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家蚕是产业化规模最大的经济昆虫 ,常规饲养中均为雌雄混养。由于雄蚕与雌蚕相比具有强健好养 ,食桑省、茧层率和出丝率高 ,丝质优、出丝效益和织物性能好等显著优点 ,系统研究表明专养雄蚕比目前的雌雄蚕各半混养可提高经济效益 30 %以上 ,可以在不增加成本的情况下多产丝 1 0 %以上 ,雄茧单独缫丝 ,可生产 5A级高品位生丝 (比一般的提高 2~ 3个等级 ) ,因此丝茧育希望专养雄蚕。由于雄蛾 (蛹 )独特的功能性 ,利用雄 (蛹 )蛾开发功能性保健品进行产业化开发的企业希望专养雄蚕。由于专养雄蚕具有十分广阔的前景 ,日、俄等国纷纷从不同的…  相似文献   

2.
凌荣 《中国蚕业》2010,31(4):82-84,87
在亚热带蚕区晚秋季节低温干燥的不良环境中,蚕种生产既要做好防微、桑园除虫、小蚕饲养、原蚕户的选择等工作,还要做好上蔟到蛹复眼着色阶段的技术保护措施,以及发蛾调节温湿度控制、雄蛾保护等,以提高制种质量。  相似文献   

3.
采用适当剂量的丫-射线辐照羽化前2—3日的雌蛹,羽化后与未辐照雄蛾(具有隐性标志基因)进行单杂交或多品种雄蛾混精杂交,产下卵经一定温度热处理,获得并饲养近两万头雄核发育蚕,并将部分雄核发育蚕继代成功。所有雄核发育蚕都为雄性,且只表现父本性状,不表现母本性状。因而推测可能是卵核经Y-射线照射后失活,而进入卵内的精子经一定高温刺激后互相融合发育的结果。调查了经辐射处理后的杂交后代在不同条件热处理以及不同蚕品种在同样条件热处理下的雄核发育情况,证明产下卵须经一定高温处理,两个入卵精子才能融合而发育。  相似文献   

4.
随着二、三产业发展,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使蚕业生产的主力军越来越缺乏.家蚕饲养中技术性较强的小蚕期难以规范进行,较大程度地降低了蚕农经济效益,大力推广小蚕共育是落实小蚕饲养技术要求的有效途径,有利于蚕业发展.笔者于2007年晚秋在江西省修水县征村乡洲上村进行雄蚕品种在农村的试养工作,将示范推广的雄蚕组织了小蚕共育饲养,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根据小蚕共育的实践和体会,归纳其主要管理和技术要求如下.  相似文献   

5.
家蚕染色体工程及其应用研究——Ⅳ.家蚕人工单性生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方瑗  徐安英 《蚕业科学》1989,15(4):202-206
按张果(1952)的方法,用46℃水浴处理家蚕未受精卵18分钟,获得发育卵,进一步对30多个蚕品种和杂交种,对热处理卵的孵化、生长情况作了比较,发现蚕品种间热处理效果差异大。先后饲养近2万条热处理后代,全是雌蚕,标记基因证实它们的基因型和母本相同,在AcmaypoB(1973)的基础上,将热处理卵发育成雌蛾的未受精卵,再次用热处理继代成功,连续用这种方法继代,已获得几个雌蚕无性繁殖系(clonc),处理卵的孵化率逐代提高,蚕也一代比一代好养,按Stronnikov(1975)方法,用-11℃或-17℃冷冻30分钟,处理了30多个蚕品种或杂交种的未受精卵,获得一些雄蚕,用标记基因作遗传分析,结果表明它们都是纯合体,进一步饲养这种雄蚕,用雄核发育方法继代成功。  相似文献   

