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维生素和有机微量元素、活性酵母、植酸酶、缓冲剂等绿色饲料添加剂为主体开发生产安全性种羊预混料,具有增加种公羊射精量,改善其精液品质和提高母羊妊娠、哺乳期生产性能,增加羔羊断奶重等的显著效果,使用安全环保。与对照组相比,可提高无角陶赛特公羊一次射精量0.16ml(P〈0.05),精子密度1.70亿/ml(P〈0.01),精子活力0.07(P〉0.05),使小尾寒羊母羊头均产活仔数、羔羊初生重和羔羊断奶重分别提高0.3只、10g/只和0.72kg/只(P〉0.05)。  相似文献   

2.
综合利用维生素和有机微量元素、植酸酶、活性酵母等绿色饲料添加剂开发生产的安全性肉羊复合预混料产品,具有增重效果明显、使用安全环保等特点,与对照组相比,可提高育肥滩羊日增重36.99%~51.22%,每千克增重精粗饲料消耗量降低3.4~4.26kg;使Mn、Zn等微量元素的排泄量较对照组降低44.5%和36%以上,氮、磷的排泄量降低18.52%和30.77%,同时可减少日粮中无机微量元素等的饲用量。在有机微量元素的利用上,甘氨酸锰和蛋氨酸锌的生物利用率和环保效果较甘氨酸铁和蛋氨酸铜明显。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兴羔肉羊的生长发育特征及遗传特性。[方法]对2018—2019年出生的1 054只兴羔肉羊羔羊的初生重、断奶重、6月龄体重、12月龄体重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采集部分羊只6月龄、12月龄、24月龄的体高、体长及胸围数据。详细记录每只羔羊的出生类型及系谱档案,利用WOMBAT软件对其初生重、断奶重进行遗传评估。[结果]兴羔肉羊羔羊初生重和断奶重的遗传力分别为0.980和0.885,表型相关为0.321,遗传相关为0.396;6月龄时,公羊体重占成年体重的44.21%、母羊体重占成年体重的60.33%,公羊和母羊的体尺数据都达到成年体尺数据的80%以上。[结论]兴羔肉羊的初生重和断奶重具有高遗传力,且符合肉用品种羊早期生长发育快的遗传特性。  相似文献   

4.
通过妊娠后期青海半细毛羊母羊补饲精料中添加复合预混料的试验,研究复合预混料对母羊生产性能、羔羊初生质量、羔羊成活率及补饲精料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组羔羊的初生质量比对照组增加0.51 kg(P<0.05);1和2月龄羔羊体质量比对照组多增质量1.50和2.50 kg(P<0.05);成活率比对照组提高4.5%;羊粪中粗蛋白、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分别比对照组降低2.37%、5.87%和5.10%(P<0.05);活质量产值幅度比对照组提高25.18%;扣除补饲料和预混料费用后,比对照组羊只均增加21.9元.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肉羊生产向规模化、专业化和集约化方向的不断发展,一个羊场要取得最佳经济效益,不仅要靠优良品种,还要采取科学的繁育方法和先进的饲养管理技术。因此,海北州畜牧兽医科学研究所良种羊繁育场为提高肉羊生产效率、提高经济效益,进行了羔羊早期断奶强化育肥试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早期断奶羔羊的日粮组成玉米46%,麸皮16%,菜粕10%,棉粕5%,大豆5%,小麦14%,预混料4%,营养舔砖。  相似文献   

