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广西德保县和隆林县野生古茶树及其他省份名优栽培种茶树进行聚类分析,为野生古茶树种质资源保护、良种选育及创新利用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利用筛选出的15对SSR引物对9份广西德保县和隆林县的野生古茶树种质和15份名优栽培种茶树种质进行聚类分析,并计算遗传相似系数.[结果]筛选出的15对引物从德保04和德保05未扩增出任何条带,但从其余22份茶树样品中共扩增出183条谱带,其中CS1引物扩增出多态性谱带最多,为19条,最少为CS13引物,仅7条,平均每对引物扩增出多态谱带12.26条,多态率为96.17%.22份茶树种质资源可聚为两大类群,其中德保县和隆林县的野生古茶树聚在Ⅰ类群,栽培种茶树聚在Ⅱ类群.根据遗传相似系数,也可获得上述相同的分类结果.茶树品种间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48~0.84,平均遗传相似系数为0.67,其中,野生古茶树种质资源间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68~0.84;栽培种茶树间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62~0.84;野生古茶树与栽培种茶树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48~0.77.仅德保06与其他野生古茶树(隆林42和德保01)遗传相似系数小于0.70;栽培种茶树与野生古茶树相比,仅黄观音与野生古茶树(德保01和德保G02)遗传相似系数大于0.70.[结论]广西德保县和隆林县的野生古茶树种质起源相近,与我国其他各省份的名优栽培种茶树亲缘关系较远,存在相远近亲和相近远亲共存现象,进一步证实广西德保县野生古茶树为五柱茶系的厚轴茶,推测桂西北山区广泛分布山茶属原始种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野生古茶树。【方法】调查了解近几年来广西各地利用开发野生古茶树基本情况,分析广西野生古茶树资源分布及开发利用存在问题,并针对野生古茶树保护与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结果】广西野生古茶树分布广泛,地方特色资源丰富,具有许多优良的表型性状,可作为育种材料进行茶树种质资源优新品种的创新利用。目前广西野生古茶树种质资源主要保护利用模式主要有4种,但利用和保护中存在着采摘不科学,管理和保护缺乏,茶产品质量低,野生古茶树茶产品尚未实现统一的质量标准等问题。【建议】进一步加强对野生古茶树保护重要性认识,加大野生古茶树保护宣传力度,建立野生古茶树种质资源生态系统的保护机制,加强技术指导,科学管理,加大扶持,建立标准,促进广西野生茶开发利用实效。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广西德保县野生古茶树的利用价值,以其中3个代表单株的鲜叶为研究对象,测定其鲜叶中主要生化成分含量,并以"福鼎大白茶"作为参照,研究该地区野生古茶树的适制性及利用前景。结果表明,3个代表单株鲜叶中的咖啡碱含量分别为0.55%、0.25%和0.42%,均明显低于1%,说明德保县野生古茶树中存在低咖啡碱的野生茶树类型,可以作为选育低咖啡碱特异性茶树优质资源。与对照"福鼎大白茶"相比,3个代表单株鲜叶中仅茶多酚含量高于对照,儿茶素总量、游离氨基酸、咖啡碱及水浸出物含量均低于对照"福鼎大白茶";3个代表单株儿茶素品质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福鼎大白茶",其鲜叶酚氨比均小于8,适制绿茶。  相似文献   

4.
野生古茶树茶与茶园茶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感官审评和化学分析手段,对野生古茶树茶和茶园茶的外形、颜色、滋味、香气等进行审评、测定和比较。两者都为条索,在颜色方面,野生古茶树茶的干品偏向红黄,汤色黄红,茶园茶的干品呈绿黑,茶汤绿黄色;滋味方面,野生古茶树茶苦涩味较淡,醇和,回甘,茶园茶苦涩味比之更盛,味微短,入口略甜。茶多酚、黄酮类化合物两者基本一样,分别是28.9%左右和7%左右,测定的5种儿茶素,茶园茶是野生古茶树茶的两倍多,咖啡碱茶园茶是野生古茶树茶的约两倍,游离氨基酸野生古茶树茶比茶园茶高,可溶性糖野生古茶树茶(3.82%)比茶园茶(4.60%)低;在香气化合物方面,野生古茶树茶测出定名的香气化合物有58个,茶园茶有74个,两者相同的香气化合物有12个。野生古茶树茶泡饮比茶园茶优越很多,儿茶素类、香气化合物对人体的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野生茶、古树茶、荒野原生态茶产品因自然生长、安全、优质,近年来深受爱茶人士的青睐,产品供不应求.本文通过实地调查广西资源县茶树资源的分布情况、生长环境、形态特征等,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旨在为收集和完善广西地方茶树种质资源奠定基础,为广西茶树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正凤庆是全国范围内古茶资源比较丰富的县份之一。全县有百年以上的栽培古茶园1626.66 hm~2(24 400亩),野生茶树群落2106.66 hm~2(31 600亩),凤庆县共计有古茶树资源3733.33 hm~2(56 000亩)。其中,现存古茶树遗产存量最大、类型最丰富、最具代表性的地区是小湾镇锦秀村香竹箐"锦秀茶祖"及周边古茶树群落——锦秀村古茶山。锦秀村古茶山集中连片面积约20 hm~2(300亩),存在古茶树14 000多株,其中,胸径1 m以  相似文献   

