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香猪是中国特有的小型地方优良品种,产于黔桂交界的山区,香猪经过长期的自然、人工选择及高度的近亲繁殖而造就了“体型小”、“肉味香”、“基因纯合”、“纯净无污染”等特点。1993年,国家农业部又把香猪定为国家二级稀有动物,进一步加强了对香猪的保护及管理。  相似文献   

2.
香猪是小型猪,因其沉脂力强、边长边肥、早熟易肥、肉质优异、双月断奶仔猪宰食无乳腥味、肥猪开膛后腹腔内不臭,被誉名为香猪。在我国地方猪种分类中,属华南型猪种。根据香猪产地及毛、皮颜色不同,已通过鉴定的香猪分为从江香猪、巫不香猪、环江香猪、剑自香猪、贵州白香猪、久仰香猪和巴马香猪等7种类型。香猪也称“珍珠猪”,苗族称“别玉”,壮族叫“牡汗”。  相似文献   

3.
香猪简介     
香猪是世界上稀有微型猪种,以其“小、香、纯、净”而独具特色。具有耐粗、抗逆性强,体格短小、皮薄肉嫩、肉质鲜美,且具有近交不退化的特点。目前,港、澳及东南亚等市场对乳猪需求量很旺,作为烤乳猪消费,香猪是无与伦比的上乘原料。香猪自双月龄断奶到成年有多种食用方法。其中双月龄仔猪,其肉无奶腥味,且味道清甜。香猪食用方法很多,常有:烤乳猪、腊小猪、腊肉、腌肉、“煮白扎”等。尤其“烤香猪”、“腊香猪”历史悠久,加工工艺十分考究。另外,香猪还是一种理  相似文献   

4.
1.饲料香昧剂的组成及其作用机理 目前,国内外饲料香味剂种类繁多,如美国的“乳猪香”、“美味香”,英国的“味美佳”,西班牙的“乐达香”,以及国内的“化十香”、“猪乳香”、“奶猪香”等等,这些香味剂主要是由香精、调味料及辅助制剂三部分组成的。  相似文献   

5.
榕江县香猪资源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香猪。是我省和我国稀有的地方优良猪种,世界上微型猪种之一。近年来全国有20多个省、市的科研机构、珍稀物养殖场以及涉外宾馆到我县引种采购,引起了黔东南州人民政府的重视,分别召开了“香猪保种开发”和“香猪开发研讨”会。为制定香猪的保种措施,开发利用规划提供科学依据,使香猪生产尽快成为我县的支柱产业,成为贫困地区人民脱贫致富的开发项目,我县在州香猪品种资源调查课题组专家的指导下,按照《香猪品种资源调查及开发利用研究》实施方案的要求,组织了15人的调查队,对我县香猪品种资源进行了一次详实的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小香猪又名“迷你猪”,民间美其名日“七里香”、“十里香”。它原产于少数民族山区。古时虽有饲养但数量极少,仅做“贡品”专供皇亲贵族享用,不许百姓食之,从而限制了香猪的发展。小香猪是微型猪种,具有瘦肉厚、纤维细、脂肪颗粒小、香味浓郁、早熟易繁,且体重极少超过30kg等特点(宠物香猪一般不超过20kg),全世界唯我国独有。  相似文献   

7.
衡水市畜牧养殖业在近几年有了快速发展,其中“小香猪”的生产尤受宠爱,效益显著。目前衡水市香猪养殖中心已放养种猪3700多头,拥有猪只存栏1万多头,使养殖户获利近百万元。“巴马香猪”,原产于我国广西一带及南方少数民族地区,是宝贵的资源之一。小香猪在国外通称“迷你猪”,肉质柔嫩,香味浓郁,受到市场青睐。香猪的成猪体重40~50公斤,体重8公斤即可出售,售价昂贵。“巴马香猪”在国内外市场供不应求,加工成的“烤乳猪”、“烤全猪”是高级饭店的抢手货,市场前景十分广阔。衡水市香猪养殖中心始建于1997年。经过几年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李红梅  毛红霞  张红霞 《畜牧兽医杂志》2013,32(1):118+120-118,120
合作猪(藏猪、俗称蕨麻猪)归属于高原类型,是当地藏族群众在海拔3000m左右的严酷环境中以自然放牧方式培育出来的小型猪种中一个优秀独特的原始藏系猪种,也是特殊生态环境造就的珍稀物种资源。合作猪产于青藏高原,体小、皮薄、肉质鲜嫩、瘦肉率高,做腊肉,味香鲜美,是香猪系列的佼佼者,具有“小、香、纯、净”(体型小、肉味香、基因纯、无污染)的特点,其肉质可与从江香猪媲美,微粘不腻,用仔猪做成“烤小猪”是西北名菜之一,受到大多数消费者的欢迎。1试验材料及方法  相似文献   

9.
香猪名称由来已久,明朝何宇度所著《益都谈资》一书中载有:“建昌(即今西昌)松潘俱出香猪,小而肥,肉颇香。”可见香猪在我国已有五百余年的历史。香猪在我国分布的地区也较广泛,除建昌、松潘外,在黔、桂两省皆有饲养,如从江香猪、环江香猪和巴马香猪便是。  相似文献   

