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为探明0.02%二氢卟吩铁可溶粉剂浸种后对水稻生长、产量的影响及使用剂量。以‘南粳9108’为供试水稻品种,将水稻种子在不同浓度0.02%二氢卟吩铁SP浸种处理,以0.0016%28-表高芸苔素内酯AS和0.136%赤·吲乙·芸苔SP为对照药剂,清水浸种为空白。分别在水稻苗期、分蘖期和成熟期调查其生长状况,并在收获期测定产量。结果表明:0.02%二氢卟吩铁浸种不影响水稻发芽,但浓度升高会降低水稻出苗率;0.02%二氢卟吩铁浸种可提高水稻秧苗鲜重、根数及水稻分蘖率;0.02%二氢卟吩铁稀释15000~10000倍浸种能增加水稻穗长、实粒数,提高水稻产量。因此,采用0.02%二氢卟吩铁15000~10000倍液浸种,可促进水稻生长,提高水稻产量,水稻生产中可扩大示范应用。  相似文献   

2.
为探明利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提高油菜植株抗低温能力的可行性,特研究了在低温胁迫条件下,喷施不同浓度0.02%二氢卟吩铁可溶粉剂水溶液对油菜植株抗低温能力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0.02%二氢卟吩铁可溶粉剂5 000~20 000倍液后,油菜的冻害指数较清水对照有所降低,以喷施0.02%二氢卟吩铁可溶粉剂20 000倍液的油菜植株抗低温能力较强;喷施0.02%二氢卟吩铁可溶粉剂2 000~20 000倍液后,油菜理论产量较清水对照显著增加,以喷施0.02%二氢卟吩铁可溶粉剂10 000倍液的油菜理论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0.02%二氢卟吩铁可溶粉剂对水稻生育期和产量的影响。【方法】以“南粳9108”作为试验品种,分别设计3组试验,在水稻的破口期和齐穗期,A组喷施0.02%二氢卟吩铁可溶粉剂,B组喷施磷酸二氢钾,C组为对照组,喷施等量清水。调查记录水稻生育进程和产量。与此同时在示范地点对不同水稻品种也在水稻破口期和齐穗期分别喷施0.02%二氢卟吩铁可溶粉剂,调查记录水稻生育进程和产量。【结果】结果表明,在水稻破口期、齐穗期喷施0.02%二氢卟吩铁可溶粉剂和磷酸二氢钾均能缩短“南粳9108”水稻生育期,提高产量,但喷施0.02%二氢卟吩铁可溶粉剂效果更显著,使水稻生育期缩短3 d,产量增加9.6%。示范地点不同品种水稻的穗实粒数、千粒重、产量都有所增加,增产幅度在5.51%~8.10%之间。【结论】0.02%二氢卟吩铁可溶粉剂可以在淮安及与其相同生态区域水稻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甘薯薯苗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以烟薯25为试验材料,进行了甘薯苗期试验和大田试验。结果表明,甘薯苗期施用不同浓度0.02%二氢卟吩铁SP,处理(2)、处理(3)和处理(4)(0.02%二氢卟吩铁SP分别稀释4 000、6 000、8 000倍)对薯苗生长均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其中处理(3)在所有处理中表现最佳,生根率、发根数、根长与对照呈显著差异,田间施用后增产幅度为9.3%;施用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复配处理,处理(5)(NAA∶IBA∶IAA=7∶1∶1和处理(6)(NAA∶IBA∶IAA=4∶1∶1)对薯苗生长均有促进作用,施用后增产幅度分别为15.5%和5.7%。表明稀释6 000倍0.02%二氢卟吩铁SP或浓度为50 mg/kg NAA∶IBA∶IAA=7∶1∶1复配药剂处理可更好地促进甘薯生长和产量提升。  相似文献   

5.
二氢卟吩铁是近年来新研发的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本试验研究了在小麦生产中拌种和喷施二氢卟吩铁对小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喷施二氢卟吩铁能够一定程度地增加穗长及株高,可以促进小麦分蘖和增加最终成穗数量。处理组的茎蘖动态更快,高峰苗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处理组的植株形态特征也有所改变,基部第一节间长和株高显著增加。尽管处理组的每穗实粒数差异不大,但穗数的增加是增产的主要因素。实际产量上,处理组的产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有一定的效益价值。因此,喷施二氢卟吩铁在小麦生产中具有推广应用的潜力。  相似文献   

