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水肥一体化技术专业性强的特点,从田间水分管理和养分管理2个方面论述了马铃薯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实施要点,包括土壤水分含量的判断以及肥料的施用量和施用时间,以期为马铃薯种植户使用水肥一体化技术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2.
文章介绍了马铃薯滴灌、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生产与管理的各项技术,适用于内蒙古阴山南北麓、大兴安岭沿麓马铃薯优势种植区,为种植户节水和高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冀西北地区春玉米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冀西北地区水资源匮乏和化肥不合理施用问题,进行了春玉米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试验。结果表明,与农户传统水肥管理措施相比,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可明显增加春玉米产量,提高春玉米的肥料偏生产力;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虽增加了地膜、滴灌设备的费用,但可实现播种、施肥、覆膜、铺设滴灌带、喷施除草剂等多道工序一次性完成,可节省用工费和水电费。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春玉米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可提高农户的经济效益,在冀西北地区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膜下滴灌是实现水肥一体化的重要手段,有利于提高水肥利用率,促进节水减肥;机械化栽培可有效降低人工投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种植成本,利于规模化种植。本文从整地、种薯处理、机械化种植、水肥管理等方面总结奇台县膜下滴灌马铃薯机械化栽培技术,供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5.
浅析葡萄膜下滴灌节水节肥的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当地葡萄生产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对葡萄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模式进行调查研究,通过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模式与常规种植处理试验比较,结果表明葡萄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节水、节肥、节支、增产、增收效果明显,发展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6.
丘陵山区猕猴桃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丘陵山区猕猴桃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是借助压力系统(或地形自然落差)将含有各种营养的液体肥料和灌溉水按比例混合后,通过管道和滴头形成滴灌,均匀、定时、定量,浸润作物根系发育生长区域,使根系土壤始终保持疏松和适宜的含水量。本文作者就丘陵山区猕猴桃种植现状、存在问题和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及推广前景进行探讨,形成丘陵山区猕猴桃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模式。  相似文献   

7.
<正>我国马铃薯产区大多分布于干旱贫困地区,水资源极其有限,而马铃薯又是需水量较大的作物,因此,高产高效生产与水肥的高效利用密切相关。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呼和浩特综合试验站,通过采用集成抗旱品种、种薯处理技术、合理密植技术、水肥一体化膜下滴灌技术、平衡施肥技术、农机配套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控等技术,经过多年  相似文献   

8.
马铃薯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栽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宁夏中部干旱带扬黄灌区,进行黑色地膜覆盖栽培马铃薯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研究,结果表明:马铃薯膜下滴灌处理鲜薯产量35390.7kg/hm2,较垄膜沟灌、畦田大水漫灌分别增产21.10%、31.88%;大薯率提高8.9%、23.7%;节水47.5%和65.0%;水分生产效率提高66.35%、42.08%;滴灌较垄膜沟灌节肥20%。宁夏中部干旱带干旱缺水,膜下滴灌施肥技术在马铃薯生产上的推广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为了寻找马铃薯适宜的水肥管理模式,通过大田试验,以大水漫灌+肥料条施为对照(CK),研究了喷灌+肥料条施、滴灌+肥料条施和滴灌水肥一体化对马铃薯土壤酶活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滴灌水肥一体化、滴灌+肥料条施、喷灌+肥料条施处理均不同程度地提高了马铃薯土壤酶活性,其影响程度为滴灌水肥一体化滴灌+肥料条施喷灌+肥料条施,滴灌水肥一体化能够显著提高马铃薯生育后期的土壤酶活性。滴灌水肥一体化处理下马铃薯的产量和商品薯率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其中,产量较CK及喷灌+肥料条施、滴灌+肥料条施处理分别提高49.07%及27.94%、14.91%,商品薯率较CK及喷灌+肥料条施、滴灌+肥料条施处理分别提高19.41个百分点及10.36、4.72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0.
<正>谷子是河北北部、山西、陕西等地的主要农作物,多年来,传统种植方法费时费工,产量较低,效益低下。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各地普遍推广了谷子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是把滴灌技术与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科学地结合起来,充分利用滴灌施肥的节水节肥优势配合地膜覆盖的增温保墒作用,从而达到节水、节肥、高产、优质的目的。推广应用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种植技术,不仅为谷  相似文献   

