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渝棉1号示范种植及配套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加快我省高品质棉产业化开发,1997年由省科腾公司引进了由西南农业大学育成的渝棉1号.经4年的试验、试种结果表明,渝棉1号一般每公顷产皮棉1200~1350kg,在采取适当的栽培技术的情况下,具有1500kg以上的产量潜力;纤维长度31mm左右,比强度27cN@tex-1左右,麦克隆值3.7~4.2(A级),气纱品质2100~2200,丝光较足,经纺工企业试纺,适纺高档产品,可替代进口或长绒棉,降低纺织成本,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棉花是宁海县大宗农作物之一 ,“九五”期间全县皮棉单产已达每公顷 1 1 2 5 kg水平 ,比“八五”期间提高 1 95 kg,提高 2 1 %。为进一步提高皮棉产量和效益 ,使宁海县棉花单产再上一个新台阶 ,1 998年 ,我们从湖南引进杂交棉湘杂棉 2号进行试种 ,试种面积 0 .1 hm2 ,平均皮棉单产 1 888.5 kg,比当地常规棉增产 30 %。杂交棉试种成功 ,使我们认识到 ,推广应用杂交棉 ,提高棉花品种上的科技含量 ,这是今后宁海县棉花单产水平提高的突破口。1试验方法参加试验的杂交棉品种共三个 :( 1 )湘杂棉 2号 (湖南棉花研究所育成 ) ,( 2 )中棉所 2 8(中…  相似文献   

3.
中棉所 41是中国棉花研究所选育的双价转基因抗虫棉新品种 ,具有高产、稳产、优质、抗虫性强等特点。 2 0 0 2年引进镇平试验、示范、表现突出。2 0 0 3年镇平生产试验及较大面积试种后 ,综合性状表现良好。1田间种植表现1 .1产量表现2 0 0 2年镇平县棉花品种比较试验 ,每公顷子棉产量 31 42 .5 kg,皮棉 1 2 75 .8kg,分别比对照中棉所 2 9增产 4.0 %和 2 .4% ,居 1 2个参试品种第 3、第 2位 ;2 0 0 2年在镇平县良种场示范的 6.67公顷中棉所 41 ,每公顷子棉 30 87kg,皮棉 1 2 4 1 kg,分别比中棉所 2 9增产 3.7%和 1 .9% ;2 0 0 3年镇平县棉花…  相似文献   

4.
湖南南县地处长江中游的湘北洞庭湖腹地平原.常年植棉1.3万~1.7万hm2,平均每公顷产皮棉1575 kg.2003年开始试种中棉所48,到2007年共种植2556.7 hm2,平均公顷产皮棉1767 kg,比本县当家品种湘杂棉3号增产12.2%.2008年已列入国家棉花良补品种,种植面积约3334 hm2,将成为南县棉花主要当家品种.  相似文献   

5.
拱棚直播棉即大田直播先覆盖小拱棚 ,3叶期后再抽除支架将拱棚膜原地落下套覆在棉苗上 ,直到初花期揭膜的直播棉。由江苏省邳州市岱山农技站二年四点次试种结果表明 :拱棚棉 0 .37公顷皮棉单产 2 4 64.5 kg,比移载地膜棉增产 1 5 .4% ,多用棉种 7.5 kg,支架 30 0元 ,节省育苗材料费 2 4 7.5 ,省工 75个 ,累计减投工本费 81 0元 ,净增收 5 1 46.2元 ,增值 1 8.3%。1栽培规范与产量结构1 .1产量指标。徐淮棉区生态条件与生产水平条件下 ,拱棚直播棉公顷皮棉应达到 2 2 5 0~ 2 4 0 0 kg,高产棉田应达到 2 62 5 kg左右 ,小面积超高产棉田可突破…  相似文献   

