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产资源     
990777 根据1988~1996年调查评估弗兰芒角北方长额虾资源=Northern shrimp(Pan-dalus borealis)stock,on Flcmish Cap accord-ing to 1988~1996 surveys[刊,英]//ASFA1..—1998,28(2).—105在1988~1996年弗兰芒角底拖网调查中使用丹麦渔船定期捕捞北方长额虾。为记录  相似文献   

2.
990787 北方对虾渔业海龟排除装置的工业试验=Industry trials of TEDS in theNorthern Prawn Fishery[刊,英]/CampbellM//Professional Fisherman.—1998,20(8).—12~241997年10月,北方对虾渔业试验了一种美式海龟排除装置(TED)。这是底部开口的超级抛射式 TED,安装在网囊头段,把2个聚乙烯浮子结附在 TED 上,以抵销 TED 的重  相似文献   

3.
袁合侠 《水产养殖》2010,31(8):32-33
<正>刺参通常称作海参,是我国最具代表性的海参品种,盛产于北方辽宁、河北及山东沿海,具有极高的营养与药用价值,是近年来我国北方重要的养殖品种。刺参在自然海区中生长缓慢,成活率低,生长周期长,由幼参规格养成至商品参规格需3~4年。2008—2009年,我们在海头镇利用大菱鲆工厂化养  相似文献   

4.
三月渔事     
海水养殖:南方开始进行尼罗罗非鱼(3—11月)、黑鲷(3月中旬~5月)、海马(3—11月)、斑节对虾(3—11月)产卵孵化、育苗;广东、广西第一造中国对虾养殖开始(3—6月),北方地区进行越冬亲虾强化培育和产卵前的准备工作(3—4月);栉孔扇贝分笼;紫贻贝(北方)、裙带菜开始收获;厚壳贻贝、江篱采苗开  相似文献   

5.
我场是生产鱼种的专业化国有企业。自1963年建场开始养鱼,至今已有30多年的养鱼历史,但鱼种单产不高。1963—1977年间,鱼种单产一直徘徊在50~100kg;1978~1991年鱼种单产稳定在100~400kg的水平上。在新形势下,如何使单产再上一个新台阶,并不断探索北方严寒地区培育大规格鱼种的高产途径和经验,1992年我场承担了市里下达的《采用颗粒饲料培育大规格  相似文献   

6.
在水温(15±0.5)℃下,采用流水和静水呼吸室法,测定(1.88±0.33)g、(4.24±0.61)g和(7.27±0.76)g 3种规格北方须鳅的耗氧节律,不同水温下(0、2、5、10、15、20、25、27℃和30℃)3种规格北方须鳅的耗氧率和窒息点。试验结果表明,北方须鳅在白天(8:00—16:00)耗氧率略高于夜间(18:00—6:00),但差异不显著(P0.05),昼夜变化对其耗氧率无影响;在12:00—20:00为耗氧率高峰,显著高于22:00—次日10:00(P0.05)。北方须鳅耗氧率随水温(2~27℃)的升高逐渐增加,呈正相关(P0.01),其24h耗氧率(y)随体质量(x)的增加而下降,符合y=0.1426x-0.2055(r2=0.9414)。(1.88±0.33)g北方须鳅24h耗氧率与(7.27±0.76)g和(4.24±0.61)g北方须鳅耗氧率呈极显著性差异(P0.01),(4.24±0.61)g北方须鳅24h耗氧率与(7.27±0.76)g北方须鳅耗氧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2~10℃,北方须鳅临界窒息点随水温的上升呈下降趋势,在10℃时临界窒息点最低,而后随水温的升高(15~27℃),临界窒息点逐渐升高。结果初步揭示,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北方须鳅24h耗氧率变化规律以及水温和体质量对其耗氧率和窒息点的影响,为其健康增养殖、活体运输以及生态保护等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五月渔事     
海洋捕捞:浙江渔场大黄鱼汛开始,汛期5—6月,最高年产24万吨,现资源严重衰退,产量仅3000吨左右。北方流网鲅鱼(马鲛鱼)生产进入旺汛,鲐鱼汛开始(5—7月)。海水养殖:北方开始罗非鱼育苗,上年越冬的罗非鱼种入池养殖;  相似文献   

