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一种从果树成熟叶片提取DNA的方法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针对果树成熟叶片富含多糖、多酚及其它次生代谢物质的特点,以8个果树树种的秋季成熟叶片为材料,采用改进的CTAB法对其基因组总DNA进行了提取,并对得到的DNA进行了电泳检测、含量测定和AFLP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从8种果树的成熟叶片中均能提取出基因组总DNA,且DNA的纯度和完整性都较好,D260nm/D280nm的比值均在1.8~2.0之间,无降解现象,RNA去除干净,能被限制性内切酶完全消化;其AFLP分析(引物组合为EcoRI-TA/MseI-CTT,EcoRI-TT/MseI-CTT)条带清晰,多态性好,说明此方法提取的果树成熟叶片基因组总DNA完全适于AFLP分析。  相似文献   

2.
一种高质量枇杷基因组DNA提取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枇杷叶片富含多糖、多酚及其它次生代谢物质的特点,采用改良CTAB法,通过对抽提液、沉淀液和解离缓冲液进行逐步筛选,对其基因组总DNA进行提取,并对DNA进行电泳检测、含量测定和ISSR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从‘大五星’枇杷幼叶、成熟叶片、花药、组培苗,与幼果中的胚珠,以及栎叶枇杷的幼叶与成熟叶片7种材料提取的基因组总DNA纯度和完整性都较好,OD260/OD280值均在1.8~2.0之间,无降解现象,RNA去除干净,能被限制性内切酶完全消化;其ISSR分析条带清晰,多态性好,表明此方法提取的枇杷基因组总DNA质量较高。  相似文献   

3.
香蕉种质资源的AFLP鉴别与分类中DNA模板的制备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在运用AFLP技术进行香蕉种质资源的鉴别与分类时,成功的关键之一是HMW基因组DNA的成功制备和避免降解,为了获得高纯度的HMW香蕉模板DNA和清晰的AFLP指纹图谱,以粉蕉为试材进行了用不同方法从不同植物体部位提取香蕉DNA的研究。结果表明,以香蕉未展开的幼叶、成熟叶、新根为材料提取的DNA量足以进行AFLP分析,但考虑到取材的方便性,最好选用未展开的幼叶或成熟叶;用改进后的SDS、CTAB法均可以获得HMW基因组DNA和AFLP指纹图谱,SDS法(用氯仿异-戊醇溶液抽提3次)提取的DNA量将近是CTAB法提取的DNA量的2倍,但SDS法提取的DNA纯度不如CTAB法提取的高。两种方法提取的DNA片段大小一致,大约在16kb左右。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从成熟石榴叶片中提取高质量基因组DNA的方法,根据成熟石榴叶片组织中富含多酚、多糖的特点,以峄城中国石榴种质资源圃20种石榴成熟叶片为材料,分别采用改良CTAB法(Ⅰ、Ⅱ、Ⅲ、Ⅳ)4种方法提取成熟石榴基因组DNA,通过琼脂糖凝胶、紫外分光光度计分析、ISSR扩增等方法检测所提取DNA的质量。结果表明,改良CTABⅣ法能从各个石榴品种的成熟叶片中提取出基因组DNA,琼脂糖电泳胶孔干净,无拖带,且DNA的纯度和完整性都较好,OD_(260 nm)/OD_(280 nm)的比值均为1.8~2.0,无降解现象,其质量、产量都高于其他改良CTAB法。ISSR-PCR扩增结果表明,此方法提取的基因组总DNA完全适于ISSR分析。其主要的步骤是:在石榴叶片的研磨中添加Vc、PVP等抗氧化物质,加入CTAB提取液后65℃水浴30 min后冷却至室温,离心条件为15℃、10 000 r/min、10 min, DNA粗提液用氯仿抽提3次,可获得高质量DNA。  相似文献   

5.
灰枣成熟叶片DNA提取及ISSR反应体系构建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针对枣DNA提取须用幼嫩叶片或组织培养幼苗这一限制相关实验顺利进行的问题,对常用的DNA提取方法CTAB法进行了改良,在破碎细胞之后,先加入2%β巯基乙醇,3%PVP,100mmol/LEDTA以去除成熟叶片细胞质中的多酚等次生物质,再加核裂解液CTAB以释放DNA。改良的CTAB法提取灰枣成熟叶片基因组DNA,分光光度法检测该法提取的样品DNA得率为55.1~79.1μg/g,D260nm/280nm为1.78~1.87;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的结果表明,该法提取的样品DNA分子量为23kb左右;该法提取的样品DNA可以被EcoRI和HindⅢ限制性内切酶进行切割。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方便快捷的灰枣ISSR反应体系。  相似文献   

6.
板栗SSR和RAPD技术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主要从板栗DNA提取、PCR条件的优化等环节对SSR和RAPD的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采用PVP和β-巯基乙醇联合除酚,用多次洗涤和高盐相结合进行除糖提取高质量板栗基因组DNA,所获得的DNA完整,无降解,分子量在23kb以上,可扩增、可酶切,D260nm/D230nm在2.0以上,D260nm/D280nm为1.8~2.0,产率为40~300μgDNA/g叶组织,完全满足SSR、RAPD、AFLP等分子标记技术分析的需要。采用单因素对PCR反应体系中各个影响因素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对PCR结果影响最为明显的是退火温度和Mg2+浓度的变化。对退火温度和Mg2+浓度进行优化,确定RAPD的PCR反应体系Mg2+浓度为2.0mmol/LMgCl2,退火温度38℃;SSR反应体系Mg2+浓度为2.0mmol/L,退火温度56℃。建立了一套完善的适用于板栗的SSR和RAPD分析的稳定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7.
适于AFLP分析用的柑橘DNA提取方法   总被引:24,自引:6,他引:24  
利用改进的CTAB法提取了15个柑橘分类群的基因组DNA,并进行了AFLP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提取的DNA溶液无色透明,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得A260/A280为1.8~2.0,1%琼脂糖胶电泳为清晰的一条带,RNA去除干净,无降解现象。其AFLP分析(引物EcoRI-AAC+MseI-CAC)条带清晰,多态性好,说明此方法完全适于AFLP分析。  相似文献   

