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解草原放牧绵羊捻转血矛线虫流行情况及目前常用驱虫药物的耐药情况,2018年3—10月,根据不同草场类型、不同养殖模式,在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察右后旗贲红、白音察干、大陆号、锡林郭勒、土牧尔台5个地区选择16个牧场,每个牧场随机选择15只绵羊,共240只,进行绵羊捻转血矛线虫检测,发现绵羊捻转血矛线虫平均感染率为75%,平均感染强度为14.8×200个/g;选取6个牧场的感染率和感染强度都较大的绵羊进行驱虫试验,发现有5个牧场的绵羊捻转血矛线虫对阿苯达唑和伊维菌素产生了较强的耐药性。调查结果表明,察右后旗的绵羊捻转血矛线虫流行较为普遍,羊群感染较为严重,且对阿苯达唑、伊维菌素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耐药性。结果提示,加强捻转血矛线虫的耐药性监测,研发新的驱虫药物,优化驱虫措施,防止盲目用药,同时加强饲养管理,改善圈舍和牧地环境卫生,依然是有效防控绵羊捻转血矛线虫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内蒙古地区捻转血矛线虫阿苯达唑耐药虫株Ⅰ型β微管蛋白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的情况,对来自内蒙古乌审旗、察右后旗和科右前旗3个地区各19条捻转血矛线虫雄虫进行ITS-2基因特异性PCR鉴定为捻转血矛线虫后,扩增出Ⅰ型β微管蛋白基因,测序后对耐药相关167、198和200位点突变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在这3个地区均未发现167位点突变,主要是198和200位点发生突变,总体上看198位点突变频率高于200位点。分析这57条雄虫基因序列发现4种基因型,分别是198纯合耐药型及200纯合敏感型、198纯合敏感型及200纯合耐药型、198纯合敏感型及200杂合耐药型和198及200均杂合耐药型。而耐药基因型频率乌审旗为100%,察右后旗68.42%,科右前旗94.74%,这与粪便虫卵减少试验结果一致。研究结果为捻转血矛线虫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一个新思路,可有效避免耐药性或者减缓耐药性的产生,减少畜牧养殖行业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邯郸地区羊消化道蠕虫的感染情况,试验采用漂浮法和沉淀法对邯郸地区的368只羊进行了消化道蠕虫感染情况调查。结果有192只羊感染蠕虫,表明邯郸地区羊消化道蠕虫感染率为52.2%(192/368)。调查共发现11种蠕虫,即肝片形吸虫、扩展莫尼茨绦虫、贝氏莫尼茨绦虫、细颈囊尾蚴、捻转血矛线虫、毛首线虫、羊仰口线虫、绵羊夏伯特线虫、辐射食道口线虫、乳突类圆线虫、蒙古马歇尔线虫,其感染率分别为4.1%、3.5%、10.3%、47.5%、36.4%、26.9%、18.2%、14.4%、18.2%、15.8%和6.5%,表明邯郸地区羊消化道蠕虫的优势虫种为细颈囊尾蚴和捻转血矛线虫。  相似文献   

4.
对上海市崇明地区白山羊的寄生虫病进行了调查,危害崇明白山羊的寄生虫主要是捻转血矛线虫。哨羊全年粪便中捻转血矛线虫虫卵数形成的3 个高峰与月平均最高温度和月降水量曲线形成的3 个高峰相吻合,证实每年7、8 月份崇明地区白山羊群中大批羊只消瘦、死亡是由于捻转血矛线虫严重感染引起的,并提出了防治措施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为调查浏阳黑山羊捻转血矛线虫的感染情况,为养殖者提供科学数据,本研究通过洗涤法对浏阳黑山羊捻转血矛线虫进行了感染情况调查,结果显示不同季度捻转血矛线虫感染情况不同,第一季度的感染率为39.1%,第二季度的感染率为46.7%,第三季度的感染率为81.3%,第四季度的感染率为53.3%;通过线粒体DNA pcox1基因对捻转血矛线虫虫种进行鉴定,目的基因片段大小约为480bp。  相似文献   

