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春季是雏鹅饲养的高峰季节,规模饲养中,1~30日龄的雏鹅死亡率一般占全期死亡率70%以上。其中因饲养管理不科学所造成的死亡数占雏鹅死亡总数的15%左右。现将春季雏鹅关键的饲养管理技术介绍如下,供有关人员参考。1雏鹅的第1次饮水和开食雏鹅出生后24小时左右第一次饮水。确保饮水器不漏水,防止垫料和饲料霉变。饮水中可以添加葡萄糖、电解质和多种维生素类添加剂。第一次饮水后0.5~1.0小时可以喂食。可以根据所饲养肉鹅品种推荐的饲养标准喂给全价料。每次添料根据需要确定,尽量保持饲料新鲜,防止饲料发生霉变。饲料存放在通风、干燥的地方,…  相似文献   

2.
春末夏初,是北方地区雏鹅饲养的高峰季节,无论是规模饲养,还是小群放牧,或是家庭散养,1~30日龄是雏鹅饲养过程中最为关键的时期,稍不注意就会引起一系列的问题。尤其是日常管理、营养调剂以及疾病防治等方面都有很大难度,所以雏鹅的发病率很高,其死亡率均占整个生长期死亡率70%以上。现将这期间的饲养管理与注意事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雏鹅是指从出壳到4周龄以内的小鹅,绒毛稀少,体小娇嫩,体温调节能力差,消化机能不健全,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和抗病力差,如果不加强饲养管理,极易引起发病和死亡。育雏的培育是养鹅生产中的重要环节,育雏过程中要降低雏鹅死亡率,必须采取综合饲养管理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4.
雏鹅的成活率,是直接关系到养鹅业的发展及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笔者对辽西地区5个较大的养鹅场进行了调查,发现引起雏鹅成活率的重要因素有:环境因素,约占雏鹅死亡率的46.5%;饲养管理不当,约占雏鹅死亡率的53.5%。1引起雏鹅发生死亡的因素1.1环境因素⑴温度低温是引起雏鹅死亡的重要因素,因为刚出生的雏鹅个体小、绒毛稀少,体温调节机能尚未发育完全,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很差,特别怕冷。在26℃以下的低温环境中,就会相互拥挤扎堆。扎入堆里面的雏鹅,容易因过热、挤压发生窒息而死亡。在拥挤扎堆的情况下,人工将拥挤成堆的雏鹅拨散,雏鹅又…  相似文献   

5.
一起雏鹅曲霉菌病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个体养鹅户陈某,于2007年7月中旬饲养雏鹅500只,采取平养方式饲养用稻草做垫料,当饲养到5日龄时雏鹅出现死亡现象,至16日龄时死亡停止,共发病280只,发病率为56%,死亡llO只,死亡率为39.29%,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春季是饲养雏鹅的高峰季节,若饲养管理不科学易造成雏鹅死亡。本文从鹅舍空置、雏鹅选择、分群、饮水、开食、饲喂、温湿度控制、放牧与游水、疾病防治等方面介绍了春季雏鹅饲养的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7.
春季是东北地区鹅群的繁殖高峰季节,天气转暖,有利于孵化和育雏。为提高雏鹅的成活率,增加经济效益,对雏鹅进行科学的饲养管理是提高鹅生产性能和推动鹅业经济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一、雏鹅的饲养管理 雏鹅是指孵化出壳后到4周龄或1月龄内的鹅,又叫小鹅。雏鹅饲养管理的好坏,将会直接影响雏鹅的生长发育和成活率,继而影响到育成鹅的生长发育和鹅的生产性能。雏鹅的饲养管理是整个饲养管理的基础。 1.育雏季节的选择:育雏季节要根据种蛋的来源、当地的气候状况与饲料条件和人员的技术水平、市场的需要等因素综合确定,其中市场需要尤为重要。一般都是春季抓苗鹅,这时正是种鹅产蛋的旺季,可以大量孵化;气候由冷转暖,育雏较为有利;百草萌发,可作雏鹅开食的青饲料;当雏鹅长到20日龄左右时,青饲料已普遍生…  相似文献   

9.
1发病情况2006年6月份,我市伦河镇某村一养鹅户饲养的1000只15日龄雏鹅,发生大批死亡现象,仅5天内就死亡雏鹅289只,死亡率高达28.9%。我们在现场观察到,病雏鹅精神沉郁,翅膀下垂,严重下痢,有神经症状。同时发现雏鹅饲养密度大、拥挤,舍内空  相似文献   