6.
肉羊胚胎移植和经济杂交技术在海北州养羊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海北州畜牧兽医科学研究所现有陶赛特种羊和良种繁殖场为依托 ,以胚胎移植技术为核心 ,高效廉价扩繁陶赛特种羊数量 ,以藏羊为受体冻胚移植 63只 ,产羔 3 0只 ,移植妊娠率 47.62 % ,繁殖成活率 10 0 %。同时以经济杂交技术在本地区开发羔肉羊高效生产 ,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杂交效果。经测定 :人工授精受胎率达 94.87% ,产羔成活率 90 %以上 ,繁殖成活率 80 %以上。陶×藏一代羔羊 4月龄宰前活重 2 7.14kg ,4月龄羯羔胴体重 12 .5 2kg ,屠宰率 46.14 % ,净肉率74.3 6% ,显著高于当地羔羊。通过引进陶赛特绵羊 ,利用杂交优势 ,实行肉羊高效生产技术开发 ,特别进行羔羊生产具有明显的杂交优势 ,在高寒牧区可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以国外优良肉羊品种杜泊和萨福克羊为供体,甘肃高山细毛羊为受体,结合同期发情和腹腔镜子宫角输精技术开展肉羊胚胎移植试验。共完成胚胎移植398只,移植鲜胚402枚,妊娠母羊228只,分娩母羊210只,产活羔羊209只,断奶羔羊208只。妊娠率、产羔率、繁殖率和繁殖成活率分别为57.29%、99.52%、52.51%和52.26%。胚胎移植肉羊生长发育良好,杜波和萨福克羔羊3月龄平均断奶体重分别达到26.46±3.35 kg和27.02±3.54 kg,日增重分别为0.246±0.07 kg和0.255±0.05 kg,羔羊跟群放牧和采食能力较强,基本能适应当地严酷的自然环境。结果表明:在当地传统放牧条件下,杜泊和萨福克肉羊胚胎移植技术在甘肃高山细毛羊中应用效果良好,适宜在我省高寒牧区饲养管理较规范且冬春季节有补饲条件的规模化养殖场推广应用,利于推进当地肉羊规模化引进和提高甘肃高山细毛羊养殖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阜康市本地土种羊的生产性能,用世界优良肉用绵羊品种——萨福克羊进行改良。对萨福克羊与本地羊杂交一代的生长发育、产肉性能等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杂一代羔羊体格粗壮,具有明显的父本肉用体型特征,胸深宽,肋骨较开张,背宽,后躯较丰满,生长快,毛色混杂等特点。杂一代增重效果明显高于当地土种羔羊(P<0.01),而且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其中试验组F1的初生重比对照组F1高39.80%,断奶重比对照组高65.70%,10月龄体重比对照组F1高出50.66%,胴体重比对照组高6.70 kg。说明阜康市可以充分利用这种杂交优势,改良当地绵羊品种生产性能,发展规模化、产业化肉羊生产,推广羔羊育肥,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用肉用品种无角道赛特羊为父本,西藏绵羊为母本,进行两品种的杂交试验。结果表明:杂交受胎率为75%,产羔475只,羔羊繁殖成活率80%;F1的出生重、断奶重和6月龄重比同龄藏系羔羊分别提高8.16%、4.77%、24.70%,差异显著(P<0.05);道×藏F1的宰前活重和胴体重比同龄藏系羔羊分别提高3.69 kg和2.26kg,差异显著(P<0.05);屠宰率提高了4.1个百分点。杂种一代羔羊早期的生长发育、产肉性能、肉质均优于西藏绵羊羔羊,杂种一代羔羊对藏东南的气候条件、饲草饲料、管理方式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初步认为,无角道赛特羊是西藏东南地区开展肉羊杂交生产较为理想的父本品种。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复合氨基酸小肽螯合微量元素对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随机选取42周龄海兰褐蛋鸡400只,分为2组,对照组预混料中的Zn、Mn、Se等3种微量元素使用Zn SO4·H2O、Mn SO4·H2O、Na2Se O3·5H2O,试验组预混料中的Zn、Mn、Se等3种微量元素使用由课题组制备的复合氨基酸小肽螯合锌、锰、硒。预试期为1周时间,试验期为25d。结果,对照组的平均蛋重始终在62g左右,而试验组的平均蛋重从62.07g增加到63.63g。对照组的产蛋率始终在87%附近波动,而试验组的产蛋率从87%上升至91%,提高了4%。对照组的平均日产蛋量始终在54g左右,而试验组的平均日产蛋量从54g增加到57.9g。在蛋鸡日粮中用复合氨基酸小肽螯合微量元素替代无机微量元素,可以提高蛋鸡和产蛋率平均蛋重,平均日产蛋量提高了4.13g,提高7.68%。  相似文献   

