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种猪的健康是猪群健康的源头,种公猪质量直接关系到猪场生产效益,加强种公猪饲养管理,提高种公猪质量,保证种公猪健康,才能有效地提高猪场生产效率。一、种公猪的选择在生产中,应根据不同的生产目标选择不同的品种和品系的公猪。通常纯种公猪多用于保种和本品种选育提高的种公猪;而杂种公猪仅用于商品肉猪的生产。在配套系中,对父系公猪的选择应注重生长速度、抗病力、瘦肉率;而对母  相似文献   

2.
温度是影响种公猪繁殖性能的重要因素。温度过高和过低都会导致种公猪精液品质下降、性欲下降,配种母猪妊娠率、产仔率和仔猪成活率下降等。因而为种公猪提供适宜的环境温度,避免热应激或冷应激是保证种公猪身体健康和繁殖力的重要举措。文章结合温度影响种公猪繁殖力的机理,阐述了环境温度与种公猪繁殖力的关系以及在种公猪饲养管理过程中为保持适宜的温度应该采取的措施。为种公猪站建设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温度参数以及种公猪饲养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种公猪是指品种优良、没有阉割,且专门用于给多个母猪交配并能与母猪交配的公猪。养好种公猪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数量充足、质量好的精液,提高母猪的受胎率和产仔数,并延长种公猪的使用寿命。种公猪可用于保种和进行本品种选育,提高的种公猪的繁殖能力。目前我国所饲养利用的种公猪绝大多数属于纯种公猪。  相似文献   

4.
《全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中计划2020年之前建设400个种公猪站,同时公猪站的种公猪来源于国家核心育种场。该项计划过去了十年,至今已取得一定的成效,对于种公猪的管理也逐渐规范化。公猪站的建设和管理工作涉及多方面内容,如猪舍选址和建筑设计、公猪站配套设施建设、公猪站公猪饲喂和管理、公猪站的生物安全以及公猪精液品质等,做好每一项工作才能保障公猪站内公猪的生产性能达到最优,精液产品的生产效益最大化。公猪作为公猪站的主体,精液的采集和保存运输是公猪站的重点工作,因此对公猪和精液的管理需要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5.
为了适应现代化养猪生产的需要,保证人工授精技术中种公猪精液的质量,需要对入群的种公猪进行选择、入群后的种公猪进行调教及管理。1种公猪的选择1.1种公猪的来源种公猪品种通常选择杜洛克猪、长白猪、大约克夏猪等优良品种,以及培育品种(配套系)。种公猪来源于取得省级《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的原种猪场,具有完整系谱和性能测定  相似文献   

6.
<正>种公猪呼吸道疾病是目前危害种公猪规模化养殖三大疾病综合征中影响较大的因素之一,种公猪养殖的三大疾病综合征分别是:种公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种公猪腹泻综合征和种公猪繁殖障碍综合症。种公猪的患病给养猪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在种公猪患病前就及时了解并采取针对疾病的相应防治措施是提高种公猪经济效益的关键。根据相关材料,归纳如下几种公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防治技术,以提高养种公猪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克隆种公猪生长状况和繁殖性能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可以成功用于克隆性能优良的种用家畜,理论上克隆个体与供体在遗传上是完全相同的。为验证该理论,本试验检测了克隆种公猪自身在出生后的生长发育指标以及克隆种公猪与供核种公猪精液品质各项指标、情期受孕率、窝产仔数、产活仔数、断奶活仔数、仔猪初生重、仔猪断奶重和平均日增重等指标,探讨了克隆种公猪与供核种公猪在繁殖性能以及遗传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克隆种公猪与供核种公猪在各检测指标之间均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提示克隆种公猪与供核种公猪在繁殖性能和遗传性能上无显著差异,可以作为种公猪用于扩繁。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养猪产业规模化程度的提高,种公猪繁殖性能的好坏直接牵连到猪场的经济效益,因此,种公猪的质量显得尤为重要。养猪同仁需要了解种公猪繁殖障碍的表现,熟悉影响种公猪繁殖性能的因素,提高种公猪的精液质量和繁殖性能,才能充分地利用好种公猪的杂交优势。一、种公猪繁殖障碍的表现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在国家生猪良种补贴政策的带动下,规模不等的种公猪站(供精站)应运而生,为推动当地猪种改良做出较大贡献。但种公猪的高淘汰率却让部分种公猪站效益不好,运转困难,种公猪肢蹄病就是淘汰种公猪的重要原因之一。种公猪肢蹄病是指种公猪四肢和蹄因某种原因导致的局部损伤和运动障碍等疾病的总称。症状为行动困难、站立不起、关节肿胀、蹄叉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在国家生猪良种补贴政策的带动下,规模不等的种公猪站(供精站)应运而生,为推动当地猪种改良做出较大贡献。但种公猪的高淘汰率却让部分种公猪站效益不好,运转困难,种公猪肢蹄病就是淘汰种公猪的重要原因之一。种公猪肢蹄病是指种公猪四肢和蹄因某种原因导致的局部损伤和运动障碍等疾病的总称。症状为行动困难、站立不起、关节肿胀、蹄叉腐烂、溃疡等,尤以后肢肢蹄病为常见。  相似文献   