8.
北方刺参苗种南方越冬培育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南方冬季水温优势对北方当年刺参苗种进行越冬培育试验,并对比北方升温越冬试验结果,对不同规格的苗种成活率和增重率作了分析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北方刺参苗种在南方自然海区越冬培育的适宜规格范围为800~15 000头/kg,在此规格范围下,幼参的生长指标呈现出随着规格的增大递减的趋势.同时通过对比试验,北方刺参苗种在南...  相似文献   

9.
961740 喀麦隆北方尼罗罗非鱼的池塘养殖=Pond farm of Nile tilapia,Oreochromisniloticus in northern Cameroon[刊,英]/Middendorp A J//Aquac.Abst..—1996,13(1).—128试验在喀麦隆北方的拉哥多水产站进行。将尼罗罗非鱼与非洲鲇鱼混养,旨在测定施于牛粪池塘投喂棉籽饼饲料对池塘净产的  相似文献   

10.
斑鳜网箱养殖在我国北方发展的时间并不长,但是发展的很快,特别是在鸭绿江流域已形成了一定规模,在北方斑鳜网箱养殖周期一般都为三年,第一年个体可达35~50g,第二年个体可达200~250g,第三年个体可达500~750g,就可以上市出售了.  相似文献   

11.
发现在河南新安、孟津一带河段有北方铜鱼的产卵场。产卵期为4~6月。产卵场底质多为石质河床,有翻滚的流水状态,河水较浑浊。产卵水温为18~22℃,分批产卵。该鱼是食底栖生物为主的杂食性鱼类。近年来黄河中的北方铜鱼资源有所下降,应加强保护。  相似文献   

12.
南北养殖仿刺参营养成分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了北方养殖仿刺参(2009年12月取自大连棒棰岛海产有限公司,体质量300~400g)与南移在宁波沿海养殖仿刺参(2010年3月取自宁波象山黄皮岙,体质量300~400g)的营养成分。结果显示,南方养殖仿刺参水分和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北方养殖仿刺参,而灰分和粗脂肪含量显著低于北方养殖刺参。南方养殖刺参氨基酸平均含量为(67.00±0.12)g/100g(干质量),高于北方刺参的(52.58±0.11)g/100g,必需氨基酸含量分别为(19.90±0.04)g/100g,(14.38±0.21)g/100g,差异显著;南北刺参的脂肪酸含量分别为1.39%和3.33%,其中不饱和脂肪酸比例分别为(82.74±1.14)%、(78.53±0.67)%。  相似文献   

13.
报刊文萃     
葛鸥  保平 《海洋渔业》1988,10(5):222-222
<正> 鲍鱼现已在浙江嵊泗县枸杞乡海水养殖育苗场落户。养殖育苗场1987年5月聘请了两位省水产研究所的技术人员作指导,从北方引进了26只鲍鱼种进行试养、育苗,育出的5000颗鲍鱼现在都有4厘米大,2年后可达7厘米,比在北方生长还快。合浦沙田海域位于我国大陆海岸线南端的北部湾,这里为亚热带海洋气侯,是美人鱼(儒艮)栖息的优良环境。聚居在沙田海域的美人鱼和马来西亚——苏门答腊岛产的儒艮为同一种群。近  相似文献   

14.
日本对虾反季节养殖新技术,一改春季放小苗,夏秋收获成虾的常规,养殖模式为夏秋投放小苗,养成半成品虾(火柴杆长度的“火柴虾”),经越冬后,春季再放养,经短期养殖育肥,提前1个月上市,抢占北方市场“独此一家”,其价格由6—7月每千克30~40元,提高到每千克120~140元,并大大降低了养殖期暴发流行病的风险。其原理在于:夏秋小苗发病率较低;  相似文献   

