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近年来,安徽省宁国市果桑种植正悄然兴起。果桑以结果为主、果叶兼用,桑叶可用于养蚕,桑果(俗称桑葚)供鲜食或进行深加工,在春末夏初的4—5月上市,桑果酸甜可口、味道鲜美,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多种保健功能。伴随着果桑产业的发展,果桑菌核病的危害也逐年加重,降低了桑果的产量与品质,严重影响了果桑的经济效益,生产上务必引起重视,积极进行防控。  相似文献   

2.
果桑的生产要详细分析其技术问题,根据科学进行合理的种植和维护,要选择优质品种、合理调整种植密度、尽量采用避雨种植和有效防治菌核病等,增加桑果的质量和产量,促进果桑产业的发展。本文分析了果桑生产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南部县桑园综合开发的不断深入,种桑不单只为采叶养蚕,果、叶二用的果桑种植面积也在不断扩大,而果桑比较容易发生桑菌核病(即白果病),部份种植户因管理防治不当,损失严重.我县年年丰收的桑果,2011年却因"白果病"爆发,产量减少8成以上.楠木镇2010年4月20日的时候,桑果早已上市,而2011年因冬春气温较低,桑果成熟推迟了半个月左右,5月8日以后才能采摘.低温还导致菌核病在果园内肆无忌惮地蔓延,给即将成熟的果实带来了致命的伤害.为了减轻白果病对桑果的侵袭,降低损失,笔者就其发生症状、发生规律、发生原因及综合防治方法进行了探索,以免对果区再次造成损失.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果桑菌核病的发病特点及其发生的环境成因,着重阐述了安徽省果桑菌核病高效防控的核心内容及果桑菌核病防控集成技术体系,为促进安徽省乃至全国的生态型果桑产业发展提供了一条系统而高效的果桑菌核病防控途径。  相似文献   

5.
果桑既可作为水果栽培和进行产业化开发,又能以叶养蚕开展综合利用,具有较大的增值空间,发展前景广阔,但桑椹菌核病对果桑有毁灭性威胁,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该文主要介绍了果桑菌核病综合防治技术,主要包括:加强桑园管理,净化园内环境,隔离病原,科学用药,有效防控,以确保果桑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果桑病种中,菌核病对果桑的危害是致命性的,为了在果桑的种植方面更好地防治菌核病,本文围绕果桑品种中菌核病的发病情况及防治措施进行探讨,以期为果桑种植技术提升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果桑新品种之葚1号是以引进种质资源台湾四季果为母本,农桑12号为父本,采用杂交育种方法筛选出的优良果桑新品种。之葚1号树形开张,果实成熟期5月中旬,采摘期18 d,叶片小,叶长13 cm左右,宽8 cm左右。果实产量高,产量可达30 t·hm-2,在挂果期枝条弯曲倒挂,桑果暴露在枝叶顶部和外部,其成熟桑果呈红紫色。之葚1号果桑菌核病发病率低于20%,抗菌核病能力强,之葚1号适应性广,观赏性优,适合农家乐旅游采摘,适合长江流域和黄河中下游蚕区种植。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露地栽培果桑发展较快,由于成熟时期接近,桑果大量集中上市,致鲜果销售市场趋于饱和。果桑采收后期,樱桃、枇杷等水果陆续上市,也较大程度上影响了桑果鲜销的价格。为了提高果桑生产的经济收益,进行果桑大棚设施栽培,可以人为地调控果桑栽培环境,使桑果成熟期提前,满足水果淡季的供应,销售价格比露地栽培高出2~3倍,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9.
谢智 《农技服务》2013,30(8):856-856
从育苗、定植、树体管理、桑果采收等方面总结了果桑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0.
贵州果桑栽培管理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贵州果桑科学种植提供技术支撑,从品种选择、园区选址、栽植技术、园区管理和桑果收获等方面介绍了贵州果桑栽培管理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1.
桑果作为特色养生水果深受人们喜爱,含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但我省果桑产业的发展存在诸多问题,需栽植适宜的果桑品种及相关的栽培技术,同时探讨一年多次结果技术,为果桑产业的进一步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2.
邵武市卫闽镇位于福建的西北部,地理环境适合果桑的生长,引进果桑种植项目,具有很好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是山区农民增收致富的好门路。卫闽镇从2000年从浙江引进优良大黑桑.杂交品种8632.由于桑果盛产期在5月上中旬,上市季节比较集中,特别是后期,枇杷、杨梅、桃、李等水果相继上市,影响桑果的销售价格和效益。同时,桑果采摘期若遇到大风、大雨等不良气候影响。会导致大量桑果落地而造成损失。  相似文献   

13.
果桑资源的研究开发与综合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国果桑资源状况、果桑资源研究进展、培育应用的果桑新品种、桑果资源的开发利用等相关内容进行了综述,以期为果桑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大十"果桑特性,总结了该果桑无公害栽培技术:包括园地选择、果桑种植、树型养成、施肥、病虫害防治、桑果采收等方面内容,为桑果作为新型果品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果桑是从多年生落叶小乔木——桑(Marus alba L)中经过多年选育而成,果叶两用。奉化市莼湖镇杨家果树新品种试验圃(以下简称杨家苗圃)科技人员1997年前后从广东等地引入几个果桑品种试种,观察其结果表现与产叶情况,以“大十”品种较为理想,表现桑果(桑椹)成熟较早,4月中旬就有少量开始转色的桑果;  相似文献   

16.
真空冷冻干燥技术在新品种桑果干制备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真空冷冻干燥技术对2个果桑新品种"桑梓1号"、"桑梓2号"的鲜桑果进行冷冻干燥处理,以"无籽大十"的桑果为参照,以含水率为考察指标,分别选取干燥温度、真空度、干燥时间为考察参数,对上述3种桑果的冷冻干燥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佳工艺参数为干燥温度50℃、真空度20Pa、干燥时间72h,3个品种桑果的含水率分别为2.97%、3.03%、2.56%,原花青素保留率分别为73.86%、76.32%、70.55%。真空冷冻干燥技术在果桑新品种桑果干制备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果桑菌核病的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果桑菌核病是果桑最主要的病害,主要为害桑葚.桑树菌核病是肥大性菌核病、缩小性菌核病、小粒性菌核病的统称,属子囊菌亚门真菌病菌.菌核随桑葚落地,以菌核在土壤中越冬.翌年条件适宜时,菌核萌发产生子囊盘,盘内子实体上生子囊释放出子囊孢子,借气流传播到雌花上,菌丝侵入子房内形成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相似文献   

18.
果桑是叶果兼用的重要经济林木之一,桑果营养丰富并具有多种保健作用。从果桑品种资源与品种选育、设施栽培技术、营养品质等方面对已有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在此基础上展望了果桑在开发利用边际土地、建立观光采摘园等方面的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在果桑生产中,肥大性菌核病对果桑产量影响较大,易给果农造成较大的损失。探讨了果桑肥大性菌核病的病原,侵染循环与发生规律及发生原因,提出了合理栽培、加强果桑园管理和药物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市果桑发展较快,为了提高果桑产值,生产上采用大棚栽培果桑。但大棚培育的果桑,常有大量半成熟果实掉落,降低了产量,且采收的桑果口味较差,风味远不如露地栽培。因此,为提高果桑品质,降低落果数量,在采取适当的整枝技术、水肥控制,并确保采收前20天停止用药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