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稻飞虱刺吸茎叶组织汁液,消耗稻株养分,危害严重时造成死秆倒伏,灰飞虱还传染病毒病害。褐飞虱、白背飞虱和灰飞虱三者的发生、消长的情况不尽相同,但防治大体相同。  相似文献   

2.
稻飞虱是生产上为害水稻的主要害虫之一,属同翅目,飞虱科,俗名火蜢子、厌虫等,稻飞虱种类有许多,但对水稻造成比较严重为害的主要有褐飞虱和白背飞虱两个种类,稻飞虱能为害所有的水稻品种。只要环境条件适宜,稻飞虱能迅速繁殖,对水稻生产造成比较严重的危害。如果有稻飞虱发生,一般造成水稻生产损失10%~20%,严重时损失达到40%~60%,甚至绝收。文章介绍了稻飞虱的发生特点、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
云南稻飞虱发生特征及气候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云南稻飞虱的时空分布特征.云南稻飞虱分为4个主害带,灰飞虱3~5月开始危害秧田,褐飞虱和白背飞虱5~8月危害较大.揭示了影响云南稻飞虱的发生气候因素是暖冬、副热带高压、厄尔尼诺等,影响了稻飞虱的越冬、迂飞和生消.指出了云南稻飞虱的主要危害和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稻飞虱又叫■虫,分褐飞虱、灰飞虱和白背飞虱三种,以褐飞虱危害为主,属于间歇性、大发生害虫,也是水稻主要害虫之一,近几年来,给水稻造成的危害越来越严重。农民普遍反映:稻飞虱虫小难治。其主要原因有二:一是生活隐蔽,大多数稻飞虱喜欢群集在稻株下部生活;二是害虫基数大,特别是晚稻,危害严重时,每亩虫量超过百万。用一般的药物防治,效果很差。   稻飞虱一年繁殖 4~ 5代,以 8~ 10月为危害高峰期。 8月中、下旬,第三代若虫大量孵化,这时,中、晚稻正值圆秆拔节期,虫量猛增,危害加重。 9月下旬第四代若虫大量孵化,这…  相似文献   

5.
张绍明 《农家致富》2010,(11):38-39
稻飞虱稻飞虱土名火蜢子、厌虫等,是危害水稻的主要害虫之一。稻飞虱种类很多,但造成严重灾害的主要是褐飞虱和白背飞虱。早、中、晚稻都能受其危害,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繁殖迅速,造成严重灾害。一般危害损失  相似文献   

6.
<正> 稻飞虱是我省水稻的重要害虫之一,近年来己由偶发性害虫变为常发性害虫,危害损灭严重,已成为我省水稻高产和扩种的主要障碍.一、发生种类与危害我省危害水稻的飞虱主要有灰飞虱、白背飞虱和褐飞虱.灰飞虱为温带性害虫,不耐高温,夏季稻田发生量少,为害轻微;白  相似文献   

7.
不同药剂防治水稻飞虱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飞虱属同翅目,飞虱科,土名火蜢子、厌虫等,是危害水稻的主要害虫之一。水稻飞虱种类很多,但造成严重灾害的主要是褐飞虱和白背飞虱,早、中、晚稻都能受其危害。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繁殖迅速,造成严重。一般危害损失10-20%,严重危害损失40-60%,甚至绝收。试验结果表明:25%吡蚜酮·噻嗪酮SC对稻飞虱有较好的防治效果,36-72ml/667m211d的防治效果仍在97.00%以上,显著高于20%毒死蜱EC90ml/667m2、48%扑虱灵(噻嗪酮)WP30g/667m2、10%吡虫啉WP 20g/667m2各处理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8.
盘锦地区农科所、荣兴农场实验站和农场贫下中农相结合,对危害水稻的主要害虫稻飞虱进行了初步研究,现将两年的研究情况,介绍如下:一、盘锦地区稻飞虱发生种类经1970—1971年调查,盘锦地区稻飞虱的种类有:灰飞虱、白背虱、褐飞虱、稗飞虱、斑翅飞虱、黑尾麦虱等六种。以前二者发生较多,其余均少量。  相似文献   