6.
针对原蚕区就地制种原蚕户分散、雄蛾冷藏设备投资大、雄蛾冷藏存取不便等难题,我们研发了适合原蚕区就地制种使用的雄蛾冷藏器具,定名为“便捷式雄蛾冷藏器”,并授权实用新型专利(ZL20092018974.4)。便捷式雄蛾冷藏器具有投资小、使用便捷、冷藏性能好、适宜在村多户散的原蚕区使用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通过采取建设雄蚕茧生产基地,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制定DB 3305/T 26.2—2009《雄蚕茧生产技术规程》等标准,抓雄蚕茧生产技术的培训,与蚕农签订订单,实施雄蚕新品种的推广及种、茧、丝一体化开发应用等技术措施;加快了雄蚕饲养的推广步伐,提高了雄蚕种繁育技术,规范了雄蚕饲养技术,提高了雄蚕饲养水平,体现了雄蚕的"优质优价",取得了较好的成效;雄蚕种无论是产茧量、产值、丝质均比普通品种提高。2006—2009年共推广雄蚕种99 654盒,饲养雄蚕种比饲养普蚕种共增加效益2 558.6万元,平均每盒雄蚕种的产值比普通种增加256.75元。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在原蚕区繁育雄蚕品种如何选择原蚕户,秋·华和平30的原种性状、饲养标准、发育经过和原蚕饲养技术要点及注意事项。杭州蚕种场在燕上原蚕区繁育秋·华×平30雄蚕杂交种的生产实践证明,雄蚕品种可以在原蚕区繁育,结果显示,2012—2015年共繁育5个批次的秋·华×平30雄蚕杂交种40 644盒,平均公斤茧制种量2.33盒,平均克蚁制种量11.63盒,雄蚕杂交种母蛾检验平均无毒率达到84%;秋·华×平30雄蚕杂交种成品卵的平均良卵率99.07%,平均实用孵化率61.35%,达到了专业蚕种场的生产成绩。  相似文献   

9.
人为地控制家蚕单一性别孵化,实施雄蚕孵化饲养或雌蚕孵化饲养,自前苏联学者AcTaypoB(1936、1940)创造了人工孤雌生殖技术,用温水浸渍未受精蚕卵获得金雌性化的孤雌生殖蚕之后,(1969)、大沼昭夫(1989)则通过辐射诱变、染色体工程技术得到了“平衡致死”的蚕品系,可利用控制雄蚕孵化。我们在研究家蚕胚胎期温敏性在控制雄蚕孵化的过程中,发现利用胚胎期温敏性亦可以控制雌蚕孵化。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雄蚕品种在淳安县农村示范、推广情况,并对雄蚕品种在农村的饲养技术、注意事项及推广经验进行了探讨与总结,为今后雄蚕品种的饲养推广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贵蚕5号"是以贵蚕3号(57A、渝1、92A、24)为育种基础材料导入家蚕黑蛾基因后育成的带黑色蛾标记新品种。为了掌握"贵蚕5号"原蚕性状,为品种的示范推广及产业化开发奠定技术基础,开展了"贵蚕5号"原蚕饲养技术、老熟结茧、营茧习性、发蛾速度、集中发蛾时间、交配性能、产卵、卵质的性状研究,结果表明:"黔.山"、"贵.遵"原蚕饲养容易,品种性状稳定,抗性较强;产茧量较高,茧质较优;发蛾早、对交蛾为一白交一黑或一黑交一白;产卵成绩较优,产附平整,不受精卵和不良卵少,产卵量接近常规品种,克蚁制种量与对照无明显差异。"贵蚕5号"(黔.山×贵.遵)是一对抗性较强、产量性能好、又带有黑色蛾标记的四元杂交种。  相似文献   

12.
雄蚕蛾油是从雄蛾体内提取的一类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富含亚油酸、亚麻酸、类固醇类和甾类激素,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本研究通过不同雄蚕品种的蛾油含量比较,初步筛选出2对高蛾油含量的雄蚕品种"华菁×平皓"、"华菁×平28",蛾油含量达50%以上,兼具高茧层率和万蚕产茧层量性状,为进一步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品种资源。  相似文献   

13.
琥珀蚕(Antheraea assama)是一种珍贵的野蚕资源,研究成虫触角感器的形态结构对阐明其嗅觉行为和识别机制有重要意义。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琥珀蚕成虫触角表面的结果表明:成虫的触角有4种感器,分别是毛形感器、锥形感器、刺形感器和腔锥形感器,其中毛形感器数量最多,腔锥形感器较少;雌性与雄性成虫的触角外形、感器数量和种类都有明显的差异,雄蛾触角呈羽状且较宽,毛形感器Ⅰ和腔锥形感器仅分布于雄蛾的触角,而雌蛾触角呈栉齿状且较窄,毛形感器Ⅱ、锥形感器和刺形感器为雌、雄成虫所共有。琥珀蚕成虫触角感器的类型总体较少(雄蛾有4种,雌蛾有3种),从雌、雄成虫触角毛形感器的分布差异初步推测,雄蛾特有的毛形感器Ⅰ具有探测性信息素化合物的功能,雌、雄成虫共有的毛形感器Ⅱ主要用于探测寄主植物化学信息。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平衡致死系原种平30饲育过程中不同营养条件、种茧期不同保护温度、雄蛾每天交配频度、雄蛾冷藏温度及蚕种场生产实际调查,认为相对饥饿饲育除对原蚕茧质有一定影响外,对雄蛾交配性能没有影响;种茧期高温保护对卵质有不良影响,但对雄蛾的交配性能基本没有影响。雄蛾每天交配2次比交配1次的利用率高,雄蛾冷藏温度高于10℃,雄蛾利用率下降,在正常情况下,平30的雄蛾利用率可达500%以上,雄蛾在5交范围内是安全有效的,建议雄蚕杂交种繁育中雌雄原蚕的蚁量比例以不超过3∶1为宜。  相似文献   

