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7 毫秒
1.
张敏君  赖纯明  邱荣斌 《猪业科学》2009,26(10):106-106
近几年,规模化养猪场中出现了一种经产怀孕母猪突然腹胀死亡的病症,此病发病时间短,一般治疗方法无效,致死率高达100%,直接给猪场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通过对该病的发病症状.原因分析,服务人员在服务中对该病采取多个方案进行治疗实验,最终得出方案灌喂藿香正气水4支(40mL),胃肠活(主要成分:氯化氨甲酰甲胆碱)4支(20mL)肌肉注射,氨基比林3支(30mL).6支青霉素(80万IU/支)肌肉注射,将母猪赶出走动或跑动,此效果比较好。  相似文献   

2.
1 发病原因及治疗措施 1.1 母源带毒 发病原因为母猪产后感染(如患子宫内膜炎、阴道炎、乳房炎等)和母猪隐性带毒,使致病因子通过乳汁和接触传染给乳猪。乳猪病后表现为红、黄、白痢和水样腹泻。防治主要针对母猪:母猪产前、产后8h各肌肉注射一次长效抗菌剂(磺胺类),剂量10mL/次,或产前24h喂服“子母康”l袋,产后连喂3d,每天喂服1袋;根据母猪产后感染发病症状,应用抗生素对症治疗。  相似文献   

3.
凌源市XX年2月28日某猪场142号母猪突然排浆液粘性血便,相继各群缓慢发病,累计发病5 58头,发病率28.88%(5 58/1 932),死亡67头,死亡率3.47%(67/1 9 32);主要病理变化是大肠黏膜水肿、出血;细菌分离培养出一株致病性猪痢疾蛇形螺旋体(Serpulina hyodysenteriae);人工感染试验复制出相同症状、病理变化、病原体的病猪4头,确诊为猪痢疾(Swine dysentery)。兔、豚鼠亦可人工发病。痢菌净可做为首选药,对该病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4.
2007年1月,庆安县同乐乡某猪场个别仔猪突然发生呕吐、腹泻,3d后波及全群,153头30日龄内仔猪全部发病。发病母猪5头,发病率为5.2%(5/61)。4d内死亡仔猪11头,死亡率7.2%。笔者采用补液疗法为主,结合使用特效抗菌药物治疗该病取得良好效果。现将诊疗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犬皮肤病中的犬蠕形螨病一般在早春、晚秋和气温骤变的季节发病,其发病率高,通过临床几种治疗方案的对比结果可知。治疗犬蠕形螨病的较好的治疗方案为注射驱虫药物(选用伊维菌素按每10kg体重1次皮下注射0.2mL),并结合药浴治疗(选用洁尔阴洗液按1:200稀释),抗茵消炎(选用头孢唆肪钠、地塞米松混合后肌肉注射)。  相似文献   

6.
催产素治疗母猪难产正确用法母猪发生难产,一般可肌注入人工合成催产素治疗,注射后20~30分钟可产出仔猪。笔者认为,使用催产素前,必须检查分娩母猪胎位是否正常。若胎位正常,则可按每50千克体重1支(1毫升)肌肉注射即可。若胎位不正常,切勿注射。否则,因...  相似文献   

7.
“促孕散”治疗母猪发情迟缓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谷新利  乔文新 《养猪》1997,(1):19-19
母猪发请迟缓症是指生殖系统发育正常,但已达性成熟龄(8个月)或产后听乳一个月以上不发情者。该病是常见的产科疾病,严重影响着养猪业的发展。长期以来.多采用激素肌肉注射予以治疗,但效果不够理想,且有副作用。为此,笔者用自拟“促孕散”治疗60例,获得全部发愤,配种  相似文献   

8.
笔者在该病多年诊治中,对发病牛只(品种为滨湖水牛,一般为3~6岁,体重300~500kg)采用如下方法进行治疗,获得了理想的治疗效果。1治疗方法对危重病牛,首先用葡萄糖生理盐水500mL×5瓶+Vc2mL×10支,一次性静脉滴注,第2d再行使用抗锥虫药拜耳(205),按10mg/kg+葡萄糖生理盐水500mL颈静脉滴注,第2d再行使用抗锥虫药拜耳(205),按10mg/kg+葡萄糖生理盐水500mL颈静脉滴注。对临床症状较为明显的病例,使用拜耳(205),按12mL/kg+等渗生理盐水500mL,一次性颈静脉滴注。对未…  相似文献   

9.
中西医结合治疗母猪淋症郑高禄(四川省江北县人和区兽医站631121)淋症(泡沫淋)是母猪的一种常见病,尤以产后较多。笔者近20年来用八正散加减,结合肌肉注射安钠咖治疗213例,收效满意。(一)病因与症状1.病因:淋症是由于湿热下注,阻滞膀胱,使之气化...  相似文献   

10.
《湖北畜牧兽医》2006,(7):40-40
以38d断乳母猪为例: 断乳前15~20d,补钙(维丁胶性钙)肌肉注射5mL;断乳前12~15d,伪狂犬疫苗臀部肌肉注射2mL。断乳前3~7d,猪瘟疫苗肌肉注射2头份;配种后60~70d.补硒,肌肉注射lOmL;配种后7l~80d:补钙(维丁胶性钙)5mL。配种后90~lOOd.补硒,肌肉注射10mL。临产前20~30d:流传二联苗后海穴注射4mL。临产前25~35d:萎鼻苗深部肌肉注射(指含巴氏杆菌毒素的)2mL。3、9、12月:肌肉注射口蹄疫疫苗3mL。根据断奶的早晚不同,再依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应用。以上是建议性应用程序。  相似文献   

