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浚单3136是河南省鹤壁市农业科学院2009年以自选系浚313作母本、浚M9作父本组配而成的玉米单交种。2014年通过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属紧凑型中熟品种。2012-2013年参加陕西省夏玉米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表现出高产稳产、优质多抗、适应性广、淀粉含量高等特点,产量一般在9 000 kg/hm2以上。  相似文献   

2.
浚单0898是河南省浚县农业科学研究所于2006年初以自选系浚5872作母本,浚968作父本杂交组配而成的玉米单交种。2011年5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属紧凑型中熟品种。2009-2010年参加河南省夏玉米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表现高产、优质、抗病等特点,适宜河南省及其相邻同一生态区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3.
玉米新品种浚单28及其栽培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浚单28是浚县农业科学研究所于2004年初以自交系浚50X作母本,浚926-3作父本杂交组配而成的玉米单交种。2008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属紧凑型中熟品种。2006-2007年参加河南省夏玉米区域试验和河南省夏玉米生产试验,表现高产、抗病、优质等特点,适宜河南省及相邻同一生态区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4.
信优2405是信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培育的杂交油菜新品种。2005-2007年参加河南省油菜品种区域试验,2007年同时参加河南省生产试验,均表现出较好的超标优势。2007年10月通过河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信优2405。2006-2008年连续两年在固始县组织该品种的品种试验和大面积推广应用,笔者就该品种的特征特性和高产栽培技术作一全面介绍。  相似文献   

5.
国审玉米新品种浚单29的特征特性与配套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浚单29是河南省浚县农业科学研究所2005年初以自选系浚313作母本、浚66作父本组配而成的玉米单交种,属紧凑型中熟品种.2009年通过河南省审定,2011年通过国家审定,2012年通过内蒙认定.2007-2008年参加河南省夏玉米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2008-2009年参加黄淮海夏玉米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2010-2011年参加内蒙中晚熟玉米组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表现出耐密高产、优质多抗、适应性广等特点,产量一般在9 000 kg/hm2以上,高产田可达16 404.0 kg/hm2.  相似文献   

6.
大豆新品种濮豆857是以自选系濮豆6018为母本,汾豆53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2010-2011年参加河南省大豆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 839.1 kg/hm2,较对照豫豆22增产7.54%;2012年参加河南省大豆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 964 kg/hm2,比对照豫豆22增产7.6%。2013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7.
温麦28是温县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的半冬性高产稳产多抗广适型小麦新品种。2011-2012年度参加河南省冬水组区域试验,平均单产7 092 kg/hm2,比对照周麦18增产2.4%;2012-2013年度参加河南省冬水组区域试验,平均单产7 579.5 kg/hm2,比对照周麦18增产2.2%;2013-2014年度参加河南省冬水组生产试验,平均单产8 443.5 kg/hm2,比对照周麦18增产6.0%。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矮秆抗倒,抗病广适,籽大粒饱,品质优良,商品性好等特点。2014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8.
远杂9102无公害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远杂9102是河南省农科院通过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高产优质花生品种,2002年经国家和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2002年引进辽宁省铁岭市。经2年试验,认为该品种表现出较好的适应性、抗病性及商品性,适于在辽宁省种植。1品种特性远杂9102属珍珠豆型花生品种,在铁岭生育期  相似文献   

9.
温麦169是温县农业科学研究所小麦研究中心以周麦16/豫麦41 F1作母本、小偃93166作父本进行杂交,选育而成的半冬性大穗早熟型小麦新品种。2016-2020年期间参加河南省小麦丰优联合体冬水组品种比较试验、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在河南省各地不同生态区域进行试验和示范,综合性状表现突出,产量水平较高,早熟性好,穗子较大。2021年6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本文作者介绍了温麦169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0.
豫杂0568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棉花多抗育种研究室以95-5作母本,Y68作父本选育而成的棉花杂交种。2002~2003年,参加安徽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2004年,参加安徽省棉花品种生产试验,表现出很好的高产稳产性和广泛的适应性,2005年通过安徽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特征特  相似文献   

