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鲁西南不同模式棉田主要病害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6―2017年,调查了鲁西南地区主要植棉模式(蒜-棉套种、洋葱-棉套种、麦-棉套种、直播春棉、蒜后直播短季棉)棉田主要病害发生情况。结果表明:苗病,蒜-棉套种模式、洋葱-棉套种模式、蒜后直播短季棉模式明显比直播春棉模式发病轻,麦-棉套种模式发病最重;枯萎病,3个套种模式和蒜后直播短季棉模式明显比直播春棉模式发病轻;黄萎病和铃病,蒜-棉套种模式、洋葱-棉套种模式、蒜后直播短季棉模式比麦-棉套种模式和直播春棉模式发病轻。  相似文献   

2.
在两种不同麦棉套种模式下研究了冬小麦冠层环境条件的变化,以及冬小麦叶面积和千物质累积动态,分析了不同麦棉套种模式的冬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并对麦棉套种冬小麦的生长和产量的补偿效应做了进一步的探讨。试验结果表明,(1)麦棉套种小麦冠层透光率高于麦棉轮作;3:1式麦棉套种冬小麦预留行间透光率低于4:2式,但小麦行间透光率明显高于4:2式。不同栽培模式小麦冠层麦行间温度和湿度没有明显差异.但冠层温度低于预留行,湿度则高于预留行;4:2式预留行温度稍高于3:1式,湿度则低于3:1式。(2)麦棉轮作冬小麦叶面积系数大于麦棉套种模式,两种套种模式间差异不明显;单株叶面积最大差异出现在4月22日前后,此时3:1式和4:2式麦棉套种小麦单株叶面积分别为麦棉轮作的1.17倍和1.41倍。千物质积累量麦棉轮作高于麦棉套种,单株千物质量则麦棉套种表现出明显的优势,两种麦棉套种模式小麦单株千物质积累量均比麦棉轮作增加40%左右。(3)麦棉套种冬小麦在生长和产量上其边行均表现出明显的补偿效应,综合不同栽培模式的冬小麦产量构成及其差异分析,3:1和4:2式麦棉套种冬小麦分别比麦棉轮作减产17.8%和20.1%,两种套种模式冬小麦对产量的补偿率分别为37%和40.1%。  相似文献   

3.
聊城地区麦套棉普遍存在的问题王光禄聊城地区农科所252058自70年代中后期,麦棉间作套种越来越受到重视,至1994年,麦棉套种面积占棉田总面积的90%以上。但由于服务设施不配套,套种技术水平较低等原因,目前仍存在着较多的问题。1栽培规格不符合要求全...  相似文献   

4.
由于麦棉套种很好地解决了粮棉争地矛盾,因此,近年来在鲁西南地区发展很快,目前,汶上县麦套棉面积约占棉田面积的85%。在长期麦棉套种生态条件下,棉花害虫的发生为害与纯作棉田相比,有了很大变化,主要害虫得到了控制,次要害虫却有回升1988~1990年我们在省植保总站的指导下,  相似文献   

5.
在豫东地区进行麦棉套种和麦后移栽条件下棉花统一密度、不同行距的试验,以探讨简化栽培并适用于机械收获的植棉模式.结果表明:麦套棉行距76 cm、株距19.5 cm,种植密度6.75万株·hm-2;麦后移栽棉行距76 cm、株距17.5 cm,种植密度7.50万株·hm-2;这两种种植模式下产量高,是较为理想的机采棉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6.
随着山东省麦棉套种栽培方式的迅速发展,筛选适宜的麦棉品种已是当务之急。本文通过多年多地试验,提出了适宜山东省麦棉春套的优化组合。  相似文献   

7.
三二式是黄淮地区麦棉两熟的最佳模式刘文祥,王洪信山东巨野县棉花生产指挥部274900巨野县人多地少,为在稳定粮食的基础上,扩大棉花生产,从1982年开始实行麦棉套种。但由于套种方式不当,导致棉花苗期晚发,后期晚熟,产量低,质量差,经济效益不高。为了寻...  相似文献   

8.
鲁西平原的腹地聊城地区,每年麦套棉面积100万亩以上,但是由于套种方式不当,小麦单产徘徊在每公顷3000—3750公斤,棉花1050公斤。近几年来,将麦棉套种种植模式改为三二式后麦棉获得双高产,折合每公顷小麦4500公斤,棉花1350公斤,比露地棉花每公顷增产271.5公斤。1百二式支棉套种的好处1.l有利于两晚变两早过去的麦棉塞由于棉花晚播晚发晚熟,导致小麦播斯推迟.形成麦晚棉也晚。三二式套种较好地解决了两晚问题,棉花可提前播种25—30天,小麦可能提前播种10—15天。1.2有利于发挥边行优势三二式麦棉套种,其共生期相对缩短,能避…  相似文献   

