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鄂恩2号原代号“86-2913”,是恩施自治州红庙农科所以“866”为母本,“1091”为父本进行杂交,经多代选育而成,1992年经恩施自治州农作物品种审查小组审查通过,定名为鄂恩2号。1994年引入潜江市作品比试验,1995年扩繁推广,均表现为优质、高产,且适应性广,抗病性强,可作为鄂恩1号的接班品种进行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小麦耐盐品种新冬26和盐敏感品种鄂恩1号在盐胁迫下幼苗生长和相应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规律,为后续耐盐品种的选育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在盐胁迫下,新冬26和鄂恩1号的根长、芽长、干重和鲜重随着盐浓度的增大而降低,而新冬26的相应指标比鄂恩1号下降幅度小。SOD、CAT、POD酶活性随着盐浓度的增加而增大,新冬26的酶活性高于鄂恩1号。在相同盐浓度下,随着盐胁迫时间的延长,酶活性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新冬26的酶活性高于鄂恩1号;脯氨酸和MDA含量随着盐浓度的上升而增加,新冬26的脯氨酸含量高于鄂恩1号,MDA含量低于鄂恩1号;随着盐胁迫时间的延长,脯氨酸含量先上升后下降,而MDA持续上升,新冬26的脯氨酸含量最终高于鄂恩1号,MDA含量低于鄂恩1号。说明新冬26更能维持细胞稳态和细胞膜的稳定,表现更好的耐盐性。耐盐品种比敏感品种在盐胁迫下生长得更好,有较高的抗氧化酶活性,积累更多的脯氨酸来维持细胞稳态,而且耐盐品种的细胞膜受损程度较低,有更强的耐盐性。  相似文献   

3.
鄂恩6号是湖北省农业厅2006年和2007年秋播小麦主推品种,由湖北省恩施自治州红庙农科所选育,通过湖北省恩施自治州农作物品种审定小组审定。  相似文献   

4.
小麦不同播期生长发育特性及若干性状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选用在江汉平原大面积推广的小麦品种鄂恩4号、鄂恩1号及本院选育的稳定品系“92516”、“966057”作分期播种试验,结果表明,播期对小麦的生育期和产量影响较大,并主要通过影响有效穗数、穗粒重和千粒重而实现,适期播种与晚播在千粒重、穗粒数、有效穗数、穗粒重、株高等性状方面差异达显水平。  相似文献   

5.
小麦抗涝的基因型差异对逆境胁迫的比较生理学效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抗涝小麦品种华麦8号和不抗涝小麦品种鄂恩1号对涝渍胁迫的比较生理学效应。结果表明:在淹水条件下,华麦8号的叶绿素和脯氨酸含量、酶促自由基清除系统的活性、根系活力均显著高于鄂恩1号,与之相反,鄂恩1号的丙二醛(MDA)含量却明显高于华麦8号。这揭示抗涝基因型品种具有显著的生理表型效应。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抗涝小麦品种华麦8号和不抗涝小麦品种鄂恩1号对涝渍胁迫的比较生理学效应。结果表明:在淹水条件下,华麦8号的叶绿素和脯氨酸含量、酶促自由基清除系统的活性、根系活力均显著高于鄂恩1号,与之相反,鄂恩1号的丙二醛(MDA)含量却明显高于华麦8号。这揭示抗涝基因型品种具有显著的生理表型效应。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云南丽江地区梅花种质资源性状的观察及评价,采用实生选育以及杂交育种两种方式开展了花果兼用梅新品种的选育研究。结果表明:根据制定的花果兼用梅新品种的选择标准,在云南丽江果梅优株中通过实生选育方式选育出了5个花果兼用梅新品种,即‘七河4号’、‘七河14号’、‘七河21号’、‘拉市优4号’、‘江边7号’;通过杂交育种的方式得到了优株‘七河11号’与‘乌羽玉’的杂交后代。  相似文献   

8.
用Richards方程模拟三个典型小麦品种的灌浆过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Richards方程能较好地模拟小麦子粒的灌浆过程.大粒饱满品种鄂恩1号子粒灌浆活跃期长,灌浆后期子粒增重势头旺盛;大粒不饱满品系“95A-10“子粒灌浆活跃期短,光合产物供应不足,“流“不通畅是限制子粒增重的主要因素;小粒饱满品种华麦8号的灌浆特性介于二者之间.鄂恩1号、“95A-10“为强、弱势子粒灌浆同步型品种;鄂恩1号的灌浆曲线偏左,“95A-10“的灌浆曲线偏右.华麦8号为强、弱势子粒灌浆异步型品种.  相似文献   

9.
小麦灌浆期在田间用人工遮光(光照相当于自然光照的8.3和16.7%),研究鄂恩1号等四个品种对弱光的反应。在弱光条件下,供试的四个品种均较其对照减产,其中鄂麦6号和2162两品种减产率显著高于鄂恩1号和襄麦8号。灌浆速度,叶片的光合能力、以及叶茎贮藏物质运转量不同反映了各个品种对弱光反应有差异。  相似文献   

10.
小麦苗期和孕穗期涝渍的某些生理特性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两个不同耐涝性的小麦品种华麦8号和鄂恩1号在苗期和孕穗期遭受涝渍后的生理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叶片叶绿素(chl)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根系活力均下降,而丙二醛(MDA)含量上升,变化幅度为耐涝的华麦8号于不耐涝的鄂恩1号,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叶片脯氨酸(pro)含量上升,但华麦8号的上升幅度极显著地高于鄂恩1号;两个品种的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变化的  相似文献   

