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花生是山东省四大农作物之一,面积仅次于小麦和玉米,与棉花相近,是山东主要的油料作物、经济作物和出口创汇作物。对花生种植业中花生与其他主要作物生产进行了对比分析;以比较优势理论为基础,运用效率优势指数、规模优势指数和综合优势指数,对山东与其他三大花生主产省份进行比较优势分析。结果表明,无论是与省内主要竞争作物相比,还是与其他三个花生主产省区相比,山东花生生产都具有显著的比较优势。  相似文献   

2.
河北省种植业比较优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调整河北省种植业生产结构为目的,依据比较优势理论,运用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法对河北省近5年来的种植业主要农产品的比较优势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河北省的主要农产品中稻谷、花生具有效率比较优势;棉花、花生具有规模比较优势。总体来说,河北省在棉花、花生、甜菜的生产上具有综合比较优势。  相似文献   

3.
中国棉区分布广阔,各地宜棉程度差别很大。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利用1989—2003年的全国及各省区的生产统计资料,以规模优势指数、单产优势指数、集中度优势指数、综合优势指数、棉粮单产比指数、棉粮面积比指数对各省区近阶段产棉优势分布及部分省区优势变化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中国有新疆、河南、山东、河北、湖北、江苏、安徽,这7个稳定的棉花生产优势省区,天津可能成为新兴的棉花优势省区,总体而言,中国棉花生产优势在东部有所波动,略有减小的状态下,植棉重心向西北部偏移。  相似文献   

4.
在分析新疆畜禽产品生产的自然、经济、社会等因素的基础上,对新疆南疆和北疆2009—2012年间牛肉、羊肉、猪肉的产量比较优势、规模比较优势以及综合比较优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新疆南北疆不同地区畜牧业发展差异较大,生产结构也有比较明显的区域化特征。通过对不同生产区域的优势表现分析,提出发挥新疆牛羊肉生产区比较优势和区域布局的思路与建议。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新疆42-44纬度带典型县市畜牧业生产比较优势、规模优势和综合优势的比较分析,提出在该纬度带新疆牛羊肉区域布局的思路与建议。  相似文献   

6.
辽宁省6种主要农作物2005~2010年度的比较优势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先叶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9):14622-14624
运用改进的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法,对辽宁省2005~2010年的6种主要农作物的种植规模、效率、效益和综合4个比较优势指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辽宁省6种主要农作物种植中,玉米和花生都具有综合比较优势,玉米综合优势指数、效率优势指数和规模优势指数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效益优势指数小于1;花生综合优势和规模优势均大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效率指数和效益指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大豆综合优势指数低于或接近全国平均水平,而它的效率指数和效益指数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主要是规模指数太小;甜菜和棉花同样不具备比较优势,综合比较优势指数小于1;棉花虽然效率优势大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棉花的规模呈极端劣势,也说明种植规模太小;烤烟规模优势指数变化不大,但效率优势指数变化很大,说明烤烟种植风险很大,不宜多种。在此基础上提出适合辽宁省农业发展水平的政策建议:①鼓励和扩大具有综合比较优势的经济作物玉米、花生的生产;②由于棉花的单位面积的产量高于平均水平,所以可以适当扩大棉花的生产规模;③烤烟的种植风险较高,不宜种植;④大豆是东北的优势传统农作物,所以效率和效益指数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关键是规模优势太小,应该大量扩大大豆的生产面积;⑤缺乏比较优势的甜菜,可以适量调减种植面积,用于调节自然资源配置而加以种植。  相似文献   

