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为建立无梗五加果花色苷的研究工艺,比较7种大孔树脂对无梗五加果花色苷的吸附与解吸效果,在此基础上研究X-5型大孔树脂对无梗五加果花色苷的吸附与解吸条件。结果表明:X-5型大孔树脂是纯化无梗五加果花色苷的理想树脂;动态吸附最适浓度为2.0mg·mL-1,上样液pH值3.0,最大上样量42BV,上样流速1.0mL·min-1;动态解吸最适洗脱剂为pH值3.0的70%乙醇,洗脱体积5BV,解吸流速为1.0mL·min-1。该工艺生产的花色苷产品为紫红色粉末,色价为35.2,是未纯化的17倍。说明此方法适合于无梗五加果花色苷的纯化,且纯化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2.
大孔树脂对沙枣多酚的动态吸附解析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筛选适宜沙枣多酚纯化的大孔树脂。【方法】通过静态吸附与解析试验,从AB-8、NKA-9、NKA、D4020、X-5和D101中筛选可用于沙枣多酚纯化的大孔树脂,并研究其对沙枣多酚的动态吸附和解析性能。【结果】NKA-9树脂对沙枣多酚的饱和吸附量为19.58mg/g,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h和Freundlich方程,动力学曲线符合Langmuir方程,饱和吸附时间为7h左右;NKA-9大孔树脂纯化沙枣多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上柱液pH4,上柱液中沙枣多酚质量浓度1.00mg/mL,上样液体积25.12mL,上样流速1.0mL/min,洗脱液乙醇体积分数60%,洗脱剂体积18.84mL,洗脱剂流速1.0mL/min。【结论】NKA-9型大孔树脂表现出较好的吸附性能与解析效果,能很好地富集纯化沙枣多酚。  相似文献   

3.
为得到纯度较高的黑莓花色苷,比较了6种大孔吸附树脂对黑莓花色苷的吸附纯化效果,研究了AB-8型大孔树脂对黑莓花色苷的静态吸附动力学曲线、动态吸附及洗脱曲线。试验结果表明:AB-8大孔树脂对黑莓花色苷具有较好的吸附与解吸能力,是纯化黑莓花色苷的最佳树脂类型;在25℃条件下,AB-8型树脂对黑莓花色苷的吸附平衡时间为4 h,解吸平衡时间为3 h;解吸时宜选用体积分数为75%的乙醇溶液。最佳的分离条件为:上样速率为1.6 ml/min,上样体积1 100 ml粗提液,3倍柱床体积的75%乙醇以1.0 ml/min洗脱速率洗脱,在此条件下产品的得率为1.22%,花色苷回收率75.45%,纯度86.50%。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大孔树脂柱层析法纯化红芸豆种皮花色苷的条件并对纯化产物进行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方法]通过静态吸附和解吸试验比较了AB-8、D101、SP825、NKA-9、XAD-16和HPD100这6种不同类型大孔树脂对红芸豆种皮花色苷的吸附和洗脱性能,优化了AB-8树脂纯化红芸豆种皮花色苷的工艺,HPLC对比分析纯化产物与粗提物。[结果]AB-8大孔树脂对红芸豆种皮花色苷吸附和洗脱性能较好,最佳上样流速为3.0 BV/h。最佳洗脱条件为pH 1.0、100%乙醇作为洗脱液,洗脱流速为4.5 BV/h,得到的花色苷纯度达86.05%。HPLC检测结果表明纯化效果明显。[结论]AB-8大孔树脂可有效分离红芸豆种皮花色苷。  相似文献   

5.
以岗稔果皮为原料,研究大孔树脂对岗稔果皮花色苷的吸附特性,优化岗稔花色苷的动态吸附条件。通过AB-8、D101和XAD-7HP等3种大孔树脂对岗稔花色苷吸附效果的比较,选用XAD-7HP大孔树脂,并研究其对岗稔花色苷的动态吸附情况。结果显示,岗稔果皮花色苷在XAD-7HP树脂上的最佳吸附解吸条件:吸附流速为1 mL/min,上样液的花色苷浓度为11.2mg/L,用4倍柱床体积的70%(体积分数)酸性乙醇(pH 1.0)作为洗脱液,洗脱流速为1 mL/min。岗稔果皮花色苷经XAD-7HP大孔树脂纯化后,花色苷含量提高3.6倍。  相似文献   