11.
<正> 信阳地区位于大别山北麓,淮河上游两岸,为北亚热带向北暖温带过渡区。气候多变,土壤理化性状不佳,耕作困难,湿涝严重,常发病害,对小麦生长发育利少弊多。在小麦溉浆盛期,高温高湿,昼夜温差小,直接影响小麦产量。1982年引进了小麦品种鄂恩一号。现将其生态反应与栽培要点概述如下:一、信阳地区生态环境与鄂恩一号的适应性信阳地区是我省一个小麦生态类型区。根据气象特点,要求选用耐晚播的小麦品种。经试验和生产实践证明,鄂恩一号具有  相似文献   

12.
《河南农业科学》2005,(6):76-76
神棉 1号 (地神 4 1) ,河南省黄泛区地神种业农科所选育 ;百棉 2号 ,河南科技学院选育 ;中棉所 5 0 (SGK中 394 ) ,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选育 ;奥棉 4号 (奥试棉 4 10 1) ,北京奥瑞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选育 ;鲁棉研 2 6号 (鲁 815 9) ,山东棉花研究中心选育 ;同舟棉 1号 ,新乡县七里营新植原种场、河南同舟缘科技有限公司选育 ;同舟棉 2号 ,新乡县七里营新植原种场、河南同舟缘科技有限公司选育 ;快丰 86 8(邯棉 10 2 ) ,河北省邯郸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河南省扶沟县银丰种子有限公司选育 ;华杂棉 2号 (华杂 310 ) ,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  相似文献   

13.
小麦新品种鄂恩4号丰产稳产和优质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小麦新品种鄂恩4号产量三要素和蛋白质含量的分析结果表明:鄂恩4号是一个集高产性,稳产性和优质性于一身的品种。其产量三要素中,穗粒数对产量贡献最大,且可塑性强,因而高产栽培的主攻方向是在保证穗数的前提下增加每穗粒数。  相似文献   

14.
利用鄂麦 12的变异株选育的小麦新品种鄂麦 17(原代号 7175 3) ,2 0 0 2年 7月通过湖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其品质指标全面达到国家中筋专用小麦品种品质标准 (GB/T 1932 0 - 1998) ,且比对照鄂恩 1号增产 ,特别是子粒外观性状、吸水率、面筋含量、面团稳定时间等重要品质性状 ,完全符合面粉加工企业的要求 ,具有较大的市场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15.
鄂 6 6 378是由SKUA/86 5 14 6 //6 15 0 6组合经系谱法选育而成 ,该品种在品质指标达到中筋国标的优质基础上 ,省区试产量 2年平均比对照鄂恩 1号增产 8.5 7% ,中抗条锈病和白粉病 ,耐肥抗倒 ,全生育期 190d ,中熟偏早 ,是一个集优、丰、抗、早为一体的突破性小麦新品种。适宜在湖北省北纬 31°以北及江汉平原地区广泛种植。  相似文献   

16.
简单论述豫谷一号、七号的选育过程,从这两个品种的选育来研究谷子育种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云南、湖北、江苏、广东、山东、北京等地大型梅花品种资源圃以及果梅种植基地的梅花种质资源进行实地调查,选出花色、花径、花瓣数量、果实质量、可溶性固形物、总酸量、果实可食率7个性状作为花果兼用梅新品种选育的选择标准。根据花果兼用梅新品种的选择标准,在云南丽江和山东青岛通过实生选育以及杂交育种等方式开展了花果兼用梅新品种的选育研究。在云南丽江通过实生选育方式在所选的果梅优株中选育出‘江边7号’、‘拉市优4’、‘七河4号’、‘七河14号’、‘七河21号’5个花果兼用梅新品种,在山东青岛梅园通过芽变选种选育出‘黄绿萼’、‘彦文丰后’、‘舞丰后’、‘明晓丰后’4个抗寒花果兼用梅新品种。  相似文献   

18.
鄂麦22(原代号为40019)是襄樊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工程系用鄂恩1号变异株与荆州323杂交,经系谱法选择培育的优质中筋小麦品种.  相似文献   

19.
豫芝七号是河南省驻马店地区农科所选育的芝麻新品种。该品种耐涝、耐旱、抗病、丰产潜力大,含油量高,品质较好,目前在我国豫、皖、鄂等省芝麻主产区示范、推广。 一、豫芝七号选育经过、特征特性及产量表现 1.选育经过 1980年以驻芝二号、7103(2)、中芝七号、中芝五号、宜阳白、河南一号、驻芝一号、紫花叶二三为亲本品种(系),按照完全双列杂交设计配制28个杂交组合。1981~1982年,根据各组合的杂种优势、配合力、以及抗病性、丰产性等综合表现,进行组合筛选。在中选组合内,选择优良单株,混合脱粒传代。  相似文献   

20.
<正> 小麦新品系89—1是老河口市二房营原种场于1988年从鄂恩一号变异单株中经系统选育而成的一个高产稳产、综合抗病性较好、适宜性强的优良小麦品种。经多年试验和大田种植,表现较好,现已累计推广种植50000多公顷,深受农户欢迎。1996年老河口市种植,17200公顷,占小麦总面积85.3%,逐步取代了原当家品种宜宾一号。依据调查和观察,89—1与宜宾一号相比有以下四大优点。1.稳产高产。小麦新品系89—1无论是小区试验和大田种植都比宜宾一号增产。1994—1996年老河口市二房营原种场试验结果,平均产量每公顷5415公斤,比对照宜宾一号增产1290公斤,增率31.22%。1996年已被老河口市列为小麦当家品种。在全市推广。1997年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