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柠檬苦素类化合物是一类高度氧化的含呋喃环三萜类化合物,主要存在于芸香科和楝科植物中,叶柄花科和苦木科等亦有,具有抗癌、抗氧化、抗病毒、降低胆固醇、防止动脉粥样硬化、镇痛催眠、消炎抑菌、杀虫等生物活性,在医学和农业领域有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主要对柠檬苦素类化合物的结构、生物活性及临床作用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植物响应盐碱胁迫的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壤盐碱化对农林业生产和发展的影响日渐严重,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所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研究盐碱胁迫的危害以及植物对盐碱胁迫的响应机制,有助于挖掘植物耐盐碱基因,选育耐盐碱品种,改良盐碱地,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扩大园林植物的栽培应用。盐、碱实际上是两种不同的非生物胁迫,碱胁迫在盐胁迫的基础上还增加了高pH胁迫,其危害程度较盐胁迫更深。本综述分析了土壤盐渍化现状,盐碱胁迫对植物产生的渗透胁迫、离子毒害、高pH伤害、活性氧胁迫等危害,从渗透调节物质的合成、离子的吸收转运与pH调节、增强抗氧化酶活性及内源激素响应等方面阐述了植物耐盐碱的生理机制;从盐碱胁迫的信号转导、转录因子调控响应及抗盐碱相关基因的表达等方面梳理了植物耐盐碱的分子机制。最后对植物适应盐碱胁迫的研究方向及多组学联合分析在全面研究植物抗盐碱机制中的应用作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正>猪笼草又名猪仔笼、食虫草、公仔瓶、招财进宝、袋袋平安等,为猪笼草科猪笼草属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或半木质化藤本植物。猪笼草原产东南亚和澳大利亚的北部地区,全世界约有67种,我国广东省等地有野生分布,主要分布在海南和广东的湛江、珠海、中山等地。猪笼草叶笼形态诱人,是华南地区常见的一种食虫植物。猪笼草株高0.5~2.0m,附生性,茎平卧或攀缘。基生叶密集,近无柄,基部半抱茎,茎叶互生,长椭圆形,全  相似文献   

4.
何永梅 《科学种养》2010,(11):52-52
<正>1.植物和动物来源印楝树提取物及其制剂、天然除虫菊(除虫菊科植物提取液)、苦楝碱(苦木科植物提取液)、鱼藤酮类(毛鱼藤)、苦参及其制剂、植物油及其乳剂、植物制剂、植物来源的  相似文献   

5.
用不同溶剂萃取了苦木科植物苦木(枝叶)和鸦胆子(枝叶)的活性组分,并测定了活性组分对褐飞虱3龄若虫的触杀活性及对其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0mg/ml浓度下,处理24h.苦木和鸦胆子的氯仿萃取物对褐飞虱3龄若虫有明显触杀活性,校正死亡率分别达到96.37%和96.70%。24h内,经苦木氯仿萃取物处理的试虫,其AchE活性降低且不可逆恢复;而经鸦胆子氯仿萃取物处理的试虫.其AchE活性呈现“升-降-升-降”趋势,最后与对照持平。  相似文献   

6.
植物在自身防御以及与有害生物的相互适应、协同进化过程中产生了多种次生代谢物,其中有部分次生代谢物具有杀螨活性。笔者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瑞香科、楝科、茄科等10多个科的植物杀螨活性研究动态,并探讨了中国植物源杀螨剂发展存在的问题以及前景。  相似文献   

7.
水分胁迫是植物生长过程中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概述了植物水分胁迫信号的转导,以及胁迫诱导基因与应答基因的表达调控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猪笼草是猪笼草科食虫植物,全属有70余种,原产亚洲热带、非洲马达加斯加和大洋洲的热带雨林或低湿的草地中。在我国广东、海南等省的湿草地、农田边缘水沟和林缘湿地上,也生长着一种猪笼草(Nepenthes mirabilis),它株高25~35厘米,茎干嫩软,叶10余片。叶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普通叶片,阔披针形;另一部分叶片也是阔披针形,但顶端叶脉又延长形成一个似指形玻璃管的“小  相似文献   

9.
类柠檬苦素是一类三萜类植物次生代谢产物,主要存在于芸香科或楝科植物中。人们探求柑橘类果汁苦味的原因时发现了该类物质,并对其进行了研究。其表现出来的多种生物活性,如抗肿瘤、抗疟疾、抗氧化等,对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就目前已发现的类柠檬苦素的各种生物活性进行综述,并讨论其开发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盐碱胁迫对农牧作物种子萌发的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种子萌发期是植物生长发育的起点和关键环节,受环境影响尤为敏感。盐碱胁迫是影响种子萌发的重要环境压力和限制性因子。土壤盐碱化已危及人类生存和生活,研究盐碱胁迫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具有紧迫性和重要性。本研究论述了盐碱胁迫对种子萌发抑制的原理、生理生化变化和提高种子萌发耐盐性对策,为作物耐盐碱性研究和盐碱土地改良利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1.
山蚂蝗属13种热带绿肥植物营养元素含量及品质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山蚂蝗属13种热带绿肥植物N、P、K、Ca、Mg、S、Fe、B、Mn、Cu、Zn、Mo营养元素含量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蚂蝗属是含 N、P、K高的有机绿,且微量元素含量丰富。在13种山蚂蝗中,属于二级有机肥的有圆叶绒毛山蚂蝗、绒毛山蚂蝗、长波叶山蚂蝗;属于四级有机肥的有卵叶山蚂蝗和假地豆;其余的度尼山蚂蝗、糙伏山蚂蝗、大叶山蚂蝗、南美山蚂蝗、绿叶山蚂蝗、异果山绿豆、异叶山蚂蝗、三点金都属于三级有机肥。  相似文献   