6.
为了了解新疆伊犁地区捻转血矛线虫对苯并咪唑类药物的抗药性情况,本课题组对该地区某绵羊场捻转血矛线虫种群Ⅰ型β微管蛋白基因苯并咪唑抗药性相关单核苷酸多态性进行了调查。在通过捻转血矛线虫ITS-2种特异性PCR鉴定为捻转血矛线虫的基础上,分别扩增了27条捻转血矛线虫雄虫的Ⅰ型β微管蛋白基因,测序后对抗药性相关的167,198位点和200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该羊场的捻转血矛线虫种群的抗药性突变只发生在198位点和200位点,以198位点的抗药性突变为主,没有在167位点发现抗药性突变。共发现了4种基因型,198纯合敏感型及200位点纯合敏感型(20; 74. 07%)、198杂合抗药型及200位点纯合敏感型(3; 11. 11%)、198纯合敏感型及200位点杂合抗药型(2; 7. 41%)和198纯合抗药型及200位点纯合敏感型(2; 7. 41%)。该羊场捻转血矛线虫种群中存在198位点的纯合抗药型突变,说明有抗药性的风险,需要引起注意。本研究首次从分子水平报道了新疆伊犁地区捻转血矛线虫种群Ⅰ型β微管蛋白基因存在苯并咪唑抗药性突变,这对该地区以及其他类似地区的捻转血矛线虫病的防控以及抗药性的管理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对上海市崇明地区白山羊的寄生虫病进行了调查,危害崇明白山羊的寄生虫主要是捻转血矛线虫,哨羊全年粪便中捻转血矛线虫虫卵数形成的3个高峰与月平均最高温度和月降水量曲线形成的3个高峰相吻合,证实每年7,8月份崇明地区白山羊群中大批羊只消瘦,死亡是由于捻转血矛线虫严重感染引起的,并提出了防治措施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同仁县年都乎生产队的羊,除普遍感染有肝片吸虫外,还感染鼻蝇蚴和捻转血矛线虫,仰口线虫等。据报告:肝片形吸虫单独感染80条,捻转血矛线虫500条,即有症状表现。本生产队1966年11月15日剖检绵羊9只,不仅肝片吸虫平均感染超过80条以上,且与一定数量的捻转血矛线虫,仰口线虫,羊鼻蝇蚴等寄生虫混合感染。九只羊的主要寄生虫是:肝片形吸虫全部感染,感染范围是10—191条,平均100.4条。羊鼻蝇蚴全  相似文献   

9.
用剖检法对怀化溆浦、通道、会同三县的山羊捻转血矛线虫的感染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64头被检测的山羊中有42头被感染捻转血矛线虫,感染率为65.6%,其中溆浦县、会同县、通道县的山羊捻转血矛线虫感染率分别为56.5%、66.7%、75%。  相似文献   

10.
奶山羊场捻转血矛线虫病诊断与抗药性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15年4月末陕西省某奶山羊场4只3个月左右羔羊死亡,临床症状观察、病理剖检及病原检验诊断为捻转血矛线虫病。为指导该羊场防治工作,本研究进行了捻转血矛线虫感染情况调查及抗药性检测,结果表明该羊场10个羊舍的捻转血矛线虫的感染率均在80%以上,感染强度均在3*200个/g以上;该羊场奶山羊捻转血矛线虫已对常规剂量丙硫咪唑原粉和伊维菌素注射剂产生了抗药性,而对芬苯达唑原粉无抗药性。  相似文献   