15.
夏季极端高温是制约我国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池塘养殖发展的关键环境因素。本研究基于文献拟合了北方养殖区仿刺参存活率与水温的关系, 确定了仿刺参半致死温度; 收集了 1980—2020 年夏季每小时气温数据, 分析了仿刺参养殖区域极端高温的时空特征和仿刺参池塘养殖受灾频次; 根据受灾频次判定了仿刺参池塘养殖敏感区, 最终预测了 2046—2050 年 3 种 CMIP5 典型浓度路径(RCP)情景模式(RCP2.6、RCP6.0 和 RCP8.5)下仿刺参养殖高温敏感性。结果显示, 仿刺参半致死温度(LT50), 即致灾温度, 为(31.7±0.15) ℃; 中国北方沿海区域是气候变暖的显著响应区, 2011—2020 年中国北方沿海区域平均温度和最高温度分别以 1.27 ℃/10 a 和 2.15 ℃/10 a 的速率上升, 导致北方仿刺参养殖区普遍遭遇致灾温度, 其中渤海西南海域受灾频次最高; 在 3 种 RCP 情境下, 渤海大部分海湾仿刺参池塘养殖风险加大。结论认为, 仿刺参产业发展需因地制宜制定科学空间发展规划, 建立基于高温预警预报系统的应对策略, 保障产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刺参(Apostiehopus japonieus Selenka)是我国北方一种最主要的食用海参,为“参中之冠”,是近年来我国北方重要的养殖品种。刺参在自然海区中生长缓慢,成活率低,生长周期长,由幼参养成至商品参规格需3~4年,且其中很大一部分时问是消耗在夏眠和冬季低水温期。  相似文献   

17.
这种养殖模式是在利用先进的增氧制饵设备的条件下,充分利用池塘有效水面达到高产高效的目的。平均亩产可达1000~1500公斤。亩纯效益可达2000—3000元,是当今淡水养殖中一种很好的养殖模式,同时也是北方两高一优农业发展方向之一。 天津汉沽区池塘养殖水面8253亩,其中这种养殖模式可占80%,自九十年代初即已开始,是汉沽区的淡水池塘的主要养殖模式。  相似文献   

18.
为深入贯彻中发[2007]1号、国发[2006]30号文件和全国水产技术推广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推进基层水产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5月29日—30日和6月10日—11日,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分别在南昌市和哈尔滨市召开全国基层水产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座谈会(南方片和北方片),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副站长李可心、农  相似文献   

19.
<正>2010年立春以来,江苏天气多变,气候异常,北方冷空气不断侵入,气温起伏变化大,各类异常性天气及极端气候事件频繁发生,2月10日—11日及2月13日—15日出现两次大范围冰冻雨雪,暴雨伴随  相似文献   

20.
以大口黑鲈北方亚种和佛罗里达亚种为亲本,建立了北方亚种自交N(北方亚种♀×北方亚种♂)、佛罗里达亚种自交F(佛罗里达亚种♀×佛罗里达亚种♂)、正交子代NF(北方亚种♀×佛罗里达亚种♂)和反交子代FN(佛罗里达亚种♀×北方亚种♂)4个试验群体,并对其生长性能和形态学差异进行了比较。N、NF和FN的生长性能比较结果表明,在90~152日龄期间,3个试验群体生长速率差别不大,在152日龄后大口黑鲈北方亚种的生长速度明显快于两杂交子代。可数性状的分析结果表明,4个试验组在腹鳍、臀鳍硬棘、鳃耙和脊椎骨上均无差异;正反交子代与两亲本在背鳍条、胸鳍条、臀鳍条、尾鳍条、侧线上鳞、侧线下鳞的数量上均达到极显著差异(P0.01)。可量性状和框架结构数据的聚类分析结果表明,N和F聚为一支,NF和FN聚为一支,然后这两支再汇聚;主成分分析概括出方差贡献率较大的3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为71.44%,主成分1主要反映鱼体框架的变化,方差贡献率为54.90%,主成分2和主成分3主要反映鱼的头部、背部和尾部的形态变化,方差贡献率分别为11.21%和5.33%。在35个测量参数中挑选11个对判别贡献较大的参数建立4个群体的判别函数,判别准确率为83.90%~100.00%。研究结果为杂种大口黑鲈的鉴定、育种及养殖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