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2 毫秒
1.
简述了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进行离体快繁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污染、遗传稳定性、玻璃化、褐化、黄化等,并针对以上问题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
经济植物离体快繁是一种有效地进行大规模无性繁殖的生产技术,它是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应用最广泛和最有效的方法之一.离体快繁可以使繁殖后代整齐一致,去除病毒,保持原有品种的优良性状,同时繁殖速度快,不受季节限制,可以进行集约化生产,效率高,经济价值大.现今园林花卉、药用植物、经济林木、无性繁殖作物等经济植物,许多采用离体快繁技术提供种苗,在社会上产生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但是,有许多因素影响经济植物的离体快繁,现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计算机控制技术在植物非试管快繁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种苗生产大多依赖于传统的种子育苗、扦插嫁接育苗,难以实现种苗生产的周年化、工厂化与高效化,而且受限于自然气候环境而使育苗效果与质量难以保障,即使是较为先进的组织培养苗也存在密封环境下培育所引起种苗生理失调、成活率低、成本高的现象。籍于此,通过深入研究育苗过程中相关环境因子的生理机制,特别是在自养同化这重要生理过程中的作用,提出了通过环境优化技术激发离体材料自身的光合同化本能,实现离体材料发育过程中所需的碳源、矿质营养、激素的自养自给和科学调控,形成了开放环境下的光自养微繁技术体系———植物非试管快繁。并就该技术的环控手段与环境模拟优化技术进行综合分析,建立了专业化用于离体材料快繁的计算机控制系统,从而有效地解决了传统育苗或组织培养育苗中一直没有解决的技术问题,真正建立了种苗生产的工厂化、智能化、自动化的现代种苗生产新模式。  相似文献   

4.
植物组织培养的三大难题及解决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韩琳  佟珊珊  崔喜艳 《吉林农业》2012,(11):142-143
植物组织培养是以细胞全能性为理论基础建立的一种离体培养技术,阐述了植物组织培养快繁中褐变、玻璃化、污染和移栽成活率低等问题出现的原因,提出预防和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永福杜鹃组织培养离体再生体系。[方法]以永福杜鹃的带腋芽幼嫩茎段、带顶芽茎尖和不带顶芽茎尖为外植体,采用不同激素配比进行组培快繁研究,建立永福杜鹃离体快繁技术体系。[结果]适宜永福杜鹃离体培养的外植体为带顶芽茎尖,外植体消毒以0.1%氯化汞消毒5 min为宜,芽诱导最适培养基为1/2MS+2-ip 3.0 mg/L+NAA 0.10 mg/L+活性炭0.5 g/L,生根最适培养基为1/2MS+NAA 0.8 mg/L。[结论]建立了永福杜鹃组织培养离体再生体系,为永福杜鹃离体快繁技术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植物组织培养:最新进展和潜在的应用(英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植物组织培养体系在基础研究和商业应用中具有巨大的潜能,例如园艺产业。组织培养过程伴随着一系列关于形态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分子和表观遗传的改变。分子水平的改变主要包括基因突变、DNA重组、染色体变异和表观遗传调控(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染色质重塑、小RNA调节)。这些改变被认为能促进外植体对培养环境的适应并有益于随后的形态发生。目前,组培已在商业应用和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生物化学等基本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重点介绍了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概念、培养基的制作、外植体的选择、各种激素的作用机理、植物离体快速繁殖的3大难题(外植体的污染、褐变、试管苗的玻璃化)以及防止措施,并详细阐述了植物离体快繁、无病毒苗木培育、培养细胞突变体、人工种子和离体培养期间分子水平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一种新型光自养微繁体系的建立——植物非试管快繁技术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针对当前用于生产的各种育苗技术尤其是较为先进的组织培养技术存在的种种不足,详细论述了以植物全息性为理论基础,以现代的计算机环境控制技术、物理技术和生物技术为手段,在开放式环境下为植物离体材料的发育提供最佳内、外环境的新型光自养微繁体系植物非试管快繁技术的构建。  相似文献   