8.
利用改进的CTAB法提取了29个木瓜属品种的基因组DNA,并进行了AFLP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提取的DNA溶液无色透明,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得A260/A280值为1.8~2.0,0.8%琼脂糖胶电泳为清晰的一条带,RNA去除干净,无降解现象;AFLP分析条带清晰,多态性好.说明该方法完全适于AFLP分析.  相似文献   

9.
枇杷属植物基因组DNA提取方法的改进及其应用   总被引:18,自引:6,他引:18  
以枇杷属的普通枇杷和多种野生枇杷的叶片为材料,对枇杷的DNA提取进行了研究。针对枇杷富含多酚类 等次生物质的特点对枇杷DNA的提取步骤进行了改良处理:采用CTAB-蛋白酶K法加重复抽提,去除枇杷材料中 的相关次生物质,获得了高质量的DNA。所提取的DNA完全能满足PCR、RAPD、AFLP等一些分子生物学实验要 求。  相似文献   

10.
高质量枣基因组DNA提取方法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主要针对枣组织中多糖严重干扰基因组DNA提取质量的问题,比较了常规CTAB法、TE3D法和改良CTAB法3种方法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常规CTAB法提取DNA难以除去多糖类杂质;TE3D法提取的DNA多糖杂质少,但产率低,易降解,褐化严重;改良CTAB法提取DNA产率高,无明显降解,杂质少,D260nm/D280nm比值1.80左右,通过基因组DNA-AFLP指纹图谱分析,完全满足实验要求。并对改良CTAB法的关键步骤作了具体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1.
板栗基因组AFLP银染反应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了建立准确、高效、实用的板栗品种鉴别体系和方法,采用改进的CTAB—DNA提取方法,从板栗的嫩叶和老叶中提取获得总DNA。所得DNA样品的D260nm/D280nm值为1.7~1.9,琼脂糖凝胶上主带清晰、较少降解、样品纯度高、蛋白去除干净且获得率高。该体系使用操作简便、快捷、高效,适合于板栗DNA提取,所提取的DNA样品不含PCR反应抑制剂及其他酶反应抑制剂,可被限制性内切酶MseI和EcoRI完全酶切,适合AFLP-PCR反应应用,得到清晰的指纹式样,适宜用作板栗品种鉴别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针对柑橘老熟组织中富含多糖、多酚、色素和其它次生代谢产物的特点,以柑橘老叶老皮为试材,在传统CTAB提取法的基础上通过添加增效剂并优化配方,建立了一种快速、简便的提取植物老熟组织及其内部病原总核酸的CTAB-Triton提取法。新的提取液对细胞的裂解能力更强,且解决了传统CTAB溶液因低温析出而致DNA得率损失的弊端。比较了该法和微量葡聚糖柱纯化法制备模板时韧皮部杆菌的检出率,并用该法制备模板,分析了韧皮部杆菌在柚子叶片中的分布情况,及对其它几种柑橘病原菌进行PCR/RT-PCR检测。结果表明,CTAB-Triton方法能有效提取柑橘老熟叶片的DNA,所得DNA质量高,产量比商品化试剂盒大,提高了韧皮部杆菌的检出率,且可用于柑橘其他病原真菌、细菌,以及DNA或RNA病毒病害的PCR/RT-PCR检测,也可用于定量PCR检测和病原种群多态性分析。  相似文献   

13.
桃基因组DNA提取方法及部位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桃基因组DNA几种提取方法所得的DNA质量分析,表明分步离心法是最为理想的提取方法,能满足RAPD及其他分子生物学研究的需要。用此方法提取桃不同部位基因组DNA,结果分析表明,从嫩叶和幼嫩果实提取DNA产率较高。  相似文献   

14.
不同方法对枣叶片总DNA提取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李莉  彭建营  白瑞霞 《果树学报》2007,24(3):389-392
以串杆枣的成熟鲜叶为试材,分别采用-20℃、-70℃和硅胶脱水干燥3种方法保存样品,采用简易CTAB法、高盐沉淀法与高盐低pH值法分别对3种方法保存的样品及对照样(鲜叶)进行了基因组DNA提取效果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3种方法均能有效地从枣叶片中获得质量较高的DNA,以高盐沉淀法所得的DNA纯度最高,高盐低pH值法次之。就DNA的产量而言,高盐沉淀法的DNA产量相对较低,低于其他的2种方法,但未达到显著水平。硅胶干燥法和-70℃超低温保存的样品与鲜叶相比,所提DNA的质量和产量均无明显差异,均能满足PCR扩增要求。硅胶保存法适于野外远距离采样。  相似文献   

15.
菠萝DNA的提取及AFLP反应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为了应用AFLP分子标记对菠萝种资源进行种质鉴定、分类及亲缘关系等方面的研究,最重要的是要获得高质量的DNA,菠萝叶片革质化程度较高,且纤维、多糖、多酚等次生代谢物质含量较多,严重干扰DNA的抽提或影响其后的AFLP双酶切及其扩增反应,本研究以菠萝叶片为材料,利用改良CTAB法得到了39个高质量的菠萝分类群的DNA基因组,并进行了AFLP分析,得到了条带清晰、多态性好的菠萝品种指纹图谱,这为菠萝基因库的建立、优良品种选育以及亲缘关系的系列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