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创新是提升生猪养殖效率和促进畜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影响生猪养殖户创新行为产生的因素很多,其中一个比较重要的因素就是生猪养殖户的认知风格.通过对生猪养殖户认知风格和创新行为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生猪养殖户的遵从维度认知风格对其创新行为具有显著的负向作用,直觉维度认知风格对其创新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  相似文献   

2.
生猪养殖户安全生产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将生猪养殖户的饲料使用、添加剂使用、兽药使用以及病死猪处理等行为视为一个整体进行分析,采用multivariate probit模型,综合考察影响生猪养殖户安全生产行为的因素。结果显示,养殖年限对养殖户的生产行为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养殖规模和专业化程度对养殖户不同生产行为的影响程度不同:养殖规模对遵守休药期以及病死猪无害化处理的行为具有正向影响,但时饲料和添加剂的使用行为影响不显著;专业化有助于规范养殖户添加剂的使用行为和病死猪的处理行为,但对饲料和兽药的使用行为影响甚微。由此提出,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养殖户的宣传教育,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推广病死猪处理技术以及增强对养殖户的技术指导等,是保障猪肉质量安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利用浙江省608个生猪养殖户的实地调研数据,分别对养殖户当前的废弃物处理采纳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和实施环境补贴对养殖户废弃物处理行为意愿的改变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实施环境补贴对养殖户废弃物处理行为改变意愿具有很大的影响,养殖户将比当前更倾向于采纳能够充分实现资源化利用的行为来处理废弃物。在确保养猪规模、废弃物处理净收益预期、废弃物减量方法认知、废弃物处理培训意愿、禁限养政策认知、猪舍最近河流距离等诸多因素可控的前提下,实施环境补贴是有效的,能够激励养殖户改变既有的相对不合理、低效益的废弃物处理行为,因此应侧重于对涉及沼气技术和堆肥技术等的资源化利用程度较高的废弃物处理采纳行为实施环境补贴。  相似文献   