11.
无角道赛特羊和特克塞尔羊与藏系羊杂交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高寒农区放牧加舍饲条件下,分别采用优良肉用无角道赛特、特克塞尔公羊与当地藏系羊杂交,利用杂交优势进行羔羊肉生产。道藏 F1和特藏 F1羔羊平均初生重分别为3.40 kg 和3.35 kg,3月龄重分别为11.45 kg 和12.32 kg,6月龄断奶重分别为28.24 kg 和27.67kg,6月龄羯羊胴体重分别为14.65 kg 和14.24kg,屠宰率分别为51.34%和51.1%,净肉率分别为76.45%和76.27%。两品种肉羊与当地藏系羊杂一代羔羊的肉用生产性能显著高于藏系羔羊(P<0.01)。  相似文献   

12.
利用FecB基因选育鲁西肉羊多胎品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杜泊公羊与小尾寒羊杂交后横交固定阶段,选4只理想型公羊(F2、3)分别与60只携带多胎基因(FecB)杂合型(B+)和70只野生型(++)经产母羊(F2、3)配种.分析测定了两组母羊产羔率、后代羔羊出生重、断奶重以及两个发育阶段体高、体长、胸围、管围4项体尺指标.结果两组母羊产羔率分别为208.3%和121.4%,差异极显著(P﹤0.01);野生型(++)和杂合型(B+)母羊所产羔羊出生重分别为3.53 kg和4.74 kg,后者比前者提高1.21 kg(34.27%),差异极显著(P﹤0.01).前者羔羊出生时的体高、体长、胸围、管围4项指标均高于后者,差异显著(P﹤0.05);两种类型母羊所产羔羊3月龄断奶体重分别为33.37 kg 和30.69 kg,差异不显著,日增重及其他体尺指标差异也未达显著水平.说明FecB基因可能是控制鲁西肉羊多羔性状的主效基因,该结果为培育鲁西肉羊多胎品系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低微量元素日粮对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机选取216只44周龄海兰褐蛋鸡,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108只鸡,设3个重复.对照组3%预混料由无机微量元素配制,Zn、Mn、Cu和Fe等4种元素的含量分别为90、126、15和90 mg/kg.试验组3%预混料以复合氨基酸螯合锌替代无机锌,Zn、Mn、Cu和Fe等4种元素的含量分别为45、54、6和60 mg/kg,其他成分及营养与对照组完全相同.预试期1周,试验期6周.试验结束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在产蛋率、平均蛋质量和产蛋量等方面差异均不显著.因此,科学合理的低微量元素日粮可以减少微量元素的用量,降低养殖业对环境的污染.  相似文献   

14.
利用51只50日龄左右断奶羔羊,进行50d全精料早期育肥试验,结果为:育肥期羔羊成活率100%;羔羊每只平均日增重155.08g±66.36kg,平均胴体重10.95kg±3.03kg,净肉重7.86kg±2.2kg;平均屠宰率43.79%±4.99%,平均净肉率31.14%±2.83%。  相似文献   

15.
把同一品种,同一饲料条件下,采用不同的日粮组合分三组对羔羊进行育肥试验,每组20只,试验结果表明b组,c组添加4%.羔羊复合预混料后,羔羊胴体重和日增重显著(p<0.05)a组b组c组增重,分别为10.93kg,13.21kg,13.14kg,b组饲粮对育肥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6.
对引进的16只萨福克种羊、繁殖的11只羔羊(公羔6只,母羔5只)以及同年引进的17只小尾寒羊、繁殖的9只羔羊(公羔4只,母羔5只)进行了体尺、体重观测。结果表明,萨福克肉羊早期生长速度快,饲料转化率高,产肉性能好,屠宰率高。6月龄平均体重达42.22kg,比同月龄小尾寒羊提高50.41%(P<0.01);9月龄平均体重达51.95kg,比同月龄小尾寒羊提高51.19%(P<0.01)。尤其在6月龄以前生长速度最快。6月龄屠宰率达到50.7%,较小尾寒羊提高4.75个百分点。因此,6月龄是萨福克肉羊较为适宜的屠宰出栏时间。杂交一代6月龄和9月龄体重分别达到34.5kg、45.66kg,比同月龄小尾寒羊分别提高22.91%(P<0.01)和32.89%(P<0.01)。  相似文献   

