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标准范围是北纬35°~36°,海拔1 500~2 600 m油用紫斑牡丹栽培区。主要技术内容是油用紫斑牡丹田间管理、栽植密度、整形修剪、肥水管理、采摘、病虫害防治等技术。  相似文献   

2.
漳县自然气候独特,是紫斑牡丹的原产地和适生区,非常适宜油用紫斑牡丹生长发育。本文介绍了漳县油用紫斑牡丹生产栽培技术,包括生长习性、选择地块、整地施肥、培育苗木、苗期管理、定植、追肥浇水、松土锄草、整形修剪、越冬管理、病虫防治、适期采收种子、健全技术档案等内容,以期为漳县油用紫斑牡丹生产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3.
以紫斑、凤丹等牡丹品种籽为原料榨取的牡丹油,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因此,近年来油用牡丹产业发展较快,油用牡丹苗供不应求,提高油用牡丹育苗技术十分重要。所以,根据多年的育苗经验归纳总结油用紫斑牡丹高床覆沙育苗技术。  相似文献   

4.
正油用紫斑牡丹的种植栽培过程中,病、虫害的防治是工作是整个栽培管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它直接影响着油用紫斑牡丹的观赏价值和食用价值。下面以个人理解阐述一下油用紫斑牡丹病虫害防治方法。1油用紫斑牡丹病、虫害防治原则油用紫斑牡丹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以生态效益和环境保护的综合效能出发。本着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和安全经济的原则,一定要在了解油用紫斑牡丹主要病、虫害生存基础和发生规律的基础上,及时、准确的全面进行病发期、发生量和危害  相似文献   

5.
油用紫斑牡丹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根据甘肃地区油用紫斑牡丹栽培管理的生产实践,对油用紫斑牡丹从选园、整地、采种、育苗、定植、定植后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时采种等方面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油用牡丹迅速发展,"保康紫斑牡丹"被认定为湖北省油用牡丹良种,根据湖北特有的自然环境条件,从"保康紫斑牡丹"的选地、栽植、管理、采收等一系列过程,制定了较为完善的种植技术规范。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牡丹的油脂价值及氮素吸收积累效应,选取不同品种油用牡丹(紫斑牡丹、丹凤牡丹、杂交牡丹),测定其叶片光合特性、植株生长特性、氮素吸收积累量、油脂含量、籽粒产量等,以期为我国油用牡丹的丰产栽培和产业化发展提供借鉴。结果表明:不同品种油用牡丹成活率、开花率和结实率均表现为紫斑牡丹丹凤牡丹杂交牡丹,且相互之间差异显著;不同品种油用牡丹株高、花干质量和冠幅均表现为紫斑牡丹丹凤牡丹杂交牡丹。对于叶片和籽粒而言,蛋白氮和非蛋白氮含量均表现为紫斑牡丹丹凤牡丹杂交牡丹,并且不同品种之间差异显著;籽粒蛋白氮含量高于叶片,而籽粒非蛋白氮含量低于叶片。叶片氮素累积量和籽粒氮素累积量均表现为紫斑牡丹丹凤牡丹杂交牡丹,并且不同品种油用牡丹叶片氮素累积量和籽粒氮素累积量差异均显著;叶片向籽粒氮转运量依次表现为紫斑牡丹丹凤牡丹杂交牡丹,表明紫斑牡丹对氮素吸收利用能力较强。不同品种油用牡丹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和蒸腾速率大致表现为紫斑牡丹丹凤牡丹杂交牡丹,而不同品种油用牡丹蒸腾速率差异不显著;不同品种油用牡丹籽粒脂肪酸总量依次表现为紫斑牡丹丹凤牡丹杂交牡丹。不同品种油用牡丹籽粒产量和百粒质量分别在153.28~172.06 g/株和29.13~33.26 g,并依次表现为紫斑牡丹丹凤牡丹杂交牡丹,不同品种之间籽粒产量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8.
高寒地区油用紫斑牡丹快速育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项育苗技术与常规油用紫斑牡丹育苗相比更有利于高寒山区进行大规模育苗。同时也解决了常规紫斑牡丹育苗中存在的出苗率低,出苗时间差异大、不整齐,苗木成活率低、长势弱、苗木质量差、标准低,往往达不到大田生产的数量和质量要求等问题。操作简单,成本低廉,可有效促进油用紫斑牡丹的快速繁殖。并科学系统地总结了高寒山区油用紫斑牡丹育苗技术,适用于大田生产推广。  相似文献   

