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竹文化及竹文化旅游研究的现状和展望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10  
竹子对中国历史文化、文学艺术、绘画艺术、工艺美术、园林艺术和音乐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等产生了巨大影响。系统深入研究竹文化对促进精神文明的发展、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发展特色旅游产业等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中国竹文化现状的研究,即从文明发展、哲学、专业、生产和艺术等不同角度研究了竹文化的理论和成果,提出和探讨了我国竹文化研究应重视少民族竹文化的发掘种保护、与发展特色旅游产业相结合、开展典型竹文化区研究和区域性竹文化旅游发展规划等问题,包括东亚(中国江南)“毛竹文化”区、东南亚(中国云南)“少数民族竹文化”区、喜马拉雅“高山竹文化”区和拉丁美洲“瓜多竹文化”区。  相似文献   

2.
指出了我国古典园林竹文化历史悠久,竹子在古代就被广泛栽植。通过盘点竹子在各个时期的栽培历史,剖析了古典园林竹景的造园艺术,以弘扬中国古典园林竹文化之精华,更重要的是将传统的艺术手法因地制宜地应用到现代园林植物造景中,使我国的园林竹景造园艺术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3.
2006年国家林业局与中国竹产业协会联合组织开展“中国竹子之乡”评选命名活动。这是自1996年原林业部评选十大“中国竹子之乡”10年后的重新启动,因此具有特殊的意义。竹子是我国南方地区主要的生态资源之一,长久以来对我国的文化传承、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经过两千多年的实践,我国已经形成了丰厚的竹文化和完备的竹材利用技术。“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人文情怀伴随着不断扩大的竹业资源一直持续到今天。随着电影《卧虎藏龙》的拍摄,神秘的东方文化和竹林美丽的风景传播到世界。很多国际友人把竹子看成是中国古老文化的象征之一。中国竹子历来与文化有关,春秋时期,就有将文字刻于竹简的竹书。随着纸业的兴起,竹子逐渐成为  相似文献   

4.
我国是世界上竹子资源最丰富的国家,素有“竹子王国”的美誉。几千年来,竹子被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和文化活动等领域,深受群众喜爱,并形成了独特的竹文化传统。特别是近年来,竹子以其成材快、用途广、符合环保和可持续发展要求等特点,引起了各级政府的重视,纷纷采取有效措施,加快推进竹产业发展。与全国其他地区一样,浙江省政府十分重视竹产业的发展,始终把发展竹产业作为建设高效生态林业、实施兴林富民工程的重要举措来抓,充分利用我省竹子资源丰富、栽培利用历史悠久、民间资金雄厚和经营机制灵活等优势,大力培育竹子资源,通过改造低效…  相似文献   

5.
竹子和中华民族一样历史悠久,历代保存的难以计数的竹类诗画,使竹子的观赏和审美形成了中国文化的光辉篇章。在我国源远流长的文化史上,竹和松、梅被誉为“岁寒三友”,和梅、兰、菊并称“四君子”,它是中国古典风格的园林中不可缺  相似文献   

6.
从远古时代女娲用竹做笙簧,“羿射九日”使用弓箭的神话传说开始,中国人种竹、用竹、爱竹、咏竹、画竹之风长盛不衰,绵延数千年。中国竹文化以其内涵博大、深刻而独特,影响着中国人的审美观和伦理道德,对中国的绘画音乐、园林建筑、文学艺术、工艺美术、宗教民俗等都有深刻的影响。从现代旅游的角度来看,中国竹文化具有自然景观、文化艺术、工艺文化、绿色饮食文化等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7.
园艺观赏竹类及其在园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世界竹类分布的中心,是“竹子王国”,文章论述了竹子的观赏价值,观赏竹的分类。介绍了观赏竹在古典园林和现代园林中的应用。人工艺术竹的造型方法、造景方式。分析了观赏竹在开发实践中多是散生竹或耐低温的热性竹而使推广范围受到限制,观赏竹与竹文化、竹旅游的结合有待提高,提出了观赏竹综合开发利用的前景。  相似文献   

8.
中国的竹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科学技术史》作者、英国著名科学史家李约瑟认为:东亚文明从某种程度来说乃是“竹子文明”。“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这是古人对竹的评价,今人则把竹林喻为“绿色金库”。我国早在殷商时期,就用竹做箭矢,作为狩猎和交战中攻防的武器,还用竹子制作日常使用的竹器。“断竹,续竹,飞土,逐肉”“上莞下簟,乃安斯寝”都是先民们使用竹子的写照。春秋战国时期流行的竹简、竹牍,对我国文化的传播与发展起了重要作用。2000年前四川自贡自流井盐区已开始用竹片竹管凿井取卤,以后又用竹筒导引天然气。1700年前竹材造纸,…  相似文献   

9.
林峤 《国土绿化》2015,(4):44-45
一、竹子与中国传统园林的渊源竹子作为我国传统的观赏植物之一,有着悠久的园林应用历史。早在周朝时期,我国已有关于竹林的记载。秦始皇为建“上林苑”,从山西云冈引种竹子到咸阳。但那时竹子的种植只是为了营建狩猎场和战略物资基地,竹子造园还处于萌芽状态。北魏时期,洛阳官场众多私家园林,相继呈现了“莫不桃李夏绿,竹柏冬青”的景象。崇竹爱竹、乐竹忘形的“竹林七贤”更加提倡用竹造园。  相似文献   

