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益母草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益母草为唇形科植物益母草的全草,是常用的中药。现代研究表明,益母草具有广泛的医药用途和应用前景。对益母草活性成分的提取方法、纯化工艺、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栽培技术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为益母草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益母草是指唇形科植物益母草的干燥地上部分,别名益母草子、坤草子、月母草、地母草、小胡麻等.多生长在山野荒地、路旁、田埂、山坡草地、溪边等处.部分地区有栽培,益母草喜温暖较湿润的环境,耐严寒,一般栽培农作物的平原及坡地均可生长,以较肥沃的土壤为佳,需要充足水分条件,但怕涝不宜积水.较常见的还有细叶益母草、白花益母草等,其种子亦作药用,名为茺蔚子.  相似文献   

3.
益母草为两年生草本植物,株高55~100厘米,茎叶上有细毛,叶对生,有短柄.花小,淡红或紫红色,簇生于叶腋.果小,褐色,三棱状.6~8月开花结果.益母草含有益母草碱、延胡索酸等物质,有活血调经、降血压、利尿消肿等作用.我县基层兽医多喜用益母草治疗牲畜疾病,现将益母草的栽培技术和在兽医临床上的应用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通过收集浙江省内(10个)和省外(9个)益母草种子在浙江省丽水市进行栽培试验,观测益母草百粒重、.出苗率、株高及物候期变化等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供试样品中丽水莲都的益母草种子质量最高;不同种源地益母草花蕾期的株高存在较大差异,丽水莲都益母草的株高最高;不同种源地益母草的物候期存在较大差异;不同种源地益母草营养期和花蕾期株高存在极显著差异.因此,丽水莲都的益母草有生物学适应方面的优势.  相似文献   

5.
益母草为唇形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又称益母艾、山生麻等,多生于山坡、草地、旷野、荒地、路边、田边和村边,尤以向阳处较多.近年来,本所成功开发并推广.  相似文献   

6.
益母草(Leonurus heterophyullus Sweet)为唇形科植物益母草的干燥地上部分.别名益母草子、坤草子、月母草、地母草、小胡麻等.全国各地均产,多生于山野荒地、路旁、田埂、山坡草地、溪边等处.部分地区有栽培.益母草喜温暖较湿润环境,耐严寒,一般栽培农作物的平原及坡地均可生长,以较肥沃的土壤为佳,需要充足水分条件,但不宜积水,怕涝.较常见的还有细叶益母草、白花益母草等.其种子亦作药用,名为茺蔚子.……  相似文献   

7.
<正>益母草为唇形科植物益母草Leonurus japonicus Houtt.的新鲜或干燥地上部分,具有活血调经、利尿消肿等功效。本标准规定了益母草无公害生产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选地整地、繁殖方法、田间管理、主要病虫害防治、采收和初加工等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山东各地无公害益母草生产。  相似文献   

8.
益母草为唇形科植物.益母草的全草,性微寒、味辛、微苦,具有祛痰生新,活血调经等功能.益母草为牲畜产科疾病的主要药,临床应用比较广泛.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利用从益母草、知母2种中药中分离出的20株内生菌,采用平板对峙法对梨黑斑病菌进行拮抗作用研究,结果显示:益母草叶6、益母草叶2、益母草叶4、益母草叶1、知母根6和益母草叶8等6种内生菌对梨黑斑病菌有较显著抑制作用,抑制率最高达92.55%.将这6株内生菌进行抑菌作用测定,发现益母草叶4抑制效果最好,平均抑菌率达到...  相似文献   

10.
童子益母草高含量反季节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童子益母草种源筛选、选地整地、播种、田间管理、施肥、生长调控、病虫害防治、采收等产前八个环节入手,对童子益母草的栽培,按中药材生产的良好农业规范(GAP),建立了童子益母草鲜草生产各环节的栽培技术和管理措施,同时开展了童子益母草高含量、反季节大田模式栽培技术的组装和产业化推广工作.为童子益母草鲜草原料生产基地的建立和GAP标准化操作规程(SOP)的制订,提供了理论依据和详尽的技术资料及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11.
刘群 《现代农业》2009,(12):6-6
益母草为唇形科植物。又名益母艾,红花艾、充蔚、苦草、益母篙等。益母草按产地分为白花益母草和细叶益母草,根据生长季节可分为春性益母草和冬性益母草。以全草入药,种子(茺蔚子)亦供药用。  相似文献   

