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近两年来,我国罗非鱼养殖区的海南、广东、广西、云南相继发生罗非鱼链球菌病,病原主要为海豚链球菌和无乳链球菌,该病传染速度快,死亡率高。2009年开始笔者在广东、广西、海南罗非鱼养殖区进行了详细临诊,开处方治疗,跟踪治疗效果,所开处方对链球菌病治疗效果非常好,很多鱼塘链球菌病治疗断根。因对该病把握准确,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2.
<正>2009年全国主要罗非鱼养殖区发生链球菌病,死亡非常严重。笔者在广东、广西、海南罗非鱼养殖区进行了详细临诊,开处方治疗,并跟踪治疗效果,所开处方对链球菌病治疗效果非常好,很多鱼塘链球菌病治疗断  相似文献   

3.
<正>我国是养殖罗非鱼的主要国家,主要集中在广东、广西、福建及海南等省份,罗非鱼产业在全球占据了重要地位。但近几年来,罗非鱼的病害已趋向严重,尤其是罗非鱼的链球菌病,发病率、死亡率高,不仅给从事罗非鱼养殖者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并且严重制约着罗非鱼产业的持续发展。对一线养殖者来说,如何简单、快速、准确地判断罗非鱼链球菌病,是他们渴望掌握的一项技术。因此,了解链球菌的生  相似文献   

4.
肖辉  覃超 《海洋与渔业》2011,(10):44-45
罗非鱼链球菌病2009年开始在海南、广东局部地区爆发,今年自七月份以来在广东、广西、海南、福建等多省养殖区域大规模暴发。今年罗非鱼链球菌发病症状与往年不一样,从小规格鱼苗就开始死亡,且大有一发不可收拾之势。许多养殖户看鱼得急病乱用药,埋下了食品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5.
<正>2010年的罗非鱼链球菌病来得比以往更早一些,也比往年更加猛烈。2010年3月海南文昌、广东吴川已经暴发罗非鱼链球菌病,发病鱼塘多,死亡率高。许多罗非鱼养殖户对去年的发病心有余悸,称之为"罗非鱼鱼瘟"。近期许多的养殖、病害会议上讨论这个病,讨论的结果无非是改善水质,不要放猪粪、鸭粪等通用的预防  相似文献   

6.
王艺红 《水产养殖》2010,31(3):41-41
<正>罗非鱼是我国水产养殖第一鱼,年产近120万t,占世界60%。2008年罗非鱼出口22.4万t,创汇7.3亿美元。福建、广东、海南是我国罗非鱼的主产区,2009年高温期罗非鱼链球菌病大面积暴发,严  相似文献   

7.
<正>我国南方四省(广东、海南、广西、福建)罗非鱼养殖占到全国总产量的近90%,养殖业发展势头迅猛,带动了种苗、饲料、加工、贸易等相关产业的发展,罗非鱼产业在我国的发展有着较强的竞争优势。罗非鱼除少数鲜品销售外,大多数加工成冷冻罗非鱼片及冻全鱼等形式出口美国、加拿大、欧盟、日本等地。  相似文献   

8.
<正>罗非鱼是联合国粮农组织重点推荐的世界性养殖品种。2017年,我国罗非鱼淡水养殖产量为15.8万吨,产量仅次于四大家鱼,主产区集中在广东、广西、海南、云南和福建。罗非鱼抗逆性强,但在高密度、水环境恶化条件下,容易生病。笔者在2019年1-2月,诊治了一起安徽定远  相似文献   

9.
三种奥尼杂交罗非鱼养殖效果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前罗非鱼已是我国重要的养殖鱼类,也是我国重要的出口创汇水产品之一,特别是在广东、广西、福建、海南等地,罗非鱼养殖已形成产业化格局。在罗非鱼养殖中,品种起着关键的作用,决定着养殖效益,因此,罗非鱼品种选育已成为直接关系到罗非鱼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受到广泛重视。  相似文献   

10.
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普遍存在于养殖水体中,可产生外毒素,对动物具有致死性,由无乳链球菌和海豚链球菌(Streptococcus inia)引起的罗非鱼链球菌病被认为是对罗非鱼危害最严重的细菌性疾病,而且链球菌还可随伤口感染人类.近几年来,因罗非鱼链球菌病的暴发流行,给罗非鱼养殖业造成极大的危害,甚至威胁到罗非鱼养殖产业的稳定发展.2011年5月~10月,广西多地暴发罗非鱼链球菌病,危害各种规格的养殖罗非鱼,共造成7127吨鱼死亡,经济损失8610.8万元,已严重制约了广西罗非鱼养殖业的健康发展.研究结果表明,近两年广西养殖罗非鱼链球菌病的病原菌为无乳链球菌,且大多表现为多重耐药菌株.而生产实际中,药物防治仍是目前养殖户针对罗非鱼链球菌病普遍采用的主要控制措施.本试验选取12种常用国标渔药,研究其对无乳链球菌的抑菌作用,旨在为罗非鱼无乳链球菌病的药物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张忙友 《水产养殖》2011,32(6):51-51
罗非鱼俗称非洲鲫,是我国主要淡水养殖鱼类之一,罗非鱼链球菌病2008年在海南、广西、广东和福建四大养殖区局部慢性发病,2009年7月在肇庆、湛江和茂名突发,病情迅速蔓延,9月重灾面积达80000亩,死鱼达10000t,经济损失6000万元。2010年4月病害首袭海南,养殖户深受其害,随  相似文献   

