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基于针阀升程的喷油泵试验台数字化量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解决目前国内喷油泵试验台用量筒计量燃油误差较大的问题,通过研究喷油器的喷油量与针阀升程、喷油时间、主轴转速、喷油压力等的关系,推导出喷油量公式并计算得出精确的喷油量,经单片机处理进行数字显示.经验证试验表明:由公式计算所得结果符合实际测量数值,数字化量油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2.
振动试验台的振动试验需再现实际工况的振动波形,需应用控制算法对多油缸激振进行同步控制,该文在最小二乘递推估计的基础上,推导了一种逆传递函数矩阵实时辩识算法,并将该算法用于双缸有耦合电液振动台的波形再现控制中。介绍了采用DSP(数字信号处理器)为核心的控制系统构成及数字迭代控制的实现方法,并给出随机波波形再现的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3.
输送带铺砂型排种器试验台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排种器试验台是检测排种器性能的关键测试设备。针对现有黄油皮带法工作原理存在不足,研究采用铺砂原理研制了一套由排砂、排种、输送以及控制等工作部分组成的排种器试验台。经实际测试结果表明,铺砂能有效消除种子着落弹跳现象,高洁净度砂带可为计算机图像识别种子分布状况提供良好参照背景;该试验台还具有无油垢污染、种子可循环利用以及操作简便等特点。  相似文献   

4.
以增压器、喷油器、喷油泵以及供油提前角为试验因素,以降低NOx和PM排放为研究目标,采用单纯形法的多因素试验法,进行了柴油机低排放匹配试验。结果表明:单纯形法可以优选柴油机多因素的匹配方案。多因素匹配结果为:选用进气压力和过量空气系数较大的增压器,适当的增大喷孔孔径,选用柱塞直径较大的喷油泵,适当的调整供油提前角,可使柴油机的NOx和PM排放分别降低了19.8%和26.9%。  相似文献   

5.
主要介绍了2BST-160型播种机性能试验台的总体设计、主要工作总成分析和试验结果。该试验台采用胶带运动系统、自动喷油刮种和基于图像处理分析的粒距检测系统,可实现精密播种机、谷物条播机和播种单体、排种器的播种均匀性试验及其他作业性能试验,具有检测准确、可靠、直观和粒距测量的可溯源性;采用全液压自动控制与十字轴机构实现播种机具在4个方向倾斜11°和高度升降调整模拟坡度播种性能试验;由计算机与PLC系统对执行机构进行实时控制,实现全自控的性能试验,同时也可手动方式进行试验。  相似文献   

6.
棉花膜下滴灌比例混合变量施肥系统的研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膜下滴灌棉田水肥管理的要求,在建立施肥模型和施肥方案的基础上,研发适用于大田棉花膜下滴灌的比例混合变量施肥系统,该系统可通过计算机程序控制(CPC)、单板机时序控制(PLC)和遥控控制(Rc)等三种方法,实现变量控制施肥,控制部分可在24V的电压下工作,施肥器通过水流驱动无需动力,实现提高肥料利用率10%以上.  相似文献   

7.
运用三维造型软件Pro/Engineer对柴油机稳流气道试验台进行造型,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软件对气道-气门-气缸系统的流动特性进行模拟计算,目的是用数值稳流气道试验台的分析来代替气道开发前期在实际试验台上进行的反复修正工作。基于动量守恒原理,模拟计算出AVL和Ricardo风速仪的转速,由此得到不同的涡流比并且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Ricardo风速仪的涡流比比AVL风速仪的涡流比高。为验证数值稳流气道试验台模拟计算的准确,在采用Ricardo风速仪的气道稳流试验台上进行了试验,两种方法下的流通系数和涡流比比较说明:模拟结果是可靠的。分析了气道-气门-气缸系统内部流场信息,提出了改进方向。  相似文献   

8.
引导喷射燃烧改善单缸柴油机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针对单缸柴油发动机保有量大,应用范围广,而又普遍存在油耗、排污相对偏高的问题,结合单缸柴油机结构特点,在不改变原机结构的前提下,增设一套燃油喷射系统,增设的燃油喷射系统与原燃油供给系统配合,用机械控制方式代替高压电控喷射系统,实现引导喷射,促进柴油和空气的混合,提高混合气形成质量,改善燃烧过程,从而改善柴油机经济性和排放。试验结果表明,增设一套燃油喷射系统实现引导喷射,对节能、控制排放特别是噪音有效果。采用两个喷油泵分别向一个喷油器供油,实现引导喷射,对单缸柴油机有一定的适用性和推广价值,同时也为进一步研  相似文献   