6.
赣棉9号简介     
赣棉9号(万棉82—1)是我所育成的一个高产、稳产、品质优良的棉花新品种。该品种于1992年通过技术鉴定,1993年3月通过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并在省内外逐步推广。1 产量表现1986年农科所试种每公顷产皮棉1417.5kg;1987年在裴梅乡种植,每公顷1762.5kg,衣分42.9%;1991年在全县7点示范10.4hm~2,平均产量1673.25kg,衣分40.12%,比泗棉2号增产  相似文献   

7.
中棉所 35引入莎车后 ,1 997、 1 998年进行了生产试验示范和高倍繁殖 ,1 999年进行大面积推广 ,三年种植面积为 370 0公顷 ,2 0 0 0年 2万公顷 ,占全县棉花面积 50 % ,喀什地区 3.4万公顷 ,占全区棉花面积 2 0 %。1 搞好试验、示范1 997年自治区种子站安排了棉花抗病区试引种 ,通过观察中棉所 35产量性状较优 ,每公顷皮棉 1 575kg,比对照新陆中 3号增产 2 8.6% ,生育期比新陆中 3号早熟 3~ 5天。 1 998年进行了小区试验 ,中棉所 35参加了自治区主持西北内陆棉区试 ,公顷皮棉 1 755kg;喀什地区抗病区试公顷皮棉 1 995.4kg;莎车县抗病区试…  相似文献   

8.
中棉所 41是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选育的双价转基因抗虫棉品种 ,该品种 2 0 0 1年引进商丘试种 ,早熟性、丰产性、抗病虫性以及纤维品质均表现较好 ,2 0 0 2年扩大到 1 5 0 hm2 。1特征特性中棉所 41为中熟品种 ,在商丘种植全生育期1 30天左右 ,株高 1 0 0 cm左右 ,单株成铃 2 8个 ,铃重 5 .9g,衣分 40 % ,子指 1 1 .5 g。出苗较好 ,前中期生长速度快 ,后期叶功能一般 ,叶片易早衰。铃壳较薄 ,吐絮畅而集中 ,易收摘 ,霜前花率达90 %左右。2产量表现2 0 0 1年在商丘市睢阳区和宁陵县试种 ,两点平均公顷皮棉和霜前皮棉产量为 1 5 79kg和 1 5 1…  相似文献   

9.
川棉 45系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于 1 984年以 77- 98与江苏棉 1号杂交后连续与江苏棉 1号回交 ,选择出抗病虫抗螨均好的“1 0 9- 2”品系与中棉所 1 2杂交 ,然后经过多年系统选择培育而成 ,2 0 0 0年 7月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1特征特性1 .1丰产性1 997和 1 998年在四川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中 ,川棉 45每公顷子棉产量分别达 3 1 46 kg和 3 2 4 6 .5 kg,比对照分别增产 8.4%和 1 0 .45 % ,每公顷皮棉产量分别达 1 3 6 2 .9kg和 1 44 5 .9kg,比对照分别增产8.1 4%和 1 2 .47% ,每公顷白花皮棉产量分别达1…  相似文献   

10.
邯 2 4 1是邯郸市农科院以冀棉 2 1为母本 ,与中棉所 1 4,中棉所 1 6和 85- 1 - 5多父本杂交育成。 1 999年 3月通过河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产量表现1 996~ 1 997年参加河北省夏棉区试 ,两年平均霜前皮棉每公顷 595.5kg,比对照中棉所 1 6增产2 8.4% ,增产极显著 ,居第一位。 1 998年参加河北省夏棉生产试验 ,霜前皮棉产量 91 3.5kg,比对照中棉所 1 6增产 1 9.0 % ,居第一位。 1 998年在馆陶马固村示范 2 0公顷 ,平均产量 1 2 2 5.5kg。在新疆农一师五团和农七师试种也表现相当出色 ,其中 1 31团 7连枯萎病重病地种植 ,皮棉产量每公顷…  相似文献   

