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研究不同施硅量对水稻植株抗倒伏能力的影响,可为水稻生产中合理施用硅肥和提高水稻抗倒伏能力提供一定理论依据。本文以6个抗倒伏能力有差异的水稻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了硅肥3种施用量条件下水稻茎秆物理性状,分析了硅肥不同施用量对水稻植株抗倒伏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硅肥对水稻植株抗倒伏能力有一定的影响。硅肥施用量不同,水稻品种不同,茎秆的物理性状不同,植株的抗倒伏能力也就不同。施用适量硅肥,水稻植株变矮,茎秆基部节间缩短、增粗,茎壁增厚,茎秆抗折力增大,植株抗倒伏能力增强。在施纯硅30 kg/hm2时,水稻株高最矮,茎秆基部三节间最短、最粗、茎壁最厚、抗折力最大,茎秆抗倒伏能力最强。生产上应合理施用硅肥,一般施纯硅30 kg/hm2,可优化水稻茎秆物理性状,增强水稻植株的抗倒伏能力。  相似文献   

2.
朱殿武 《农技服务》2009,26(8):51-51,161
通过施用硅肥对水稻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施用硅肥可促进水稻二次枝梗的分化、减少颖花退化和促进灌浆,增加穗粒数、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从而提高单产。增施硅肥150 kg/hm~2的水稻产量分别比增施硅肥75 kg/hm~2和不施硅肥的增产301.95 kg/hm~2、636.75kg/hm~2。施用硅肥必须同增施氮肥,才能充分发挥硅肥的增产增效作用。硅肥可以作基肥或追肥施用,作为追肥最好在水稻拔节前(1个叶龄之前)施下,以增加抗倒性和产量。  相似文献   

3.
“大粒硅”肥对水稻的抗倒与增产效果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进行了施用"大粒硅"肥对水稻的抗倒与增产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施"大粒硅"肥90 kg·hm-2产量最高,但与施"大粒硅"肥60 kg·hm-2和120 kg·hm-2处理的产量比较差异不明显,说明水稻硅肥用量60-90 kg·hm-2比较适合;同时施用硅肥能使主茎地上部第一、二节间的长度明显缩短,茎粗增加,茎秆坚硬.抗倒伏能力增强,形成高产株型,提高光合效率和水稻产量的各项构成因子,增穗、增粒、增重,从而提高水稻产量.  相似文献   

4.
试验为研究高海拔冷凉地区春油菜施硫效应,开展了春油菜单因素施硫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增施硫肥可显著增加春油菜产量,施硫60 kg/hm~2为最佳施用量,产量为4 012.5 kg/hm~2,较对照增产799.5 kg/hm~2,增产率为24.9%。  相似文献   

5.
施不同量硅肥对向日葵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以巴彦淖尔市河套地区向日葵为研究对象,在施用氮磷钾肥的基础上,配合施用不同量的硅肥,研究不同处理下向日葵的产量及品质,结果表明:所有施用硅肥的处理与未施用硅肥的处理相比较,在向日葵叶面积、结实率、籽仁率和单盘粒重等指标都有显著提高。硅肥施用量为90 kg/hm~2的处理的光合势最高,较对照处理提高了6.8%,该处理的叶面积、结实率、籽仁率和单盘粒重最高,产量最高,较对照处理提高了18.32%。硅肥施用量为135 kg/hm~2的处理的粗蛋白的含量最高,硅肥施用量为90 kg/hm~2的处理次之,较对照分别提高了6.3%和3.3%。在河套地区,基施氮磷钾肥结合适宜的硅肥有利于向日葵的高产,综合考虑生产效果和经济因素,在河套地区农业生产中可以将硅肥90 kg/hm~2施用量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6.
硅肥和钙肥对超级杂交稻茎秆抗倒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比较了3种不同的施硅肥、钙肥水平下超级杂交稻品种准两优527、两优293生育后期的茎秆抗倒力学差异.结果表明:两优293的倒4节间折断弯矩M明显大于准两优527,主要因为构成茎秆材料数量的增加;施硅肥对提高倒4节间M值、降低折断指数BI作用明显,尤以中量(五水偏硅酸钠的施用量为300 kg/hm2)最佳;施钙肥不利于降低准两优527成熟期的BI值,但能明显提高两优293倒4节间的抗折断能力,最佳施钙量为中量(熟石灰施用量450 kg/hm2);在不同品种间或不同处理下,超级杂交稻的主要茎秆材料学参数M值、BI值在生育后期的变化趋势不一致.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明不同生态条件下钾肥运筹,即在一定氮、磷施用量的基础上,不同施钾量及施用方法对广西超级稻特优582产量的影响,为超级稻的栽培钾肥运筹提供理论依据。[结论]超级稻特优582在早造钾肥施用量为225 kg/hm~2(基肥∶分蘖肥=5∶5);中造钾肥施用量为225 kg/hm~2(基肥∶分蘖肥∶穗肥=5∶3∶2);晚造钾肥施用量为225 kg/hm~2(基肥∶分蘖肥∶穗肥=5∶3∶20)时容易获得较高的产量。  相似文献   