11.
1症状一般在产前5~10d发病,病猪食欲减退,两耳发凉,全身皮温偏低,鼻镜无汗,大便干燥,体温偏低(常在正常温度以下),病程较长者,个别的体温在35℃以下。母猪产前不食多发于冬季。病程后期病猪消瘦,心音亢进、心悸,呼吸困难,最终因衰竭而亡。2治疗柴胡(2mL规格)20~40mL;VB1(1g2mL规格)20mL,10%安钠加10~20mL,以上药分别肌肉注射,连用3d。(本方中柴胡为中药提炼而成。柴胡味苦、性凉,有和解升阳、解郁之功效)。中药治方为:白术60g、陈皮45g、熟地45g、苏梗50g、砂仁45g、黄…  相似文献   

12.
1997年6月份以来,在象洞乡的联坊、光彩、洋贝等村发生了一种主要危害繁殖母猪,可使母猪特别是初产母猪发生流产、产出死胎、畸形胎和木乃伊股,而母猪本身并无明显症状的繁殖障碍性传染病。为此笔者对全乡繁殖母猪作调查,现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全乡共饲养繁殖母猪921头,公猪18头,其中饲养瘦肉型繁殖母猪227头,瘦肉型分娩母猪117头。据查:该病6月份开始发生,到10月10日止,4个多月内全乡共有72头母猪发病,发病数占全乡繁殖母猪饲养数的7.8%,仅在6月1日~10月10日期间占全乡分娩母猪数309头母猪的23.3%(见表),其中初产母猪…  相似文献   

13.
1.病症:发病无年龄性别差异。春节前后为多发季节;该病在羊群中多呈散发性,病羊多数表现为体温不高,意识出现障碍,肌肉痉挛,四肢抽搐,常向后倒退,随后倒地,四肢乱蹬,颈项僵直,有时呈角弓反张,多数呈癫痫状间歇性反复发作,也有少数病羊呈持续发作。2.治疗:选取注射用苯巴比妥和磺胺嘧啶进行治疗。苯巴比妥采用人用注射剂,剂型为每支0.1g,用量一般按每次每10kg体重1支。肌肉注射,最大剂量可用0.7g,首日注射三次,以后每1d二次。磺胺嘧啶剂型为10%,每支10mL兽用注射剂,用量一般按每次每15kg体重1支…  相似文献   

14.
母猪子宫内膜炎的病因赵俊(江苏省如东县袁庄兽医站,226405)周其平,李四游(如东县畜牧兽医站)我区是县苗猪产区之一,常年栏存1.8~2.2万头左右,母猪子宫内膜炎为临诊多见病;在寻求该病最佳治疗方法的同时,对该病的病因进行了调查,结果见表。从上表...  相似文献   

15.
(接上期)11.2.1-3积极进行对症治疗。母猪分娩前20d连续应用数天水杨酸钠或阿司匹林等抗炎药物,以减少流产。母猪分娩前后一周喂服氟甲砜霉素或支原净+金霉素,减少继发感染。发病母猪应推迟一个泌乳期配种。对初生仔猪可补给电解质、葡萄糖。仔猪断奶前后、转群时,按预防量添加氟苯尼考、阿莫西林、金霉素等抗菌药物。及时淘汰、无害化处理无治疗价值的病仔猪。年龄较大的发病猪可用安乃近和相应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6.
治疗:5%诺氟沙星肌肉注射,每千克体重0.5mL,每天2次,连用数天:恩诺沙星肌肉注射,每千克体重0.2mL(25mg/mL),每天2次,连用数天。同时辅以葡萄糖盐水静注、皮下注射或腹腔注射10~50mL,口服酵母片、维生素C片各1片,每天2次。  相似文献   

17.
母猪产后无乳、少乳是比较常见的病症.该病会造成仔猪饥饿,无法获得充足的母乳(母源抗体),导致营养不良、生长缓慢,同时仔猪的发病率(如下痢)和死亡率上升,给猪场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现将母猪无乳综合征的发病原因及防治对策归纳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猪高热病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疾病.该病通常表现为生猪突然发病,症状急剧.传播速度快.仔猪和育成猪均可发病.部分母猪感染此病导致流产。该病的死亡率较高,给养猪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笔者根据辖区内疑似病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法对发病猪进行治疗,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用白酒治猪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传染性胃肠炎可按每1kg体重用白酒2mL,放入饮水中,每1d喂2次。拒饮绝食的猪可进行肌肉注射,每1kg体重用量0.1~1mL,每1d1次,连用2~3d。治疗期间要停喂少喂饲料,但必须足量供给浓度为1%的食盐水,以防脱水。仔猪白(黄)痢用白酒5mL,加汽水或凉开水8~10mL摇匀,按一周龄仔猪全窝后海穴(在猪尾根下,肛门上的凹陷处)位注射,每头1mL;一周以后的仔猪1.5~2mL,每1d1次,2次可愈。解毒误吃了含有毒素的蔬菜而中毒时,可内服白酒治疗:大猪150~200mL,幼猪50~100mL。母猪不发情用陈酒…  相似文献   

20.
官旭 《四川畜牧兽医》2002,29(12):51-51
1临床表现患畜精神不振,眼角流泪,有浑浊的分泌物附着,体温升高41℃~42℃,排血尿。经检查,在饲草中和畜体后肢下腹部找到微小牛蜱。据此确诊患畜因感染焦虫而发病。2治疗方法该病病源是牛双芽焦虫,因此治疗该病首选黄色素,并配合硫酸亚铁和维生素B12进行治疗。2.1将黄色素按每1kg体重3~4mg(极量2g)稀释于500mL5%的葡萄糖中,静脉注射。2.2将结晶硫酸亚铁2~10g和20mL(含维生素B121000μg)的维生素B12稀释于500mL5%的葡萄糖中,静脉注射。根据临床用药观察,上述治疗方法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