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微肥对不同筋型春小麦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强筋小麦克05-917、中筋小麦克02-1331、克03-1223、克03-798、克旱20号、新克旱9号和弱筋小麦克丰9号,在正常栽培措施下,研究孕穗期、花期喷施微量元素肥料对其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各类型春小麦穗粒数、千粒重和产量均有增加,分别平均增加9.1%、3.7%和6.6%。但不同筋型春小麦产量因素变化不同:穗粒数增加量弱筋中筋强筋;千粒重增加量强筋中筋弱筋,其中中筋品种克03-798千粒重增加量与强筋品种接近。产量增加量弱筋中筋强筋。所以微量元素对小麦产量构成因素及产量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选用不同品质类型(强筋、中-强筋、中-弱筋和弱筋)的7个小麦品种作为供试材料,在攀西地区安宁河流域的西昌市进行了2种氮肥水平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小麦品种的生育期、分蘖动态及产量构成等均有明显差异,且受施氮水平的影响。增施氮肥(施氮量150 kgN/hm2与施氮量75 kgN/hm2相比)有增加小麦有效穗数和穗粒数、降低千粒重的趋势,但增加或降低的幅度在品种间有较大差异。不同品质类型小麦品种的产量对氮肥的敏感性不同,从总体上看,氮肥对强筋小麦品种的增产作用较大,对弱筋小麦品种的增产作用较小。  相似文献   

3.
砂姜黑土区氮肥基追比对不同小麦品种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确定豫西南砂姜黑土区小麦的最佳氮肥基追比,以强筋小麦郑麦7698和弱筋小麦偃展4110为试验材料,研究了豫西南砂姜黑土区氮肥基追比(0∶10、2∶8、4∶6、6∶4、8∶2、10∶0)对不同筋度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砂姜黑土区,氮肥基追比对不同筋度小麦产量和品质有较大影响,随着氮肥基追比的增加,2个小麦品种的产量及品质总体上均先增加后降低.强筋小麦郑麦7698和弱筋小麦偃展4110分别在基追比4∶6、6∶4时产量最高、品质最优;此时两品种产量分别为7 274.0、7 230.5 kg/hm2,小麦产量的提高主要得益于有效穗数的增加.在豫西南砂姜黑土区,建议强筋小麦以基追比4∶6、弱筋小麦以6∶4施氮方式为优.  相似文献   

4.
减少40%化肥水稻产量、千粒重、穗数、每穗粒数随有机肥施用量的增加呈抛物线增加趋势。在NPK总量相同的条件下,化肥与精制有机肥比例为6:4时水稻产量最高。施用精制有机肥对土壤速效养分提高明显、施用秸秆对土壤有机质提高明显。  相似文献   

5.
沈向磊  沈荟祥  葛昌斌  郭春强  曹燕燕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2):15674-15675,15683
[目的]研究不同供肥措施对强筋小麦灌浆特性和产量构成的影响,找到较理想的强筋小麦高产栽培措施。[方法]以郑麦366为供试品种,设置5种供肥措施。[结果]在常规施肥的基础上,秸秆还田和增施有机肥可以提高强筋小麦的灌浆速率,延长灌浆时间,有利于小麦成穗数、穗粒数、千粒重的增加,进而提高小麦产量。[结论]秸秆还田和增施有机肥对提高强筋小麦产量有促进作用,在5种处理中优化施肥方式的效果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6.
结合长期定位监测,以小麦为研究对象,探讨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对小麦品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①施肥对小麦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及产量均有较明显的影响,可提高小麦粗脂肪、面筋质、粗蛋白含量;②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对小麦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及产量的影响不同,对小麦粗脂肪、面筋质、粗蛋白及粗纤维含量的影响也不同;③提高有机肥施用量不利于小麦穗粒数及产量的形成,但可提高小麦粗脂肪含量,降低面筋质含量;④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对小麦产质量及经济效益的效果优于仅仅施用化肥(配方肥),有机肥替代10%化肥小麦总体品质及经济效益最优。  相似文献   