6.
探索大孔树脂分离纯化黑花生衣色素的最优工艺.通过静态吸附、解吸试验选出AB-8大孔树脂,以黑花生衣色素的吸附量、洗脱率为指标,评价AB-8大孔树脂分离纯化黑花生衣色素工艺中,上样液质量浓度、吸附流速、上样液用量、洗脱剂蒸馏水用量、洗脱剂乙醇体积分数及其用量对吸附和解吸效果的影响,从而确定最优工艺.AB-8大孔树脂对黑花生衣色素有较好的分离效果,其最优工艺条件为:黑花生衣色素上样液质量浓度2.0mg· mL-1,吸附流速为1.5mL·min-1,饱和吸附量为4倍树脂体积,洗脱剂蒸馏水的用量为5倍树脂体积,体积分数70%乙醇的用量为4倍树脂体积.利用该工艺精制后黑花生衣色素色价提高32.80%.采用AB-8大孔树脂分离纯化黑花生衣色素简单可行,精制效果好,适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大孔树脂分离纯化千斤拔总黄酮的最佳工艺,以总黄酮的含量为指标,通过静态吸附解析试验比较7种不同类型大孔吸附树脂的吸附解析特性,确定AB-8型大孔吸附树脂适用于千斤拔总黄酮的分离纯化。通过动态吸附试验确定了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千斤拔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大孔树脂分离纯化千斤拔总黄酮的最佳工艺为:上样液质量浓度相当于原生药质量浓度为0.12g·mL-1,最大上样量为12.83mg·mL-1,上样液的pH为5.0,上样流速为2.0mL·min-1,洗脱液乙醇体积分数为70%,洗脱剂用量为7BV,洗脱流速为1.5mL·min-1。在此条件下,千斤拔总黄酮的纯度由31.26%提高至65.7%,说明该工艺稳定可靠,可用来分离纯化千斤拔总黄酮。  相似文献   

8.
AB-8大孔树脂吸附樟树叶多酚的最佳温度为25℃,多酚溶液pH 5.68,最适宜的洗脱液为60%的乙醇溶液(体积分数).AB-8大孔树脂对樟树叶多酚静态吸附4 h达到平衡,吸附率94.4%;静态解吸动力学特性测定表明,解吸2 h,解吸率80.28%;在上述最佳条件下,多酚得率75.78%,纯度63.56%.AB-8大孔树脂等温吸附樟树叶多酚过程符合Langmuir方程,饱和吸附量为47.619 mg·g-1.  相似文献   

9.
木质素对土壤-磷吸附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等温吸附试验,研究了木质素对不同土壤-磷吸附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平衡浓度与磷吸附量能够很好地拟合Freundlich方程和Langmuir方程,其相关性均达到极显著水平,木质素能够显著降低土壤对磷的吸附固持能力,处理液中木质素浓度越高,作用越强。当木质素浓度从0.0mg·mL-1增加到4.0mg·mL-1时,土壤对磷的最大吸附量发生了显著降低,黄壤由2104.0μg·g-1降到1002.8μg·g-1,红壤由1170.3μg·g-1降到754.9μg·g-1,紫色土由418.5μg·g-1降到171.5μg·g-1。木质素能够提高磷肥在土壤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改性牛粪-树脂颗粒对水溶液中孔雀绿的吸附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化学方法改性牛粪,并与树脂结合制得一种新型的吸附材料--改性牛粪-树脂颗粒.本研究通过静态实验方法检验所制备颗粒对水溶液中孔雀绿的吸附等温和吸附动力学过程,并利用Langmuir和Freundlich吸附等温方程以及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和颗粒扩散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吸附等温实验结果表明,改性牛粪-树脂颗粒对水溶液中孔雀绿的吸附等温过程符合Langmuir方程,颗粒直径对最大吸附量产生一定影响,颗粒直径大于2 mm、1~2 mm和小于1 mm时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158.73、185.19和128.21 mg·g-1.吸附动力学实验结果表明,颗粒扩散模型能够更好地描述改性牛粪-树脂颗粒对水溶液中孔雀绿的吸附过程(r2>0.98).在吸附动力学实验中,随着染料的初始浓度由40mg·L-1增加到150mg·L-1,扩散速率参数K从0.675 3 mg·g-1·min-1增加到1.644 0 mg·g-1·min-1;当牛粪-树脂颗粒的量从2.000 0 g增加到10.000 0 g时,扩散速率从1.603 3 mg·g-1·min-1下降到0.893 7mg·g-1·min-1;当搅拌速度从100 r·min-1增加到300 r·min-1时,扩散速率从1.176 8 mg·g-1·min一.增加到1.4174mg.g-1.min-1.在实验采用的3个粒径情况下,1~2mm粒径时扩散速率最高(1.569 8mg·g-1·min-1).  相似文献   

