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灌溉方式、品种类型、栽插密度和施肥量研究了对水稻汕优63和盐粳2号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库限制型品种盐粳2号,常规灌溉的产量高于节水灌溉;源限制型汕优63,节水灌溉的产量与常规灌溉相近.在中肥条件下,常规灌溉的产量高;在高肥条件下.节水灌溉的产量接近或超过常规灌溉.在节水灌溉时,增加栽插密度有明显的“以密补水”的作用.节水灌溉区每亩穗数、每穗粒数减少,结实率相应提高,但千粒重在两类灌溉方式处理间差异甚小.  相似文献   

2.
农业用水灌溉定额是灌区灌溉用水定额管理和总量控制的重要基础参数,也是实施水资源有效利用配置的调控指标,该文采用彭曼-蒙特斯方法、灌溉试验、灌区调查与典型试验等综合技术分析常规沟畦灌、膜上灌、喷灌、微灌4种灌溉模式的灌溉定额,综合分析4种模式的灌区综合灌溉定额和变化情况,应用道格拉斯函数研究高效节水、常规灌溉2个因素与综合灌溉定额之间的关系和影响效应。结果表明:高效节水灌溉发展对综合灌溉定额下降贡献效应明显,常规灌溉是综合灌溉定额增加的主因。  相似文献   

3.
农业用水灌溉定额是灌区灌溉用水定额管理和总量控制的重要基础参数,也是实施水资源有效利用配置的调控指标,该文采用彭曼-蒙特斯方法、灌溉试验、灌区调查与典型试验等综合技术分析常规沟畦灌、膜上灌、喷灌、微灌4种灌溉模式的灌溉定额,综合分析4种模式的灌区综合灌溉定额和变化情况,应用道格拉斯函数研究高效节水、常规灌溉2个因素与综合灌溉定额之间的关系和影响效应。结果表明:高效节水灌溉发展对综合灌溉定额下降贡献效应明显,常规灌溉是综合灌溉定额增加的主因。  相似文献   

4.
黑龙江垦区水稻节水控制灌溉技术效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文章根据2004~2006年黑龙江垦区水稻节水控制灌溉试验资料,分析了节水控制灌溉技术对水稻的节水效果。选择农垦牡丹江分局858农场267hm2水稻种植典型示范区为试验点,得出控制灌溉较常规灌溉全生育期少灌水3~4次,节水2400m3·hm-2,增产398kg·hm-2。同时,水稻米质,抗倒伏、抗病虫害效果比常规灌溉都有明显提高。发展水稻节水控灌技术,可合理有效地利用有限的水资源,节约灌溉用水,提高水分生产效率,发展节水型农业,对垦区粮食安全、农业生产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节水灌溉的普及是世界灌溉技术发展的趋势,是缓解水资源危机和实现高效、精准农业的必然选择。2018年成都市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为0.55,农田灌溉用水29.92亿m3,占总用水量的53.41%。农业灌溉用水作为成都市用水总量的主要组成部分,已成为解决成都区域性缺水、过程性缺水和配置性缺水问题的制约因素。本文以成都市节水灌溉为研究对象,从成都市基本情况、农田灌溉用水情况、节水灌溉发展现状出发,分析当前成都市节水灌溉建设存在的不足,并从建设模式、制度、管理等方向对成都市节水灌溉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节水灌溉对节水抗旱水稻品种产量的影响及生理基础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明节水抗旱水稻品种在节水灌溉条件下产量形成特点及生理基础。【方法】2个节水抗旱品种旱优113(杂交籼稻)和旱优8号(杂交粳稻)及2个当地高产品种两优培九(两系杂交籼稻)和扬辐粳8号(粳稻)种植于土培池和大田,自移栽后10 d至成熟设置常规灌溉和节水灌溉处理。【结果】与常规灌溉相比,当地高产品种在节水灌溉条件下产量显著降低,两种灌溉方式间的节水抗旱品种产量无显著差异。节水灌溉显著减少灌溉水量,提高灌溉水生产力(产量/灌溉水量),节水抗旱品种灌溉水生产力增幅大于当地高产品种。与当地高产品种相比较,节水抗旱品种在节水灌溉条件下的相对分蘖数和每穗颖花数(节水灌溉分蘖数或颖花数/常规灌溉分蘖数或颖花数)较多,结实率较高;整个生育期绿叶面积持续期长,抽穗期根重较高、抽穗后根系氧化力、根系和叶片中细胞分裂素(玉米素+玉米素核苷)含量、剑叶光合速率和籽粒中蔗糖合酶和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活性、抽穗期至成熟期的干物质积累量、茎中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运转率和收获指数较高。土培池与大田试验结果趋势一致。【结论】在节水灌溉条件下节水抗旱品种比当地高产品种可获得较高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节水抗旱品种在节水灌溉条件下较好的根系性能和地上部植株较强的生理活性是其高产与水分高效利用的重要生理基础。  相似文献   

