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森林危害重大,会直接损失大量的林木资源,还会毁坏火灾区域内的林副产品和农牧业产品,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更会威胁人们的人身财产安全,造成各种无法挽回的损失。营建生物防护林带可以有效预防森林火灾蔓延,在防治森林火灾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阐述生物防火林带的重要作用和营建生物防火林带的基本原则,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防火林带营建技术,以提高林区火灾的控制能力,减少火灾损失,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2.
预防森林火灾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森林火灾是危害性很强的几大自然灾害之一,一旦发生会给国家的经济、环境和人员造成巨大的损失。如何有效预防森林火灾的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根据对国内外森林火灾预防做法的考查,从体制、人员、设备和教育等方面提出预防森林火灾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森林火灾是一种突发性的自然灾害,会对生态安全造成巨大的危害。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对森林火灾进行有效的预防。基于此,对当前乌鲁木齐市达坂城区森林防火存在的问题以及火灾发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具体的森林防火措施。  相似文献   

4.
森林除了拥有净化空气、吸收二氧化碳的作用之外,还具有一定的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当前我国的森林利用率在50%以上,而目前各个区域为了能提高森林的经济效益与资源利用率,会利用一种被称之为“生态旅游”的方式来加大林业发展力度。但是,目前森林生态旅游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火灾问题较为突出,这不仅仅在一定程度上威胁着森林的生态系统安全,还有可能造成相关人员的伤亡与财产损失。引发森林火灾的原因有多种,本文就森林生态旅游区森林火灾产生的原因及防火对策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5.
根据福建省1990-2009年森林火灾统计资料,以减少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损失为目的,运用灾害经济学理论对相关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福建省近20年来虽然不断提高森林防火的投入,但在减灾效益方面收到的效果却仍不理想.造成森林火灾减灾效益较低的主要原因分别是重大森林火灾发生率提高、森林单位面积综合价值提升及气候变化异常.  相似文献   

6.
瑞安市森林火灾的成因及预防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森林火灾是森林的大敌,是一种突发性强、危害性大的自然灾害。它不仅直接破坏森林资源,而且对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以及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都会造成威胁。结合瑞安市实际,分析了森林火灾发生成因,并提出了预防对策,旨在提高当地森林防火工作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7.
森林火灾是一种破坏性极大的自然灾害,一旦发生火灾,不仅使多年造林、护林的成果被毁,严重破坏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经济损失,而且会影响社会稳定,给社会、生产、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带来危害。近年来,由于森林地被物增加,群众生产性用火不断。森林防火工作面临异常严峻的态势。抓好森林防火.是强化森林资源管理,推进生态建设步伐,促进社会和谐,落实科学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8.
吴松 《新农业》2023,(13):92-93
森林火灾不仅会大幅降低森林覆盖率,还会在极大程度上破坏森林结构与生态多样性。同时,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也会受到威胁。因此,要充分明确森林防火的必要性与紧迫性,结合森林火灾的发生特点以及现阶段森林防火实践中暴露的不足,进一步健全森林防火机制,提高森林防火技术水平,最大程度上降低森林火灾的发生概率。  相似文献   

9.
森林火灾对林区的稳定和森林资源的安全以及生态环境的建设都有比较大的影响,而且森林火灾是一种突发性较强而且又难以扑救的灾害性事故。因此,为了使森林防火的工作落到实处,最大限度地减少森林山火灾害的发生,并且及时对森林火灾进行处理,把森林火灾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森林防火工作已经成为林区工作中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10.
目的福建三明地区属于森林火灾多发地区, 森林火险等级较高, 森林火灾在燃烧过程中释放大量可吸入颗粒物(PM2.5), 不仅对大气环境造成污染, 还会对人类的身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因此, 研究福建三明地区森林火灾PM2.5排放量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本文基于福建省三明市2000—2011年森林火灾数据, 采用蓄积量-生物量模型计算林火过程消耗生物量, 其中, 森林损失蓄积量和过火面积数据由当地防火部门提供。运用排放因子法计算得出PM2.5排放量, 各林型PM2.5排放因子由历年文献统计得出。针对福建三明地区4种主要林型:马尾松林、杉木林、阔叶混交林和针阔混交林对森林火灾中PM2.5排放量分别进行估算, 为该地区森林火灾污染物排放研究提供依据。结果结果表明, 福建三明地区2000—2011年间森林火灾PM2.5估算总排放量为458.789~2958.339t。其中杉木林燃烧PM2.5排放量估算为217.117~1072.489t, 阔叶混交林, 马尾松林, 针阔混交林PM2.5估算排放量分别为94.123~903.154t、93.379~478.634t、54.169~504.063t。结论综合分析, 按不同森林火灾等级分析, 由于重大火灾和较大火灾发生次数较多, PM2.5排放主要集中在重大火灾和较大火灾; 按不同森林类型分析, PM2.5排放主要集中在杉木林和阔叶混交林两种林型, 杉木林和阔叶混交林由于其地上生物量相对丰富, 且易发生森林火灾, 是今后重点抚育管理对象, 相关部门应在防火期到来之前做好修枝抚育间伐工作。   相似文献   