11.
正最近,在羊场进行肠道蠕虫感染情况调查时发现,羊捻转血矛线虫、食道口线虫、网尾线虫、毛首线虫及莫尼茨绦虫的发病率较高,要引起养羊场(户)的关注。(一)羊捻转血矛线虫病羊捻转血矛线虫病是由捻转血矛线虫寄生在羊、牛等反刍动物真胃(皱胃)和小肠内的一种常见寄生虫病,也叫羊捻转胃虫病。1.病原。羊捻转血矛线虫外观呈毛发状,呈淡红色。颈乳突显著,呈锥形,伸向后侧方。头端尖  相似文献   

12.
对呼和浩特地区舍饲肉羊体内消化道线虫的感染率和感染强度(EPG)进行了调查,2006年3、4月测定了在舍饲肉羊体内消化道线虫虫卵数量,找出了其变化规律。结果显示:①捻转血矛线虫的平均感染率为93.85%,平均感染强度为277个/g。与其它消化道线虫比较,捻转血矛线虫的感染率和感染强度(EPG)占有绝对优势;②消化道线虫卵的感染率和感染强度(EPG)随温度、湿度的升高而显著升高。影响消化道线虫虫卵发育的两个关键因素是温度和湿度。  相似文献   

13.
绵羊捻转血矛线虫[Haemonchus conforfus(Rudolphi,1803)Cobb,1898]在印度是绵羊的一种常见的寄生虫。这种寄生虫吸血量大,引起贫血,并损伤粘膜,导致羔羊大批死亡。本文报道用Cr~(51)标记红细胞,观察羔羊实验感染捻转血矛线虫的失血情况。这种方法由 Gray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新疆塔城及博乐地区羊捻转血矛线虫的流行情况和系统进化关系,以及这两个地区捻转血矛线虫对苯并咪唑类药物的抗药性,在塔城和博乐地区分别收集20、12个羊皱胃分离捻转血矛线虫,进行形态学鉴定、分子生物学鉴定以及抗药性分析。结果显示:在塔城地区的14个羊皱胃内发现有寄生性线虫,通过PCR鉴定出27只捻转血矛线虫;在博乐地区的7个羊皱胃内发现有寄生性线虫,共鉴定出55只捻转血矛线虫。对PCR阳性样品进行测序并应用最大似然法构建系统发育树进行系统进化分析发现:本试验所测序列与GenBank上的捻转血矛线虫虫株序列聚为一支,置信度为100%;与捻转血矛线虫同科不同属的环纹背带线虫虫株序列相聚类,置信度为100%;其外群为不同科、不同属的羊仰口线虫,登录号为KP792295.1;内群与外群分别形成独立的进化分支。对β-tubulin基因进行多序列比对发现,所选样本并未出现苯并咪唑类药物抗性。本研究有助于了解捻转血矛线虫流行情况,并为捻转血矛线虫系统进化及苯并咪唑类药物抗性分析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为了方便临床上鉴定羊消化道常见且易混淆线虫虫卵并丰富相关资料,试验从羊消化道中采集疑似捻转血矛线虫、夏伯特线虫、食道口线虫和奥斯特线虫共4种线虫,采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虫种,将4种线虫于体外短暂培养后得到纯种虫卵,通过观察虫卵不同发育阶段的胚胎形态变化获取每种线虫虫卵形态特征,并对虫卵的长径、宽径和长宽比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经鉴定4种线虫分别为捻转血矛线虫、绵羊夏伯特线虫、粗纹食道口线虫和普通奥斯特线虫。4种线虫虫卵初期胚胎多呈收缩状态且形似桑葚,在外观形态上具有相似性,均为双层卵壳,多数对称,少数不对称。捻转血矛线虫虫卵呈短椭圆形,颜色较浅;绵羊夏伯特线虫虫卵呈椭圆形,颜色较捻转血矛线虫虫卵深;粗纹食道口线虫虫卵呈长椭圆形,颜色较捻转血矛线虫虫卵深,与绵羊夏伯特线虫虫卵相近;普通奥斯特线虫虫卵亦呈长椭圆形,颜色与捻转血矛线虫相近,较绵羊夏伯特线虫和粗纹食道口线虫虫卵浅。虫卵在生理盐水中培养1~6 d后,捻转血矛线虫、绵羊夏伯特线虫和普通奥斯特线虫依次进入蝌蚪期和幼虫期,但仅凭肉眼依然难以区分虫卵种类;绵羊食道口线虫未观察到含蝌蚪或含幼虫的虫卵,仅在桑葚期观察到胚胎收缩成1团及...  相似文献   