11.
慈抗杂 3号是浙江省慈溪市棉科所以慈 96— 5为母本、WH— 1为父本配制而成的抗虫杂交棉新组合。 1999年随着浙江省区试引入海盐种植 ,几年来 ,慈抗杂 3号表现出了产量高、抗性好、管理方便等特点 ,深受棉农的欢迎。1 种植表现1 1 产量1999年浙江省棉花区试海盐点 ,慈抗杂 3号公顷皮棉产量 15 34 5kg ,比对照泗棉 3号增产 39 4 % ,居第一位 ;2 0 0 0年浙江省棉花区试海盐点 ,慈抗杂 3号公顷皮棉产量 1912 5kg ,比对照泗棉 3号增产 9 8% ,居第一位 ;2 0 0 1年浙江省棉花生产试验海盐点 ,慈抗杂 3号公顷皮棉产量 15 34 5kg ,比对照泗棉 3…  相似文献   

12.
2005年永州市零陵区农业局经作站引进湘杂棉6号F1试种,皮棉产量高的达到2225kg/hm2,平均皮棉产量1873kg/hm2。2006年该镇种植了140hm2湘杂棉6号F1,占该镇棉花面积的88.4%,平均皮棉产量达到1970kg/hm2,比上年平均皮棉增产达97kg/hm2。在黄田埔镇设计6个已在当地种植一定面积的棉花品种(系)进行比较试验,试验表明,湘杂棉6号子棉、皮棉产量比对照湘杂棉2号分别增产4.0%和5.76%,比中29增产9.76%和9.24%。  相似文献   

13.
20 0 0年在张家港市合兴镇 8个村种植了由西南农业大学育成 ,现已审定的高品质棉渝棉 1号1 73.33公顷 ,其中悦来村 1 3组 6.67公顷示范方。土质沙壤土 ,地力中等 ,排灌设施配套。经过各方面的努力 ,克服了 7~ 8月份的连续干旱 ,经受了 1 3号台风的考验 ,在天气不利的情况下 ,获得了较好的收成。 6.67公顷示范方公顷密度为 4.2 9万株 ,平均单株结铃 2 4 .6个 ,公顷总桃 1 0 5.42万个 ,单铃重4.8g,衣分率 38% ,公顷皮棉 1 92 2 .85kg。棉纤维品质经农业部棉花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定 ,长度 30 .5mm,比强度 2 9.4c N·tex-1,麦克隆值 3.8,…  相似文献   

14.
湘杂棉 2号作为 1 6轮长江流域棉花新品种区域试验的参试品种 ,于 1 998年引入南阳盆地。根据1 998年的试验结果 ,1 999年进行了连片规模种植 ,两年多点综合分析 ,该品种适宜南阳气候 ,从产量、效益、品质等方面都不失为一个优秀品种。1 产量表现1 998年试验 ,当年子棉每公顷 442 5kg,较泗棉3号对照增产 1 8.7% ,皮棉每公顷 1 843.9kg,较泗棉 3号对照增产 6.0 % ,霜前子棉每公顷3571 .9kg,较泗棉 3号增产 33.5% ,是自泗棉 3号参试到成为对照品种 7年间唯一超过对照并显著增产的品种。1 999年连片示范 ,表现更为突出。经对不同管理水平下的 …  相似文献   

15.
中棉所19是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育成的新品种。铜山县1993~1994年引进种植,通过品种比较试验、示范和大面积生产应用表明:该品种在徐州地区无论作春棉还是作麦套棉种植,均具有早熟、高产、优质和兼抗病虫等特性,深受广大棉农的欢迎。1 种植表现1.1 产量。1993年铜山县棉花品比试验结果表明:中棉所19名列6品种产量第一位,较对照品种苏棉5号增产8.32%。1994年获徐州市政府一等奖的铜山县郑集镇张湾村麦套棉68公顷,采用该品种每公顷产皮棉1831.5kg,比全镇推广品种苏棉5号平均每公顷多产皮棉570kg。其中0.3公顷高产攻关田,单产皮棉2130kg。1…  相似文献   