6.
二氢卟吩铁是一种新型的、源于蚕砂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其安全、绿色无污染,已在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部分园艺作物上表现出广谱的增强作物抗逆性和增产效果。本研究评估不同质量浓度的二氢卟吩铁溶液对冷藏和新鲜的白罗莎里奥葡萄保鲜效果,以烂果率、果实硬度、可滴定酸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评价指标,以水处理、1-甲基环丙烯(1-MCP)处理分别作为空白对照和阳性对照。在烂果程度方面,冷藏葡萄,0.04μg/ml和0.02μg/ml二氢卟吩铁溶液处理的烂果率低于其他处理,分别为53.5%和48.4%;新鲜葡萄,0.04μg/ml二氢卟吩铁溶液处理的烂果率最低,仅为18%。在硬度方面,冷藏葡萄在0.10μg/ml二氢卟吩铁溶液处理后,硬度值为1.07 N,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新鲜葡萄,除0.40μg/ml二氢卟吩铁溶液处理的硬度值较低外(为0.75 N),其他处理与2个对照差异不大。在可滴定酸含量方面,冷藏葡萄,所有处理的可滴定酸含量均高于空白对照,其中0.10μg/ml二氢卟吩铁溶液处理的效果最好,为0.18%;新鲜葡萄,1-MCP处理后的可滴定酸含量高于其他处理,为0.24%。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方面,冷...  相似文献   

7.
为了验证植物生长调节剂二氢卟吩铁在水稻生产上的应用效果,于2021年在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水稻生产上开展了相关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水稻破口期和齐穗期喷施二氢卟吩铁,可延迟水稻成熟期,增加每穗粒数和千粒重,水稻产量和经济效益可较空白对照提高4.48%和6.5%。  相似文献   

8.
[目的]寻找适宜的防治花生蛴螬的药剂及施药方法。[方法]比较了辛硫磷30CS、毒死蜱30CS和吡虫啉10SC这3种不同药剂以及拌种、灌根和穴喷雾3种不同的施药方法对花生蛴螬的防治效果及其对花生的保果效果。[结果]采用穴喷雾法施用毒死蜱30CS防虫效果最好,达87.5%;穴喷雾法对花生的保果效果最好,达71.2%;辛硫磷30CS灌根处理的产量最高,15穴花生产量达931.9 g。[结论]3种药剂均对蛴螬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而穴喷雾处理对蛴螬的防治效果及对花生的保果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9.
为明确种子处理对麦蚜的防控效果,2015~2017年使用70%吡虫啉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对小麦进行拌种,比较了药剂拌种与常规喷雾对麦蚜防治效果及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2016年小麦生长中后期,常规喷雾区的麦蚜量达到防治指标(百株虫量800头)时开始进行防治,此时,拌种处理区的百株蚜量仅为18.0头,防治效果为98.00%;喷雾防治14 d后,拌种处理的防效为98.82%,虽然显著低下常规喷雾处理,但也达到了较高水平。2017年小麦生长中后期,常规喷雾区的麦蚜量达到防治指标时,拌种处理区的百株蚜量为143.0头,防治效果为83.47%;喷雾防治20 d后,拌种处理的防效为98.20%,与常规喷雾处理差异不明显。拌种处理还可以增加小麦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产量分别较常规喷雾和空白对照增加7.8%和19.1%。拌种处理的小麦净收益为16 675.2元/hm2,分别较常规喷雾和空白对照提高了1 128.3和2 471.4元/hm2。使用70%吡虫啉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拌种安全省工、持效期长,对麦蚜具有较好的防控效果,小麦全生育期蚜量均未达到防治指标,后期无需进行药剂喷雾防治,且明显提高小麦产量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广南县山地红壤种植花生的产量和产值,采用钼酸铵不同用量拌种和不同浓度溶液在花生初花期、盛花期进行叶面喷施,研究钼肥对花生经济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山地红壤旱地种植花生,每千克花生种子用2 g钼酸铵拌种或在花生初花期、盛花期各喷施一次0.1%浓度的钼酸铵溶液,能产生显著的增产作用。  相似文献   