11.
以对稻壳黄酮的吸附率、解吸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研究了AB-8大孔吸附树脂对稻壳中总黄酮的分离纯化工艺,分析了上柱及解吸液浓度、pH和流速对动态吸附、解吸的影响.结果表明,AB-8树脂对稻壳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纯化优化条件为:上柱液浓度为1.447mg·mL-1,pH5.0,流速1mL·min-1;乙醇解吸液体积分数50%,pH6.0,流速为1mL·min-1.此外,通过动态吸附泄漏曲线和动态解吸曲线确定的上柱液与解吸液体积均为5.5倍树脂柱体积.  相似文献   

12.
研究牡蛎壳对甲基橙的吸附特性,并进行吸附影响因素的优选实验.结果表明:在初始浓度为50 mg.L-1,吸附温度35℃,牡蛎壳粉投加量0.1 g,吸附时间120 min的条件下,甲基橙去除率达到74.2%,吸附量为18.6 mg·g-1.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式,即Ce/qe=0.0148 Ce+0.5496,35℃下的饱和吸附量为67.57 mg·g-1.  相似文献   

13.
磷与草甘膦在酸性土壤中吸附解吸交互作用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量的磷肥和草甘膦是我国南方土壤中两种共存污染物,通常伴随着水土流失引起面源污染,为揭示土壤中草甘膦和磷的保持、释放规律及其相互影响机制,通过等温吸附-解吸试验,研究了红壤和黄壤经草甘膦处理后对磷的吸附解吸规律以及磷对草甘膦在红壤和黄壤中吸附解吸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草甘膦作用下磷在供试土壤上的吸附行为可用Langmuir方程描述,红壤和黄壤对磷的吸附反应均是自发进行的吸热反应,两种土壤对磷的吸附量均随草甘膦浓度增加而下降。与对照相比,红壤经草甘膦处理后,对高浓度磷的解吸具有明显抑制作用,而黄壤磷解吸量在草甘膦作用下变化不明显,但解吸率随草甘膦浓度增加有所上升。此外,Freundlich方程对磷作用下草甘膦在供试土壤上的吸附行为拟合效果较好。未添加磷时,草甘膦在黄壤上的吸附量大于其在红壤上的吸附量,然而随着磷浓度增加,黄壤对草甘膦的吸附量减少。草甘膦在两种土壤上的解吸率均呈下降趋势,随着外源磷浓度增加,草甘膦在红壤上的解吸量和解吸率均显著降低,而不同磷处理下黄壤草甘膦解吸量变化一般在1.83~8.42 mmol·kg~(-1)之间,外源磷对草甘膦在黄壤上的解吸影响较小。以上研究表明,土壤中草甘膦和磷存在着吸附行为的竞争,草甘膦能够降低土壤对磷的吸附,同时磷也能够抑制土壤对草甘膦的吸附。  相似文献   

14.
硼对果胶铝吸附解吸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梅  喻敏 《中国农业科学》2013,46(8):1595-1602
【目的】探讨硼对植物铝胁迫的缓解机理,研究果胶对铝的吸附解吸特征及硼的影响。【方法】利用等温吸附法,研究pH 3.5,25℃时,不同浓度硼处理后的果胶对铝的吸附解吸特性,并利用相关模型计算果胶对铝的吸附参数。【结果】随果胶浓度的上升,其对铝的吸附总量和解吸总量均显著上升,但单位果胶的吸附量和解吸量显著下降;随铝浓度的增加,果胶对铝的吸附量和解吸量也显著上升;硼处理果胶后,影响果胶对铝的吸附解吸特性,<25 µmol•L-1的低浓度硼处理后,果胶对铝的吸附量和解吸量随硼浓度的增加会显著减少,而当硼浓度>25 µmol•L-1时,随硼浓度的增加,果胶对铝的吸附量反而会增加,硼浓度为100 µmol•L-1时,果胶对铝的吸附量甚至显著大于硼浓度为0的对照,再增加硼浓度至200 µmol•L-1,果胶对铝的吸附量又开始减少,果胶对铝的吸附或许已经达到饱和。利用Langmuir、Freundlich方程较好地拟合了无硼和加硼条件下果胶对铝的吸附过程,由Langmuir模型计算的最大吸附量分别是5.757 mg•g-1和0.160 mg•g-1,Freundlich方程拟合所得参数n分别为1.4702和 - 0.1758,说明硼与果胶RG-Ⅱ的交联作用强烈影响果胶对Al3+ 的吸附。【结论】pH 3.5,25℃时,低浓度的硼(<25 µmol•L-1)可有效抑制果胶对铝的吸附,而高浓度的硼(>25 µmol•L-1)则促进果胶对铝的吸附。  相似文献   

