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介绍了花鲈(Lateolabrax japonicus)无公害淡水养殖的环境要求、苗种选择与培育、成鱼池塘养殖及病害防治技术等。  相似文献   

2.
花鲈俗称赛花鲈,是海水养殖的主要品种,通过人工驯化也可在淡水中养殖.花鲈肉质优于加州鲈,池塘养殖具有生长快、病害少、效益好等特点.江苏省吴县市于1997年开始推广花鲈淡水池塘养殖,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现将花鲈淡水养殖技术总结如下:   ……  相似文献   

3.
花鲈人工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花鲈又称七星鲈、海鲈,属广温、广盐、凶猛肉食性名贵经济鱼类,是海水养殖的主要品种,通过人工驯化也可在淡水中养殖。它具有生长快、病害少、体色艳、肉质嫩、味道鲜、营养丰富、生肌补血和滋补强身等特点,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目前市场售价为50~60元/kg。现将花鲈人工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1 夏花淡化:从沿海地区购进的花鲈夏花放在常规育苗池内进行淡化处理,放养密度为500尾/m~3,淡化期为7天。具体方法是:开始池水盐度要和苗种产地盐度相一致,接着每天抽去1/3池水,再加入等量的淡水,期间要充气增氧,同时每天投喂适量的新鲜鱼糜。淡化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盐度梯度变化不  相似文献   

4.
加洲鲈又名大口黑鲈 ,原产于北美洲淡水水域 ,是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适温性肉食性淡水养殖品种。现将加洲鲈成鱼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一、池塘养殖1.池塘条件 :面积一般1~10亩 ,水深1.5m左右 ,水源方便 ,池底淤泥少。放养鱼苗前用生石灰、漂白粉等带水清塘消毒 ,后抽干原塘水 ,注  相似文献   

5.
《现代农业》2004,(6):10
花鲈又称赛花鲈,是海水养殖的主要品种,通过人工驯化在淡水养殖生长快、病害少、效益高,肉质优于加州鲈。现介绍花鲈在池塘养殖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6.
《中国农业信息》2004,(10):32-32
花鲈就是鲈鱼,又称赛花鲈,是海水养殖的主要品种,通过人工驯化,淡水养殖生长快、病害少、效益高,肉质优于加州鲈,现介绍花鲈在池塘养殖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花鲈生物学习性,论述了我国花鲈淡化养殖的状况,对苗种繁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重点突破的淡化养殖关键技术,以及促进花鲈的推广养殖技术。  相似文献   

8.
本文探究池塘综合养殖花鲈和刺参在不同密度和水深条件下生长性能、存活率(SR)和非特异性免疫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溶菌酶LSZ)活性的差异。采用池塘围隔对比法开展科学实验,结果表明:综合养殖密度对花鲈和刺参生长性能的影响较为明显,但对其SR、SOD和LSZ活性的影响未见显著(P> 0.05)。Ca密度即花鲈2.0 ind./m2、刺参5.0 ind./m2为其适宜的池塘综合养殖密度;在实验水深范围内,综合养殖花鲈、刺参在不同深度生长参数、SR和非特异性免疫酶(SOD、LSZ)活性差异均不明显(P> 0.05),但花鲈生长性能已呈现随水深增大而逐渐增强的趋势,刺参则与之相反。2.0 m为花鲈和刺参池塘综合养殖适合的水深。本研究为海水池塘多营养级综合养殖模式的开发与应用积累了有用的技术资料。  相似文献   

9.
中国花鲈不同养殖模式经济效益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花鲈养殖是我国沿海重要的海水鱼养殖产业之一,对该行业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有利于促进该产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根据实地调研数据评估了不同养殖模式下花鲈养殖的经济效益。结果表明:在经济效益方面,池塘养殖模式下花鲈单位产量总成本最低。其中池塘养殖模式下为16.69元/kg,普通网箱养殖模式下为31.48元/kg,深水网箱养殖模式下为36.62元/kg。在成本结构方面,可变成本所占比例均高于固定成本,其中饲料成本占比最大,其余成本项目根据养殖模式而产生差异。在盈亏平衡分析与敏感性分析中,池塘养殖易受市场波动影响,普通网箱养殖具有一定的规避市场风险的能力。基于此,建议池塘养殖主产区加强产业集群程度,延伸产业链。网箱养殖户应提高科学养殖技术水平,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管理部门应通过对花鲈苗种质量和养殖环境的有效监管为养殖生产者提高经济效益提供更好的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10.
从池塘条件、鱼种放养、养殖管理、成鱼起捕等方面介绍了池塘成鱼养殖技术,以期水产养殖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对中国淡水鲈养殖产量、养殖产区、主要养殖模式及经济效益等生产现状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我国淡水鲈产业存在种质退化严重、良种短缺、饲料投喂率不高、病害频发、危害程度严重等问题,提出了加快淡水鲈优质种苗基地建设、推广全饲料养殖模式、拓展市场空间的对策建议,为科研和生产工作及相关部门制定产业政策提供参考,以期对中国淡水鲈产业发展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2.
花鲈又名海鲈,属鲈形目,鲈科,花鲈属。体长稍侧扁,略呈纺锤形,肉食性,广盐性,较耐低温,适温范围3℃~29℃,最适水温16℃~27℃,是一种海产珍贵经济鱼类。自1989年以来,国内广泛进行了花鲈的淡水池塘养殖,生产实践表明,该鱼病害少、生长快、易捕捞、产量高、效益好,肉质嫩、味道  相似文献   