4.
畜产品质量安全是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焦点,而养殖环节作为畜产品供应链的第一个重要节点,对畜产品质量的作用不言而喻。本文从养殖户的认知角度出发,对盐城市生猪养殖户就其对养殖投入品的认知和使用、对生猪质量安全的认知和态度等进行调查和分析。研究发现,农户养殖行为整体较为规范,但存在着对质量安全认识不全面、疫病认识不清晰、养殖不够规模化等问题,对此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基于实地走访调查,在考察规模化生猪养殖户节水减排行为的现实状况之后,以一定的补偿激励为诱因,探求规模化生猪养殖户的节水减排意愿及其决定条件。结果表明:尽管规模化生猪养殖户在饮水装置、清粪技术、高压水枪冲洗栏舍、自动控制仪表喷雾降温等已有选择上未能体现节水减排的行为特征,但其绝大多数在预设补贴下愿意节水减排。预设补贴下规模化生猪养殖户节水减排意愿主要受是否来自外地、家庭类型、节水减排技术培训、节水减排必要性认知、节水减排预期效果、节水减排经济评价5个因素影响。对养殖户而言,节水减排意愿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环保技术以及对这一行为认知的可能性,而在成本—收益的权衡中,是否节水减排本身并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6.
推进抗菌药减量投入是保障畜禽食品质量安全、加快推进养殖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养殖户是兽药使用的微观决策主体,对养殖户用药行为进行深入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有利于引导其减少使用抗菌药。本研究基于河南省281户肉牛养殖户的调查数据,采用probit模型、负二项回归分别对影响养殖户减抗化生产响应行为选择以及响应行为强度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从响应行为选择看,养殖户年龄、教育年限、养殖其他牲畜、养殖年限、加入合作社、健康风险认知、政策认知、政府监管对养殖户选择减抗化生产行为具有显著影响;从响应行为强度看,教育年限、养殖收入占家庭总收入比例、养殖年限、是否加入合作社、健康风险认知、政策认知、政府监管、政府补贴对养殖户选择减抗化生产行为种类数具有显著的影响。为激励养殖户积极响应减抗化养殖,政府应采取有效措施激发养殖户规范精准用药、使用替抗品的内生动力,也应为养殖户减少抗菌药投入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7.
生猪养殖户安全生产行为对保障猪肉的质量安全至关重要,而影响生猪养殖户安全生产行为的因素很多。笔者通过对吉林省的实地调研,从生猪养殖户对养殖环境的管理情况、生猪饲养所用饲料是否安全、养殖户对病死猪的处理情况、养殖户对安全使用兽药及违禁药品的认知度、养殖户对生猪的日常管理情况以及政府的监管力度等6个方面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生猪养殖清洁生产行为的实施对改善生猪养殖环境和生猪产品品质、促进生猪养殖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吉林省9个市(州)的实地调研数据,通过构建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生猪养殖场(户)的清洁生产实施意愿的影响因素及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养殖者文化程度、疾病防控认知均在1%水平上对生猪养殖场(户)清洁生产行为的实施意愿产生显著正向影响,养猪收入占比、有无生猪品牌、生产设备投入认知、清洁生产技术培训情况、环保部门要求和政府宣传力度均在5%水平上对生猪养殖场(户)清洁生产行为的实施意愿产生显著正向影响,经营年限、猪舍消毒频次均在5%水平上对生猪养殖场(户)清洁生产行为实施意愿产生显著负向影响,而饲料选择认知、兽药使用认知、行为态度、养殖档案建立情况、病死猪处理方式和粪污处理方式对生猪养殖场(户)清洁生产行为实施意愿影响不显著。鉴于此,笔者提出加大生猪养殖资金投入力度、树立养殖者的品牌意识、拓宽清洁生产宣传渠道、增强环保和质检部门监管力度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伴随着生猪养殖规模化的快速发展,环保压力上行,生猪养殖准入门槛及生产标准日益严格,小规模生猪散养户大规模退出是当前生猪养殖业的突出现象。文章以吉林省2007—2016年生猪养殖户规模变动数据为基础,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对小规模生猪散养户(以下简称小散生猪养殖户)退出生产决策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生猪价格波动、获利水平、环保规制因素对吉林省小散生猪养殖户退出决策有显著影响作用,机会成本对吉林省小散生猪养殖户退出决策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阿罗·普拉特的风险规避理论为支撑,提出研究假说,运用四川生猪问卷调查数据,并应用Probit模型、有序Logit模型实证分析饲养风险对养殖户适度规模养殖意愿、养殖规模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猪养殖户为风险规避者,其风险态度对适度规模养殖意愿、规模养殖存在显著影响,其中对适度规模养殖意愿有正向显著影响,而对养殖规模有负向显著影响;生猪价格波动风险和饲养技术风险的发生助推了养殖户选择适度规模养殖,提高了养殖户的风险认知,有助于生猪规模养殖。  相似文献   

11.
厘清养殖户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路径,对于提高县域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体水平、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新疆地区541个养殖户的实地调查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探讨家庭禀赋对养殖户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及技术价值认知和政府规制在此过程中起到的作用。结果表明:家庭禀赋对养殖户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技术采纳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技术价值认知在家庭禀赋与养殖户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技术采纳行为之间发挥中介作用,政府规制在家庭禀赋正向影响养殖户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技术采纳行为的过程中发挥反向调节作用。鉴于此,笔者提出以下政策建议:丰富养殖户家庭资源禀赋,制定差异化的技术推广策略;提高养殖户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技术价值认知;加大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政府规制力度。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讨肉牛养殖户低碳生产行为影响因素,研究基于871份我国肉牛养殖户低碳生产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问卷调查数据,运用二元Probit模型考察环境规制和补贴政策对养殖户低碳生产行为决策的影响,通过调节效应模型分组解析环境政策调节结构效应。结果表明:环境规制、补贴政策及养殖规模在1%水平上对养殖户低碳生产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是环境规制对养殖户低碳生产行为的正向影响在整县推进和集中治理调节效应中存在弱化的现象;养殖户兼业情况、是否参与合作经济组织、是否参与技术培训、污染认知等变量在1%水平上对养殖户低碳生产行为也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基于此,本研究提出应完善低碳肉牛养殖政策法规,加强环境规制引导,提升政府补贴政策的激励作用,加大养殖户低碳技术培训及提升养殖户低碳生产意识促进肉牛养殖户低碳生产。  相似文献   

