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除16种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外,还有某些营养元素,它们不是所有植物所必需,但是对有些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良好作用,或为某些植物在特定条件下所必需,被称为“有益元素”,其中包括硅、钠、钻、硒、镍、铝等。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较多,应用较广的是硅和硅肥。  相似文献   

2.
水稻施硅肥     
高影 《新农业》2011,(1):38-38
水稻对硅需求量较多,接近氮、磷、钾的需求量居第第四。多年连作的老水田每年生产的稻谷要从土壤中摄取大量的硅,致使水田严重缺硅水稻生长不良,植株茎秆细长软弱,叶片下垂成柳叶,分蘖少,抽穗迟,空秕粒多,千粒重下降,扰眭差,易倒伏,易感染和发生病虫害。试验应用结果表明,硅可提高水稻抗性,增强抗各种病虫害的能力,每亩增产8.5%-13%。  相似文献   

3.
硅肥与水稻     
水稻素有硅酸植物之称,硅肥是一种新型肥料,被列为继氮、磷、钾之后的第四大元素肥料,据相关资料介绍:生产1000千克稻谷,二氧化硅吸收量高达150千克,超过水稻吸收氮磷钾的总和。在大安市的实际应用中也表现出相当高的利用价值,施硅肥后表现返青快、长势好、茎叶硬度增强,分蘖明显增多,每穴有效分蘖数平均增加1.2个左右,增产率  相似文献   

4.
水稻是典型的喜硅作物,每生产100千克稻谷,稻株要吸收硅酸17-18千克.硅对水稻的营养作用相当于氮、磷、钾,居第4位,即氮、磷、钾、硅.在以往水稻生产水平不高时,水稻栽培靠有机肥补充养分,土壤中的硅可满足水稻生长.而今在老稻区,由于多年不施农家肥,单一施用化肥,造成土壤中一些营养缺乏,特别是硅的缺乏矛盾越来越突出,土壤养分失调,水稻抗逆性和抗病性减弱,产量降低.近年来在老稻区硅肥试验示范表明:稻田施硅后水稻茎秆坚硬,叶片挺直,根系发达,抗倒伏,病虫害发生轻.穗茎节枝梗不退化,穗大粒多,籽粒饱满,增产效果明显.最高可比对照增产17%,一般增产幅度在10~13%左右.而且稻米商品性好.  相似文献   

5.
硅肥是继N、P、K之后的第4大元素肥料,我省硅肥是以黄磷炉渣为原料,含有效Si02≥25%,CaO、MgO≥36%,P2O5≥2%,自90年代以来,在全省各地引起了高度重视,曾被列为星火计划产品,重大农业科技推广项目之一.我市历经7年的试验示范、推广应用、探索研究,共计推广粮经作物1.3万hm2(19.2万亩),应用硅肥7 533t,共增粮食207.78万kg,增蔗15.11万t,提高糖分0.347%,新增总值4 068.6万元,获纯经济效益3 767.29万元,投入与产出比为1:13.5.现对其应用研究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6.
硅肥是一种以含硅酸钙为主的微碱性肥料,硅是植物生长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该产品呈粉状,其生产原料为炼铁的水淬渣和硅肥添加剂.  相似文献   

7.
8.
《现代农业科学》2000,(3):25-26
  相似文献   

9.
钙镁硅肥     
钙镁硅肥是浏阳市湘发钙镁硅肥厂生产的产品。该产品主要以黄磷水渣和磷矿石为原料,球磨后经80目分筛机分筛而成。该产品主要含硅,在缺硅的土壤特别是在禾本科作物上施用效果明显。硅能使作物表层细胞壁加厚,角质层增加,形成硅化细胞,增强作物对病虫害的抵抗能力,特别是水稻,抵  相似文献   