12.
棉田多种群优势天敌捕食棉铃虫动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采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方法,研究了草间小黑蛛、小花蝽、龟纹瓢虫3种天敌与棉铃虫共存系统的动态捕食量数学模型,对捕食量模型分析可以了解棉铃虫种群密度与天敌复合种群密度之间的关系及对捕食量的影响、各类天敌种群间的交互作用。同时还建立了各类天敌数量增长的子模型。为棉田棉铃虫防治策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为了优化植物提取物的提取工艺,采用水浸提的方法研究了牛蒡、大豆、大蒜提取物的提取工艺。选取固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等3项考察因素,采用正交实验对提取条件进行优化。实验结果表明:影响提取率的主因素综合来说是提取温度。其中,对于牛蒡来说,最优的提取工艺为:固液比1:20(重量比),提取温度70℃,提取1小时。对于大豆来说,最优的提取工艺为:固液比1:10(重量比),提取温度70℃,提取1.5小时。对于大蒜来说,最优的提取工艺为:固液比1:20(重量比),提取温度90℃,提取2小时.  相似文献   

14.
白木香基因组DNA提取与ISSR反应体系的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木香为瑞香科沉香属植物,是我国特有的珍贵药用植物,也是国产沉香药材唯一资源植物,现已濒临灭绝,被载入《中国植物红皮书》。采用改良CTAB法提取白木香DNA较传统方法简单高效。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和OD260/OD280比值测定,所得基因组DNA纯度高,可作为ISSR等以PCR为基础的DNA多态性标记。本实验还通过优化影响白木香ISSR-PCR的主要参数,确立了适用于白木香的ISSR反应体系和扩增条件。结果表明在20µL反应体中,模板DNA、引物、Mg2+、dNTP和Taq DNA聚合酶五种主要成分的最适浓度分别为25ng、0.8µmol/L、2.5mmol/L、0.2mmo1/L、1.0U,扩增出足量产物至少需要35个循环。  相似文献   

15.
利用显微观察并描述了鳞翅目亚麻篱灯蛾、驼波尺蛾、榆绿天蛾、雪毒蛾、灰双纹螟、尖锥额野螟、银锭夜蛾、荒夜蛾卵壳的形态特征。结果表明,不同种类蛾卵受精孔的数目;受精孔区花饰的形状、数目、排列方式;气孔的位置与排列均存在明显的差异,这些差异为卵的分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2003~2004年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0%氟铃·辛乳油对蔬菜上常发生的小菜蛾、菜青虫、甘蓝夜蛾、斜纹夜蛾及棉铃虫为有效药剂。有效使用浓度为2000~3000倍液,防效达70%~90%以上。与当地常用有效药剂40%毒死蜱乳油相比较,氟铃·辛的2000、2500~3000倍液大体分别相当于毒死蜱1000、2000倍液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7.
乌苏里瓦韦是一种民间常用的药用蕨类植物,本研究首次建立一种以乌苏里瓦韦孢子为外植体形成完整植株的体系,得到了乌苏里瓦韦体外扩增的方法。为了探究最佳的孢子萌发条件,设计使用6种NAA和6-BA激素组合探究孢子的最佳萌发条件,然后取孢子萌发得到的乌苏里瓦韦叶片,分别接种到不同浓度的NAA和活性炭的组合培养基中,探究乌苏里瓦韦生根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乌苏里瓦韦孢子的最佳萌发条件是:1/2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附加NAA 0.2 mg/L,6-BA 0.5 mg/L蔗糖30 g/L,琼脂7 g/L;生根的最佳条件为:1/2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附加NAA 0.4 mg/L,蔗糖30 g/L,琼脂7 g/L,活性炭1.5 g/L。本研究首次报道了乌苏里瓦韦的体外繁殖形成完整再生植株的方法,为乌苏里瓦韦的人工繁殖,同时为乌苏里瓦韦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8.
河南太行山区野生桔梗科植物共有5属16种。这些植物资源除具有药用价值外,羊乳、沙参、桔梗可以食用,羊乳的根可制成生物农药,桔梗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相似文献   

19.
紫苏种子萌发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药用紫苏种子的萌发特性,研究了基质、光照、pH值、水势和盐分对紫苏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紫苏种子具有广泛的土壤适应性,以农田土最为适宜;在全黑暗条件下发芽率最高,为85.8%;在pH值为4.0~6.3之间均可萌发;萌发率在水势0~-0.6MPa范围内从78.3%降至4.2%,即紫苏种子在干旱的环境下仍可萌发;紫苏种子耐盐性较强,当NaCl浓度为160 mmol/L时,种子萌发率仍高达65.8%.紫苏具有一定的抗干旱和抗盐胁迫特性,可作为育种的参考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20.
北京常见药用植物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全面了解和进一步保护利用北京常见药用植物资源,文章运用实地调查和查阅文献法,得出北京常见药用植物有98科314属473种。生活型包括乔木、灌木、木质藤本和草本4种类型,其中草本药用植物最多,占总种数的85%。区系分析显示,北京常见药用植物中北温带分布最多,占总属数的23.57%。按入药部位不同北京常见药用植物可分为根及根茎类、茎木类、皮类、叶类、花类、果实种子类和全草(全株)类8种类型,其中全草(全株)类药用植物最多,占总种数的45%。北京常见药用植物资源的应用类型主要有纯药用、药食两用及药赏两用植物。从生态型来看,北京常见药用植物资源的生态型有喜阴植物与喜阳植物。文章结合调查结果以及北京市林下经济发展的需求,提出了开发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