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直播稻田耳叶水苋、杂草稻、假稻发生与防除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上海市嘉定区直播稻田耳叶水苋、杂草稻、假稻发生危害情况的调查和分析,提出了当前嘉定区直播稻田耳叶水苋、杂草稻、假稻的防除对策,以期为有效控制该地区直播稻稻田耳叶水苋、杂草稻、假稻等杂草危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宁夏水稻田杂草稻发生情况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宁夏种植水稻的8个市(县、区)稻田杂草稻发生危害情况的普查结果发现:宁夏水稻田杂草稻发生危害严重,杂草稻的乡镇分布率为97.78%,发生频率为73.43%,平均面积发生率为38.68%,宁夏杂草稻发生面积3.09万hm2。同时,就杂草稻的防除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灌南县直播稻面积逐年加大,而直播稻田杂草的严重发生也对直播稻生产造成很大影响,本文提出必须根据杂草发生数量和种类,采取"一封二杀三补"的化除技术,减轻和消灭我县直播稻田的杂草危害。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灌南县直播稻面积逐年加大,而直播稻田杂草的严重发生也对直播稻生产造成很大影响,本文提出必须根据杂草发生数量和种类,采取"一封二杀三补"的化除技术,减轻和消灭我县直播稻田的杂草危害。  相似文献   

5.
杂草稻的发生特点 危害及防控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杂草稻在我国东北及其他地方稻田里常有发生,给水稻生产带来潜在的危险。本文对杂草稻特征特性、发生特点及危害进行了阐述,同时介绍了预防和控制杂草稻发生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6.
杂草稻是严重影响水稻生产的一类稻属植物,目前在宁夏稻作田普遍发生,作为一种特殊的稻田杂草,给宁夏水稻生产造成较大危害,它的控制已成为水稻生产中亟需解决的问题.通过对杂草稻的生物学特性、生长特点、田间发生的主要原因、生产上的防治方法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叙述,目的就是直观的了解杂草稻生长及危害的相关知识,针对杂草稻容易发生危害而人们又可以进行控制的几个方面进行科学防治,从而减少杂草稻对水稻生产的危害,保证宁夏水稻生产的安全.  相似文献   

7.
该文对白湖稻田杂草稻的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调查结果认为,杂草稻在白湖发生的面积大,分布范围广,造成的危害重;同时对杂草稻的生物学特性和分布特点进行了阐述,对杂草稻的发生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防除杂草稻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稻田杂草稻发生规律及其防除技术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通过研究杂草稻的发生规律、植株生长发育及其形态特征对水稻生产的危害,分析杂草稻的来源及传播途径,提出了"改变耕作制度,实行轮作;播栽前封闭化除;形态去杂"的控制技术。  相似文献   

9.
为明确广东省杂草稻的发生与分布情况以及生物学特征,为广东省杂草稻的防治提供基本信息,通过采用目测法和样方法点面结合,调查广东省栽培稻田杂草稻的发生与危害情况,对调查的杂草稻生物学特征与其发生率、发生密度、综合危害指数综合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广东省杂草稻的发生率为0.00%~33.11%,发生密度最低的县(市)约0,最高约18株/m2,综合危害指数都在20%以上。以雷州、惠东尧封开和恩平最为严重,杂草稻密度依次为18.10、2.52、1.60、0.96株/m2,综合危害指数依次为56.00%、45.00%、29.20%和15.80%。杂草稻植株较高、分蘖较强、叶色偏淡、成熟早、易落粒、种皮红色、籽粒偏籼型,得出广东省不同稻作区杂草稻发生与分布情况依次为粤西南稻作区>粤中南稻作区>粤中北稻作区>粤北稻作区,且杂草稻发生率为直播田>抛秧田>移栽田。  相似文献   

10.
针对近年来白湖杂草稻发生和危害日益加重的形势,通过开展田间调查和总结分析,指出了白湖杂草稻发生和危害日益加重的原因,提出了符合白湖实际的综合治理措施意见。  相似文献   