7.
根据比较优势理论,利用改进的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法,对陕西省油菜籽、花生2种主要油料作物在1990 - 2009年间的比较优势变动趋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种油料作物的综合比较优势指数都处于劣势,其中油菜籽具有较高的效率指数,但规模优势和效益指数较低,花生整体为比较劣势,但效益优势却在逐年增加.最后提出陕西省油料作物结构调整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运用1996-2015年全国及各省区农作物种植面积、玉米种植面积及单位面积产量等数据资料分别测算我国18个玉米生产省区的玉米生产集中度指数、生产规模指数、规模优势指数、效率优势指数、综合优势指数,结合GIS技术探讨1996-2015年全国玉米生产省区综合比较优势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2012年以后全国玉米生产集中度排名格局基本形成且保持稳定;我国玉米种植主要集中在北方春播玉米区和黄淮海夏播玉米区;1996-2015年具有玉米生产规模优势的省份保持相对稳定,同期我国玉米种植省生产效率比较优势相对较集中,多数省份玉米生产效率比较优势指数集中在0.5-1.0与1.0-1.5区间内;全国玉米种植省的综合优势指数(AAI)与效率优势指数(EAI)变动趋势存在相对一致性。依据1996-2015年玉米生产效率优势指数和规模优势指数,将全国18个玉米种植省分别归入玉米种植优势“双低省”、“效率优势省”、“规模优势省”及优势“双高省”四大类,并根据类别特征提出针对性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9.
根据比较优势理论,利用改进的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法,分析了山东省4种主要经济作物(棉花、花生、大豆和烟叶)2008 ~2012年的比较优势.结果表明,山东省花生的综合优势指数、效益优势指数和规模优势指数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棉花的综合优势指数和规模优势指数均高于全国水平,效率优势处于劣势;大豆和烟叶的综合比较优势较差.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山东省主要经济作物结构调整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长江中下游地区近20年水稻生产与优势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比较优势指数分析、地理信息系统(GIS)空间分析等方法,研究长江中下游地区水稻的生产和比较优势。结果表明,近20年长江中下游地区水稻生产面积呈"V"形变化,总体缩减,具体表现为东部地区大幅减少,而西部地区略有增加;水稻单产水平不断提高,总产量近年来出现连增;该地区水稻生产具有较明显的规模比较优势和综合比较优势,并呈逐渐增加趋势,但不具有效率比较优势;该地区南部省份具有较明显的规模比较优势和综合比较优势,经济发达的省份具有相对较明显的效率比较优势。基于研究结果,提出稳定长江中下游地区水稻生产规模比较优势,增加效率比较优势,从而进一步提升综合优势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中国细羊毛生产布局的比较优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采用资源禀赋指数法、概率优势分析法和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法,对中国细羊毛生产布局的比较优势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中国细羊毛生产布局在总体上呈现出逐步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非农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和饲草料资源比较丰富的西北地区、华北地区和东北地区集中的变化趋势,即由最初的自然性布局逐渐向经济性布局转变;新疆、内蒙古、甘肃、吉林、青海和黑龙江是中国细羊毛生产优势省区,这表明中国细羊毛生产布局的现状符合比较优势原则。因此,政府应当根据各省区的社会经济条件、资源禀赋等的实际情况实施差异化的细羊毛产业支持政策,加大对细羊毛生产优势省区的政策支持力度,促进中国细羊毛生产布局的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   

