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森林生态系统是生物圈生态系统中分布最广、结构最复杂、类型最丰富的陆地生态系统。森林以其繁茂的林冠层、林下冠草层、枯枝落叶层以及土壤层,为水源的截留、蓄积以及调节分配大气降水和地表径流创造了良好的环境。1.我国水土流失的现状。水土流失是指在水流作用下,土壤被侵蚀、搬运和沉淀的整个过程。在自然状态下,纯粹由自然因素引起的地表侵蚀过程非常缓慢,常与土壤形成过程处于相对平衡状态,因此坡地还能保持完整,这种侵蚀称为自然侵蚀,也称为地质侵蚀。在人类活动影响下,特别是人类严重地破坏了坡地植被后,由自然因素引起的地表土壤…  相似文献   

2.
<正>森林比各类植物群落都更能全面地起到防止侵蚀、保护土壤的作用。林冠可阻挡大量雨水,从而减轻雨水落地时对土壤的冲击力。更重要的是在很多森林内,腐朽的枯枝落叶层覆盖着土壤,其作用就象巨大的海绵  相似文献   

3.
沙棘林的水土保持功能及其在治理和开发黄土高原中的作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吴钦孝  赵鸿雁 《沙棘》2002,15(1):27-30
研究结果表明,5-7年生沙棘林冠层可截留降水8.55-49.0%,并降低雨滴动能,枯枝落叶层重5.46t/hm^2,其最大持水量可达15.31t/hm^2,有1cm厚枯枝落叶层覆盖地表,即可基本控制水土流失;根系可以提高土壤的抗冲性和抗蚀性,与无根系土壤相比,可减少土壤冲刷量55%-88%。据1988-1994年雨季径流小区测定,沙棘林在栽植后4-5年可充分发挥水土保持作用,与农地相比,可减少地表径流量87.1%,减少土壤流失量99.0%。此外,它还可提供大量薪材,提高土壤中有机质的氮素含量,生产沙棘果实,具有重要的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4.
宜昌市不同城市森林类型生态效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组成宜昌市城市森林生态系统的五个主要森林类型的环境生态效益进行初步研究、对比分析和评价,得出以下结论:1、不同的城市森林类型都有明显的减少地表径流、林冠截留、涵养水源及减少土地侵蚀量等水文效益。2、城市森林对环境小气候有明显改善作用,森林对小气候的改善作用与林分郁闭度、平均树高、林冠层厚度等林分因子密切相关。3、不同森林类型对环烷的生态效益具有显著的差异性,乔、灌、草立体结构的混交林优于树种、结构单一的森林类型。  相似文献   

5.
在4个不同干扰条件下的林分分别设置1 hm2样地(100 m×100 m)进行野外取样,对东莞市不同干扰背景下森林地表植被组成及其影响因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除趋势对应分析(DCA)可以明显地把4大类型分开,而典范对应分析(CCA)显示总光照立地因子、林冠开度、土壤pH值和土壤电导率对该地区地表植物群落及物种分布有着重要影响,在总光照立地因子较高、林冠开度较大、土壤pH值较高以及土壤电导率较低的地段,地表植物的多度也相对较高。土壤有机质对该地区地表植被的分布格局也有着重要影响。MRPP分析表明,地表植被物种组成与林分类型、林冠开度(OCO)、直射光立地因子(FDSF)、散射光立地因子(FISF)、叶面积指数(ILAI)、总光照立地因子(FTSF)、土壤pH值、土壤电导率(REC)、土壤有机质(mSOM)、土壤速效氮(mAvN)以及土壤速效钾(mAVK)等环境因子密切相关(p0.05)。指示种分析(ISA)表明,叶面积指数、林冠开度、林下光照因子的潜在指示种共有6种,2种为蕨类植物,1种为非禾本科草本植物,1种为禾本科草本,1种为草质藤本植物,1种为灌木。土壤因子共有15种潜在指示种,4种为蕨类植物,2种为非禾本科草本植物,1种为禾本科草本,4种为木质藤本植物,1种为草质藤本,2种为灌木。本研究探讨了影响地表植被组成和分布的多种因素及地表植被对这些环境因子的响应,找出了作为特定环境指示信号的指示植物,并提出了森林经营管理、生物多样性保育、退化生境恢复重建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不同森林类型林冠对大气降雨量再分配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6  
邓世宗  韦炳式 《林业科学》1990,26(3):271-276
大气降雨通过林冠,一部分被截留在树冠的枝叶和树皮上,叫做林冠截留雨量;一部分通过枝叶滴落和通过林冠间隙直接落下,叫做通过林冠雨量;一部分沿枝干流下地面,叫做树干茎流雨量。后两部分到达地面后,部分被蒸发掉;部分下渗入地被物,渗透到土壤里和地下,形成被植物利用的有效木分和地下径流;部分形成地表径流。确定三部分雨量是直接关系到土壤水量收入和森林地面径流形成的重要问题,对研究森林生态系统水量平衡和物质循环具有实际意义。要确定三部分雨量,可以通过确定林冠截留量和观  相似文献   