8.
姜是姜科姜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长期采用地下块根无性繁殖,所携带的病毒会导致其产量和品质降低。通过离体组织培养,不仅可建立姜离体快繁体系,而且通过茎尖组织培养也可实现脱毒苗扩大生产的目的,为生姜生产中存在的产量与质量问题提供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9.
对观赏植物组织培养无菌培养体系的建立、诱导培养、继代培养、生根培养、移栽驯化等一系列离体快繁的程序以及培养中光温等培养条件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并对观赏植物组织培养中常见问题和措施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0.
植物组织培养快繁体系与产业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植物组织培养快繁体系及其产业进行了论述,并针对影响快繁的主要因素提出了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1.
茶树组织培养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柳  汤浩如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7):1960-1963
概述了茶树组织培养在快速繁殖、种质资源保存、次生代谢物生产方面的研究进展,重点论述了基因型、外植体、培养基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等因素对茶树组织培养的影响.指出茶树组织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未来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2.
Interest in understanding the digestion behavior of starch in the presence of dietary fibers is growing due to the ability of dietary component to control the release and absorption of glucose. This presents an outstanding opportunity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food products by incorporating dietary fiber into starchy food products. The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of different fibers and their behavior in the gastrointestinal tract (GIT) differ. To test the efficacy of these different fibers on starch digestion, static in vitro digestion models under conditions that mimic the human GIT are frequently used. Indeed, many efforts have been commit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various static in vitro protocols for starch digestion. Though not considered as the gold standard in digestibility studies in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atic simulated models provide a useful alternative to in vivo techniques for rapid screening of the digestibility of food products under conditions that simulate the human GIT. This review presents the current status and development of digestion techniques for simulating digestion conditions in the human GIT, with particular interest on starch digestion in the presence of dietary fiber in the three phases of digestions including the oral, gastric and the intestinal steps. This summary can benefit investigators in developing static in vitro digestion models designed to simulate starch digestion with relevant values of the quantifiable parameters, including pH, enzymes and simulated digestive fluids.  相似文献   