13.
刀额新对虾俗称基围虾或砂虾,其种苗经淡化后能在淡水中养殖.试验表明,刀额新对虾淡水池塘养殖具有食性杂、生长快、抗病力强、产量高和效益好等特点,是目前"海虾淡养"的优良品种,近年来发展养殖较快.现将其淡水池塘养殖主要技术措施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14.
《农村百事通》2022,(1):36-37
在河蟹池塘套养加州鲈,能进一步提高蟹池养殖水体的利用潜力,有效利用池塘水体空间与水生动物资源,还可改善水体环境,提高养殖经济效益.现将相关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一、养殖条件 1.池塘布局.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现阶段的水产养殖中,如何将盐性虾种类的基围虾利用淡水进行养殖,是有效促进近淡水产技术发展的研究课题。由于传统的基围虾一直生长在东南沿海地区,内地缺乏相关养殖经验,且养殖技术也较为薄弱,导致基围虾在淡水养殖中出现育苗死亡、病害、产量低等现象。为了提高基围虾在淡水池塘的生存率,促进我国内地淡水养殖产业的发展和进步,本文通过对基围虾淡水池塘养殖的相关技术进行分析,为我国淡水养殖产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本文综述了瓦氏雅罗鱼在苏打盐碱地上的成鱼养殖技术,成鱼养殖技术主要包括池塘选择及处理、成鱼养殖技术和日常管理这三个方面。池塘选择及处理从池塘选择、清塘消毒和施肥培养饵料这三方面概括;成鱼养殖包括鱼种投放、饲料投饲和疾病防治;日常管理从池塘管理、水质调控等方面来进行具体的阐述。  相似文献   

17.
利用成鱼池塘鳖鱼混养,在池塘水面种植蔬菜,自动调节水质,形成仿生态养殖环境,该文分析了鳖鱼混养的养殖效益,池塘的选择和改造、苗种投放、蔬菜种植、饲养管理等方面介绍了成鱼池塘鳖鱼混养生态养殖技术。  相似文献   

18.
<正>福瑞鲤是由中国淡水渔业研究中心以选育的建鲤和野生黄河鲤作为基础选育群体,是农业部"十二五"主推的大宗淡水养殖鱼类新品种。该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鲜中带甜,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我站经过三年在不同面积的池塘进行成鱼养殖,总结出一套利用当年寸片鱼种养成成鱼高产高效养殖经验。一、池塘条件面积:0.2公顷~1.0公顷,水深1.5 m~2.5 m,不渗漏,池底平坦,淤泥不超过0.1 m,水源充足,进排水方便。二、池塘清整排干池水,曝晒池底,清除杂物与淤泥,修整池埂。  相似文献   

19.
《新农村》1999,(5)
国内外的水产养殖业,近20余年来主要致力于发展集约化的高密度养殖。集约化水产养殖技术含量高,生产设备投资较大,对管理人员素质要求高。根据我国当前的国力情况,我国的集约化水产养殖对象主要为淡水白鲳、尖吻鲈、河豚、虹鳟、鳗鲡、黄鳝、大鲵、螃蟹、虾、甲鱼、龟等名特优水产品。由于市场需求量大,比较效益高,这些水产品养殖业发展迅速。为了保证集约化水产养殖的高产稳产,改善鱼池的水质环境,进行水质调控是至关重要的。集约化养殖由于人为不  相似文献   

20.
淡水养殖主要是利用池塘、水库等淡水区域来养殖鱼、虾、蟹、贝等经济性鱼类,淡水养殖的投资较少,养殖品种比较灵活、生产比较稳定,在鱼类的养殖中占的规模也比较大。本文结合贵州省江口县坝盘地区的淡水养殖情况,对淡水养殖技术的现状和改进措施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