7.
干旱半干旱区山地森林的水分调节功能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处于中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山地森林以独特的水文作用成9为山前平原及川区绿洲生态经济系统稳定发展的基础。以典型山地森林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的主要群落青海云杉林为例,通过长期定位观测研究森林调节小气候的水文规律及功能,揭示了森林对降水的分配调节作用。森林通过林冠层截留降水使到达林内的降水量减少、强度降低、雨滴对地面的冲击减弱,避免林内发生地表径流引起水土流失;森林通过林冠层遮蔽减弱太阳辐射降低了林内土壤蒸发,保持林内湿度较高、土壤含有较多水分,为喜湿耐荫植物生长发育创造了适宜的阴湿环境,并提供了充足的水分条件;森林的蒸腾发散使同一高度林区上空的湿度比草地或裸地高,改变了局地大气环流,为降水形成准备了物质条件,起到了增加林区降水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豫西伏牛山区日本落叶松林水文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测定了豫西伏牛山区日本落叶松林的林冠截流降雨、土壤渗透速度和地表径流。结果表明,生长期林冠截流降雨1851mm,截流率为244%,饱和截流量5mm,截流量随降雨量增加而增加,截流率随降雨量的增加而减少;土壤渗透速度在10mm.min-1左右;地表径流系数在11%~20%之间;泥沙流失量75×103kg·hm-2~12×103kg·hm-2;土壤渗透速度、地表径流量随造林整地方式不同而变化。  相似文献   

9.
以2008年受冰灾破坏的车八岭山地常绿阔叶林为研究对象,设置2 hm2固定样地开展连续3年(2008~2010年)的地表植被群落和环境调查,研究地表植被的动态及其与立地因子的关系。结果发现:1)地表植被的组成和分布三年间有极显著差异(p0.000 5);2)2008到2010年地表植被的分布模式变化很大;3)2008年林冠开度、乔木总个体数和坡位的综合作用对地表植被分布的影响极显著(p0.005),其中林冠开度越大地表植被丰富度和多样性越低;2009年坡向对地表植被的影响极显著(p0.005),从阴坡到半阴坡地表植被总个体数、丰富度和多样性逐渐降低;2010年林冠开度和乔木丰富度的综合作用对地表植被分布的影响极显著(p0.005),其中林冠开度越大地表植被总个体数、丰富度和多样性越低。  相似文献   

10.
以安藤长期径流模型为基础,结合森林流域的林冠截持降水、森林土壤蓄水、土壤的饱和及超渗地表径流等特点建立起森林流域径流模型,模拟了林冠截持、林冠和地面的蒸散、渗透和地下水的涵养、直接径流及地下径流的生成等过程。同时将此模型用于比较3个小流域的水文特征并通过两个对比小流域水文特征的比较,分析了森林采伐后因植被变化而带来的水文效应。  相似文献   

11.
研究区酸雨出现的频率平均为20.65%,常绿阔叶林冠层穿透水和树干流均使降雨的pH值发生变化,总径流水和地表径流水的pH值则是常绿阔叶林的低于荒草疏林地,林内土壤酸性较林外土壤强,且表层土要酸于下属土。  相似文献   