12.
根据比较优势理论,利用改进的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法,对辽宁省(花生、棉花、甜菜)3种主要经济作物在2005-2010年间的比较优势变动趋势进行了分析,其结果表明:花生的综合比较优势指数和规模优势指数均大于全国平均水平处于优势,但效率和效益指数处于劣势;棉花有效率优势,但综合指数和效益指数处于劣势,尤其规模指数;甜菜各种比较优势指数均处于劣势。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辽宁省三种经济作物结构调整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针对新时期河北省农业结构调整的需要,选用规模优势、效率优势和综合比较优势等指数,运用要素比例分析法,对河北省主要农产品的比较优势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河北省的小麦和玉米等粮食作物以及花生、棉花等经济作物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蔬菜和水果效益优势明显,综合比较优势高.河北省农业结构调整应稳定小麦和玉米面积,大力推广优质专用品种,缩减稻谷种植;油料生产应重点扩大花生种植面积,提高胡麻籽生产效率;稳定发展比较优势高的蔬菜和瓜果,开发稀特菜和绿色无公害特色产品,注重比较优势,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针对周口市现代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的需要,运用效率优势、规模优势和综合比较优势等指数,并用要素比例分析法对周口市主要农产品的比较优势进行了分析研究。根据2016-2020年5年的统计数据对10种作物进行计算分析,得出周口市主要农产品生产综合比较优势指数的排序为大豆>瓜果>甘蔗>小麦>蔬菜>玉米>棉花>花生>烟叶>油菜,分析结果显示,小麦、大豆、甘蔗和瓜果等的农产品具有综合比较优势,玉米、花生、油菜、棉花、蔬菜和烟叶等农产品不具有综合比较优势。在分析结果基础上提出了周口市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5.
新疆特色农业发展和建设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在全国的地位举足轻重.例如与全国其它产棉地区相比,新疆棉花生产无论是其生产规模还是生产效率,在全国都具有极强的相对比较优势,其优势地位不可取代;新疆粮食生产(小麦和玉米)在全国具有相对生产效率优势;新疆哈密瓜、葡萄、香梨、核桃、杏等特色林果,在全国具有极强的生产规模和生产效率,其综合比较优势地位突出.新疆是“一带一路”核心区,农业是新疆的优势产业, 《新疆农业科学》是新疆与国内外科技信息交流的重要平台,以《新疆农业科学》为例,对所刊登论文的学科与机构分布进行了统计与分析,表明《新疆农业科学》在推动科技成果向西开放的方面发挥了重要的窗口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作者依据河南省2014-2016年的统计年鉴数据,对河南省不同城市的小麦、玉米、花生、大豆4种作物进行了规模优势、效率优势以及综合比较优势分析,明确了各市四种不同作物生产上的优势和劣势情况,提出了河南省不同作物结构调整建议。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新疆棉花生产发展迅速。2005年棉花播种面积1743.8万亩,总产达到195.7万吨,建成了全国最大的优质商品棉基地。棉花生产对自治区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棉花收入也成为新疆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2000年以后,新疆更是将棉花作为经济的发展的主要物质,新疆棉花在全国棉花行业也是一枝独秀.撑起中国棉花的半壁江山.新疆棉花的生产优势不但在自然条件上具有优势,在规模上,资源利用上等都具有一定的优势.本文用比较优势的方法分别从规模优势,效率优势和综合比较优势上来分析1994-2005年新疆棉花在中国的产业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18.
我国各省区茶叶生产比较优势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勇 《广东农业科学》2010,37(7):375-377
在分析方法上继承了对称化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的思想,针对规模比较优势指数和效率比较优势指数未能反映发展变化情况,提出了发展比较优势指数及其计算公式。通过对我国各省区茶叶生产的比较优势分析,显示出目前我国茶叶生产整体具有比较优势,江北茶区发展迅速,出现了明显的东茶西移。通过规模、效率和发展比较优势指数的计算为各省区茶叶生产在全国的定位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李宝玉  李刚  高春雨 《安徽农业科学》2013,(32):12758-12762,12811
运用综合比较优势指标SAI,YAI和AAI测定了环渤海区域主要农产品生产的资源配置效率和生产规模等方面的优势,研究结果表明,环渤海区域具备综合比较优势的农产品主要有高粱、小麦、玉米、谷子、棉花、蔬菜和花生,其中除了谷子和蔬菜,其他几种农产品均不具有单产比较优势。提出根据区域农产品的比较优势,优化农产品产业布局,发挥区域农业资源优势,进一步加快区域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以比较优势理论为依据,运用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法对广东省主要农作物的比较优势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广东省所有农作物都不具有效率优势,具有规模优势的农作物和具有综合比较优势的农作物相同,即水稻、花生、甘蔗和蔬菜.并据此提出了广东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