16.
宛棉 6号 (原名宛棉 0 73)系南阳市农科所以优质高产的豫棉 1号为母本 ,和高抗枯萎病的丰产品种中棉所 1 2为父本杂交 ,其后代在严重的枯黄萎病混生的老棉田上 ,经多年连续定向选择培育而成。 1 993~ 1 996年参加南阳市棉花新品种区域试验 ,2 0 0 0年 1 2月由河南省南阳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小组审定并命名 ,报省农作物品审委备案。适宜豫南和长江中下游两熟棉区种植。1丰产性本所品比试验平均公顷子、皮棉和霜前皮棉产量为 3461 .0 kg、1 389kg和 1 2 2 7.95 kg,分别比对照豫棉 8号增产 5 .5 %、1 6.2 3%和 1 5 .96% ,南阳市棉花品种区试 ,平…  相似文献   

17.
新塔棉4号于2022年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审定。新塔棉4号全生育期129 d左右,果枝为Ⅱ式,单株结铃6.45个,铃重5.85 g,衣分42.10%,霜前花率96.60%。抗枯萎病,感黄萎病,纤维品质达到国家棉花品种审定Ⅱ型标准;2018―2019年2年区域试验平均每公顷籽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产量分别为5 708.3 kg、2 409.7 kg和2 330.4 kg。基于新塔棉4号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早中熟陆地棉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的表现,介绍了其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及栽培要点。  相似文献   

18.
2000年在张家港市合兴镇8个村种植了由西南农业大学育成,现已审定的高品质棉渝棉1号173.33公顷,其中悦来村13组6.67公顷示范方.土质沙壤土,地力中等,排灌设施配套.经过各方面的努力,克服了7~8月份的连续干旱,经受了13号台风的考验,在天气不利的情况下,获得了较好的收成.6.67公顷示范方公顷密度为4.29万株,平均单株结铃24.6个,公顷总桃105.42万个,单铃重4.8g,衣分率38%,公顷皮棉1922.85kg.棉纤维品质经农业部棉花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定,长度30.5mm,比强度29.4cN·rex,麦克隆值3.8,气纱品质2287.  相似文献   

19.
中棉所 45为双价转基因抗虫棉。 2 0 0 0年安阳县小面积试种 ,2 0 0 1年示范种植 1 5 hm2 ,2 0 0 2年60 hm2 ,2 0 0 3年发展到 1 0 0 0 hm2。该品种丰产性好 ,高抗棉铃虫 ,抗枯耐黄 ,易管理 ,经济效益高。1产量表现2 0 0 1年平均每公项霜前皮棉 1 2 94kg,比对照中棉所 1 9增产 1 3.1 %。 2 0 0 2年霜前皮棉平均每公顷 1 437kg,比对照新棉 33B增产 1 6.9% ,比 99B增产 8.7%。 2 0 0 3年在遭受前期干旱、后期阴雨连绵的自然灾害情况下 ,仍取得了每公顷皮棉 1 2 80kg的好收成 ,较大面积种植的 99B增产 1 0 %左右。2栽培技术要点2 .1适时精量…  相似文献   

20.
20 0 2年河南省鹿邑县实现了 2 .6万公顷标杂棉单一品种种植 ,2 0 0 3年又落实种植标杂棉 4万公顷 ,占全县植棉总面积 ( 4 .0 4万公顷 )的 99%以上 ,再次实现了全县棉花单一品种种植 ,其中标杂 A1为 3.67万公顷 ,标杂 A2 (标杂 A1改良型 )为 0 .33万公顷。标杂 A1在鹿邑县表现出产量高、品质好、抗棉铃虫、高抗枯萎病、耐黄萎病等优点 ,管理上不需整枝打杈 ,省药省时。 2 0 0 2年全县平均公顷产皮棉1 60 5 kg,最高的公顷产皮棉 2 370 kg。由于实现了“一县一种”化 ,保证了棉纤维品质的一致性 ,生产的原棉每吨售价超过市场价 5 0 0元 ,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