7.
作为中国著名古茶区之一,江苏茶史悠久,在江苏各地仍保留少量古茶树和野生茶树。但由于人口增长、茶叶产业布局调整以及过度开发等多方面影响,江苏古茶树资源现状堪忧,亟需采取措施实行科学保护与合理利用。本文在概述江苏古茶树资源现状的基础上,通过研究资料分析,从茶史研究、茶文化研究两个方面阐述了江苏古茶树资源存在的文化价值,同时强调了当前江苏古茶树资源保护的必要性与急迫性。  相似文献   

8.
贵州普安是茶树原产地之一,产茶历史悠久、品质优良,普安的四球茶是目前国内已发现最古老最大的古茶树,也是目前最大的四球茶野生古茶树居群。四球茶种(Came lliatetra-cocca Chang),是珍稀古茶树资源,在茶树起源、演化和分类研究上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被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授予“中国古茶树之乡”称号。本文对贵州省普安县近几年来茶产业发展情况进行总结,对下一步茶产业的发展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正澜沧是云南大叶种茶叶原产地之一和普洱茶的故乡,有着悠久的种茶历史和深厚的茶文化,野生茶树、过渡型大茶树、人工栽培型古茶等几种类型的茶树均可在澜沧找到。据资料显示,早在民国15年(1926年),县政府就颁布《澜沧县强迫栽种茶桐章程》,购茶籽下发各地种植,并规定每户每年至少种100棵茶。澜沧现有野生茶树7867 hm~2(11.8万亩),有全世界迄今发现的最古老的过渡型大茶树——富东邦崴千年古茶树。有全世界迄今发现年代最久远、连片面积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人工栽培型古茶林——惠民景迈芒景千年万亩古茶林。景  相似文献   

10.
广西野生茶树资源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广西野生茶树资源进行实地调查,了解野生茶树资源的分布、面积、数量、品种、树龄等情况,开展对野生茶树资源全面系统的调查、收集等工作,将为广西茶树种质资源的保护、改良、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广西扶绥姑辽野生茶树种质资源系统选育研究》项目是广西科技计划项目,主要工作内容是对广西扶绥县姑辽野生茶树进行系统选育,对入选单株进行形态学特征和生物学特性记录、检测其生化成分含量等研究。该文对部分入选单株的生物学特征特性以及生化成分、制茶品质进行描述,为姑辽野生茶树种质资源的综合利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大瑶山野生茶叶开发利用研究"课题是属于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大瑶山特色资源开发技术集成与产业化",由广西桂林茶叶科学研究所和广西金秀县瑶山王茶业有限公司共同承担完成,按照高起点、高标准、高科技、高效益的原则,在大瑶山丰富的野生茶树群体中,选择优良茶树株系进行繁育;改造和保护大瑶山连片野生茶树;开发利用金秀野生茶,创制金秀大瑶山茶叶产品,构建金秀县名优茶产业体系,促进金秀县县域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久安乡隶属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具有丰富的古茶树资源,久安古茶树是目前国内已发现的最古老的栽培型灌木中小叶种茶树,也是目前最大的灌木型古茶树居群,久安乡先后被授予"贵州省十大最美茶乡""高原古茶树之乡""贵州省十大茶旅目的地""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等称号。针对茶树生长的气候条件,分析了久安乡茶区的气候优势,即久安乡茶区热量资源丰富,水分条件适宜,少日照,雾日多,光热水匹配良好,气象条件有利于优质茶叶的生产,茶树生长气候优势明显。同时对影响久安乡茶树生长的主要气候灾害低温冷害、干旱、洪涝及冰雹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防御措施。  相似文献   