11.
森林一旦发生火灾会直接烧坏或烧死大片树木,并且给森林的恢复和生长带来严重影响,尤其是火灾比较严重时,整个森林很难再恢复旧貌,往往会被郁郁葱葱的灌木所代替.森林发生火灾还会造成水土流失、污染环境等,给人类和社会带来无法估量的损失.所以必须加强防火意识,采取合理有效的防火措施,确保森林业持续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12.
森林火灾作为森林生态系统中较常见的灾害,对森林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以及森林生物的生境造成一定影响。林火毁坏林木的同时,也改变了森林小气候,对高价值林分造成巨大损失;适度的林火对森林物种的更替也可能产生益处。森林生态系统火灾后的恢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几十甚至上百年。因此,森林火灾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方面的研究十分重要,对森林生物的保护起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森林火灾对森林资源安全、林区社会稳定和维护生态环境具有重大影响。虽然完全杜绝森林火灾的发生是不可能的,但及时有效的预防措施是很有必要的。本文针对湟中县森林资源现状,分析森林防火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湟中县山区森林防火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14.
森林防火在我国有着极其特殊的重要性,不仅关系国家经济的发展,而且关系全国的生态屏障安全。随着我国森林覆盖率逐年提高,林下可燃物蓄积增多,发生森林火灾隐患机率也随之加大。一旦发生森林火灾,会给周围环境和生态安全带来很大影响,而且会损失人力、物力、财力,给国家和人民带来重大损失。  相似文献   

15.
森林病虫害具有"不冒烟的森林火灾"之称,给森林带来的危害远远大于森林火灾。由于森林周期长,在漫长的生长发育过程中,随时可能遭到森林病虫害的侵袭,轻者造成林木生长缓慢、质量下降,重者整株枯死,甚至大面积死亡,造成森林面积减少。近年来,吉林省森林病虫害的发生面积逐年递增,危险性病虫害不断出现,已严重威胁到森林资源和生态的安全,因此森林病虫害防治是林业发展中一项刻不容缓的大事,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保证。  相似文献   

16.
孙领菊 《农家参谋》2022,(8):153-155
在林业发展过程中极其容易出现森林火灾的问题,会导致森林出现大面积损毁的现象,不仅会影响到林业的稳定发展,还会给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可以使防火监测活动效率提高.本文对森林火灾概况进行分析,探讨信息技术在森林防火监测中的应用意义和具体应用,以期可以为森林防火活动的开展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17.
森林火灾对森林资源破坏、林区社会稳定和生态环境建设都有重大影响。虽然完全杜绝森林火灾的发生是不太实际的,但及时有效的预防措施还是必要的。我们应该充分认识森林防火的重要性、艰巨性和长期性,思想上重视,工作上强化,做到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与保障森林资源安全的统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本文简要分析了全县森林防火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全县森林防火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18.
森林是我国重要的自然资源及社会生产资料,一旦发生森林火灾,必将会对人们的生命及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同时还会导致森林生态系统遭受破坏,不利于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通过有效地应用营林技术能够营造出良好的森林小气候,使森林生态系统自身的防御能力整体得到提升,减少火灾的隐患,进而降低森林火灾的发生概率。基于此,本文首先阐述了营林技术应用于森林防火中的重要意义,然后对营林技术在森林防火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研究,最后还提出了一些关于营林技术应用于森林防火中的管理对策,以供有关人员交流与参考。  相似文献   

19.
论述森林防火的必要性,介绍森林火灾工作的防范措施,以为保护森林安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长久以来,火灾一直是影响森林安全最关键因素,其会在极短的时间内对大范围的森林资源造成破坏,导致林业的发展受到影响,严重的话还会影响到当地民众的生命及财产安全。本文主要介绍了当前森林防火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如火情很难被控制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改善措施,如强化防火意识等,希望在此领域能够起到借鉴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