8.
硅肥在水稻拔节期应用效果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研究结果表明:水稻拔节期施用硅肥可提高植株基部节间的抗折力,增强植株的抗倒能力,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从而提高产量.水稻拔节期增施硅肥,以150~225 kg/hm2用量为宜.  相似文献   

9.
在Ca、Mg有效含量缺乏的酸性耕地上,以常规施肥为基础,增施有机高钙镁肥,研究其对花生生长发育、产量与效益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施有机高钙镁肥4种水平中,施525 kg/hm~2效果最好,施225 kg/hm~2效果最差,施量达675 kg/hm~2产量效益下降。施用量525 kg/hm~2时产量为7 040.4 kg/hm~2,比施用量675 kg/hm~2、375 kg/hm~2、225 kg/hm~2、常规施肥分别增产5.7%、11.4%、20.1%、25.7%,净增收增长6.4%、11.2%、19.6%、24.2%。从增产增收看,有机高钙镁肥施用量以525 kg/hm~2为宜。  相似文献   

10.
硅肥在水稻增产和抗倒方面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以大田试验为基础,在宁粳4号分蘖初期追施硅素化肥,设置3种硅肥用量与不施硅肥作对比,结果表明:在90~150 kg/hm2范围内施用硅肥能够提高分蘖成穗率,促进颖花分化,增加穗粒数,提高结实率,实现水稻增产;并能缩短基部节间长度,合成较多同化物质,提高充实度及抗折强度,增强水稻抗倒性能,尤以120 kg/hm2施硅量增产效果最明显,达9.4%,150 kg/hm2施硅处理的抗倒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1.
通过水稻侧深施肥技术应用3种不同肥料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应用中化水稻掺混肥并施用穗肥处理产量最高,为7591.5kg/hm~2,应用碳基复合肥并施用穗肥和单独应用荣和大三元水稻掺混肥处理产量接近,分别为7492.5kg/hm~2和7350.0kg/hm~2。在该试验中,中化水稻掺混肥作基肥并施用穗肥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2.
研究高产、优质、抗条品种南粳44机插高产氮肥精确施用技术(氮肥需用量、分蘖肥施用期和穗肥施用期),试验结果表明:产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至施用纯N 270 kg/hm2时达最大值,而施用纯N 351 kg/hm2处理产量下降,但二者没有显著差异。适当增施氮肥有利于营养品质、加工品质、蒸煮食味品质的提高,而高肥不利于外观品质的提高。适时施用穗肥也可以提高稻米品质。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索融水县中晚稻施用配方肥的最佳用量及施肥效果,近几年来,融水县在水稻田共采集土壤样品4 868个,完成土壤化验87 624项次,完成水稻"3414"、对比和校正试验共计53个。结果表明,中稻最佳施肥量为35%配方肥(18-6-11)750 kg/hm~2、尿素30 kg/hm~2、氯化钾30 kg/hm~2;晚稻最佳施肥量为25%配方肥(13-5-7)750 kg/hm~2、尿素60 kg/hm~2、氯化钾60 kg/hm~2;超级稻最佳施肥量为35%配方肥(18-6-11)975 kg/hm~2、尿素45 kg/hm~2、氯化钾45 kg/hm~2。施用方法为氮肥基肥施30%、分蘖肥施60%、穗肥施10%,钾肥基肥施30%、分蘖肥施70%;配方肥基肥施60%、分蘖肥施40%。  相似文献   

14.
在钙、镁缺乏的酸性稻田施用活性钙镁肥,研究其对超级稻抗逆性、产量效益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施活性钙镁肥4种水平中,以施测土施肥+活性钙镁肥375 kg/hm~2处理效果最好,以施测土施肥+活性钙镁肥225 kg/hm~2效果最差;测土施肥+活性钙镁肥375 kg/hm~2比测土施肥增产1 171.2 kg/hm~2,增长14.9%,净增收2 997.8元/hm~2。从成本及效果看,在测土施肥条件下,活性钙镁肥施用量以375 kg/hm~2为宜。  相似文献   