10.
1995年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开展第二次香猪品种资源调查时。在贵州的从江、榕江、剑河、雷山、台江、丹寨等县发现了一个黑白花色类型香猪品种,该类型香猪主要分布在剑河县西南部、台江县东南部和榕江县北部地区的部分乡镇。花色类型香猪与黑色类型香猪相比,除了体尺、体重稍大,毛色具有“两头乌”或“六白”特征外,其余特点相同。一种具有“两头乌”特征,即毛色为头部(耳根以前)和尾根周围黑色,其余部位纯白;另一种具有“六白”特征,即毛色为额心(旋毛)、四肢末端、尾尖白色,其余部位黑色,也有少数猪的颈部和腹部白色。毛粗…  相似文献   

11.
翟洪民 《中国猪业》2009,4(9):36-36
香猪以其体型小、身子短、样子美、体重轻、肉质好、味道香、营养价值高而著称于世。在国外,有人称其为“迷你猪”。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肉食品的需求由数量向质量转变。因此,香猪饲养业应运而生,“热”及四方,“俏”销世界。有专家预言.微型猪将率领整个养猪业进入21世纪,并纵横国内外市场。  相似文献   

12.
1 前言香猪是一种侏儒猪,既是烤猪的优质原料,又是极有前途的实验动物,因利用奶猪烤食,味香肉嫩,无膻腥味,故而获得“香猪”美名。为了更好的发展香猪生产,为我省提供烤猪原料和普通级的小型实验猪,我们对香猪进行了不同饲粮对香猪断奶前后增重影响的试验,同时测定了幼猪对日粮的能量、蛋白质消化和代谢率,以便为进一步合理饲养香猪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从江香猪的保种与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概况香猪是我国稀有的地方微型猪种.它是在特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条件下,长期培育形成的.从江县是香猪的中心产区,香猪主要分布在加鸠、宰便、加榜、秀塘、刚边、加勉、光辉等乡镇及相邻地区.80年代初期,全县香猪年饲量3万余头.自1977年全国地方猪种资源普查发掘以来,香猪以其“体型小、肉味香嫩.基因纯合、纯净无污染”等特点而引起全国各地有  相似文献   

14.
香猪作为中国特有珍稀优良的地方微型猪种,以“一小、二纯、三香、四净”的特点著称于世,多年来一直受众多生命科学家和食客们的追捧。然而,产业发展速度慢、商品率低、保种效果不佳,香猪养殖效益不高,直接制约香猪资源优势的发挥。带着这一问题,笔者赴产地从江县开展了实地考察调研。  相似文献   

15.
贵州大学香猪研究所成立,得到东北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省农业主管部门等有关单位支持;经我校徐文超教授等3代教师和历届学生努力,多年来着重对贵州地方猪进行研究。研究所现由遗传育种、产品加工、香猪营养3个研究室组成。研究所成立前后,先后主持贵州省畜牧科技攻关“六五”、“七五”、“八五”、“九五”等课题;《香猪种质测定》、《商品瘦肉猪综合配套技术研究》、《黔北黑猪选育》、《贵州白香猪种质测定》、《贵州实验动物白香猪选育》、《白香猪系列产品加工研制》等攻关课题;《特效绿色针剂肥育猪试验》等5个横向课题;…  相似文献   

16.
香猪的特点及其开发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香猪是中国特有的微型地方优良品种,又名“萝卜猪”,“冬瓜猪”和“珍珠猪”等。因其肉质香嫩,哺乳仔猪或断乳仔猪宰食时,不加佐料,味道清甜,无奶腥味或其他异味,故而得名。1980年香猪被列为中国八大地方猪种之一,1982年入编《中国猪种》第二集,原产于中亚热带气候区的贵州东部闭锁区。据调查,香猪是在产区特殊的自然环境和农牧业生产条件差、饲  相似文献   

17.
香猪是我县的特色地方品种,它以其“体型矮小,肉质细嫩,基因纯合,纯净无污染”等特点而闻名全国,自1998年以来,为了发挥香猪品种资源优势,县委、县政府结合县情实际,把发展香猪生产作为农村脱贫致富的一项支柱产业来抓,在国家、省、地县的关心和重视下,先后投入600多万元,建成面积达600m2,年屠宰50万头猪的现代化加工生产线和贮存200t的冷库一座,组建香猪开发公司,研制出腊香猪、烤香猪、香猪香肠、香猪火腿,香猪腊肉、美味心肝等系列风味食品,在香猪  相似文献   

18.
香猪是一种微型猪,成猪体重只有20~58公斤;又因其肉嫩多汁、无腥味、香气扑鼻,故名香猪。它是我国在“七五”期间经过七个世代选育而成的良种微型猪(中国农大育成),获农业科技进步二等奖。饲养香猪经济效益很高,经酒楼、宾馆加工的烤香乳猪每盘售价千元左右。1只母香猪每年可获纯利1.5万元左右。饲养香猪是近年来我国刚刚起步的  相似文献   

19.
去年以来,国内外掀起一股“香猪热”。全国各地客商纷纷前往香猪中心产区抢购,以每对1200元的价格出售。 为了保护资源,进行选育提高,确保产销稳步增长,农业部最近已把香猪列为国家重点保护开发项目,规定:香猪产销实行归  相似文献   

20.
香猪     
香猪是我国特有的珍稀优良猪种,原产于黔桂两省接壤的九万山地区。香猪因其皮薄、肉嫩、香味浓郁而享有“一家煮肉四邻香,七里之遥闻其味”之美誉。香猪具有体型小、成熟早、出栏快、耐粗饲、饲养成本低、经济效益高的优点,是很有开发前景的养殖新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