9.
基于光电传感器和示踪法的径流流速测量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7,他引:1  
坡面径流流速是决定土壤侵蚀强度的重要因素,也是坡面侵蚀预报模型考虑的关键问题。采用LabVIEW虚拟仪器,开发了一套室内模拟坡面径流流速测量系统,包括试验台、光电传感器、采集卡及测控软件等。系统以泡沫粒子作为示踪粒子,进行了室内模拟坡面径流流速的测试。结果表明,自行设计的试验台能实现水沙循环使用,在0~400 kg/m3含沙量、0~25°坡面的范围内,该测量系统能够测定径流流速,最大相对误差为2.29%,为坡面径流流速的快速、准确测量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谷物流量传感器试验台的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为了配合切纵流谷物联合收割机大喂入量流量监测系统的开发,该文根据测产需要,研制了一种谷物流量传感器标定试验台。试验台采用刮板式升运器结构,升运器倾角70°~90°。谷物由入粮箱喂入后,通过对插板的调节,可控制试验过程中不同谷物流量大小。基于图像化编程语言LabVIEW,采用NI(national instrument)数据采集卡,建立了一个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可实现喂入粮箱的质量信号、振动信号及谷物流量信号波形和数值的实时显示、存储和分析。室内标定试验结果表明,在没有外力影响的情况下,喂入量的大小对测产精度的影响较大,尤其小流量时,测产误差达到6.55%。系统动态质量平均误差为4.02%,测产平均误差为4.24%,基本满足大喂入量流量监测系统的需要。本试验台研制为谷物流量传感器提供了一个开发平台。  相似文献   

11.
为实现施药后雾滴地面沉积量的快速获取,该文提出一种基于驻波率原理的叉指型雾滴采集极板结构。为验证该极板结构的合理性,应用三维电磁仿真软件HFSS对此系统进行电磁仿真。HFSS模型求解的结果表明,叉指型极板内部出现了静电屏蔽,极板间通过雾滴能够实现电磁耦合,可用于雾滴沉积量检测,系统灵敏程度将随着极板间距的增大而减小。通过标定试验,建立了检测系统输出电压与试剂溶液沉积量关系的回归方程,测试后2种不同介电常数的胭脂红溶液和丙三醇溶液决定系数R2分别为0.982 1和0.997 6。通过对3W-ZW10型温室自走式喷雾机应用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在采样点上沉积量的模拟值最大相对误差率不超过7.95%,且模拟值与实测值均方根误差RMSE最大为0.076 7 mg/cm~2,雾滴沉积检测准确率高,方便实用,可用于田间雾滴沉积率的快速测量。  相似文献   

12.
为了有效控制小菜蛾的发生和危害。以甘蓝为试材,研究了不同颜色诱捕器和诱虫板组合对露地甘蓝小菜蛾成虫的诱捕效果。结果表明,4种组合处理对露地甘蓝小菜蛾成虫均有较好的诱捕效果,诱捕效果由高到低依次为白色诱捕器+白色诱虫板组合、白色诱捕器+黄色诱虫板组合、绿色诱捕器+白色诱虫板组合、绿色诱捕器+黄色诱虫板组合。白色边框诱捕器+白色诱虫板组合可作为露地甘蓝小菜蛾成虫绿色防控措施在生产上应用。  相似文献   