11.
为了准确掌握钢架大棚辣椒种植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加快推广水肥一体化应用步伐,进行了钢架大棚辣椒滴灌水肥一体化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滴灌水肥一体化具有显著的节水节肥效果,能够增加产量效益,降低生产成本,节约16.33%的灌溉用水,产量增长率达20.80%。滴灌水肥一体化种植的辣椒植株生长整齐,定植后不用缓苗,比膜下沟灌提前5 d上市,收获期比膜下沟灌长14 d。  相似文献   

12.
博州膜下滴灌玉米水肥药一体化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博州通过多年来试验研究,总结出适合博州玉米膜下滴灌水肥药一体化高产栽培技术,主要包括品种选择、膜下滴灌种植方式、滴水、滴肥、滴药各项技术措施,实现了水肥药一体化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13.
通过种植玉米试验,研究膜下滴灌与水肥一体化技术共用对玉米产量、水分利用率、肥料利用率及水分生产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膜下滴灌与水肥一体化有相互协同作用,能显著提高玉米的产量、水分利用率、肥料利用率及水分生产效益,尤其是在遭遇严重干旱天气时,相互促进作用更为明显;玉米产量、水分利用率和水分生产效益均在膜下滴灌与水肥一体化技术共用时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4 560.5 kg/hm~2,35.55 kg/(mm·hm~2),46.35元/(mm·hm~2);N,P,K利用率在膜下滴灌与水肥一体化技术共用时分别提高了53.04%,58.25%,44.79%。  相似文献   

14.
不同栽培方式对马铃薯块茎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定量分析水肥一体化技术和全生物降解膜覆膜技术对马铃薯块茎生长的影响,以马铃薯品种"荷兰15号"为材料,通过田间试验,分析了水肥一体化技术和全生物降解膜覆膜技术对马铃薯形态指标、形态系数和单薯重的影响。结果表明:水肥一体化处理(WF1+PF1和WF1+PF2)可以提高马铃薯块茎各主要形态指标,而水肥一体化和全生物降解膜处理可以显著提高马铃薯单薯重。在该试验条件下,对马铃薯块茎生长影响的最优组合是"WF1+PF1"处理。  相似文献   

15.
滴灌施肥技术具有明显的节水、节肥、省工、增产、高效等优点。针对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马铃薯滴灌施肥技术推广应用情况,分析了滴灌和水肥一体化技术推广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今后滴灌及水肥一体化技术推广应用工作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正>玉米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是在常规玉米种植的基础上进行了"一增三改五提高"。"一增"就是增加玉米种植密度,传统玉米种植模式栽培密度一般为4000株/亩,应用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后,栽培密度可提高至5000株/亩以上,近几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玉米栽培密度最高可达到6000株/亩。"两改"一改是栽培技术,采用覆膜栽培,二改是灌溉技术,大水漫灌改为滴灌,三改是施肥技术,将  相似文献   

17.
膜下水肥一体化高效滴灌栽培技术是一种新型的灌溉栽培技术,具有节水、增产、省工等效应。为解决海南省在旱坡地难以种植玉米等农作物的问题、开发海南省大面积旱坡地资源,特研究了膜下水肥一体化高效滴灌栽培技术在鲜食玉米生产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膜下水肥一体化高效滴灌栽培技术在鲜食玉米生产上应用具有明显的优势,比应用常规喷灌技术节水35.2%、增产26.7%、每667m~2节约用工量6d。  相似文献   

18.
正甘薯产区大多分布在降水偏少地区,水资源极为有限。甘薯水肥一体化绿色高产栽培技术是将高产、高效生产与水肥的高效利用密切契合,集成抗旱品种、薯苗处理、合理密植技术、水肥一体化膜下滴灌技术、平衡施肥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控等技术,在水资源相对缺乏的条件下,通过膜下滴灌实施节水灌溉和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采用水溶性肥或者杀虫、杀菌剂,通过水肥、水药同步滴灌,提高肥料及农药的利用率,在提高甘薯产量、改善商品品质的  相似文献   

19.
半干旱地区玉米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适宜东北半干旱玉米产区。依据玉米需水、需肥规律,利用膜下滴灌系统,进行科学补水、施肥,减少田间作业环节,提高了水肥利用效率及工作效率,降低劳动力成本。  相似文献   

20.
马铃薯膜下滴灌节水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要针对马铃薯的品种选择、整地与施肥、膜下滴灌系统的铺设、水肥管理、地下害虫综合防治及收获与储藏等技术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阐述,目的是要发挥膜下滴灌节水技术的优势,并将此新技术与传统常规技术相结合,为马铃薯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科学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