9.
李平  谢淑芹 《中国棉花》2021,48(3):30-32
麦棉套作模式是依据小麦、棉花的生长习性和发育特点而集成的一项种植模式,具有充分利用土地资源、缓解粮棉争地矛盾优点。通过分析麦棉套作模式下影响棉花生长的因素,认为麦棉套作模式中棉花苗期遮阴导致光温资源不足、小麦根际化感物质对棉花的抑制作用和麦棉间水肥资源竞争是影响棉花生产的主要因素,同时提出了应对措施,以期为麦棉套作模式发展和棉花的田间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第二轮麦套棉棉花品种区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二轮麦套棉棉花品种区试赖鸣冈,杨付新,王秀玲,付小琼,周关印中国农科院棉花所4551121991~1992年为第二轮麦套棉棉花品种区域试验。供试品种4个,即:中15849、郑230、冀合202、徐141,对照品种为中棉所17。麦棉套种方式为三、一式...  相似文献   

11.
第3轮麦套棉棉花品种区域试验简述①王秀玲杨付新傅小琼周关印中国农科院棉花所安阳4551121995~1996年为第3轮黄河流域麦套棉棉花品种区域试验。参试品种(系)6个,中棉所17号为对照品种。随机区组排列,重复4次,4行区,全区计产。麦棉套种方式为...  相似文献   

12.
麦棉套种是协调粮棉争地矛盾,实现粮棉双丰收,提高田间总体经济效益的一项有力的技术措施。多年来,经过科研单位进一步试验研究、技术更新、措施配套,粮棉产量得到了提高,面积逐年扩大,关中棉区麦棉套种已发展到2.7万公顷。陕西省棉花研究  相似文献   

13.
2007年黄河流域棉区中早熟组棉花品种区域试验简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7年黄河流域麦棉套区试改名为黄河流域中早熟区试.通过不同生态环境的多年多点试验,鉴定适于麦棉套种中早熟棉花新品种的丰产性、纤维品质、抗病性、抗虫性及对环境适应能力等特性,综合评价参试品种,为我国中早熟棉花品种的审定、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麦棉套种对棉花虫害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河流域棉区,棉田两熟栽培面积占15%以上,其中主要是麦棉两熟制,在种植方式上又以麦棉套种为主。因此直接和间接地对害虫及天敌因素产生了相联系的影响。为了掌握棉田生态环境控制害虫的作用,完善棉花害虫综合防治体系,1985年开始进行了单作与麦棉套种棉田对比试验。  相似文献   

15.
麦棉套种是增产粮棉的有效种植方式。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建国以来,随着农业科学技术和栽培管理水平的提高,麦棉套种面积逐年扩大,增产也较为显著。根据河南省4年(1980~1983)8处试验结果,麦棉套种比单作棉花平均每亩减产皮棉6.9公斤,增产小麦168.5公斤,主产品亩产值提高了12.7%。1983年麦棉套种面积为413万  相似文献   

16.
汶上县是山东省推行麦套春棉较早,推广面积较大,生产水平较高的县份之一。四年平均麦棉套种小麦亩产254.7公斤,棉花亩产76.5公斤,霜前花82.2%。其中1989年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我县生产条件的改善,麦棉套种发展很快。1980年全县麦棉套面积只有4.5万亩,1983年已发展到24万亩,扩大五倍多,占全县棉田总面积70%以上。麦棉套种增产效果虽然较为显著,但因多年连作,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麦棉套作有近1/2的土地作为预留棉行空闲着。为了提高土地利用率和气候生产力,增加棉农经济收入,于1986年11月至1987年5月进行了麦菇棉套作复种试验,收到了明显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麦菇棉种植制度,是以食物链加环提高生态效益的理论为依据的。在不影响并促进  相似文献   

19.
张存信 《江西棉花》2003,25(1):35-37
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棉区,短季棉(夏棉)主要用于麦(油)棉套种,移栽或直播,棉花由一年一作冬春休闲,变为一年两作,作物群体组合和时空分布发生了变化,必然引起生态环境变化,本文分析总结了短季棉虫害发生特点,并研究提出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0.
豫东麦套棉杂交制种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麦棉套作是豫东棉花杂交制种的主体方式,占年度制种面积的95%以上。根据近年来制种高产典型的经验,并结合麦棉套作杂交制种棉的特点,总结出与之配套的高产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