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华文 《花卉》2013,(8):29-32
本刊上期《世界杓兰属植物介绍(一)》一文中介绍了杓兰属植物中的欧亚大陆种群,本文继续介绍杓兰属植物的北美大陆种群,主要有:1.羊角杓兰(Cypripedium arietinum)中、小型种类,株高20-30厘米;  相似文献   

2.
张毓  王苗苗  张雪  赵世伟 《园艺学报》2013,40(5):933-942
 在对华北和东北地区杓兰属(Cypripedium L.)植物种质资源调查基础上,应用数量分类学 中的Q 型聚类分析法对38 份杓兰代表样本进行分类研究,并对20 个形态性状进行R 型聚类分析和主成 分分析。Q 型聚类分析将这38 份样品在Lq1 = 0.25 水平分为山西杓兰群和其他杓兰群两个类群,在Lq2 = 0.155 水平将其他杓兰群分为3 个亚群,结果显示大花杓兰(C. macranthos Sw.)与山西杓兰(C. shanxience S. C. Chen)亲缘关系最远,中间过度类型多为大花杓兰与黄囊杓兰(C. calceolus L.)之间的天然杂交后 代。R 型聚类分析树系图显示各性状分布较为分散,相互独立。主成分分析表明20 个性状特征综合成的 9 个主成分中前5 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高达80.81%,结合其与性状间的相关性,筛选出影响力大的13 个重要性状。  相似文献   

3.
以长白山区分布的大花杓兰、斑花杓兰、杓兰、山西杓兰、东北杓兰、大白花杓兰6种杓兰属植物为试材,对其进行叶片表皮观察研究.结果表明:6种杓兰的叶片表皮细胞形状不规则,垂周壁波状,不同种类的波形不同,气孔均在下表皮随机分布,山西杓兰的气孔呈椭圆形,其余为圆形或近圆形;叶片表皮均有柔毛,大花杓兰与大白花杓兰的柔毛有4节,其余为3节,斑花杓兰的叶片纹饰为波浪状,其余种类为沟纹状.不同杓兰属植物的叶片表皮特征差异可以作为该属内的分类依据.  相似文献   

4.
2021年9月8日,调整后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正式公布实施。其中兰科杓兰属除被列入一级保护的暖地杓兰及未列入名录的离萼杓兰外,所有种都被列入二级保护。全世界杓兰属植物约50种,广泛分布在欧亚和北美。我国是该属植物的主要分布区,目前已记录39种,其中20余种为我国特有的种类,经作者多年野外进行植物多样性考察,已收集到四川黄龙保护区内分布的杓兰属植物12种,对其依次简述,供读者了解四川黄龙保护区及邻近山区的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的多姿靓影。  相似文献   

5.
从杓兰种质资源分布、生殖生物学、菌根生物学、药用与化学成分及栽培管理等方面综述了该属植物的研究现状,发现了杓兰属植物研究与利用存在的问题及不足,对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正杓兰是我非常喜爱的一类兰花,还记得那年在黄龙瑶池,黄花杓兰一身淡黄轻衫,风姿绰约出现在人前,恍若瑶池仙子落凡间,至今仍让我念念不忘。那时的我其实还从未见过杓兰真身,纸上得来终须浅,当真正见到的时候我觉得我是一见钟情了。杓兰为兰科杓兰属植物的统称,因其独特的花朵造型又被称为"女神的拖鞋",是世界上最著名的观赏兰花之一,全世界约有50种,主要分布于东亚、北美、欧洲等温带地区和亚热带山地,中国是分布中  相似文献   

7.
徐可 《花卉》2018,(17)
正坐落在四川北部的黄龙风景区是我国四大世界自然遗产之一,它以彩池、雪山、峡谷、森林"四绝"著称于世,享有"世界奇观"、"人间瑶池"的美誉。若说黄龙是人间的瑶池,黄龙的兰花是瑶池中的仙子,那么杓兰肯定是众仙子中最漂亮的。杓兰属全部为地生兰,其拉丁属名由希腊文kypris(女神维纳斯)和pedilum(拖鞋)二词共同组成,意指其囊状或兜状唇瓣貌似维纳斯女神的拖鞋。全世界杓兰属植物共47种,我国是该属植物的主要  相似文献   

8.
林树国 《花卉》2017,(20):12-13
为了建立并完善我国濒危兰科植物——大花杓兰种子的萌发技术体系,结合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实际培植经验,本文对大花杓兰的形态特征,及其生活力的测定方法和条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研究表明,形态饱满去种皮的大花杓兰种子其染色率会比有种皮的大花杓兰种子有更显著的提高。通过采用红墨水法、IKI法、靛蓝法和TTC法对去除种皮的大花杓兰种子的生活力进行测定,结果显示,TTC法测得的大花杓兰种子染色率最高。而对于去除种皮的大花杓兰种子来说,温度保持在30℃、浓度为1.0%的TTC溶液,时间为7h的染色作用下,能得到最佳的染色效果。  相似文献   