9.
对贵州省稻飞虱主要迁入、迁出地(盘县、锦屏、惠水、三都、道真)稻区的灯诱稻飞虱种类及其种群数量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稻区灯诱稻飞虱主要有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拟褐飞虱(N.bakeri)、伪褐飞虱(N.muiri)、灰飞虱(Laodelphgax striatellus)5种;灯下稻飞虱种群以白背飞虱所占比例最高,为47.86%,其次是褐飞虱,所占比例为43.90%,伪褐飞虱、拟褐飞虱及灰飞虱的数量都较少,分别占7.26%、0.43%和0.55%;在各地的比例也存在差异,伪褐飞虱以盘县较多,而拟褐飞虱较少;灰飞虱以道真最多,比例达到0.99%,比盘县、锦屏多1倍,是三都的20多倍;正确辨别灯下飞虱种类有助于提高稻飞虱预测预报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
稻飞虱的危害特征及其防治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稻飞虱俗称蠓虫,在田间常与稻叶蝉混合发生,是水稻生产上的主要害虫。在我国,危害水稻的飞虱主要有褐飞虱、白背飞虱和灰飞虱3种。近几年来全国稻飞虱危害时有发生,少数地区达到大发生程度。近两年上海市稻飞虱发生也较重,对水稻安全生产带来一定影响。2005年“麦莎”和“卡努”台风过后,上海市稻田遭受自[987年以来最严重的稻飞虱虫灾,市政府和全市科技人员展开了一场“虫口夺粮”大战,基本完成了粮食生产任务,确保了粮食安全。2006年8月29日后,受气流影响,大量稻飞虱迁飞至我市.上海市出现了历史上罕见的褐飞虱迁入峰,使田间亩虫量、卵量迅速上升。每年此时我市水稻正值扬花灌浆期。具有稻飞虱所需的最适食料,大量迁入的稻飞虱如不有效控制.会对水稻生产造成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一、稻飞虱发生的特点 稻飞虱属同翅目飞虱科。其广泛分布于南亚.东南亚、太平洋岛屿及日本、朝鲜和澳大利亚等地。危害水稻的主要有褐飞虱、白背飞虱和灰飞虱三种。稻飞虱的成虫和若虫群集在稻丛基部刺吸汁液,使被害处变褐坏死。养分和水分散失,引起叶片发黄,生长低矮.严重时枯秆倒伏;乳熟期受害。使稻穗灌浆不满,形成秕粒,千粒重减少,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2.
通过采用虫情测报灯和田间虫情系统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2014-2016年芒市地区稻飞虱种类组成、数量及田间发生危害情况进行调查,该地区白背飞虱的发生早于褐飞虱,白背飞虱于3月初始见,褐飞虱始见期为3-4月,7月2种飞虱混合发生,终见期2种飞虱最晚均为11月底,通过总结分析稻飞虱的发生危害特点及规律,提出了预测预报、农业防治、绿色防控与化学防治的综合措施,为该地区稻飞虱的综合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稻飞虱又名稻浮尘子,在南方稻区以褐飞虱为主,其次为灰飞虱和白背飞虱,在东北较为常见的灰飞虱和白背飞虱。灰飞虱和白背飞虱除危害水稻外,灰飞虱尚可危害麦类及稗、看麦娘、蟋蟀草、千金子等禾本科杂草,白背飞虱尚可危害稗草、看麦娘、早熟禾等杂草。  相似文献   

14.
正稻飞虱,别名稻浮尘子,属同翅目,飞虱科,是重要的迁飞性害虫。主要危害水稻、玉米、小麦、高粱、甘蔗、茭白等。该虫害在我国各水稻产区均有发生,其中南方稻区以褐飞虱为主,其次为灰飞虱和白背飞虱,而东北最为常见的则是灰飞虱与白背飞虱。一、危害症状灰飞虱与白背飞虱除了危害水稻、玉米、小麦等粮食作物外,还危害禾本科类杂草。稻飞虱以成虫、若虫用刺吸式口器吸吮水稻汁液,使之造成损伤,同时所分泌出的毒素致  相似文献   

15.
稻飞虱主要分为褐飞虱、白背飞虱和灰飞虱,以成虫和若虫吸食水稻茎秆汁液危害水稻,造成"穿顶"、"枯秆"。褐飞虱、白背飞虱具有迁飞性、间隙性大发生的特点。白背飞虱主要危害早中稻,褐飞虱主要危害中晚稻,灰飞虱主要危害水稻秧田,以华东的江苏、上海、浙江北部、安徽等危害最重。稻飞虱成虫具有长翅型和短翅型两型形态,短翅型成虫产卵多、易爆发。当田间稻株生长旺盛、营养条件好,有利于形成短翅型成虫;反之,当植株衰老、营养条件恶化,  相似文献   

16.
2006年、2008年,在金坛市指前、社头2镇的无公害水稻生产区开展了稻鸭共作生物控制水稻飞虱的试验。结果表明,稻鸭共作,控制水稻分蘖期灰飞虱的效果达31.82%以上;对白背飞虱的控制效果达43.48%以上;对褐飞虱的控制效果达42.61%以上。稻田养鸭控制飞虱主要是控制了飞虱成虫和高龄若虫的数量,在飞虱一般发生年份,可有效控制危害。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稻飞虱在水稻上的危害呈逐年加重趋势,前期灰飞虱传毒,造成水稻条纹叶枯病暴发成灾;后期灰飞虱集中在穗部危害,形成“煤污”,褐飞虱则群集于水稻中下部刺吸植株,造成大面积“冒穿”,导致水稻防治次数多、用药量大、稻谷的品质和安全性难以保障。为降低水稻生产上农药的使用量,有效控制稻飞虱的危害,2007年进行了印楝素、苦参碱、阿维菌素及其复配剂等生物农药防治稻飞虱田间药效试验,  相似文献   

18.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分蘖期施杀虫剂后稻飞虱虫量变化不大,高氮区虫口减退率仅为17.3%,低氮区为39.4%;而在乳熟期应用杀虫剂后,稻飞虱虫量的变化较大,高氮区虫口减退率为59.5%,低氮区虫口减退率为88.1%,其中褐飞虱的虫口减退率明显高于白背稻虱。通过试验认为,气候条件的影响,杀虫剂的不合理使用间接影响了蜘蛛等稻飞虱天敌的数量。生态失衡严重降低了天敌对褐飞虱的自然控制能力,防治技术不到位影响了防治效果,导致2005年褐飞虱暴发成灾。  相似文献   

19.
稻飞虱属同翅目飞虱科,是我县危害水稻的主要害虫之一,具有迁飞性、隐蔽性、暴发性和毁灭性的特点.我县危害水稻的稻飞虱有褐飞虱和白背飞虱,对水稻的危害主要表现在:直接刺吸危害、产卵危害和传播或诱发水稻病害.危害程度轻则减产2~3成,重则颗粒无收,对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田间试验比较了虱除(30%烯啶虫胺水分散粒剂)、绿憬(48%毒死蜱乳油)、粮人(40%烯啶·吡蚜酮水分散粒剂)、飞电(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4种药剂对稻飞虱防治效果以及对蜘蛛等天敌的影响。结果表明:虱除和绿憬对稻飞虱的防效其速效性一般,持续性差,后期基本无效。粮人和飞电的速效性一般,但持效期长,能有效控制稻飞虱危害,防效显著优于虱除和绿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