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辽糯1号是由辽宁省农科院玉米研究所利用外引系沈农糯267做母本,以自选系辽糯279为父本,采取人工杂交的方法,历经5年育成的优质鲜食玉米新品种,已于2001年12月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2.
2010~2012年引进14个木薯新品种(系)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GR911、F499、南植199综合性状表现好,适合在明溪县推广种植;SC5、SC9、F267、F671、F11、F1000表现中等,可继续参加试验示范;SC6、F406、F709、F556表现差,建议淘汰。  相似文献   

3.
泉薯10号系泉州市农科所以泉薯267为母本,放任授粉杂交选育而成的甘薯新品种,2010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0年,福鼎市叠石乡引进试种,各项性状表现良好。2011年扩大示范种植,突出表现产量高、薯形好、抗薯瘟病强、品质优,深受当地群众的青睐。2012年,在福鼎市叠石乡和其它乡镇全面推广,并实行无公害高产栽培。一、产量表现该品种丰产性好,适应性广,增产  相似文献   

4.
采用16%甲.福.咪悬浮种衣剂包衣处理进行田间小区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每100 kg水稻种子用16%甲.福.咪悬浮种衣剂267~400 g包衣处理对苗期立枯病平均防效为90.21%~98.49%,对秧田恶苗病平均防治效果为91.67%~96.88%,对本田恶苗病平均防治效果为96.88%~100.00%,使用方便、防治效果好,对水稻安全、无药害。推荐田间用量以每100 kg水稻种子用16%甲.福.咪悬浮种衣剂267~400 g于水稻浸种前拌种包衣为佳。  相似文献   

5.
2011-2012年度引进8个冬小麦新品种(系)进行试验比较。结果表明,04—394、04—267株高适中,生长整齐,抗逆性强,丰产性好,平均产量分别为7650kg/hm2和7440kg/hm2,比对照品种兰天20号平均产量6630kg/hm2分别增产15.4%和12.2%。适宜在庄浪县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6.
对桂糖86-267、闽糖93-246等8个甘蔗品种(2个对照)进行嵌纹病抗性鉴定及丰产性测定。结果表明:桂糖86-267、闽糖93-246既抗病,丰产性又好;粤糖85-117抗性好但产量不理想,其它甘蔗品种蔗茎产量与新台糖10相比增产达极显著水平,但抗病性不理想。  相似文献   

7.
宫本柑桔     
《湖南农业》2009,(7):7-7
陆两优267是娄底市农科所、湖南亚华种业科学研究院选育而成的两系迟熟杂交晚籼稻,2008年通过湖南省审定(湘审稻2008044),适宜在湖南省稻瘟病轻发区作双季晚稻栽培。  相似文献   

8.
辽糯1号是由辽宁省农科院玉米研究所用外引系沈农糯267做母本,以自选系辽糯279为父本,采取人工杂交方法育成的具有优质、高产、多抗、广适等特点的鲜食玉米新品种,是荣获2010年度辽宁省政府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的"玉米优质抗源引进与创新利用"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
一、概况 京都大学是日本最著名的大学之一,设10个学部(学院)、1个大学院(研究院)、1个医学专科学校及近30个研究机构。农学院是其中一个较大的学院,创建于1924年。该院设10个学科(系),每个系设4-7个讲座(教研室)不等。此外,还有附属水产实验所等9个研究、实习机构。该院有教师267名,职员219名,在校生1600多名,校舍7万余平方米,土地约7000公顷(包括附属农场、林场、牧场等)。 二、师资队伍特点 京都大学农学院有教师267名,其中教授68名,副教授68名,讲师14名,助教109  相似文献   

10.
主要介绍了通系5的主要性状与选育过程以及通系5种质的改良创新利用情况.通系5是采用分离小群体法选育的糯质玉米自交系,该自交系具有品质好、配合力高、抗病、抗倒等综合性状好和适应性广等特点.通系5及其衍生系组配的糯玉米系列杂交种已大面积应用于生产,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1.
为选育具有较好开花习性、品质优良和综合抗性好的BT型优质粳稻不育系,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通过性状改良和培育,选育出综合品质优、抗性好和开花习性好的不育系南粳01 A,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继863A、95122A之后又一突破性BT型不育系.该不育系是用迟熟中粳品系C9023与软米A杂交并经连续回交转育而成的BT型不育系.该不育系花粉败育类型属圆败型,不育性稳定,不育株率达100%;可恢复性好,配合力较强;对条纹叶枯病抗性较强.2020年9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专家组鉴定.  相似文献   