7.
张耗 《农家顾问》2013,(4):35-35
<正>2个节水抗旱品种旱优113(杂交籼稻)和旱优8号(杂交粳稻)及2个当地高产品种两优培九(两系杂交籼稻)和扬辐粳8号(粳稻)种植于土培池和大田,自移栽后10天至成熟设置常规灌溉和节水灌溉处理。结果与常规灌溉相比,当地高产品种在节水灌溉条件下产量显著降低,两种灌溉方式间的节水  相似文献   

8.
水稻控制灌溉技术在苏北沿海垦区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沿海垦区水稻采用控制灌溉比浅湿灌溉节水19.8%,比常规灌溉节水23.1%,控制灌溉比浅湿灌溉增产2.9%,比常规灌溉增产12.5%,在沿海地区可以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9.
根据新疆各行业用水、供水结构和农业用水现状,用充分灌溉和非充分灌溉原理并结合实际,分析研究了农业灌溉用水定额和节水潜力,得到所分析的净(田间)灌溉定额是可行的,此结论为新疆用水总量调控和定额灌溉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在甘肃省康乐县海拔2000米附近的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条件下对玉米4个品种进行了品比试验。结果表明,"方玉36"产量最高,每亩为735.2千克,较对照"金穗4号"增产39.03%,居参试品种第1位,"登义2号"次之,每亩为715.8千克,较对照"金穗4号"增产35.36%,居参试品种第2位。这两个品种总体间表现生长整齐,综合农艺性状好,产量高。  相似文献   

11.
<正>冀中南地区是典型的地下水资源匮乏、地下水严重超采的区域之一,而农业消耗用水占整个用水的60%~70%,小麦用水又占农业用水的70%左右,一般年份,小麦亩灌溉用水量150 m3以上,为探索小麦节水与稳产的技术体系,笔者于2012年~2014年选择了冀中南的馆陶县进行了三年小麦节水稳产栽培试验,整个生产期灌溉水控制在了100 m3以内,试验田平均亩产达551.6 kg。其关键栽培技术:1选用节水抗旱品种选用节水抗旱品种是节水栽培的基  相似文献   

12.
为解决传统灌溉用水量大,水资源浪费,节约无效用水等水稻生产中存的问题,通过水稻节水灌溉控制技术试验,对比分析节水灌溉和传统灌溉下节水效果、产果构成及经济效益。研究结果表明:传统灌溉种667m2水稻一般需水751m3左右,但采用节水灌溉技术比传统灌溉667m2节水255m3;另外,节水灌溉比传统灌溉有效穗数多1334穗,平均穗粒数多18.4粒,增产28.4%,增收480.5元。  相似文献   

13.
根据试验资料,求得产量和水分利用率同时达到最高时的经济灌溉定额为120m3/亩,耗水量300m3/亩;生育期浇返青、孕穗、灌浆3次关键水,每次每亩40m3左右。以此指导灌溉,可获得最高产量,比传统灌溉制度节水30%以上。具体实施时,还可根据当地水源条件、地力水平等进行节水农业生产分区,在不同的区内实施不同的节水灌溉制度,如可浇一水、二水、三水或旱作,并将节水灌溉技术与节水农业措施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农业用水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关于我国农业节水发展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庆  陈士俊 《安徽农业科学》2013,(2):901-903,918
选取2000~2010年我国农业用水和全国用水总量等数据,对我国农业节水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我国在节水水平有所发展的同时,仍然存在农业用水方式相对落后、浪费严重、灌溉用水效率较低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应对措施,即加强农业节水设施的建设、转变农业用水方式、提高农业节水管理水平等。  相似文献   