11.
饲养公猪的目的是为了满足配种的需要,营养物质是公猪产生精子、保持旺盛配种能力和维持公猪的生命活力的基础。种公猪管理的主要目标是使种公猪体质健壮,体况肥瘦适度,精力充沛,精液品质良好,保持旺盛的性欲,提高配种受胎率和种公猪的配种能力,公猪的健康状况直接影响到猪场发展。  相似文献   

12.
《畜牧与兽医》2016,(9):86-89
为了研究品种不同的种公猪的精液品质之间存在的差异。本试验通过对长白、大白、杜洛克和斯格配套系等4个品种的成年种公猪的精液品质进行统计学方法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1斯格配套系种公猪的鲜精活率最好(0.89±0.12),然后依次是长白(0.88±0.13)、杜洛克(0.86±0.11)、大白(0.85±0.16)。2杜洛克和斯格种公猪的精子有效存活时间(分别为8.5 d和8 d)比长白、大白种公猪的精子有效存活时间长(分别为6.5 d和6 d)。3大白种公猪的精液密度最大(6.62亿/m L),杜洛克种公猪的精液密度次之(6.51亿/m L),然后是斯格(4.51亿/m L)、长白(4.41亿/m L)。4长白种公猪的精液量(349 m L)与大白(225 m L)、杜洛克(179 m L)、斯格(265 m L)等种公猪的精液量差异极显著(P0.01);斯格种公猪精液量与杜洛克种公猪的精液量差异极显著(P0.01);大白种公猪的精液量与杜洛克、斯格种公猪的精液量差异不显著(P0.05)。5长白种公猪的总精子数最大(2 080.1亿/次),大白次之(2 060.3亿/次),其次是杜洛克(2 010.7亿/次)和斯格(2 002.1亿/次),但四个品种的种公猪的总精子数差异不显著(P0.05)。4个品种的种公猪的精子活率由高到低依次为斯格、长白、杜洛克、大白;大白种公猪的精液密度最大;杜洛克和斯格种公猪比较适合长期保存,长白、大白种公猪仅适合短期保存;4个品种的种公猪的平均精液量大小依次为长白斯格大白杜洛克;4个品种的种公猪的总精子数的大小依次为长白大白杜洛克斯格。  相似文献   