17.
引入夏洛莱、无角陶赛特和边区莱斯特三个肉羊品种与当地细毛杂种羊开展杂交示范。结果表明 :杂交一代 4月龄断奶羔羊平均活重分别达到 2 2 11、2 2 2 0和 2 1 77kg ,差异不显著 (P >0 0 5 )。受胎母羊断奶羔羊重依次为 18 17、2 0 79和2 0 5 1kg ,前者较后者分别降低 14 3 %和 12 6%  相似文献   

18.
夏洛莱羊与小尾寒羊杂交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试验采用夏洛莱公羊与小尾寒羊母羊杂交一代羔羊与小尾寒羊纯繁羔羊进行比较,在相同饲养管理条件下,夏寒杂种一代羔羊3月龄断奶重和6月龄体重分别为24.83k和42.21k,比同龄小尾寒羊羔羊分别增加5.11kg和8.83kg,提高25.93%和26.46%;3月龄和6月龄胴体重分别为14.24kg和23.35kg,比同龄寒小尾羊羔羊分别增加了3.86kg和5.68kg,提高37.25%和32.16%。用夏洛莱羊作杂交父本生产肉羊效果好,可广泛用于经济杂交生产优质羔羊肉。  相似文献   

19.
鲁西黑头肉羊多胎品系培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南非杜泊羊与地方品种小尾寒羊杂交,采用常规育种技术和FecB分子遗传标记辅助选择,组建理想型育种群。通过选种选配、横交固定和扩繁推广,培育出适宜于我国农区生产优质高档肥羔肉的鲁西黑头肉羊多胎品系。该品系羊体型外貌基本一致,头颈部被毛黑色,体躯被毛白色;体质结实,体型大,结构匀称,背腰平直,后躯丰满,四肢较高且粗壮,全身成桶状结构;6月龄公羔重50.77 kg±8.60 kg,母羔43.26 kg±7.23 kg;成年公羊重107.33 kg±5.43 kg,母羊60.10 kg±4.52 kg,平均产羔率203%,其中60只经产母羊达到208.3%。鲁西黑头肉羊公羔3~5月龄育肥期日增重307 g±71 g,屠宰率55.09%。;羊肉中氨基酸丰富,脂肪酸含量达到了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粮农组织推荐标准;硬脂酸含量低,膻味轻;且胆固醇含量低。肌肉组织结构、剪切力值等肉质品质均优于小尾寒羊肉,属于我国少有的高档羊肉。鲁西黑头肉羊皮厚、抗撕裂力、抗张力、断裂伸长率均优于小尾寒羊。经过5年选育和培育,目前鲁西黑头肉羊育种核心群存栏达到399只,示范基地培育鲁西黑头肉羊种羊2 530只。项目实施期间,向社会推广良种羊5 364只,生产优质肉羊92.5万只,每只育肥羔羊比小尾寒羊多收入100元以上,经济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20.
种羊生产中全混合日粮应用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改变农户养羊精粗分饲的传统饲养方式,提高饲料利用率和种羊生产性能,选择适度规模的肉羊繁育场和养羊户,通过全混合日粮(TMR)生产技术试验及示范,为当地秸秆资源的饲料化利用及TMR的推广普及提供示范与指导。结果表明,妊娠母羊采用TMR,较精粗分饲的传统饲养方式降低流产率1.0~2.8个百分点,羔羊成活率提高2.3~3.0个百分点,羔羊断奶重提高2.4~2.6个百分点(P<0.05),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