,实现了规划线路长度和导线截面策略因子并行优化,提高了解的搜索精度。  相似文献   

13.
在配电网络的运行中,电压的控制问题是非常重要的.针对含有分布式电源(DG)的配电网的特点,在最小、最大负荷及满足约束条件的前提下,以电压偏移最小以及功率损耗最小为原则,确定配置DG的位置.以电压满足要求和经济电能损失最小为原则,利用遗传算法确定DG的配置容量.以实际的配电网中一条馈线为例,进行计算、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通过优化配置DG可以提高电压水平,保证用户的电压在允许的范围内,同时降低了损耗.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解决人工蜂群算法在求解连续优化问题时易陷入局部最优,收敛速度慢,而且算法在最初设计时不适用于离散问题的求解等问题。方法而0-1问题属于典型的二进制离散约束优化的NP-Hard问题,故提出了基于离散优化问题的人工蜂群算法(DABC)。首先,采用二进制编码方法,改进解的编码形式;其次,使用多维邻域搜索策略改进ABC算法的搜索策略,并在雇佣蜂阶段引入高斯变异,保持种群的多样性,加快算法的收敛速度。在侦察蜂阶段引入柯西变异算子,以增强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避免算法在迭代时陷入局部最优,进一步提高算法的效率和精准度。结果通过实验仿真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和高效性,当种群规模增大时,算法的收敛速度加快,从而验证了不同的参数值对算法的影响。结论改进后的算法在求解离散优化问题时确保种群的多样性,提高了算法的收敛速度、整体寻优能力和开发能力。  相似文献   

15.
提出了一种用于求解有约束优化问题的混合蛙跳算法.蛙跳算法结合ε-差分进化算法(ε-differential evolution algorithm,ε-DE),可使算法在进化过程中充分利用种群中不可行解的信息.在进化初始阶段,可行域边界上拥有较优目标函数的不可行解进入种群,随着进化代数增加,种群约束允许放松程度不断减小,使得种群中不可行解数量减少,直到种群约束允许放松程度为0,此时种群完全由可行解组成.改进后的蛙跳算法能够提高收敛速度和精度.13个标准Benchmark函数仿真试验的结果表明,改进后的蛙跳算法寻优精度高,鲁棒性强,是一种有效的求解有约束优化问题的算法.  相似文献   

16.
基于动态规划法和遗传算法的配电网无功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配电网无功优化规划问题进行研究,针对配电网的辐射型结构,在无功二次精确矩选择补偿点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配电网无功优化分区的方法,并在选点时考虑已选补偿点对后续优化选点的影响,运用动态规划法来确定最优补偿位置;用改进遗传算法求解补偿点的最优补偿量,对选择、交叉、变异等算子进行改进,每一代群体进行分组进化,并采用自适应罚因子、交叉率和变异率,以提高收敛速度和解的质量.采用IEEE 33节点系统验证了本算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本研究提出的算法能使配电网各分区得到合理的无功补偿,从而提高配电系统经济性和电压质量.  相似文献   

17.
鉴于基于通信链路的配电网保护方法成本高且易受通信故障影响,本文提出了一种无需通信的含DG辐射型配电网保护方法。该方法基于故障点线路两端电压较低的特性,利用本地局部电压测量值计算继电器工作时间,并在主备继电器之间的电压幅值差异非常小的情况下创建适当的协调时间间隔。此外,该方法不受分布式电源的类型、容量以及位置的影响。经过对一个9节点低压配电系统以及一个95节点中压配电系统测试,结果证明该方法的适用性,有效性和简易性。  相似文献   

18.
针对柔性车间作业调度问题,在深入分析差分进化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多种群差分进化算法.该算法基于DE/rand/2/bin变异方式全局搜索能力强,鲁棒性好,和DE/best/2/bin变异方式局部搜索能力强,收敛速度快;包含若干个普通种群和一个精英种群,普通种群采用DE/rand/2/bin变异方式,精英种群采用DE/best/2/bin变异方式,普通种群和精英种群及普通种群之间在适当的时候进行优秀个体迁移,以实现全局搜索能力和收敛速度之间的平衡,并从现实生产实际出发,建立了双目标柔性车间作业调度数学模型.最后,将该算法应用于一个调度算例,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可行有效.  相似文献   

19.
在移动自组织网络中,由于节点的移动没有固定的模式,很多情况下无法得到稳定的网络拓扑,因此传统的无线多跳网络路由协议很难直接运用于移动自组织网络。本文分析了基于地理位置的路由模型,引入移动节点的当前位置信息和目标位置信息,结合报文的投递目标进行在报文转发中做最优路由选择。基于影响路由选择的三个要素:移动节点目标位置与报文目标位置的距离、移动节点目标位置与报文目标位置的夹角和移动节点本身的移动速度,提出了一种基于位置信息辅助的移动自组织网络路由算法(LIBR)。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在转发成功率、转发延时以及转发次数等性能参数方面与现有的路由算法相比,具有更好的性能表现。  相似文献   

20.
由于传感器节点携带的电量受限,在目标跟踪的过程中,往往会因为电量耗尽而失效.为了降低节点的能耗,延长网络寿命,提出了一种基于能效的动态簇目标跟踪算法,能够随着目标的移动,快速地生成最优的跟踪簇,并根据感知信号的质量评价模型,提出了一种新的簇头竞选机制和节点上报数据的筛选机制,有效地减少了节点的通信总量,降低了能耗.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与传统的目标跟踪算法相比,具有更高的能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