9.
齿唇兰属     
敬晓云 《花卉》2014,(6):32-33
齿唇兰属(Odontochilus)在台湾被称为假金线莲属,是与开唇兰属(Anoectochilus)(即金线莲属)非常相似的兰科植物。  相似文献   

10.
华文 《花卉》2014,(1):22-25
天鹅兰属(Cycnoches)原产美洲热带地区,是生于热带雨林中树上的气生兰,其属的拉丁学名来自希腊文kyknos(天鹅)和anchen(颈)二词,  相似文献   

11.
松华 《花卉》2012,(6):32-32
离萼杓兰(Cypripedium plectrochilum)是一种原产于我国湖北、四川、滇西北和西藏东南部的地生兰花,国外在缅甸也有发现,多生于海拔2000—3600米的林缘、灌木丛和草坡上。  相似文献   

12.
曾京 《花卉》2012,(5):10-11
朱顶红(Hippeastrum)又名朱顶兰、百枝莲、华胄兰等,为石蒜科孤挺花属多年生球根花卉。原产于秘鲁。本属植物约70种,均原产南美,其中许多种类观赏价值高。主要观赏品种为:(1)朱顶兰(H.vittatum)。顶端着生4~8朵花。  相似文献   

13.
刘海涛 《花卉》2013,(12):6-8
一、卡特兰 卡特兰原来是指兰科卡特兰属植物(Cattleya spp.)的统称,原生种有50余种。部来自中美洲及南美洲,大部分来自巴西。原生种可分为一叶类(unifoliate)和二叶类(bifoliate)两大类,一叶类在开花时,每株只长出一朵特大的花朵;二叶类开花时有超过一朵花,但花型较小。 目前商业上栽培的都是杂交品种。由于特兰属属容易与白拉索兰属(Brassavola)、蕾丽亚兰属(Lealia)、索夫兰属(Sophronitis)等进行属间杂交,所以目前所谓的卡特兰,其品种群庞大而复杂,已经不只是来自于卡特兰属内的杂交,还来自于其与其它属的属间杂交。  相似文献   

14.
濒危植物大花杓兰胚与珠被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解濒危兰科植物大花杓兰(Cypripedium macranthos Sw. ) 的胚与珠被的发育过程, 采集北京地区大花杓兰野生居群不同发育阶段的蒴果, 在显微镜下观察石蜡切片。发现大花杓兰的种胚在授粉后第6周就发育至球形胚阶段, 后期发育中不再有进一步的分化, 直至种子成熟仍保留球形胚形态。与一些产自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兰科植物不同, 大花杓兰在受精后胚的整个发育进程中内珠被一直存在, 并在种子成熟时发育成为一层致密的内种皮包围胚体, 这应该是大花杓兰在严酷的自然环境中进行自我保护的适应性进化表现, 在人工无菌萌发时却可能因为阻止了水分和营养物质进入胚体而导致发育成熟的种子萌发困难。  相似文献   

15.
华文译 《花卉》2012,(4):29-29
希腊位于地中海地区,拥有丰富的植物资源,其中野生兰多生于季节性稀树草地和山坡草地中.全部均为地生兰,经统计共台67种,其中观赏价值较高的蜜蜂兰属(Ophrys)和红门兰属(Orehis)就占了31种。  相似文献   

16.
古曾 《花卉》2010,(4):34-35
鹅颈兰(Cycnoches),又称肉唇兰、天鹅兰,属于附生兰类,全属植物约有35种,产于美洲热带地区。其属的拉丁名来自希腊文kyknos(天鹅)和anchen(劲)二词,意指其雄花有如鹅颈的弯拱状蕊柱。本属植物假鳞茎长椭圆形,肉质,分节,叶片大而薄,冬季休眠时脱落。花茎自假鳞茎的顶部节上抽出,呈总状花序,花多而小,花大而少。花肉质,芳香,  相似文献   

17.
曾宋君 《花卉》2011,(3):25-29
文心兰(Oncidium)又名舞女兰、金蝶兰、瘸瓣兰等,兰科文心兰属植物的总称,本属为兰科植物中的大属,有人认为其原生种多达750种以上,全部产于中南美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但其新缘关系复杂,许多种类已被归于其它相近的属,但目前。  相似文献   

18.
细叶颚唇兰(Maxillaria tenuifolia)也称薄叶腮兰、薄叶颚唇兰,市场通称腋唇兰,属多年生附生草本,根状茎直立,基部生根,包裹有鳞片状褐色苞片。  相似文献   

19.
华文编译 《花卉》2014,(6):34-36
捧心兰属(Lycaste)又称薄叶兰属,为附生兰或地生兰,假鳞茎肥大,近圆弄散,顶端生数枚叶,叶大而薄,叶具折扇状脉。  相似文献   

20.
火焰兰(Renanthera coccinea)又称肾药兰,属兰科炎焰兰属多年生附生或半附生草本,具单轴茎,节上有生气根,呈攀援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