12.
大粒王1001新系 "大粒王1001新系"是在原"大粒王"的基础上,经定向分离、纯化选育的一个优系.突出优点如下. 1.籽粒大,商品性好千粒重平均80克左右,比一般小麦籽粒大100%~200%.籽粒大、饱满明亮、角质透明,商品性好,属优质强筋麦.  相似文献   

13.
耐寒杂交稻K优267亲本在贵州中高海拔地区的制种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3年在中高海拔地区的贵阳(1140m),对三系耐寒杂交稻K优267及其亲本的制种特性与技术进行了研究。父本黔恢267于3月31日播种,母本K17A于5月23日、28日和6月2日分3期播种。试验结果表明,父本于8月9~15日抽穗,5月28日播种的母本,于8月9~14日抽穗,花期与父本相遇较好.制种产量达2l7.1kg/667m^2;父、母本叶差为7.6左右。父本主茎18叶,母本不同播期下的主茎叶数为12~14叶。讨论了抗寒组合K优267在高海拔地区制种的可行性和特点。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通过回交、杂交等途径育成了黑米不育系香血粳A等黑色杂交稻,从而改善了黑米稻的有关不良性状.初步研究表明,黑米三系杂交稻株型好,抗性好,产量高.  相似文献   

15.
杂交水稻K优267和两优363播期与密度强化栽培(SRI)试验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采用水稻强化栽培方法,对K优267、两优363和对照汕优晚3在2个播种期和3种密度处理条件下进行试验,研究其产量、分蘖、有效穗、穗粒数和结实表现.结果K优267、两优363和对照汕优晚3在4月17日播种,26.7 cm × 26.7 cm密度栽插的处理产量最高,分别为761.5 kg/667m2、580.3 kg/667m2和608.6 kg/667m2.根据贵州省中高海拔地区的气候特点与生产实际,讨论了K优267和两优363强化栽培技术和示范推广应用问题.  相似文献   

16.
1996~1999年,对267份参加省区试的水稻品种(系、组合)进行了白叶病抗性鉴定,其中常规稻122份,杂交稻145份。结果表明,湘早籼19号、湘早籼24号等12个新品系、培两优特青等3个杂交组合表现抗白叶枯病。  相似文献   

17.
贵草1号多花黑麦草是贵州省草业研究所和贵州牧草种籽繁殖场经多年选育而成的一年生黑麦草新品系,试验对贵草1号多花黑麦草在抗病虫害、抗逆性及产量上进行了综合比较.结果表明:贵草1号多花黑麦草新品系生长旺盛,适应性强,表现出优良的生产性能,其生长天数为267~273d,平均鲜草产量为5866.4kg/667m2,平均种子产量为57.8kg/667m2.  相似文献   

18.
嘉60A系嘉兴市农科院等单位联合育成的粳稻BT型三系不育系.表现熟期适中、矮秆抗倒伏.不仅保持了粳稻不育系所具有的共性,而且米质优、穗期高温耐性好.所配制的杂交组合穗期抗高温性强,结实率高,2002年各地多点试验,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19.
杂交水稻Ⅱ优航1号的选育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Ⅱ优航1号是用强恢复系"航1号"与三系不育系Ⅱ-32A配组育成的中籼型三系杂交稻组合.该组合具有丰产稳产性好、适应性广、制种产量高、茎秆粗壮、根系发达、群体形态结构整齐、熟期转色好、穗大粒多等特点.2004~2005年先后通过了福建省和全国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介绍了该组合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栽培和制种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20.
高产杂交早稻株两优99的选育及应用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株两优99是湖南省水稻研究所用广亲和低温敏两用核不育系株IS为母本,以丰产性好的自育恢复系E599为父本选育而成的高产中熟两系杂交早稻组合,具有高产稳产、米质好、适应性广等特点.介绍了其选育经过、特征特性、栽培及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