13.
针对目前油葵机械化收获存在缺少专用机械设备、籽粒损失率和破损率均较高、收获设备工作性能不可靠等问题,该研究设计了油葵联合收获机拨禾板式割台装置并介绍其结构与工作原理,建立拨禾齿的运动模型,分析拨禾机构运动特性并获取拨禾齿端点的运动轨迹。通过对拨禾齿端点运动轨迹仿真,分析拨禾板转速、机具前进速度与拨禾板圆周数量之间的变化关系;利用MATLAB软件编写程序,仿真获取相邻两拨禾齿端点的运动轨迹曲线,解决拨禾齿运动参数不合理、籽粒碰撞损失较高的难题。割台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当割台倾斜角度25°、绞龙转速150r/min、拨禾板与导板距离170 mm时,油葵花盘损失率为2.04%。进一步通过田间油葵收获正交试验和参数优化,分析油葵收获机前进速度、拨禾板转速、茎秆留茬高度的不同组合对油葵籽粒损失率及破损率的影响,利用Design-Expert获取最优参数组合。结果表明,当油葵收获机前进速度1.2 m/s、拨禾板转速240 r/min、茎秆留茬高度570 mm时,油葵籽粒损失率与破损率分别为1.90%和0.65%。研究结果可为提高油葵联合收获机的作业性能、油葵收获机的结构设计和参数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具体数据与实例,介绍了世界温室发展概况;分析、比较了传统温室管理方法与微型计算机温室管理的差异;简要介绍分析了微机在温室管理中的应用,并依此论证单板微机、单片微机在温室管理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了温室设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对我国温室事业的发展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15.
北方寒冷地区封闭渡槽粘贴聚氨酯板提高保温效果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研究封闭渡槽在冬季低温环境下的安全运行状况,结合中国北方寒冷地区某无压输水渡槽工程实际,通过在室内环境箱中进行渡槽比例模型试验,研究了渡槽在冬季输水过程中,水流温度受外界环境温度及流速的影响。为保证渡槽在冬季寒冷条件下的安全运行,在渡槽模型表面粘贴聚氨酯保温材料,研究了聚氨酯保温板对渡槽的保温效果,并与不粘贴保温材料时渡槽内的水流温度进行了对比。经试验发现,渡槽外壁黏贴聚氨酯保温板在防止渡槽水流温度降低方面的作用明显,减小了约45%的水流温度降低值,研究成果可为北方寒冷地区同类型工程的设计与安全运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基于数值模拟的微型溴化锂屏蔽泵的性能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针对现有单级溴化锂屏蔽泵存在效率低、能耗高的缺点,研究开发了两级叶轮微型溴化锂屏蔽泵。设计两级微型溴化锂屏蔽泵机泵一体结构以及两级屏蔽泵的水力部件,包括叶轮设计、径向导叶和螺旋形涡室组合设计等。利用CFD软件FLUENT,对两级屏蔽泵进行流场模拟,得到了内部流场的分布情况。由此分别以溴化锂和清水为介质进行了性能预测,与设计值进行比对,结果符合设计要求。经样机试验验证,在相同流量下,两级微型溴化锂屏蔽泵比现有单级微型溴化锂屏蔽泵扬程高约1 m,机组效率高约1.6%。设计的两级屏蔽泵的扬程和机组效率模拟值与试验值比较接近,初步验证了模拟可信,设计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17.
用微型机控制气候箱或温室小气侯技术,是七十年代末期发展起来的环境调节工程新技术。在黄瓜等高产模式的基础上,我们几年来做了如下两方面工作:(1)硬件方面,以TP—801单板机为核心,做为直接数字控制机.以4(1/2)位面板表为A/D转换器。输出指令形式用0.1讯号表示,指挥执行机构。(2)软件方面,建成了调节温、湿、光、CO2的适时控制系统,包括以日照为基础的变温优化管理程序。此外还编制了3—4要素的顺序逐日控制程序。(有关黄瓜变温控制栽培及控制指标的探讨另文发表)。  相似文献   

18.
采用灰板校正的计算机视觉预测棉花叶绿素含量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了提高计算机视觉技术对棉花叶绿素含量的预测精度,该文应用计算机视觉识别方法,采用灰板校正图像亮度差异,对不同水分背景下棉花叶片叶绿素含量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光谱特征参数DGCI (dark green color index)、R-B与叶绿素含量之间存在极显著线性关系,未使用灰板校正图像的DGCI、R-B与叶绿素含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857和-0.8726,使用灰板校正归一化处理后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073和-0.9016,灰板校正后提高了参数与叶绿素含量的相关性。比较参数DGCI、R-B在校正前后对叶绿素含量的预测精度,结果显示校正后的DGCI、R-B建立的模型预测精度高于校正前,校正后参数DGCI的预测精度大于R-B。采用校正后参数DGCI建立的Chl. a+b预测方程,其预测值与叶绿素实测值间均方根误差和相对误差分别为0.1200和5.28%,决定系数为0.8812,预测精度较高。应用计算机视觉技术预测不同水分处理下棉花叶绿素含量具有可行性,使用灰板校正后参数DGCI可以作为快速无损预测棉花叶绿素含量的最佳参数。  相似文献   

19.
高压共轨多次喷射系统油泵单元控制策略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为了满足多次喷射技术对高压油泵泵油提出的新要求,该文基于GD-1电控柴油机高压油泵设计了适应于多次喷射的控制策略,并在发动机台架上对其进行了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该控制系统实现了对高压油泵的有效控制,最大限度地发挥出高压油泵的优越性能,并有效保证整个电控喷油系统的可靠性,为进一步改善高压共轨式柴油机的多次喷射控制和降低柴油机的排放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二相流喷雾测试试验台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为了研究开发气液二相流喷雾技术、常温烟雾施药技术及其机具,解决设施农业病虫害防治的新问题,进行了二相流喷雾测试技术的研究,并研制了二相流喷雾试验台。对气液二相流喷雾过程中的主要技术参数的测试方法,在仪表指示读数、人工记录、人工数据处理的基础上研究开发了由计算机控制的同步测量、记录、数据处理、绘制曲线图表的自动测试系统。该试验台功能较全、精度较高,单项测试误差<2.5%,并可对测试仪表现场标定。利用试验台能进行二相流喷雾技术研究和常温烟雾型机具性能试验、产品质量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