12.
吴瑞江 《河北渔业》2009,(10):63-63
近日来,各地报道华南地区尤其是广东、海南、广西三地遭遇严重的罗非鱼链球菌病,该病传染快,死亡率高(20%~40%),所有主产区损失重大,无一幸免。众媒体称罗非鱼链球菌病为罗非鱼的“绝症”。  相似文献   

13.
罗非鱼链球菌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卢迈新 《南方水产》2010,6(1):75-79
链球菌(Streptococcus spp.)是一种广泛分布于自然界的革兰氏阳性菌,是人类的重要病原之一,也是其他多种脊椎动物包括猪、牛、鱼等的重要病原菌。目前已有多个国家报道了鱼类链球菌病的暴发与流行,受感染的鱼类包括多种海水和淡水鱼类,以温水性鱼类最为严重。近年中国罗非鱼链球菌感染的报道也呈现增加趋势,尤其在2009年,广东、海南、福建和广西地区养殖罗非鱼的链球病发病率为20%~50%,死亡率达50%~70%,甚至更高。链球菌病已严重危害着中国罗非鱼养殖业的健康发展。文章对罗非鱼链球菌病的病原、流行及防治方法作一综述,以期为今后开展罗非鱼链球菌病防控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正>随着罗非鱼养殖业的深入发展,尤其是集约化养殖模式的推广、养殖密度的不断升高,导致了链球菌病频发等一系列问题。罗非鱼一旦感染链球菌病,通常在48小时内死亡率可达90%以上,药物难以控制死亡。因此,罗非鱼链球菌病的防治还须以预防为主。由淡水渔业研究中心等单位共同研发的两种新型绿色饲料添加剂(微全康与保肝宁)在海南海口市淡水渔业研究中心罗非鱼良种基地的链球菌病防治实验中取得了一定的积极效果,现将主要养殖管理过程与实验结果介绍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实验用鱼实验鱼为中心海口罗非鱼良种基地自行繁育  相似文献   

15.
广东罗非鱼养殖 现状及发展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非鱼是联合国粮农组织推广养殖的种类之一,目前全世界有85个国家和地区养殖罗非鱼,年产量约120万吨。2001年我国罗非鱼产量为69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58%。近年来,随着产量逐年增长,以及国际市场对罗非鱼需求量的不断扩大,我国罗非鱼出口量飞速增加,国内一些水产养殖专家认为,罗非鱼是我国最具国际竞争实力的品种之一,也是最具产业化发展条件的品种,我国台湾省把罗非鱼称之为“21世纪人民之鱼”。目前,广东、海南、广西、福建、北京、山东等地都得到了迅速发展,并带动种苗、饲料、加工、贸易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广东具备养殖罗非鱼的得天独厚…  相似文献   

16.
一、病害预测
  根据近几年同期全国水产养殖病害监测数据和今年各地养殖水生动物发病情况,8月份需关注以下疾病:
  (一)重点关注疾病
  1.链球菌病:主要危害对象是罗非鱼,常于夏、秋两季发生,流行水温为25℃~37℃,在水温高于30℃时易暴发,主要危害罗非鱼亲鱼及体重100g以上的幼鱼和成鱼。近年来罗非鱼各主养区均有不同程度爆发该病,广东、广西、海南等罗非鱼养殖区需重点防控。  相似文献   

17.
罗非鱼是华南地区鱼类养殖中数量最多的品种之一,因其抗病力强、生长快、繁殖力强、适应性广、营养价值高、适合内销与外销等优点而受广大养殖户青睐,使我国成为世界最大的罗非鱼生产国,罗非鱼也成为我国对外出口的主要养殖品种.然而近年来由于养殖水体环境恶化、气候变化异常及养殖密度大、饲料品质参差不齐等诸多因素,使其病害发生率明显增加,其中细菌病的爆发是造成罗非鱼经济损失的重要原因之一.自2009年7月,广东、广西、海南等华南地区爆发链球菌病(海豚链球菌、无乳链球菌)以来,近几年一直呈现高发态势;与此同时,嗜水气单胞菌作为主要的病原菌之一,其发病率及耐药性也逐年增加,给广大养殖企业和养殖户造成重大损失,也给罗非鱼产业带来严重危害.  相似文献   

18.
冯东岳 《水产养殖》2010,31(11):43-44
<正>随着我国罗非鱼产业迅猛发展,养殖集约化程度的提高,罗非鱼产量不断攀升,但目前的养殖模式也为疾病暴发流行创造了条件。如广东、海南等省养殖罗非鱼暴发一种流行性疾病,发病率达10%~30%,病鱼死亡率高达25%~50%。主要流行于  相似文献   

19.
<正>目前我国罗非鱼成鱼养殖40%集中在广东,养殖面积75万亩,年养殖产量74万吨,其中茂名市罗非鱼养殖面积26万亩,年养殖产量23.13万吨,是广东规模最大的罗非鱼生产基地。茂名罗非鱼养殖业发展总体宏观环境向好,但养殖方式粗放、病害频发、产效不高、出口受阻等问题依然十分突出。如何在罗非鱼养殖过程中提高罗非鱼单产和降低罗非鱼养殖成本是养殖户关注的重点。近年来,笔者在茂南三高良种繁殖基地进行罗非鱼池塘高密度高产养殖试验,并推广养殖技术,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现将罗非鱼池塘高密度高产养殖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杨洋 《内陆水产》2009,(10):9-11
“门槛低”、“产能过剩”、“鱼龙混珠”……近年来,罗非鱼种苗行业话题不断。 在刚刚过去的7、8月份,海南罗非鱼遭遇了罕见的链球菌病,“海南文昌90%的鱼塘都有发病的现象,部分鱼塘死亡率几乎达到50%。”海南新希望农业有限公司经理祝涛告诉记者,由于疾病蔓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