14.
为了科学合理的保护管理云南古茶树种质资源的多样性及有限的面积,该文对古茶树进行了重新的界定,共包括大厂茶、大理茶、厚轴茶、秃房茶和茶5种,以及普洱茶和白毛茶2变种。拟合的胸径与年轮数之间的S型函数表明,当树龄为100 a时,胸径约为18cm;由胸径按树木干型的削度换算结果表明,100a古茶树的地径为22.50cm。因此,胸径大于或等于18.00cm,或者地径大于或等于22.50m的茶树为古茶树。另外,建议将古茶树按林地权属性质分为严格保护型、部分(非生产性)利用型和生产利用型3类保护利用类型,并开展相应的保护管理措施。以上内容的论述,既可为云南省古茶树(园)资源的合理保护和科学管理提供依据,又可满足人们对古茶树利用的需求。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论述了野生茶树种质资源的价值,介绍了广西野生茶树种质资源的现状,分析了广西野生茶树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广西野生茶树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建议,以期为开展广西野生茶树资源的研究、保护和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为习水县古茶树红茶饮品品质提升提供参考,以贵州习水县野生古茶树春1芽2叶、1芽3叶鲜叶为原料,对野生古茶树红茶初制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萎凋时间29 h,室外晒青4 h,轻摇青3次的茶样感官审评最优,该条件下加工的红茶条索紧结,蜜甜香,优雅细致持久,带花果香,充分体现出古树茶的特质与韵味。  相似文献   

17.
正早先发现的野生茶树"白芽奇兰",是在平和县崎岭乡彭溪村,生长于村边的一口古水井旁。其茶芽加工后的干毛茶,香气清高似兰花香,加上其叶子形态似"竹叶奇兰",所以当地茶农就以"奇兰茶"传叫开了。后经当地茶农的不懈努力,采取有性繁殖技术培育苗木,逐步被零星引种到周边的地区种植,没有形成一定的种植面积,无法批量产品,出售的少量干毛茶,均参考色种价给予收购。所以在命名之前,"奇兰茶"既没有被茶农  相似文献   

18.
对曲靖市内茶树资源进行了全面调查,发现曲靖市内茶种主要为茶和大厂茶及普洱茶等,在人工栽培与野生资源中均有分布,主要集中在曲靖市的富源县、师宗县、宣威市等地,区域特征明显。富源的大茶树分布较散,数量不多,以大厂茶为主;而师宗县大茶树分布较集中,数量较少,以大厂茶和茶为主。宣威市发现人工栽培的云南大叶茶种和小叶种茶曲靖市的大厂茶茎干粗大,有明显的花香,种子更新能力很强,树下有大量的幼苗生长,与其他地区的野生茶有明显差异,小叶种茶生长为乔木型,最大一株基部干径达96 cm,这在小叶种的记录中很罕见。  相似文献   

19.
信阳大茶沟翅柃古茶树的发现,填补了河南省没有古茶树的空白,翅柃古茶作为一种低咖啡碱、高可溶性糖的新型信阳茶饮品极具开发价值。为更好地保护和开发利用信阳大茶沟翅柃古茶树资源,对翅柃古茶树植物学和生态学特征进行观测,并对其资源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翅柃古茶树为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雌雄异株,嫩枝有3棱,叶革质,花期为10~12月,果熟期为次年7~9月;喜阴,好肥沃、湿润土壤。信阳大茶沟分布有地径8 cm以上的翅柃古茶树37株,最大树龄400~500 a,对翅柃古茶种质资源的保护可根据情况实行原地保护与迁地保护,同时应加快大茶沟古茶树的繁殖技术研究。通过规划茶园建设、旅游开发、加大宣传、政府支持等措施促进对翅柃古茶树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20.
楚雄州境内的哀牢山一带,生长着大量的古茶树资源,37年来,楚雄州茶桑站先后参与了3次资源普查、组织了1次资源考察,摸清了楚雄州境内古茶树资源的地理分布、资源类型、规模、代表性植株的植物学分类。证明了楚雄州境内的哀牢山一带是茶树原产地、茶树驯化和规模化种植发源地之一,是云南的茶树种质资源库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