7.
玉米秸秆还田对不同类型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选用5个不同品质类型(强筋、中筋、弱筋)小麦品种,采用秸秆还田种植模式,以常规栽培方式为对照,研究其对小麦产量和籽粒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还田与传统耕作相比,对分蘖成穗率强的小麦品种产量影响不大,但显著降低了分蘖力弱的大穗型品种产量;秸秆还田能显著提高强筋小麦面粉的蛋白质含量,延长弱筋小麦的面团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对其加工品质有一定改善。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不同有机肥施用量对小麦产量的影响,在湟中区开展小麦有机肥试验。结果表明:30%商品有机肥替代化肥,处理4的小麦穗数、穗粒数,千粒重最高,产量最高,较常规施肥增产了8.13%,小麦品质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9.
为明确中、弱筋小麦适宜的磷钾肥配比,以期给小麦大面积高产稳产栽培提供参考,研究了不同磷钾肥配比对中、弱筋小麦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氮肥用量相对固定的基础上,在一定磷肥用量水平下,施用与磷肥用量等量的钾肥能够提高中、弱筋小麦的有效穗数、千粒重,从而提高籽粒产量,但施用过量的钾肥会降低籽粒产量;中筋小麦以处理M-P+E-K的产量最高,弱筋小麦以处理L-P+E-K的产量最高。在一定磷肥用量水平下,钾肥主要是通过影响有效穗数来调控中筋小麦的籽粒产量、通过影响有效穗数和千粒重来调控弱筋小麦的籽粒产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强筋小麦的最优施肥方式。[方法]以强筋小麦品种新麦26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施肥方式对其群体动态、株高、穗部性状、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随着施肥量的增加,新麦26的冬前群体、最高群体及成穗数均呈增多趋势,而千粒重呈降低趋势。籽粒产量和穗粒数随着施肥量的增加呈现"低-高-低"的变化趋势,而增施有机肥对增加新麦26的产量有利。结合秸秆还田,采用平衡施肥方式(N 247.5 kg/hm2、P2O5105 kg/hm2、K2O 247.5 kg/hm2)并增施有机肥(精制鸡粪1 500 kg/hm2),既能提高新麦26的产量,又有利于土壤培肥,是最优施肥方式。[结论]该研究可为强筋小麦品种的推广和优化施肥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1.
肥料运筹对不同类型专用小麦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弱筋品种宁麦9 号、中筋品种扬麦11 和强筋品种中优16 为材料,每个品种进行4 种肥料处理,2 次 重复,分析籽粒蛋白质含量、籽粒硬度、出粉率、湿面筋含量、降落值、溶剂保持力、淀粉糊化特性和粉质仪等参数。结 果表明院每种小麦通过2 套品质指标的对比,降低总施肥量有利于小麦弱筋品质的体现,而施用肥料的处理中,基肥 比例高对弱筋小麦品质有利,拔节肥比例越大对弱筋小麦的品质越不利;提高总施肥量能提升中筋小麦的品质,同 时可以适当减少基肥施用量,控制好拔节肥的比例;提高总施肥量、扩大拔节肥的比例,能显著提升强筋小麦的品 质。  相似文献   

12.
弱筋小麦郑麦004的氮、磷肥运筹模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探讨弱筋小麦产量和品质同步提高的氮、磷肥最佳投入模式,选取弱筋品种郑麦004为试验材料,在弱筋麦适宜区信阳、罗山、息县三地进行了氮、磷肥施用模式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和追施氮肥时间的推迟,弱筋小麦产量和湿面筋含量有所增加,因此应"稳底控追",保证产量,稳定品质;增施磷肥和后期喷洒磷酸二氢钾均能提高弱筋小麦产量,但对品质指标影响较小。因此提出了"氮肥可‘稳底控追’、磷肥可‘增底补喷’"的弱筋麦高产优质氮磷运筹模式。通过优化氮磷肥配施模式,从而优化了弱筋麦的主要品质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给不同类型小麦大面积生产提供科学的施肥依据。[方法]利用不同氮肥水平进行处理,分析氮肥施用量对强筋、 中筋和弱筋3种类型品种产量以及品质性状的影响。于2007~2008年,选用安徽沿淮及江淮地区稻茬种植的3个小麦主推品种,对品种和氮数基追比2个因素进行试验研究,分析其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氮数基追比在7∶3时可以提高3个品种的产量,烟农19、皖麦52和皖麦48产量分别为7 837.35、8 028.00、8 637.00 kg/hm^2。而不同基追比对不同品种小麦品质的影响则并不相同。[结论]提高小麦产量与品质应根据当地的生态条件选择合适的品种,配合适当的施肥技术。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冬小麦的高产优质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超高产中筋品种鲁麦22和高产优质强筋品种烟农15为试材,研究了追氮时期对不同类型冬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拔节雌雄蕊原基形成期和挑旗(四分体)期追施氮肥能显著增加穗粒数、收获指数和籽粒产量,极显著地提高粒重;追氮时期过早(起身期)或过迟(开花期)均对冬小麦籽粒产量的提高产生不利影响。超高产中筋品种鲁麦22拔节期追氮效果显著优于挑旗期,而高产优质强筋品种烟农15拔节期与挑旗期调控效果差异不显著。挑旗期和拔节期追施氮肥,均能提高籽粒容重、出粉率和面粉的湿面筋含量、沉淀值,显著延长面团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和断裂时间,降低公差指数,提高评价值,但高产优质强筋品种烟农15较超高产中筋品种鲁麦22对追肥时期更敏感,挑旗期追施氮肥效果最佳,拔节期次之,而鲁麦22拔节期和挑旗期追施氮肥效果基本一致。[结论]拔节期或挑旗期是小麦高产优质兼顾的追氮时期。  相似文献   