11.
植物生长调节剂“爱密挺”对花生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田条件下,以花生品种花选14号为试材,研究了纯天然植物生长调节剂"爱密挺"对花生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各处理对花生个体和群体生长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T4处理"爱密挺拌种+爱密挺开花期喷雾"的株高、单株叶面积和群体生长率最大,其次是T2处理"爱密挺拌种,"T3处理"爱密挺开花期喷雾"效果最差,但三指标也均高于对照T1。(2)各处理单株总荚数、单株果仁重和单株荚果重均较对照有所提高,百仁重降低,千克果数增加,即平均单果重降低;产量由高到低的顺序为T4〉T2〉T3〉T1,且T4处理的产量与对照的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表明纯天然植物生长调节剂"爱密挺"在花生上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噻呋酰胺拌种对花生病害的防治效果。[方法]通过不同用量240 g/L噻呋酰胺悬浮剂拌花生种仁的方法,研究其对花生苗期根腐病、茎腐病和中期白绢病的控制效果及对花生产量的影响。[结果]在240 g/L噻呋酰胺悬浮剂用量150、300、450 m L/hm~2处理中,以450 m L/hm~2处理较好,对根腐病、茎腐病防治效果可达66.64%~74.00%,超过两常规对照的49.96%~60.00%。240 g/L噻呋酰胺悬浮剂拌种对防治花生白绢病发生的效果欠佳,但对延缓白绢病发生有一定效果;240 g/L噻呋酰胺悬浮剂拌种对花生具有增产效果,在用量150、300、450 m L/hm~2处理中,以450 m L/hm~2处理效果更好,产荚果4 444.95 kg/hm~2,较空白对照增产692.40 kg/hm~2,增幅18.45%,两常规对照产荚果分别为4 337.55和4 357.50 kg/hm~2,较空白对照增幅分别为15.59%和16.12%。[结论]试验结果为噻呋酰胺的进一步研究与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拌种、盛花期喷施、拌种 盛花期喷施北农化控六号 ,均能提高花生植株叶片叶绿素含量和降低叶片电导率 ,使根系活力增强 ,增加单株分枝数、单株结果数、饱果率和荚果产量 ,其中尤以盛花期喷施效果最佳 ,荚果产量比对照增收 2 0 .6 4 %。  相似文献   

14.
为腥黑穗病防控寻求新的防治方法,特进行了不同生育期喷雾、药剂拌种、土壤处理、苗期追施等9个处理的施药方式防治小麦腥黑穗病的试验.经过田间试验,发现小麦腥黑穗病最有效的防治方法是药剂拌种和全田土壤处理,防效达100.00%.其次种沟土壤处理,防效为90.40%.苗期追施和生长期茎叶喷雾均无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奇善宝(海洋寡糖生物制剂)对杂交小麦产量及品质的影响,选用西杂5号小麦品种为供试材料,研究奇善宝拌种及在拌种基础上不同生育时期叶面喷施处理对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奇善宝处理能提高杂交小麦分蘖能力,增加次生根数量,冬前调查,拌种处理的单株分蘖比对照增加25%,次生根比对照增加26%;同时还能提高小麦的抗寒性和抗倒伏能力,经处理的小麦受冻叶片较少,各处理的倒伏率为5.0%~9.4%,均低于对照的10.2%;奇善宝处理有显著地增产效果,产量增加3.1%~7.8%。奇善宝处理后籽粒、蛋白质、湿面筋含量,延展性均低于对照。  相似文献   

16.
盆栽试验结果表明,单独根瘤菌拌种虽可增加花生单株根瘤的数量和重量,提高叶片含氮量,但荚果增产并不显著;根瘤菌拌种+有机肥或钼肥处理,不仅可增加单株根瘤的数量和重量,提高花生叶片含氮量,同时植株高度、分枝数、单株结果数、饱果率及总生物产量等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荚果增产显著。根瘤菌与有机肥或钼肥存在较大的交互效应,生产中使用根瘤菌拌种时,应注意适当增施有机肥和钼肥。  相似文献   

17.
分别选用3种不同浓度的6%戊唑醇FS和15%三唑酮WP对‘云大麦2号’进行拌种,研究其对大麦条纹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6%戊唑醇FS处理大麦种子对条纹病具有很好的防效,每kg种子用药0.25~0.5 mL防效好,并对大麦发芽、成苗和苗期生长无影响;15%三唑酮WP处理大麦种子对大麦条纹病具有一定防效,但对大麦发芽、成苗和苗期生长有一定抑制作用,生产上应慎用。  相似文献   

18.
不同拌种剂对连作花生病害发生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8种不同的拌种剂对连作花生病害发生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用戊唑醇、醚菌酯、百菌清进行拌种处理可以明显地提高花生的出苗率和成苗率,且对花生叶斑病的发生有较好的控制效果;多抗霉素、戊唑醇、醚菌酯处理对花生锈病的发生有较好的控制效果;百菌清、苯醚甲环唑、醚菌酯处理对花生的增产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9.
60%高巧悬浮种衣剂拌种对花生田蛴螬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60%高巧悬浮种衣剂450、675、900ml/hm2各处理均对花生田蛴螬有较好的防治效果,防效分别为71.23%、72.96%、78.14%,且明显降低被害果率,增加花生产量,其中60%高巧FS900ml/hm2处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0.
不同种植模式的花生单粒精播密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春播和麦套2种种植模式下不同密度单粒精播对花生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精播密度对春播花生花育20号和麦田套种花生花育22号的主茎高、侧枝长均随着密度的增加而提高,而分枝数、单株结果数、双仁果率和饱果率均随密度的增加而减少。小粒花生花育20号的适宜密度大于大粒花生花育22号,两者适宜密度分别为22.5和21.0万穴.hm-2,比常规双粒穴播分别增产2.2%和4.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