12.
云南金沙江流域华山松人工林水土保持效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裸地为对照,对云南金沙江流域的华山松人工林林地的土壤物理性状及营养成分、林分涵养水源的能力、林冠层降雨截流功能、土壤水分动态变化、土壤渗透能力、林地地表径流及泥沙量以及地表生物量和根系分布状况进行了定点、定量观测研究。结果表明:华山松林对改良土壤、增加肥力具有明显的作用,与裸地相比,其林地有机质、土壤月均含水率、渗透性能分别是裸地的2.74、1.14、4.61倍,土壤最大蓄水量比裸地高56.74%;华山松林分年降雨截流量为63.7mm,截流率为20.2%,径流率为5.7%。径流削减率为91.3%,泥沙削减率为95.6%;土层20cm之上根系占总量的83%,对地面固土保水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区酸区酸雨出现的频率平均为20.65%,常绿阔叶林冠层这爱水和树干流均使降雨的PH值发生变化,总径流水和地表么流水的PH值则是常绿阔叶林的低于荒草疏林地,林内土壤酸性较林外土壤强,且表层土要酸于下层土。  相似文献   

14.
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在盲目状态下对地表植被的破坏。人类出现以前的水土流失是一种极其缓慢的地表夷平过程,经过数十乃至数百年之后才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土壤流失速度小于成土速度。人类出现以后,由于对生态环境认识的深刻程度不够,加之生产水平和经济条件的限制,不合理地开发利用土地,对自然资源无限制地掠夺与破坏,使土壤侵蚀发展到自然侵蚀的数十以至数百以上。  相似文献   

15.
林冠降水截留效应国内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冠对降雨截留再分配过程的影响,涉及到森林生态、森林水文、森林气象及水土保持等诸多方面,是森林涵养水源、减少地表径流的重要生态水文过程,对林地水分平衡和养分循环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我国对林冠截留、穿透雨、树干流的降水截留效应研究有较多报道,本文对近几十年来我国林冠对降水截留效应研究进展和现状进行简要整理  相似文献   

16.
分散的地表径流从地表冲走表层土壤的现象称为面蚀,重点讲述了"击溅侵蚀"的概念、危害及应对之策,指出应对击溅侵蚀关乎国家生态安全,政府和企业应承担各自责任,相关研究可为水土保持学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7.
岷江上游水源涵养林涵水能力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森林-土壤系统的水源涵养功能因其组成的差异而导致降水截留、蓄水、径流的变化。作者根据这一规律,以搜集、调查岷江上游水源涵养林的林冠截留量、地表枯落物蓄水量、苔藓层蓄水量、土壤孔隙蓄水量、土壤不透性能,土壤降水贮存量等进行分析,并赋与没森林植被系统中各组成成分以一定的得分,评价不森林-土壤系统的保水能力。评价结果表明四川西部天然林具有最强的保水能力,应进一步加强其保护工作,人为干扰严重的类型其保水能  相似文献   

18.
盆北山地严重侵蚀坡面几种人工林水文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森林在不同程度上对天然降雨起着截流,吸收的作用,本文系统的研究了桤木、湿地松、洋槐、桤木×湿地松混交林的冠层,凋落层及土壤层的水文效应,不同人工林类型在这三方面均同差异,林冠截留率15.1% ̄19.3%,凋落层有效拦蓄量1.43 ̄17.88t/hm^2,土壤0cm ̄20cm层贮水量35.5 ̄107.5t/hm^2,森要的存在,改善了土壤的物理性质,从而改变了土壤的调蓄功能,严重侵蚀坡面自然条件恶劣  相似文献   

19.
森林对降水和湿度起着调解作用,并能促进空气中的水分循环。树木根系盘结在土壤中,对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调节径流起着重要作用。一、林冠截留林冠的截留是指雨滴被林冠枝叶阻截,并在林冠层蒸发掉。由于林冠截留作用减少了降落到地面的雨量,削弱雨滴对地的溅击及浸蚀能力,从而减缓了产生径流的过程。林冠截留是较复杂的自然物理过程,它  相似文献   

20.
太行山侧柏人工林林冠降雨截留及地表径流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侧柏人工林分的林冠降雨截留及地表径流进行观测,要冠降雨截留量与降雨量相关,截留量随降雨量的增加而增加,截留率则相反,年截留率33%;地表径流量和土壤侵蚀量与降雨量正相关,年地表径流量和土壤侵蚀量分别为39.5mm和1327kg/mh^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