10.
《农家致富》2011,(12):27
郑州正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速溶硅肥,是留日本博士蔡德龙与中国科学院科研人员经过多年攻关研制而成,为国内外首创的高科技新产品和全国重点推广项目。硅在水稻上排名为第四大元素,水稻需硅量比氮、磷、钾多2倍,速溶硅肥的吸收利用率是普通硅肥的80倍以上,为水稻高产、抗病虫、抗倒伏发挥了较大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适合河南烟区应用的水肥管理模式,促进烟株对养分的吸收,提高烟叶产量和品质,以中烟100为试验材料,通过大田试验,比较常规水肥管理模式(CK)、常规施肥+滴灌(T1)、优化施肥+滴灌(T2)三种管理模式下烤烟叶片生物学产量、烟叶三要素含量及积累量、烤后烟叶经济性状和品质性状的差异。结果表明,与CK相比,T1处理烤烟叶片生物量提高了21.59%,烟叶N、P和K的积累量分别提高9.56%、54.78%和30.52%,烟叶产量、产值和上等烟比例分别提高6.45%、8.04%和30.48%;T2处理烤烟叶片生物量提高了33.36%,烟叶N、P、K的积累量分别提高了12.24%、98.75%、83.47%,烟叶产量、产值和上等烟比例分别提高了9.68%、15.05%、42.79%。T1和T2处理烤后烟叶的总糖、还原糖含量及糖碱比显著高于CK,烟叶氯含量显著降低,钾含量和钾氯比显著提高,烟叶的燃烧性均明显改善,感官质量提高,其中,T2处理烟叶化学成分协调性更好,其中部叶的香气、舒适度、甜度、杂气及刺激性分值及上部叶的香气、甜度、杂气分值明显高于CK。由此可见,优化施肥+滴灌模式适宜在河南省烟区推广应用,为河南烟区烟叶优质丰产的水肥管理模式奠定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植烟土壤中真菌群落结构和功能类群对生物炭的响应,采用大田试验的方式,分别设置CK(常规施肥)和T(常规施肥+750 kg·hm-2生物炭)两组试验,研究了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并用FUNGuild对真菌进行功能预测。结果表明,在移栽后105 d,添加生物炭处理的烟株株高和中部叶叶长、叶宽较CK分别提高了2.34%、1.71%和5.48%。添加生物炭处理土壤的pH、速效钾、有效磷、有机质含量较CK处理分别显著提高了0.52个单位、11.14%、7.90%和11.76%(P<0.05)。测序结果表明,土壤中优势真菌门类为子囊菌门(Ascomycota)、毛霉菌门(Mucoromycota)、一种SAR超类群(SAR-k-NORANK)和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平均相对丰度分别为84.78%、5.96%、2.66%和2.29%,施加生物炭提高了毛霉菌门和担子菌门的丰度,升幅分别达到了54.02%和31.49%,子囊菌门的相对丰度较CK处理降低了1.20%。FUNGuid分析结果表明,施加生物炭后,土壤中病理营养型真菌丰度降低了62.07%,腐生营养型真菌丰度升高了69.80%。对烤后烟叶进行分析发现,烟叶总糖、还原糖和钾含量均有显著提高(P<0.05),增幅分别为16.47%、10.82%和11.78%,烟碱、总氮和蛋白质含量分别提高了2.65%、2.24%和2.14%,氯含量降低了1.46%。研究表明,施加生物炭可以增加土壤微生物对腐生物质的分解速率,提高土壤养分含量并促进物质循环,改善烟株性状,提升烤后烟叶品质,同时可以降低烤烟的病害风险。  相似文献   

13.
烟草是嗜钾作物,面对我国钾资源短缺的问题,必须明确烟草施钾的最佳方式,提高钾素的利用效率。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法,以豫烟6号为研究材料,依据施钾时期和涂抹生长素设置5个试验处理,研究不同处理对烤后烟叶物理性状、外观质量、常规化学成分和中性致香物质含量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①与对照相比,分三次施用钾肥+涂抹生长素处理可以明显改善烟株的农艺性状和物理性状指标,提高烤后烟叶外观质量评分;②分三次施用钾肥+涂抹生长素处理烤后烟叶钾素含量和中性致香物质含量较对照分别增加了55.88%和10.89%,产量、产值及中上等烟比例较对照显著提高;③通过烤后烟叶钾素和中性致香物质含量相关性分析得出,钾素含量与中性致香物质中部分产物存在显著正相关性,表明提高钾素含量可以有效增加中性致香物质含量。分三次施用钾肥并打顶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更有利于改善烟叶的农艺性状指标,是烟草的最佳施钾方式。  相似文献   