11.
抗黄萎病棉花新品种豫668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南农业科学》2002,(2):35-35
1 来源及选育过程1985年以 (中 3 81×豫植 177)× (中 3 81×陆中杂种 )F1 进行复式杂交 ,杂种后代经人工枯、黄萎病圃筛选和连续系谱选择及产量比较而育成。 1995年进入品系试验 ,1996年进行多点生态试验 ,1998~ 1999年参加河南省麦套棉抗病区试 ,1999~ 2 0 0 0年参加河南省棉花生产试验 ,2 0 0 1年经第 5届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豫 668。2 形态特征该品种属中早熟品种 ,生育期 12 5~ 13 3天 ,霜前花 85 %~90 % ,株高 90~ 10 0cm ,植株塔型 ,果枝Ⅱ型 ,果枝节位 6.7节 ,叶片大小中等 ,叶裂较浅 ,叶色深绿 ,叶功…  相似文献   

12.
大豆新品种濮豆1788是以自选系濮豆6018为母本,郑196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2013-2014年参加河南省大豆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产量3 176.85 kg/hm~2,较对照豫豆22增产11.34%;2015年参加河南省大豆生产试验,平均产量3 232.65 kg/hm~2,比对照豫豆22增产11.6%。粗蛋白质含量为42.92%,粗脂肪19.22%。2016年6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3.
豫宝杂4号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选育的适于黄河流域春播和麦棉套种的棉花杂交种。该品种通过2003年河南省杂交棉品种预备试验和2004年河南省杂交棉区域试验,2005年同步参加河南省杂交棉品种生产试验。2006年3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豫审棉2006011号)。该品种适合黄淮流域中高肥水条件下春播和麦棉套种。  相似文献   

14.
大豆新品种濮豆1802是濮阳市农业科学院以郑97196为母本,汾豆53号为父本进行杂交,经系谱法系统选育而成。2011-2012年濮豆1802参加河南省大豆区域试验,平均产量3 355.2 kg/hm2,较对照豫豆22增产13.67%;2013年参加河南省大豆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 531.4 kg/hm2,比对照豫豆22增产9.97%。2014年5月濮豆1802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其主要特点是高产、稳产、优质、抗逆。该品种适宜河南省及周边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5.
豫早 73是河南省农科院棉花油料作物研究所育成的短季棉新品种 ,1 998~ 1 999年参加河南省夏棉品种区域试验 ,2 0 0 0~ 2 0 0 1年参加河南省生产试验 ,2 0 0 1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早熟性突出 ,达到并超过国家“九五”攻关“棉花特早熟亲本材料选育”项目所规定的特早熟生育期≤ 1 0 5d的要求 ;抗病性好 ,属双抗品种 ;纤维品质优良 ,长度、强度、细度三项指标均在最佳范围 ;该品种的选育成功是目前短季棉育种的一个较大突破。1 特征特性豫早 73生育期平均为 1 0 1 .5d ,属特早熟品种 ;株高偏低 ,约 70cm ,植株筒…  相似文献   

16.
豫丰玉88是河南省豫丰种业有限公司于2006年以WH96-2为母本、WH511为父本杂交选育的玉米新品种.该品种2010年参加湖南省预备试验,2011-2012年参加玉米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2013年通过湖南省审定.介绍了该品种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和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7.
本刊讯近年来,河南省农科院与中国农科院合作开展小麦核心种质资源利用及新品种选育攻关,取得了显著成效,选育出一批小麦新品系。其中小麦新品种"中焦2号"于2009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1年参加国家试验;"中焦3号"连续两年参加河南省区试,有望明年通过审定。此项工作得到中国农科院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8.
宛棉9号(原名宛2018)是河南省南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常规棉花新品种。2003~2004年参加河南省棉花区域试验,2005年参加河南省棉花生产试验,2006年3月通过河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豫审棉2006008)。该品种适合河南各棉区春直播和麦棉套种。  相似文献   

19.
丰农占是湛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桂丰占5-2作母本、以桂农占作父本杂交,运用系谱法经多代选育而成的。2009年晚造参加广东省水稻品种预备试验,2010、2011年晚造参加广东省常规水稻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2013年1月通过广东省品种审定。该品种适宜广东省粤北以外稻作区早、晚造种植。  相似文献   

20.
2010年,"天优3301"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0年,海南省引种参加省级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表现产量高、抗性好、适应性强。2013年3月,通过了海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在海南省琼海市5个市县进行了高产栽培示范,深受广大农民欢迎。2013~2015年,海南省累计种植面积1.9万hm~2。该品种目前是海南省主推的杂交稻感温型新组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