10.
春季是雏鹅饲养的高峰季节,许多养鹅户为了加速雏鹅生长,多采用肉鸡饲料或蛋鸡料饲喂雏鹅,致使雏鹅发生痛风病,引起生长发育不良,甚至死亡。  相似文献   

11.
提高雏鹅成活率的主要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雏鹅幼小体弱,管理稍有不当,就易发生死亡,因而雏鹅的饲养技术非常关键,直接影响雏鹅成活率的高低。据调查,农村一些养鹅地区雏鹅的成活牢一般为60%~70%,有的甚至仅30%~40%,严重影响了养鹅的经济效益。笔者从2007年以来,先后引进雏鹅8809只进行多次育雏探索,基本掌握了雏鹅的饲养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12.
冬春季是饲养雏鹅的旺季,雏鹅饲养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雏鹅的发育和成活率,继而影响到育成鹅的生产性能。冬春季饲养雏鹅应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去劣存优,严格淘汰:雏鹅应根据出壳时间和体质强弱严格淘汰。对表现举止活泼,眼大有神、反应灵敏、叫声响亮,挣扎迅速有力,毛色粗长光洁,卵黄吸收和脐带收缩良好,将雏鹅仰翻能很快站起,应选留;对腹大、血脐大肚脐、跛脚、瞎眼、歪头等弱雏,坚决淘汰。同时要选留生产性能高的壮年母鹅后代作种用。  相似文献   

13.
鹅属草食水禽,有独特的生物学特性和生理特点.雏鹅是指0~21日龄的小鹅.它绒毛稀少,体小娇嫩,体温调节能力差,消化机能不健全,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和抗病力差,如果不加强饲养管理,忽视防疫免疫,极易引起发病和死亡.要降低雏鹅的死亡率,必须了解引起雏鹅死亡的原因,采取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4.
鹅是以食草为丰的水禽,饲草来源广、丰富,不受蛋白质饲料供应紧缺的制约.鹅产品逐渐成为人们生活喜爱的商品,市场广阔、长销不衰,有效促进了农村养鹅的发展.但是不少饲养户对鹅生物学特征了解甚少,片面认为鹅耐粗、抗病能力强,对饲养管理条件要求不高,采取过于粗放的饲养管理方式,导致养鹅成活率不高,死亡率达20%~30%,高者达50%~60%,雏鹅育雏阶段的病死率占总死亡率的60%~70%,造成很大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5.
鹅属草食水禽,有独特的生物学特性和生理特点。雏鹅是指出壳0~21日龄以内的小鹅。它绒毛稀少,体小娇嫩,体温调节能力差,消化机能不健全,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和抗病力差,如果不加强饲养管理,忽视防疫免疫,极易引起发病和死亡。要降低雏鹅的死亡率,必须了解引起雏鹅死亡的原因,采取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6.
雏鹅(1~30日龄)的饲养管理是一项细致的工作,它直接影响着雏鹅的成活率、中鹅的生长发育和种鹅的产蛋率。刚出壳的雏鹅体小,绒毛稀,自身体温调节能力差,对周围环境的适应性和抵抗力也较弱,怕湿、怕冷、怕热。若管理不当,就会引起疾病,造成死亡。所以在育雏阶段,应当给雏鹅创造适宜的生活条件,实行精心饲养管理,才能养好雏鹅。  相似文献   

17.
抓好雏鹅的饲养管理,提高鹅苗成活率实施朗德鹅生物治蝗的关键。为了指导广大养殖户养好雏鹅,提高成活率,增加经济收入,本文重点介绍了朗德鹅雏鹅饲养管理技术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8.
鹅由于适应性强,生长发育快。肉质良好,深受广大养殖户的喜爱。但是。目前广大养鹅户缺乏对鹅的饲养管理技术的掌握,在养鹅生产中存在着雏鹅死亡率比较高、育成鹅饲养效益差等问题.导致养殖效益不理想。本文简单介绍一些肉鹅的饲养管理技术,供广大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19.
雏鹅的培育是养鹅生产中的重要环节,雏鹅的饲养管理也是鹅整个饲养管理的基础,必须采取综合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0.
<正>到了春季,养殖户们又开始忙着引进鹅苗,但是怎样才能将雏鹅养好呢?人们常说:"鹅好养,雏难育。"规模生产中,0~21日龄的雏鹅死亡率较高,其中因环境条件恶劣、管理不科学所造成的死亡占雏鹅死亡总数的60%以上。现将引起雏鹅死亡的环境因素简要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