9.
甘肃省紫斑牡丹种业现状及其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紫斑牡丹是一种新的食用木本油料资源。在对甘肃紫斑牡丹种业发展现状、存在主要问题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梳理了甘肃紫斑牡丹种业的发展优势,提出了甘肃省紫斑牡丹种业的发展对策:加强紫斑牡丹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多渠道争取资金支持;强化紫斑牡丹优质种苗繁育技术及系列产品研发;加强专业化人才培养;利用造林补助加强油用牡丹种植基地建设。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临夏油用紫斑牡丹进行探究分析,阐述了临夏油用紫斑牡丹的开发价值,并提出相关优化紫斑牡丹种植模式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和政油用紫斑牡丹栽培技术及产业开发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1和政油用紫斑牡丹资源概况1.1和政油用紫斑牡丹栽培现状据调查,和政油用紫斑牡丹栽植比较零散,以庭院种植为主,数量约65万株左右,种植面积620多亩。主要分布在公园、寺庙、机关、学校、工厂、民居等处,连片种植10亩以上的有8处,221亩25万株。芍药牡丹都是庭院栽植。牡丹与群众的生活紧密相连,现在全县家家种牡丹,人人赏牡丹,栽植牡丹的群众越来越多。1.2和政油用紫斑牡丹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12.
发展油用牡丹对于提高地方经济发展水平、促进农民增收有着积极的作用。为了提高油用牡丹的种植效益,结合所在地区实际情况,就油用牡丹(紫斑系列)播种育苗技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油用紫斑牡丹发展的意义,播种育苗地的选择,播种育苗技术,苗期管理和苗木出圃。  相似文献   

14.
紫斑牡丹为多年生木本植物,是仅次于中原牡丹的第二大牡丹品种群,是进行遗传育种的重要种质资源,而且紫斑牡丹的观赏、药用价值很高,其衍生产品如牡丹籽油、牡丹酒等市场也非常广阔,紫斑牡丹产业已经成为甘肃省的特色产业。本文根据甘肃省的栽培情况,总结了紫斑牡丹的繁殖栽培育苗技术,以期促进紫斑牡丹规模化、产业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正>油用牡丹,别称油料牡丹,是毛茛科芍药属多年生小灌木,是一种新兴的木本油料作物。现在用于生产的油用牡丹仅有凤丹和紫斑2个品种。野生的紫斑牡丹主要分布于甘肃省、四川省和云南北部,另外一种野生的凤丹牡丹主要分布于陕西省、山东菏泽和河南洛阳等地。油用牡丹具备突出的"三高一低"的特点:高产出,5年生牡丹籽产量约  相似文献   

16.
为快速打破油用牡丹‘紫斑’种子休眠和促进幼苗生长,研究了不同赤霉酸浓度处理对油用牡丹‘紫斑’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赤霉酸处理能快速打破油用牡丹‘紫斑’种子休眠,促进种子萌发和生长。与对照1清水处理(CK_1)和对照2低温沙藏处理(CK_2)相比,500mg/l赤霉酸浸种24h,种子的发芽率、生长量和根系活力最高,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建议育苗生产中利用这一浓度来处理油用牡丹‘紫斑’种子。  相似文献   

17.
油用紫斑牡丹既有观赏价值,同时又具有经济价值,用其制作的食用油号称中国最好的食用油。定西市优越的地理位置和种质文化,非常适合于油用紫斑牡丹的培育。目前来说,定西市的紫斑牡丹产业发展具有很大优势,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就定西市利用牡丹资源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探究其开发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18.
在祁连山北坡山区引进7个品种的紫斑牡丹,通过观测其物候期、主要形态特征及长势情况,发现7个品种的紫斑牡丹花期较原产地均延迟了1个多月,花型均为单瓣(少瓣型),适应性都比较好,成活率高、长势好、病虫害少,应用分类均为油用紫斑牡丹。在祁连山北坡山区推广种植紫斑牡丹,发展油用紫斑牡丹产业,可在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带动生态文化旅游业发展,从而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9.
牡丹绿化油用品种繁殖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述及绿化油用的牡丹品种及其生物学特性、繁育技术和立地造林措施。‘凤丹’和紫斑牡丹抗逆性强,具有抗旱关键基因DREB2A、WRKY和XET,而‘凤丹’适应性更广。牡丹籽油在5个种和芍药2个居群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84%以上,其中‘凤丹’、紫斑牡丹、牡丹、四川牡丹的α-亚麻酸和大花黄牡丹的油酸含量超过40%,食品卫生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凤丹’种籽发育根据转录组差异表达基因功能差异划分为3个时期,即有丝分裂期、细胞扩展与物质积累期和成熟期,α-亚麻酸合成关键基因为SAD、FAD2/FAD6和FAD3;其繁殖栽培与管理技术对绿化油用牡丹产业发展有启示。   相似文献   

20.
文章对临夏油用紫斑牡丹进行探究分析,阐述了栽植养护紫斑牡丹地措施,并提出相关防治病虫害的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