13.
为了给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建立提供理论依据,推动植物快速繁殖和品种遗传改良,介绍不同转化受体系统特点及其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主要讨论愈伤组织、原生质体、游离小孢子作为受体系统在植物组织培养、育种和转基因等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精原干细胞(spermatogonial stem cells,SSCs)是雄性哺乳动物精子发生及具有生育能力的保障。精原干细胞的体外培养不仅为精子发生的研究提供材料,还有助于开发新的家畜保种方法和动物遗传修饰。为了探索猪精原干细胞体外培养体系的建立方法,本研究采用胶原酶Ⅳ-胰酶两步酶法对3~7日龄大白仔猪睾丸进行消化得到单细胞悬液,利用不同时间程序的差速贴壁对精原干细胞进行纯化,选择大白仔猪睾丸支持细胞作为饲养层,添加不同细胞因子研究精原干细胞的增殖情况以期得到最佳的培养体系。结果显示,通过差速贴壁得到的UCHL-1阳性生殖细胞比例最高为18.59%±0.94%;不同细胞因子组合添加试验发现精原干细胞添加20 ng·mL-1 GDNF、10 ng·mL-1 IGF和20 ng·mL-1 bFGF的增殖效果最佳;以支持细胞作为饲养层、在DMEM/F12中添加1%FBS以及上述细胞因子组合对精原干细胞进行培养15 d后可见大量的精原干细胞集落,通过免疫荧光、AKP染色、荧光定量PCR等试验证明精原干细胞进行了大量增殖。本研究初步建立了猪精原干细胞的体外培养体系,可通过体外培养大量增殖精原干细胞,为后续精原干细胞的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刘静 《南方农业学报》2012,42(9):1045-1048
近年来,我国对鹅掌楸属植物种苗的需求不断增加,但由于鹅掌楸属植物花期不遇,种子发芽率低,扦插、嫁接繁殖比较困难,因此组织培养技术成为鹅掌楸属植物种苗快速繁殖的一条重要途径。文章从外植体的选择、初代和继代培养、培养条件、生根培养及体细胞胚胎发生等方面综述了鹅掌楸属植物组织培养的研究成果,分析鹅掌楸属植物组织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探讨鹅掌楸属植物组织培养研究的方向。今后将继续研究解决鹅掌楸属植物组培过程中生根难、褐化等问题,加强在原生质体水平上对鹅掌楸属植物再生繁殖体系及其遗传转化体系的研究;研究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对鹅掌楸属植物进行种质保存,从而为其种质资源的保存和利用、新品种的选育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固始鸡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UCMSCs)的生物学特性和诱导分化,对其进行原代培养及定向诱导分化研究。选取14日龄固始鸡鸡胚的脐带组织,剥离脐带动、静脉,将华通胶部分剪成1 mm3大小,采用胶原酶消化法分离细胞并进行原代培养,观察细胞形态,绘制P3、P9、P15代生长曲线并测定群体倍增时间及克隆形成能力。结果表明,固始鸡UCMSCs形态为长梭形,生长趋势符合Logistic生长曲线规律,呈典型的S形;免疫荧光和RT-PCR结果显示,固始鸡UCMSCs表达CD29CD44CD73CD90CD166等间充质干细胞表面标记物基因,但不表达原始造血祖细胞标志物CD34和泛白细胞标志物CD45;经特异性染色和RT-PCR表明,体外诱导固始鸡UCMSCs可分化为脂肪、成骨和成软骨细胞。从固始鸡脐带华通胶中分离所获得的UCMSCs具有良好的体外增殖能力和分化潜能,与从其他物种体内分离的UCMSCs具有相似的生物学特征,它们的多项分化能力预示着细胞移植的应用前景,可为再生医学和组织工程学提供新的潜在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利用体外模拟法优化玉米—杂粕型饲粮的非淀粉多糖(NSP)酶谱,并分析优化的非淀粉多糖酶谱对饲粮养分消化率和育肥猪肠道微生物组成和结构的影响,为饲粮高效利用和精准饲养提供数据支撑和理论参考。【方法】试验一在育肥猪玉米—杂粕型饲粮中分别添加不同水平的木聚糖酶、β-葡聚糖酶、纤维素酶、α-半乳糖苷酶、β-甘露聚糖酶和果胶酶6种NSP酶,采用胃—小肠体外模拟法测定体外回肠干物质消化率(IVIDMD);取IVIDMD达到最大值时各NSP酶的添加水平为该NSP酶0编码水平,按照六元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进行体外消化试验,建立IVIDMD与NSP酶添加量的六元二次回归方程,筛选出玉米—杂粕型饲粮最优NSP酶谱(OEC);利用胃—小肠—大肠体外模拟消化法分析测定添加OEC前后饲粮的体外干物质消化率(IVDMD)、体外能量消化率(IVGED)和体外消化能(IVDE),以验证OEC的效果。试验二按照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选用16头健康、体重相近去势公猪(117.8 ± 1.66 kg),随机分为2个处理组,每个处理8头猪,对照组饲喂玉米—杂粕型基础饲粮,加酶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OEC;在试验开展第18天采用直肠擦拭法采集猪新鲜粪便,利用16S rRNA基因高通量测序对粪便微生物菌群的多样性及相对丰度进行分析,并进行功能预测。【结果】(1)在本试验条件下,玉米—杂粕型饲粮OEC为:纤维素酶1 003 U·kg-1、木聚糖酶18 076 U·kg-1、β-葡聚糖酶1 377 U·kg-1、β-甘露聚糖酶14 765 U·kg-1、α-半乳糖苷酶337 U·kg-1和果胶酶138 U·kg-1;(2)在玉米—杂粕型饲粮中添加OEC使IVDMD由73.44%显著提高到76.26%(P<0.01),IVGED由74.03%显著提高到76.45%(P = 0.01),IVDE由14.97 MJ·kg-1显著提高到15.58 MJ·kg-1P<0.01);(3)在门水平上,共筛选出了12个相对丰度大于0.1%的菌门,其中Bacteroidota(拟杆菌门)、Firmicutes(厚壁菌门)和Spirochaetota(螺旋体门)为优势菌门,三者之和在组内占比达96%以上;(4)在属水平上,饲粮中添加OEC显著增加norank_f_F082,norank_f_Bacteroidales_RF16_group,Bacteroides(拟杆菌属)和Roseburia(氏菌属)的相对丰度(P<0.05),Eubacterium_ruminantium_groupP = 0.083)有增加的趋势,而Oscillibacter(颤杆菌克)的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Clostridium_sensu_stricto_1norank_f__norank_o__WCHB1-41P = 0.083)有降低的趋势(P = 0.052)。【结论】饲粮中添加体外法优化的NSP酶谱,显著提高了育肥猪玉米—杂粕型饲粮干物质和能量的体外消化率以及体外消化能,增加了纤维分解菌和产丁酸菌等有益菌在育肥猪肠道微生物中的占比,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有害菌的数量,优化了肠道微生态。  相似文献   

18.
论述了伞形科药用植物利用组培技术在快繁、脱毒、种质保存、遗传改良和生产次生代谢物质等方面所取得的成果,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对其未来发展趋势提出了见解。  相似文献   

19.
杜仲组织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筛选出杜仲(Eucommia ulmoides)组织培养的最优培养条件,主要从外植体的选择、基本培养基、植物激素、光照条件、其他理化条件等方面对杜仲愈伤组织的诱导、增殖及分化培养的影响进行了综述,分析了杜仲组织培养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方案,以期为杜仲快繁体系的建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为探索建立紫椴组织培养快速繁育体系,以紫椴种子为材料,探讨基本培养基、植物生长调节剂浓度及配比对紫椴组培快繁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增殖培养基以1/2MS培养基最适宜,添加0.05 mg/L 6-BA和0.03 mg/L IBA后,增殖系数可达13.5;MS培养基最适宜做壮苗培养基和生根培养基,最佳壮苗培养基为MS+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