11.
麦茬套播和直播稻田杂草稻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耕作制度的变化和栽培新技术的推广,直播稻田和套播稻田面积越来越大,杂草稻的发生又有抬头.由于麦茬直播稻田和套播稻田不翻耕,一旦发生杂草稻则危害多年,其数量呈几何级数上升,已严重影响了直播稻、麦套稻的产量和品质.本研究分析了麦茬套播稻、直播稻田间杂草稻暴发原因和危害特性,提出了合理耕作布局及传播防治等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12.
调查嘉兴、湖州直播稻田杂草发生与危害情况表明,嘉兴和湖州两地稻田杂草发生种类基本一致,主要种群有稗草、千金子、耳叶水苋、节节菜、异型莎草、陌上菜、丁香蓼、醴肠、鸭舌草等。嘉兴地区直播田杂草危害种群主要有稗草、千金子、耳叶水苋、空心莲子草、马唐、假稻等,湖州地区直播田杂草危害种群主要有稗草、千金子、李氏禾、耳叶水苋、杂草稻、牛筋草、鸭舌草等,总体上嘉兴的杂草危害大于湖州,而湖州的杂草稻、李氏禾等危害大于嘉兴。根据调查结果,分析了杂草危害发生的原因,为稻田草害治理形成解决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杂草稻是严重影响水稻生产的一类稻属植物,严重影响水稻的产量和品质。笔者简要综述了杂草稻的生物学特性、发生规律以及危害特点等。  相似文献   

14.
杂草稻是指田间自生、非人工栽培、具有杂草特性的水稻。杂草稻的发生和危害主要是由于水稻生产方式日益简化积累、种子混杂等原因造成。根据杂草稻的发生特点及形态差异,提出了"切断种源,形态去杂"的控制思路,并对养草灭草法及除草剂防除杂草稻的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采用养草灭草方法,可控制田间杂草稻减少来年杂草稻基数。  相似文献   

15.
随着轻型栽培技术的推广,杂草稻在崇明地区发生面积呈扩大趋势,给农业生产带来了严重危害。本文介绍了杂草稻形态特征、杂草稻分类,分析了杂草稻传播途径,提出了防治杂草稻的具体措施,以期为减轻杂草稻对种源农业、种粮农业生产的危害,保障农业种源生产、种粮生产效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早稻抛栽田杂草发生规律调查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对绍兴市三大主要农业区划稻区的抛秧稻田杂草发生情况普查和定点系统上稻抛栽田发生的杂草有27种,分属17科,主要杂草危害群落有11种。杂草危害发生频率由高到低欠为稗草、矮慈菇陌上菜、双穗雀稗、异型莎草等;危害严重度由重至轻依次为稗草、矮慈菇异型莎草、双穗雀稗、千金等。同时,查明主要危害杂草的发生特点和延期消长动态,为正确制订杂草防除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在我国一些稻区,杂草稻发生越来越重,严重影响水稻产量和质量,威胁着我国水稻生产和粮食安全。掌握杂草稻在阜南县发生、危害及分布情况,切实做好杂草稻的综合防控工作,对于保障水稻生产和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江苏沿江地区杂草稻的生物学特性及危害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峥  戴伟民  章超斌  强胜 《中国农业科学》2012,45(14):2856-2866
【目的】明确江苏沿江地区杂草稻的发生现状、危害和生物学特性,掌握其鉴别方法。【方法】采用目测法和样方法点面结合,调查江苏沿江地区6个市的28个县(市、区)的直播稻田杂草稻的发生率、发生密度、综合危害指数,定点研究6个地点的杂草稻生物学特性及其危害性。【结果】杂草稻在各县(市)的发生率从78%-100%不等,发生密度最低的县(市)约2株/m2,平均最高约9株/m2,综合危害指数都在20%以上,导致栽培稻减产8.3%-82.3%;泰州、扬州和常州的危害相对更重。综合6个地点的调查结果显示杂草稻与栽培稻主要区别为:杂草稻的叶环和叶耳呈紫红色,植株基部褐色;苗期生长旺盛,分蘖力强、分蘖角大于栽培稻20°以上,株高高出8-10 cm;株型松散;单株结实量高于栽培稻3倍以上,繁育系数显著高于栽培稻,但结实率较低,为78%-86%,千粒重仅为18.93-20.10 g;成熟期早1月左右并显早枯。【结论】江苏沿江地区的杂草稻发生量大且危害严重;杂草稻与栽培稻有形态学差异;杂草稻的分蘖初期、扬花期是人工拔除的适宜时期。  相似文献   

19.
本文概述了杂草稻生物学特性及其为害,并提出了杂草稻的综合防控技术对策,即在提高对杂草稻的重视基础上,加强种子管理,强化用种安全意识,调整种植模式,综合运用田间管理、人工拔除、化学防控手段,多方面控制杂草稻的发生、扩散及危害。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上海市嘉定区直播稻稻田杂草情况的介绍,指出了当前嘉定区直播稻稻田杂草发生的成因,并提出了杂草防除的一些建议,希望能为有效控制该地区直播稻稻田杂草危害提供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