15.
试验以广陵香粳(迟熟中粳稻)和两优培九(杂交中籼稻)为材料,研究穗肥施用期对水稻产量和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穗肥不同施用期对产量的作用,品种间有差异。两优培九在15kg/mu施氮量下,于倒3叶、倒2叶期等量分次施用穗肥,在10kg/mu施氮量下,于倒4叶、倒2叶期等量分次施用穗肥,获得较高产量。广陵香粳在适宜施氮水平下,倒4叶、倒2叶期等量分次施用穗肥,有利于穗粒协调,并能提高结实率与粒重,产量提高。(2)两优培九同一施氮水平,随着穗肥施用期推迟,稻米的垩白率和垩白度降低,整精米率提高,直链淀粉的含量和胶稠度减少,粗蛋白的含量增加。广陵香粳的垩白率、垩白度、整精米率和粗蛋白含量随着穗肥施用期推迟而提高,而直链淀粉含量和胶稠度则有所降低。因此两优培九穗肥宜在倒3叶、倒1叶期,广陵香粳在倒4叶、倒2叶期分次施用可改善稻米品质,同时获得较高的产量。  相似文献   

16.
研究玉米产量在不同氮、磷、钾肥配施下的表现,探讨玉米高产节肥的适宜氮、磷、钾肥施用量,对提高玉米产量有重要的意义。选用春玉米中单509为试验材料,氮、磷、钾肥各设置5个施用水平,采用3因素5水平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试验,测定玉米产量。结果表明,不施钾肥条件下,当施用的纯氮量为123.00 kg/hm~2、纯磷量为87.00 kg/hm~2时,产量最高;不施磷肥条件下,当施用的纯氮量为128.00 kg/hm~2、纯钾量为82.50 kg/hm~2时,产量最高;不施氮肥条件下,当施用的纯磷量为73.00 kg/hm~2、纯钾量为69.50 kg/hm~2时,产量最高。施纯氮量为114.65 kg/hm~2、施纯磷量为73.03 kg/hm~2、施纯钾量为60.95 kg/hm~2时,产量最高,为10 363.13 kg/hm~2。其中,氮肥施用量对中单509产量影响最大,其次是钾肥施用量。说明氮、磷、钾肥对玉米产量的影响存在互作效应,增施适量的氮、磷、钾肥有利于玉米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姚安县优质烟叶生产最佳镁肥施用量。[方法]研究镁的不同施用量对烤烟生长发育及产质量的影响。试验设置镁肥4个不同施用量:不施镁肥(T_1)和施用150 kg/hm~2(T2)、300 kg/hm~2(T3)、450 kg/hm~2(T_4),并对各处理烤烟生长发育及农艺性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不施镁肥处理相比,随施镁量的增加,株高、叶长、叶宽和茎围随之增加;在0~450 kg/hm~2施镁范围内,施镁对烤烟具有显著的增产、增值的效应,其中烤烟的产量和产值均以450 kg/hm~2处理最高,其与T_1、T_2、T_3处理间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烟叶化学成分含量以450 kg/hm~2处理最接近优质烟叶的含量范围且其各成分协调性也最好。[结论]烤烟生产过程中,可施用适量的镁肥,以提高烤烟的产质量。  相似文献   

18.
不同硅肥施用量对水稻纹枯病发生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硅肥施用量对水稻纹枯病发生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不施硅肥)相比,5个施用硅肥处理(施用量60~300 kg/hm~2)的稻纹枯病病株率显著下降了6.5~11.8个百分点,病情指数显著下降了20.5%~43.3%;随着硅肥用量的增加,稻纹枯病病株率、病丛率和病情指数均呈下降趋势;从抑制稻纹枯病发生的效果看,建议硅肥用量为120~240 kg/hm~2;施用硅肥可促进水稻分蘖,增加穗长、有效穗数、实粒数和千粒重,使产量增长2.0%~9.0%。  相似文献   

19.
水稻田秸秆还田条件下的氮肥调控与钾肥替代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进行了水稻田秸秆还田条件下的氮肥调控与锌肥替代试验。结果表明:氮肥分基肥、蘖肥、拔节肥3次施用比分基肥、蘖肥2次施用,增产效果明显,增加778 kg/hm~2、增幅15.48%;氮肥3次施用+秸秆还田也有一定增产效果,与未施秸秆还田比较,产量增加80kg/hm~2、增幅1.38%。氮磷钾配施+秸秆还田与不施钾肥比较,产量增加878 kg/hm~2、增幅17.54%;在秸秆还田条件下,钾肥施用量应为推荐使用量的3/4为宜。  相似文献   

20.
为进一步明确中微量元素肥在花生上的施用效果和适宜用量,特于2020年在梨树县花生主产区进行了相关试验。结果表明,在梨树县花生生产中分别增施锌肥15 kg/hm~2、钼肥0.189 kg/hm~2,产量分别可达5 184.0、4 507.5 kg/hm~2,增产效果好,建议在花生生产过程中适量推广应用中微量元素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