13.
笔者利用吉林省10个县、40个村生猪养殖户的随机抽样问卷调查数据,采用Heckman二阶段模型,分析生猪养殖户对经营规模选择行为的决策机理,并对影响生猪养殖户选择经营规模因素进行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4.
环境规制背景下生猪养殖户适度规模养殖决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当前环境规制背景,在对四川生猪养殖户养殖现状分析的基础上,选取典型生猪养殖户作为案例对象,从微观层面剖析养殖户适度规模养殖决策及其影响因素。结论:环境规制实施前后养殖规模决策发生了变化,环境规制约束了养殖行为和养殖规模,影响其养殖决策的因素存在差异。基于结论提出给予部分环保补贴、开展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提高病死猪处理补贴、解决废弃物"供-需"脱节问题、发挥环保税政策工具作用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生物安全体系对有效预防和控制动物疫病暴发与流行有重要作用。本研究以河北省786个生猪养殖户的调研数据为基础,通过建立多元无序Logistic模型,研究了猪场生物安全体系建设对养猪户适度规模决策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猪场生物安全体系建设对养猪户适度规模决策行为有显著影响,其中生物安全防控措施采纳数量、生物安全体系防控效果评价对养猪户扩大和维持养殖规模均有显著正影响,生物安全体系建设使用成本压力对养猪户扩大和维持养殖规模有显著负影响;养猪户适度规模决策行为受多种因素影响,教育程度、风险偏好、是否购买生猪养殖保险、疫病损失程度、市场风险预期、外部支持等因素对决策行为存在影响。据此提出建立"三位一体"生物安全防控体系、支持规模猪场提高生物安全体系建设水平、探索生猪养殖保险新模式、稳定养猪行业信贷支持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对农户问卷调查基础上,基于食品质量安全研究了水产养殖户的认知与生产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了养殖户对可追溯体系的评价及其参与意愿,所得结论对制定更为有效的食品质量安全监管措施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7.
根据浙江省、上海市14个县(区)773个养猪户的样本数据,运用Logistic模型,分析了生猪养殖户对动物疫病防控公共服务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畜牧兽医部门的工作效率是影响养殖户满意度的关键因素。养殖户对防疫的认知,例如对疫苗免疫效果的肯定、对疫病传播途径的了解等对其满意度也有重要影响。服务的可及性,例如参加协会组织情况、到防疫站的距离,对养殖户满意度会产生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8.
养殖户拥有动物健康状况信息,是否积极主动上报疫情将直接影响到疫病的扩散范围和防控效果。文章以计划行为理论为基础,探究养殖户认知对禽流感疫情上报意愿的影响,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和系统动力学模型对353份调研问卷进行定量分析。研究表明:①禽流感疫情上报意愿的形成过程符合"行为认知→行为意愿"的逻辑框架,行为态度是主要因素,主观规范是重要因素,知觉行为控制是有效因素。②禽流感疫情上报的行为态度认知中最看重政府扑杀补贴的经济补偿,其次是售卖、无处理丢弃病死禽类被发现的惩罚。③养殖户上报意愿的最大外在压力来自亲朋邻里的禽流感疫情上报行动,对村/居委会或政府相关部门的疫情上报主张缺乏信任。④禽流感疫情上报养殖户所需承担的经济成本与疫情政策的熟悉程度是其重点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生猪养殖户作为生猪养殖的管理者以及养殖行为的决策者,其行为与生猪养殖效果之间存在着极为密切的联系,本文介绍了研究生猪养殖户安全生产行为及其影响的重要性与方法,以期切实保障当前生猪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希望能够给读者带来启发.  相似文献   

20.
正兽药是生猪养殖环节必不可少的投入品,在预防和控制生猪感染性疾病以及保障社会公共卫生安全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在生猪养殖环节科学合理地使用兽药,对保障全社会充足的肉制品需求具有积极的意义。然而,近年来"抗生素滥用""兽药残留超标""瘦肉精"等猪肉安全事件频发,猪肉及其制品因兽药残留造成出口受阻,规范养殖户兽药使用行为显得尤为紧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