13.
种公猪是专门种用、与母猪配种繁殖的公猪。一个种猪场种公猪质量的好坏关系到整个猪场猪群质量。可繁母猪受配、仔猪的质量、产仔数和断奶窝重以及整个猪场的经济效益好坏都与种公猪的质量有着直接关系,因此养好种公猪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4.
赵勇  沈伟  张宏福 《猪业科学》2021,38(5):32-36
公猪的重要性越来越得到广泛的关注。尽管种公猪在猪群中占据比例不高,但是种公猪的繁殖性能可以直接影响母猪的妊娠率和产仔数,进而影响猪场的整体经济效益。公猪的精液品质是其繁殖力的基础,同时也是发挥公猪遗传性能的重要保障。文章综合了近年来国内外研究公猪营养对精液品质及繁殖力的调控,从膳食纤维、蛋白质及氨基酸、多不饱和脂肪酸、微量元素及维生素、植物提取物、有益菌群等方面分析了它们如何改善公猪精液品质,但是有关研究还很不完善、不系统。因此,需要根据种公猪不同品种、不同生长阶段、不同环境条件下对各类营养物质的需求来制定合理、合适的种公猪饲料配方,以期发挥种公猪的最大潜力和价值。  相似文献   

15.
种公猪具备良好的繁殖性能,可以有效提高母猪的生产力,从而进一步提高整个生猪生产的质量和效益,可以说,种公猪是生猪生产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加强对种公猪的科学饲养管理己显得十分必要。加强种公猪饲养管理具体有如下几个环节:1合理引种1.1引进种公猪目的要明确要根据本场或地方农户实际需要而引种。一般情况下,种公猪配种站引进长白、大白和杜洛克等种公猪即可满足农户需要;猪场则要根据选种和商品杂交选育目的来确定引进什么品种的种公猪。1.2引进种公猪来源要可靠种公猪必须来自畜牧部门验收发证的原种猪场或一、二级种猪场,并附有种猪…  相似文献   

16.
<正>人工授精用种公猪是猪群繁殖的关键,在生产中科学的营养喂食、饲养技术和科学生活规律,保证种公猪精力旺盛、体格健康、肥瘦相宜、繁殖力强和精液质量高。科学的饲养种公猪主要是提高种公猪的精液质量和与母猪繁殖配种能力,只有健康和高质量的种公猪精液才能孕育出健康优质的猪仔。本文从日常人工授精种公猪的饲养和管理进行具体的分析研究,仅供参考。1饲养与管理目标人工授精用种公猪的前期饲养管理工作目标  相似文献   

17.
种公猪的饲养与管理是一个猪场发展的核心,种公猪站饲养的种公猪关系到辐射区域内能繁母猪的生产力。本交方式一头种公猪只能负担20头~30头母猪,采精公猪一头公猪能负担500头~1000头母猪的配种任务,采精公猪的管理尤其重要。因此加强采精公猪的饲养管理,使种公猪具有健康和旺盛的性欲,保证获得优质的精液,提高母猪的繁殖率,是种公猪站应有的职责和生存发展的根本。  相似文献   

18.
本文就种公猪的营养、饲养管理和繁殖性能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简要概述。研究如何更好地选择出性能良好的种公猪,实现种公猪最大的使用价值以及最好的繁殖性能。根据公猪的品种和使用情况确定公猪的营养水平,建立良好的饲养管理方案,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公猪的繁殖性能。  相似文献   

19.
种公猪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种公猪饲养是四两拔千斤养猪之法。俗话说:"母猪好,好一窝。公猪好,好一坡。"现代科学证明:公猪遗传基因对后代表达要大于50%。对于一位"智慧"养猪者而言,公猪的饲养管理是猪场重中之重。种公猪有父系公猪和母系公猪之分,挑选时首先确定该公猪是用于父系还是母系(父系猪优先选择生长速度、抗病能力、瘦肉率;母系公猪优先选择繁殖器官、如乳头数、腹腔发育  相似文献   

20.
随着工厂化、集约化和规模化养猪业的发展,人工授精技术得到了普遍应用。在实施人工授精的过程中,种公猪的管理和使用是基础环节。俗话说:"母猪好管一窝,公猪好管一坡。"充分说明种公猪在养猪生产中的重要性。如何提高种公猪系统管理水平,使公猪发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