10.
竹子既美化了人的生活,又能陶冶和升华人的高尚情操。竹文化是传统文化当中重要的一部分,以其丰富而又独特的内涵,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念、生活意识和伦理道德,对民族的精神生活有着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文章应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原理和方法,分析中国竹文化精神象征、竹与文字、诗词、绘画和生活等的密切关系;从坚持中国共产党对竹文化的领导、竹文化在实践中发展、竹文化与时俱进竹文化教育和竹文化宣传方面等提出了新时代中国竹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1.
中国佛教里的竹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佛教是中国古代文化很重要的组成部分,竹子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一大象征。在佛典里,"青青翠竹,总是法身"。"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唐·常建),"修篁半庭影,清磬几僧邻"(唐·姚合),禅诗里,竹与禅高度融合。佛教始祖释迦牟尼有"竹林精舍",大慈大悲的观音菩萨有"紫竹林",宋僧赞宁写过竹子专著《笋谱》,清竹禅和尚画出了传世的墨竹。大量史料告诉人们,竹的文化,竹的文明,同样也与中国佛教结下了不解之缘。本文仅通过中国佛教里的竹,深入理解中国竹文化的博大精深,寻觅中国古人们"不可一日无此君"的真谛。  相似文献   

12.
正中国一直被誉为"竹国度"。竹子与我国诗歌书画和园林建设有着源远流长的关系,而北京,作为我国竹子生长的最北边界,在种竹、养竹上有何特点?竹子在北京的生态环境建设中又扮演何种角色?紫竹院公园高级工程师冯小虎带你走进北京竹文化的历史,打开竹子的新世界。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具有悠久的栽竹传统和深厚的竹文化内涵。竹子独特的自然和人文特性使其成为园林造景的必备植物和重要的创作素材。园林展作为以园林园艺为主题的专业级盛会,在竹园林造景、竹文化符号的挖掘、提取和应用等方面具有时代特征,体现了技术与艺术的和谐统一。通过对昆明、沈阳、西安、青岛世界园艺博览会竹文化景观的调查研究,从竹园林造景和竹文化符号的表达两方面入手,探讨园林展中竹文化的景观应用特色和表达方法,为当代园林展中竹文化的景观应用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4.
李志跃 《云南林业》2001,22(6):15-15
竹子在人类的生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它的身影与人类的生活形影不离。 我国是世界种植和使用竹子最早的国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竹子是正直高洁的象征,它与梅、兰、菊一道被誉为“四君子”,与松、梅一起被称作“岁寒三友”。古代文人墨客曾有“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之说,足见人们对它的推崇和喜爱。竹子与普通百姓的生活更是息息相关:住有竹楼,用有竹具,食有竹笋,坐有竹凳,卧有竹席……就在你我周围,竹制品可以说无所不在。据权威机构统计,世界上有50%的人的生活与竹子有不解之缘。 人类对竹子的开发利用曾走过一条曲折而…  相似文献   

15.
徽州人在长期栽培利用竹类的历史过程中形成了竹文化的地方区域特色,主要体现在竹材利用、竹雕刻艺术、竹编织艺术、竹诗文、竹绘画等方面。徽州地区的竹文化是我国悠久竹文化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井冈山丰富的竹资源与竹文化,毛竹竹海的磅礴景观及内含的红色精神是其最大的特色,而新建的“百竹园”是井冈山独具匠心的一个景点;同时,介绍了井冈山以竹子开发为载体的竹经济(竹雕、竹编等)。  相似文献   

17.
这是竹子的品格。我国人民历来有爱竹的习惯,我省人民尤其如此,从古及今,人们都把竹子作为圣洁高雅,刚强正直的象征。人们赞美竹,虽然她无牡丹之富丽,无桃李之娇艳,然而她以虚心有节,宁折不曲,四季常青而赢得了世人的尊敬和爱戴,人们把竹和松、梅一起誉为“岁寒三友”。“奇花照眼一时红,修竹虚心万年绿”。昔有苏东坡“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还有方志敏“心有三爱奇书骏马佳山水,园栽四物青松翠竹白梅兰”,清代郑板桥更是画竹,吟竹,大赞竹子的气质和秉性。  相似文献   

18.
竹类盆景     
竹子种类甚多,大者高逾数丈,小者身形数寸,其叶色苍翠, 姿态潇洒,深受人们喜爱。中国的文人,视竹为清高、刚直的象征,喜欢与竹为伴。东晋王徽之有竹癖,即使暂住他人宅室,亦不忘种竹,自谓“不可一日无此君”。宋代苏东坡爱竹,称“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扬州八怪之一擅长画竹的郑板桥,更有诸多咏竹的名诗佳  相似文献   

19.
中国对竹材的利用可追述至新石器时代,因便于取材加工以及古人对于竹文化的喜爱使得中国竹作工艺不断发展进步。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结晶,园主对植竹和竹作设施的喜爱使其在中国古典园林中占有重要地位。文章通过整理中国古代诗词、农书、竹谱、技术书籍、绘画、晚清摄影作品及考古实证材料中的园林竹作设施,分析了明清时期园林竹作设施的审美思想、设计样式及制作技术,以期为中国传统园林竹作工艺的传承以及现代园林竹作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中国药用竹类多样性及其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竹子的药用功能是指竹类植物可以作为中药药材加以利用的属性,是中国竹类功能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药用竹类中,有的本身就是传统中药,历史上早有应用并沿用至今;有的具有保健作用,被竹子分布区及周边群众长期利用,用以养生保健。文章收集整理了中国具有药用功能的竹类植物种类,分析了其药用功能。结果表明,中国传统药用竹类有11属30种1变种4栽培品种,保健竹类有7属8种,共计涉及竹类15属43种及种下分类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