16.
<正>最近,在羊场进行肠道蠕虫感染情况调查时发现,羊捻转血矛线虫、食道口线虫、网尾线虫、毛首线虫及莫尼茨绦虫的发病率较高,要引起养羊场(户)的关注。1羊捻转血矛线虫病羊捻转血矛线虫病是由捻转血矛线虫寄生在羊、牛等反刍动物真胃(皱胃)和小肠内的一种常见寄生虫病,也叫羊捻转胃虫病。1.1病原羊捻转血矛线虫外观呈毛发状,呈淡红色。颈乳突显著,呈锥形,伸向后侧方。头端尖细,口囊小,内有一背矛状小齿。虫卵无色,壳薄,大小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掌握新蔡县山羊肠道蠕虫感染情况,本次研究通过饱和盐水漂浮法和沉淀法对新蔡县8个山羊养殖场进行肠道蠕虫寄生虫感染情况调查。结果表明:360份被检样品中有308份样品为阳性,阳性率为85.56%,共检肠道寄生蠕虫6种,分别为捻转血矛线虫、食道口线虫、毛圆线虫、毛尾线虫、仰口线虫及莫尼茨绦虫,其中捻转血矛线虫、食道口线虫和毛圆线虫为山羊肠道优势虫种。  相似文献   

18.
对发生于甘肃省榆中县境内两例典型的绵羊寄生虫病例的临诊特点、病理变化、寄生虫学检查以及对虫种形态学鉴定进行研究分析,结果显示:一例为脑多头蚴病同时感染羊鼻蝇蛆病所致;另一例皱胃内发现大量的捻转血矛线虫,感染强度为4 350条,同时混合感染蒙古马歇尔线虫、蛇形毛圆线虫、奥利春细颈线虫、绵羊斯克利亚宾线虫(羊蛲虫),其中捻转血矛线虫是导致该病羊死亡的主要病因.同时,对所发现的蒙古马歇尔线虫进行了形态描述和系统分类学讨论.  相似文献   

19.
北京郊区羊感染捻转血矛线虫情况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粪便检测法和幼虫培养法,对北京地区5个区县的5个不同规模的羊场(423只羊)进行了捻转血矛线虫的感染情况调查。结果显示,检测230只羊的粪样,感染40只,捻转血矛线虫的感染率为17.4%。其中通县感染率为100%,其它4个郊区(县)均无感染。  相似文献   

20.
为初步了解山西榆次区放养绵羊消化道线虫的感染状况,采用蠕虫学剖检术对榆次区北郊农村的4只绵羊消化道线虫感染率和感染强度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显示,榆次区北郊放养绵羊消化道线虫总感染率为100%(4/4),共检出7种线虫,分别为:捻转血矛线虫感染率为100%,平均感染强度51条;环纹奥斯特线虫为100%,39条;羊仰口线虫为50%,5条;长刺似细颈线虫为100%,29条;哥伦比亚食道口线虫为50%,4条;绵羊毛尾线虫为100%,12条;绵羊夏伯特线虫为100%,81条。经t检验,真胃中捻转血矛线虫与环纹奥斯特线虫两虫种感染强度差异不显著;小肠中羊仰口线虫与长刺似细颈线虫和大肠中绵羊毛尾线虫与哥伦比亚食道口线虫、绵羊夏伯特线虫虫种感染强度差异显著。同时,对长刺似细颈线虫进行了形态再描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