15.
新疆地区水资源总量稀少,气候相对干燥,因此水分蒸发量相对较大。当地水资源使用效率已然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面临着严重的用水矛盾,加之农业生产水资源严重短缺,农业用水占据比重相对较大,由此可以看出,在新疆地区农业发展过程中,灌溉用水不但是用水大户,而且还是节水措施应用的潜力大户。本文简单介绍节水灌溉的应用价值,并对农业生产节水灌溉措施的运用进行说明,重点论述了水利工程节水灌溉措施,最终提出节水措施推广应用途径,期待提高当地农业用水效率。  相似文献   

16.
正一、寒地水稻节水增产技术模式的必要性我国是世界上水稻产量的最大的国家,每亩水稻灌溉用水量达到800m3,耗水量占用全国用水的54%。而黑龙江是水稻种植面积最大的地区,全省农业用水占比全年用水的93%,且该地区降水不规律,经常春季干旱,秋季水涝。加之工业化速度的加快,水资源短缺,致使水稻灌溉用水量逐渐下降。对于水稻而言,增产的最基本条件便是在其生长阶段保证水资源的充足,因此,研究水稻节水增产技术对黑  相似文献   

17.
正1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的现状新疆地处欧亚大陆的腹地,自然地理条件决定其降水比较少,再加上蒸发作用强烈,导致新疆地区水资源匮乏。根据相关数据表明,新疆地区农业用水占到用水总量的95%,农业是新疆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支柱,在水资源匮乏的条件下发展农业势必要采取节水的相关措施。农业节水灌溉,简言之就是在农业生产过程中采用更加先进的技术,减少农业美观改过程中水资源的浪费,提高灌溉用水的利用率和生产率。当前,随着  相似文献   

18.
吉林省水稻节水栽培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节水栽培条件下不同水稻品种的产量构成及节水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吉粳83和吉粳81在节水栽培条件下生长速度快、分蘖多、产量高;②与常规栽培方法相比,免耕轻耙节水195m 3/667m 2,节水率21.8%,同时增产3.2%,水生产效率达到1.23kg m/3;③节水灌溉比常规灌溉节约用水100m 3/667m 2,节水率15.0%,同时产量略有增加;④安装IC卡的电机井比普通电机井每667m 2平均节水4.6%;⑤建有“U”型水泥灌水渠道的稻田节水效果明显,每667m 2少用水100m 3以上,平均节水率18.0%。  相似文献   

19.
<正> 冬小麦的灌溉用水在我省农作物中所占比重较大,在水资源紧缺的今天,冬小麦怎样合理用水、节约用水,提高水的利用率,是农业和水利工作者所要解决的问题。为此,近几年来,省灌溉中心站着重作了冬小麦的蓄水灌溉试验,即以汛期播前蓄灌为主,拔节和灌浆灌为辅的三水试验。现就蓄水灌溉与常规灌水的节水效果比较及其机理分述如下: 一、蓄灌与常规灌水的节水增产比较 1.据1987—1988年的试验资料分析说明,蓄灌的不同处理,全生育期的耗水量分别为292.08毫米336.23毫米、391.89毫米和417.28毫米,常规灌溉全生育期耗水为425.17毫米。蓄灌的不同处理较常规灌溉分别节水45.57%、26.15%、8.49%和1.9%。在产量基本相同的情况下,蓄灌比常规灌可减少1—2  相似文献   

20.
节水农业决策支持系统的数据库建设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在对内陆干旱半干旱地区灌溉用水的来源、节水灌溉技术的类型、节水环节分析的基础上,将节水农业决策支持系统的数据库分为基础数据、常规节水技术、高新节水技术、非常规水源灌溉技术4个一级子库;基础数据在SuperMap环境下以矢量格式分层组织;常规节水技术、高新节水技术、非常规水源灌溉技术等节水技术数据以关系型数据结构在SQLServer环境下生成,数据编码以灌溉用水的节水环节为主线,以作物类型的节水试验为副线;各节水灌溉技术数据库下分试验设计、试验结果、节水效果3个子库,数据子库以试验水平为数据项,以试验处理为记录进行数据组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