15.
改性沸石对猪场沼液氮磷吸附特性与机理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针对猪场沼液氮磷含量高、有机污染严重、难以处理的问题,采用经氯化钠溶液改性沸石为载体对沼液中氮磷吸附特性和去除机理进行分析研究,考察了沸石投加量、吸附时间、沼液初始浓度等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当沸石投加量为每100mL10g、吸附时间48 h时,最大氨氮去除率可达90.66%,氨氮饱和吸附量可达1.43 mg·g-1,最大总磷去除率可达85.97%,磷饱和吸附量可达0.16 mg·g-1。吸附后的沸石污泥含有大量氮磷元素,是一种优质缓释肥料。Freundlich、Langmuir方程均能较好地解析改性沸石的等温吸附过程,其吸附动力学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R2均达0.98以上。沸石对猪场沼液中有机态氮磷去除主要基于物理性吸附和沸石中的活性基团与有机官能团所产生的配位络合,无机态氮磷则主要以离子交换及吸附沉淀方式得以去除。  相似文献   

16.
采用微波辅助萃取和AB-8型大孔树脂从葛根中提取和纯化总黄酮。分别考察了乙醇浓度、固液比、微波功率和辐射时间对提取率的影响;吸附柱类型、进液浓度、进液量、进液流速和pH值对吸附的影响和洗脱剂乙醇浓度、洗脱剂流速和洗脱剂体积量对脱附的影响,并分别确定了它们适宜的工艺条件。在适宜工艺条件下,微波辅萃总黄酮提取率为83.94%,纯化后产品总黄酮纯度达70%。建立了AB-8型大孔树脂吸附葛根总黄酮的Freundlich等温吸附方程,模型与实验值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17.
塿土对阴-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吸附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平衡吸附法研究了塿土对阴离子表面活性剂(SDS)、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ritonX-100、Tween80和Brij35)的吸附特征,考察了pH、阴-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混合对塿土吸附表面活性剂的影响.结果表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在填土上吸附等温线均呈L型,且均符合Freundlich和Langmuir方程;壤土对SDS的吸附等温线呈LS型,可用Freundlich方程来描述;塿土对4种表面活性剂吸附量的大小顺序为Tween80>SDS>Brij35>TfitonX-100.当阴-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一起进入土壤中,SDS-Brij35之间的相互影响不大;TritonX-100与SDS相互作用较大,无论二者以何种方式混合都会使TritonX-100在壤土上的吸附量增加,SDS的吸附量下降;SDS与Tween80之间的相互作用最大,混合后吸附量均下降,但Tween80吸附量降低的幅度最大.pH对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吸附影响不大,而随着pH的增加,塿土对SDS的吸附百分率明显下降;在pH为8.0时,填土对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吸附百分率达到80%以上.因此在选择合适的表面活性剂进行有机污染土壤修复和治理时,考虑土壤的特性和表面活性剂的结构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8.
石灰土与紫色土中铅的等温吸附-解吸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铅在紫色土、石灰土中的环境容量,通过野外采样、室内模拟试验对两种土壤中铅的吸附-解吸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铅在紫色土、石灰土中的吸附平衡均可采用Langmuir、Freundlich和Temkin等温吸附方程来拟合,石灰土以Langmuir方程拟合最佳,而紫色土以Freundlich方程拟合最佳;由Langmuir方程求得石灰土对铅的最大吸附量(19 728.77 mg/kg)大于紫色土对铅的最大吸附量(12 194.68 mg/kg);紫色土、石灰土吸附态铅的解吸量都随着铅吸附量的增大而增大,两种土壤的解吸能力都比较弱。研究可为不同类型土壤的铅污染治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