15.
为了给强筋小麦生产提供施肥依据,以西农979为材料,采用不同的氮磷钾肥配施做底肥,研究其对群体、产量及其结构的效应。结果表明,高磷处理各生育期群体数量最高,磷肥对群体调节有显著作用,氮磷钾构成对不同生育期生物产量效应不尽相同,以越冬前生物量与成熟期关系最为密切。在各处理中,高氮处理的产量最高,比CK0增产33.1%,比CK增产19.1%。增施一定量的氮钾肥有明显增产效果。传统施肥水平下增施钾肥有显著的增产效果,增产幅度为5.8%,氮磷水平相同条件下适量增加钾肥可增产11.8%,钾肥过多增产效果不明显;磷钾水平相同的条件下适量增加氮肥可增产12.6%,氮肥过高则减产3.9%;氮钾水平相同的条件下增加磷肥产量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16.
为了实现化肥减量增效,提高耕地质量,进行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对小麦产量和土壤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小麦产量随着有机肥替代量的增加而下降,50%替代处理较对照化肥区减产显著;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随有机肥替代量的增加而增加,但差异不显著。综合产量、茎蘖动态、土壤等因素,响水地区小麦种植过程中有机肥替代化肥的适宜量为10%~20%。  相似文献   

17.
不同肥料长期配施对春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灰漠土14年的长期定位施肥试验,研究不同肥料长期配施对春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对增加小麦产量作用很大,特别是配施有机物料(有机肥或秸秆还田)小麦千粒重和穗粒数比长期不施肥处理平均提高16.4;和 52;,其产量提高80;~90;,不同施肥处理小麦产量的变化顺序为:NPKM>NPKS>NPK>CK,说明经济系数决定经济产量,而肥料合理配施是增产的关键.不施肥处理的小麦籽粒粗蛋白和氨基酸含量比单施化肥处理要高,粗蛋白含量平均高20;,必需氨基酸含量平均高7.5;;配施有机肥对改善小麦籽粒品质促进作用较最大,与施化肥相比提高了小麦粗蛋白和氨基酸含量,更重要的是增加了蛋白质产量. 配施有机肥有利于提高面粉品质指标,与施化肥处理相比,干、湿面筋含量提高11.9;,降落值提高8.3;,增强了面团稳定性和韧性;秸秆还田处理降低了面粉干、湿面筋的含量,导致面粉沉淀值的下降,面团稳定性表现出降低的趋势;长期不施肥其面粉品质、面团性质等多项指标均优于单施化肥处理.  相似文献   

18.
施氮量对弱筋小麦籽粒品质与氮素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施氮量对弱筋小麦籽粒品质和氮素利用的影响,以弱筋品种宁麦13与皖西麦0638为材料,设置4个施氮量(折纯N 0、120、180、240 kg·hm-2),研究其对弱筋小麦籽粒产量、品质性状与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240 kg·hm-2的施氮量范围内,随着施氮量增加,供试弱筋小麦的籽粒产量先增加后减少,当施氮量为180 kg·hm-2时产量最高;随着施氮量增加,供试弱筋小麦籽粒的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硬度、沉降值、面团稳定时间等品质性状均呈上升趋势。供试的弱筋小麦,开花期、成熟期植株与籽粒中积累的氮均主要来源于土壤。当施氮量为120~240 kg·hm-2时,随着施氮量增加,供试弱筋小麦成熟期籽粒中积累的氮来源于肥料的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当施氮量为180 kg·hm-2时,来源于肥料的量最高。当施氮量为120~240 kg·hm-2时,供试弱筋小麦的氮素利用效率为25.68~44.76 kg·kg-1,氮肥生产效率为25.16~50.82 kg·kg-1,随着施氮量增加,供试弱筋小麦的氮肥生产效率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