14.
以云烟87为供试材料,研究穴施不同生物型肥料对烤烟干物质量、光合特性、经济效益及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穴施不同生物型肥料能提高烤烟干物质量、产值、钾含量和土壤酶活性。穴施不同生物型肥料可提高烟叶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从而促进烤烟生长。不同生物型肥料处理烤烟产量顺序为,绿色木霉生物菌剂处理最好,虾肽健叶水溶肥处理其次,有机碳液肥处理次之。穴施绿色木霉生物菌剂产值最高,为6.86 万元/hm2。与对照相比,不同生物型肥料处理的土壤脲酶、蔗糖酶和磷酸酶分别增加了23.1%~40.4%,19.3%~31.1%和15.4%~27.2%。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不同形态有机肥在烤烟生产上的应用效果,通过田间试验,在等氮用量的条件下,研究了固态和液态2种形态有机肥等氮替代无机肥对烤烟农艺性状、化学成分、感官品质和产值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当地常规施肥(对照)相比,固态有机肥等氮替代30%、50%无机肥处理的烟株生长缓慢,但化学成分综合指数较高,且能够提升上部烟叶的香气量和综合感官品质,香气量得分分别提高0.3、0.2分,感官质量总分分别提高0.17、0.16分。施用液态有机肥等氮替代无机肥较对照能够加快烟株生长,提高上部烟叶的总氮、烟碱和氯含量,三者增幅在18.9%~181.8%,降低了烟叶的香气质,增加了刺激性,但使烟叶产量较对照显著提高127.8~254.9 kg/hm~2,产值较对照显著提高3 130.8~8 584.8元/hm~2。综合分析,在纯氮施用量105.0 kg/hm~2水平下,固态有机肥等氮替代30%、50%无机肥的烟叶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不同化肥与生物质炭基肥配比对烤烟产质量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以期明确化肥最佳减施量及生物质炭基肥施用量,为化肥减量配施生物质炭基肥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方法】以烤烟品种K326为试验材料,设4个化肥与生物质炭基肥配比处理[对照(CK):100%化肥;T1:80%化肥+20%生物质炭基肥;T2:60%化肥+40%生物质炭基肥;T3:40%化肥+60%生物质炭基肥],于移栽后30、60和90 d,分别测定不同处理烤烟的农艺性状和SPAD值,烘烤结束后调查各处理烤烟的外观质量和经济性状,测定分析主要化学成分及其协调性,同时收集根际土壤测定土壤酶活性。【结果】与CK相比,在生长前期生物质炭基肥处理对烤烟生长影响较小,生长中后期其促进作用逐渐凸显;除有效叶片数外,T1处理的各项农艺性状指标整体最优,有效叶片数以T3处理最多,在移栽后90 d较CK高10.20%;随着炭基肥配比的增加,SPAD值、外观质量、经济性状、化学成分协调性整体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以T2处理最优(SPAD值较CK高4.04%,外观质量总分较CK高2.65%,产量、均价、产值、中上等烟比例分别较CK高1.82%、5.50%、7.43%、0.88%,烟叶化学成分总分较CK高9.45%),T3处理不利于烤烟产质量的形成;土壤脲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分别以T3处理(0.612 mg/g)和CK(7.384 mL/g)最高,蔗糖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均以T2处理最高,分别较CK高7.01%和5.34%。【结论】化肥减量配施炭基肥可显著促进中后期烤烟生长,同时具有显著的改土作用,其中以60%化肥+40%生物质炭基肥处理效果最优,而过高的炭基肥用量则有抑制烤烟生长和降低土壤质量的风险。  相似文献   

17.
昭通烤烟加酶发酵处理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昭通烤烟加酶发酵处理和对照样品的致香物质、常规化学成分和评吸比较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①加酶发酵对烤烟常规化学成分影响不明显。②处理样品的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降解物明显高于对照。③加酶发酵促进了烟叶残存叶绿素向新植二烯等多种香气物质转化并积累,促进了类胡萝卜素向巨豆三烯酮等多种香气物质转化积累,有利于降低烟叶青杂气,有利于提高烟叶的香气量和香气质。本试验结果还表明,烤烟加酶发酵具有专性转化的工业价值,但仍需进一步的工业验证。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不同土壤改良剂对植烟土壤和烤烟品质的改良效果,设置不施用肥料(CK)和分别施用聚丙烯酰胺(T1)、生物炭(T2)和高碳基有机肥(T3)共4个处理,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处理对烤烟农艺性状、土壤理化性质、烟叶内在品质和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T3处理烤烟具有更高的生长指标,尤其在最大叶面积上显著高于T1和T2处理,增幅分别为17.06%和14.48%;T3处理土壤电导率显著增高,较T1和T2处理分别提高了83.38%和85.82%;T2处理土壤有机碳含量最高,相比于T1和T3处理,增幅分别为113.60%和53.45%;相比于CK,T3处理土壤细菌数量显著提高了10.44%,真菌数量显著降低17.51%;与CK相比,T2和T3处理显著提高了烟叶总糖、还原糖、钾含量和糖碱比、钾氯比,烟叶氯含量不同程度降低。T3处理下烟叶总糖、还原糖和钾含量较T1处理显著提高了8.22%、12.67%和5.26%;在产量、产值指标上,T3处理较T1和T2处理分别显著提高了14.29%和7.01%、20.81%和12.62%。说明施用土壤改良剂能不同程度提高土壤养分和烟叶内在品质,以高碳基有机肥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9.
钼、硒营养对烤烟化学成分和香气物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旨在探究增加烤烟香味物质含量的栽培技术,为突出河南烤烟浓香型风格特色提供依据。将不同浓度的钼、硒营养元素相结合,通过叶面喷施处理,探究二者对烟叶化学成分及香气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同时喷施5 g·L-1的钼元素和25 mg·L-1硒元素,烤烟中钾和水溶性糖含量增加,氯和含氮化合物含量减少,香气物质含量明显增加。试验说明,同时喷施低浓度的钼元素和硒元素能够协调烤烟化学成分,增加香气物质量,改善烟叶的内在品质。  相似文献   

20.
不同施钾量对烤烟烟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4,自引:3,他引:24  
 通过1992~1993年在滇中烟区3个点的试验结果表明,在一定的施钾量范围内,增加施钾量能提高烟叶的含钾量,相关系数r为0.647(n=21);烟叶的含钾量与烟叶每公顷产值呈正相关(r=0.593,n=21)。本研究结果初步说明,施用合理用量的钾肥是提高烤烟烟叶品质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