15.
原蚕区就地制种便捷式雄蛾冷藏器的研发与推广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发了适合原蚕区就地制种使用的雄蛾冷藏器,经2008—2009年2年的全面推广使用,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与冷藏库相比,直接成本降低75.73%~78.22%,使用成本降低83.49%~85.18%,生产的一代杂交种的质量与制种成绩良好。便捷式雄蛾冷藏器有投资小、使用便捷、冷藏雄蛾性能好等优点;有效地解决了原蚕户分散、雄蛾冷藏设备投资大、雄蛾冷藏存取不便等难题。  相似文献   

16.
由于雄蚕具有饲养效率高、强健好养、经济效益好等优点,且雄蚕产丝量多,茧层率和鲜茧出丝率均高于雌蚕。雄蚕丝纤度细、偏差小,利于缫制高档生丝,符合丝绸制品向高档化发展的要求。因此专养雄蚕是传统蚕桑业的重要技术提升,近年来雄蚕新品种也不断涌现。华菁×平72是浙江省农科院蚕桑研究所育成的一对高丝量雄蚕品种,为了比较与了解该新品种的特性及其在海盐的适应性,海盐蚕业管理站于2011年春蚕始引进试养,现将试养结果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蚕种生产过程中,对交品种比例开差过大、发蛾不一致,或发蛾过于集中,劳动力供不上,不能完成当日交配任务,就要对雌蛾雄蛾采取冷藏技术处理。为此开展对蚕雌蛾和雄蛾进行不同温度冷藏试验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雌蛾雄蛾在低温条件下(5~10℃)短期冷藏,对蚕种质量和产量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8.
雄蚕的叶丝转化率和茧层率明显高于雌蚕,因此专养雄蚕是蚕业工作者多年的夙愿,业内人士把专养雄蚕作为新世纪家蚕育种的主要方向之一。仙居于2000年晚秋开始从浙江省农科院蚕桑研究所引进了少量雄蚕种进行试验,并获得成功,近年来,雄蚕的饲养量呈逐年上升的趋势,雄蚕在仙居已经有一定的市场,到2003年雄蚕年饲养量占到了61.5%。下面,就雄蚕在仙居农村的饲养情况及效益,作一粗浅的分析,供大家参考。1 雄蚕饲养情况1.1 雄蚕饲养量 仙居四年来饲养雄蚕累计3106张。从表1可以看出,雄蚕饲养量呈逐年上升趋势,从2000年的少量试养,到2003年达到了61.…  相似文献   

19.
陶红卫 《江苏蚕业》2001,23(4):31-32
雄蚕具有强健好养,食桑少,叶丝转化率、茧层率和出丝率高,丝质优等特点,专养雄蚕可以显著提高茧产量、质量,对促进21世纪我国蚕丝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湖州市织里镇通过示范户辐射,技术服务,配套政策等工作,引导蚕农饲养雄蚕,大面积推广饲养雄蚕品种取得了成功。  相似文献   

20.
规模饲养雄蚕 提高蚕农效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专养雄蚕是传统蚕业生产的一次重大变革。雄蚕易饲养、食桑省、桑叶利用率高,能节约养蚕成本,且雄蚕产丝量多,茧层率和鲜茧出丝率均高于雌蚕。雄蚕丝纤度细、偏差小,利于缫制高档生丝,符合丝绸制品向高档化发展的要求。淳安县从2004年开始引进专养雄蚕品种,通过对比试验,对雄蚕综合性状、收烘特点等进行了全方位的研究,雄蚕茧质、效益均明显高于普通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