12.
测定野生和栽培益母草各部位中总生物碱和黄酮的质量分数及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同一生育期内益母草植株不同部位生物碱和黄酮的质量分数不同.叶柄中生物碱的质量分数最高,叶片其次,根中生物碱质量分数最低;各器官以叶片中黄酮的质量分数最高,叶柄其次,根部最低.野生和栽培益母草植株生物碱和黄酮质量分数存在明显差异.野生益母草中总生物碱的质量分数高于栽培益母草,而黄酮质量分数则是栽培益母草高于野生益母草.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HPLC-DAD测定益母草颗粒中盐酸水苏碱含量的方法,为益母草颗粒中盐酸水苏碱含量测定开发新的方法.【方法】采用Waters X Bridge HILIC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以乙腈-水(80∶20)为流动相,流速为1 mL/min.【结果】盐酸水苏碱质量浓度在0.498 75~9.997 5μg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7),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9.89%,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03%.5批益母草颗粒中盐酸水苏碱的含量为5.09~5.11 mg/g.【结论】采用HPLC-DAD法测定盐酸水苏碱含量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作为益母草颗粒中盐酸水苏碱的含量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优化益母草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方法]以多糖提取率为评价指标,选定超声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及固液比作为主要考察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再通过3因素3水平Box-Behnken设计试验,建立益母草多糖提取率的二次多项回归方程,计算得到优化条件。[结果]益母草多糖优化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35.5℃、提取时间20.5 min、固液比1∶24(m/v,g/ml),益母草多糖的提取率为(7.10±0.13)%。[结论]此方法具有快捷、高效等优点,为益母草多糖的综合开发应用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地黄资源化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化学成分是药用植物资源开发和可持续利用的物质基础,药用植物资源化学的质和量是动态的.同一物种化学成分的质和量受种质、时间、空间的动态变化,以及其他生物和非生物因子及加工方法等因素的影响.地黄在我国用药历史悠久,疗效好、临床用量大,是我国的大宗药材.对地黄化学成分进行动态研究,不仅有利于生产安全、稳定、优质、可靠的中药材,亦有利于对地黄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从资源化学的角度出发,对地黄种质、产地、加工炮制及组织部位的化学成分组成和含量变化进行综述,为地黄种质资源的系统性评价提供理论基础,也为地黄质量保证和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16.
环境因子对益母草总生物碱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各种环境因子对益母草(Leonurus artemisia S.Y.Hu)总生物碱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生育期长短显著影响益母草总生物碱含量。光照强度和土壤水分与总生物碱的关系密切,在光照充足条件下生长的益母草,其总生物碱含量较高;随着灌溉量和灌溉次数的增加,总生物碱下降。锰、铜、锌、钼、硼和铁等微量元素能不同程度地提高总生物碱含量。这说明益母草植株体内总生物碱的积累与降解受多种因子的影响,通过改进栽培技术可提高益母草的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益母草在母猪疾病防治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益母草的特征特性,指出其药用功能,总结了其在母猪疾病防治上的应用方法,以期为益母草在养猪生产中的应用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研究发现,益母草提取物具有一定的杀螨活性。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测试益母草提取物的活性,旨在为开发新的植物源杀螨剂提供依据。益母草杀螨活性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应侧重于与其他天然产物的增效复配。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针对从益母草、知母2种中药分离出的20株内生菌,采用平板对峙法对梨黑斑病菌进行拮抗作用研究,试验结果显示:益母草叶6、益母草叶2、益母草叶4、益母草叶1、知母根6和益母草叶8等6种内生菌对梨黑斑病菌有较显著抑制作用,抑制率分别达到92.55%、90.98%、88.63%、83.92%、80.78%和80.00%....  相似文献   

20.
采用纸上发芽法,将Na2CO3和NaHCO3以物质的量的比为9:1混合,混合溶液设5个浓度:0、30、60、90、120 mmol/L,胁迫处理益母草种子,对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相对盐害率等耐盐相关性状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盐溶液胁迫下,益母草种子萌发的各项指标均随着盐浓度升高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30 mmol/L盐溶液能促进益母草种子萌发;120mmol/L盐溶液能抑制益母草种子萌发,与对照相比差异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